山高林密狼出沒,沒水沒電沒人陪 護林員:大山是我家,甘當防火牆

2020-12-20 大眾數字報

  有些山路很危險,需要小心地攀爬。

  劉合健給我們指半山腰處的護林點。

  鹹菜和麵條就是一頓飯。

  老劉每兩天就要走仨小時山路下山背水。

  護林員住的屋子很簡陋。

  劉合健說:這是餌木,用來誘殺天牛。

  □本報記者 李明

  很早就聽說濟南市林場有群護林員,默默守護著泉城近郊的風景山林。但護林員的生活是個啥樣,我卻一點都不知道。10月9日,我終於有機會在西黑峪林點跟著護林員劉合健巡了一天的山。

1
他們天天在路上
  5800畝山林他巡了10年
  山上沒有水,沒有電,還要走十幾公裡的山路,聽說我要去深山裡體驗護林員的生活,濟南市林場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張宗勝不斷提醒我做好心理準備。為此,我們背了一大包吃的、喝的。柏油路、水泥路、土路,9日早上6點半,坐著林場的森林消防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濟南東南部的一個村子,為了給我們指路,護林員劉合健提前下山在村頭等著。8點半,在劉合健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上山。
  劉合健走得很快,我們一路小跑跟在後面還是被甩出去好遠。為此,他不得不走走停停。劉合健今年43歲,河南人,2002年從部隊復員後到龍洞林區當上了護林員,2005年來到了西黑峪林點,在山上呆了10年的他對這5800畝山林再熟悉不過了。除了劉合健,護林點上還有一位61歲的臨時護林員——劉文明,不過他已經扛水上了山。
翻了好幾座山,仨小時才到護林點
  崎嶇的山路不好走,與其說是路,倒不如稱之為碎石道。不到半小時,我已經渾身是汗,而提著水和掛麵的劉合健卻大氣也不喘。「翻過這座山就到了。」劉合健不停地鼓勵我。可是一連翻過三四座小山包也沒看到他說的西黑峪林點。10點,我們登上了一座海拔530多米的「高山」。劉合健指著遠處山腰上豆腐塊大小的白色建築告訴我,「仔細看看,那個就是我們的護林點。」「我們已經翻過好幾座大山了吧?」我問,劉合健卻在一旁給我潑冷水,他說,嚴格意義上說,這些只能稱為丘陵,因為這裡大部分山的海拔都沒超過500米。我們又接著爬山,11點半,我終於看到了護林點——5間帶著石牆小院的平房。從8點半到11點半,我們爬了三小時山。
每天走10公裡山路,一年穿壞七八雙鞋
  來到林點,見到了等在這裡的臨時護林員劉文明,老劉今年61歲,皮膚曬得黝黑。「做護林員已經4年了,天天在山裡跑,身體自然就好了。」老劉笑著說。從2008年開始,老劉就幹上了護林員,主要職責就是巡山、護林,「在山裡走路,鞋子壞得特別快,一年要穿壞七八雙解放鞋。」

2
他們的生活艱苦又寂寞
  幾個月不見人,聽到人聲就打招呼
  「現在還好些,前幾年一連好幾個月都看不到人。」連續數年一個人寂寞地巡山,跟人說句話,成了護林員的奢望。幾年前,劉合健一連幾個月不下山,只要聽到有人聲,他就會拼命地往山頭跑,衝他們使勁地喊,就為了聽聽人的聲音。寂寞的時候怎麼不給家人、朋友打電話聊天?「還打電話呢,在山上通訊基本靠喊(吼)。」劉合健開玩笑說,山上不僅沒有電話,而且手機也沒有信號,非防火期的時候,護林員發現險情只能跑到半山坡上匯報情況,進入防火期,林場會給他們配對講機。
扛20斤水,要走3個小時山路
  因為下午還得去巡山,所以得趕緊吃點飯。鐵鍋、土灶,燒上幾根枯樹枝,我們把從山下帶上來的2斤麵條全煮了。吃完飯,碗並沒有洗。劉文明告訴我,水用光了,晚上還得下山打水,又得走3個小時的山路。通常情況下,他們每兩天下山打一次水,每次都用一個尼龍袋子裝上大小不一的空飲料瓶,「裝滿水,大概20多斤。」
每晚,他們伴著收音機入睡
  下午5點半,我們巡山回來,我提議說在山上住一晚,但劉合健死活不同意。他說,山上的夜晚不是一般年輕人能呆得住的,到時夜色太深,想下山都很困難。天色已漸漸昏暗,劉合健告訴我,也曾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來當護林員,在山上呆了不到2年,就出現了明顯的抑鬱傾向。
  「在山上大部分時間只能點蠟燭。」劉合健說,前幾年剛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設備,但通常情況下只能照明2個小時。
  沒有水、沒有電,漫漫長夜如何度過?「在山上過夜,全靠收音機解悶,聽哪個頻道都無所謂。有個動靜很重要,否則你真會胡思亂想。」

3
他們終日和危險相伴
  雨霧天走山路挺險的
  稍微歇了一會兒,我們提議跟著劉合健去巡山,這是今年以來,第一次有人陪他一起巡山。劉合健打頭,我們緊隨其後。老劉在林點看家。
  一路上,劉合健始終走前頭,不時用手將旁邊的灌木撥開,並叮囑我們多注意腳下,「山澗裡有蛇,有獾,有時還能碰到狼。」幹了6年護林員,劉合健雖然爬遍了所有的山頭,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每條山路,但仍然不敢大意。
  在劉合健平日巡山的路線上,到處都是崎嶇的山路。尤其是下雨、起霧時,走在山路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出意外。
巡山時碰到過兩隻狼
除此之外,在茂密的叢林中,兇猛的狼、毒蛇都是潛在的威脅。「2006年巡山時,我就碰見了兩隻狼,嚇得我大氣都不敢喘。」在藏龍澗谷底,劉合健指著二三十米處的山坡說,那兩隻狼就是在那裡遇見的。
  手腳並用,一路艱難爬行,我們來到了西黑峪林點的管護邊界,劉合健指著周邊的群山給我們介紹,一長串山名我一個也沒記住。劉合健說,他們每天都要這樣巡山,平均每天要走10公裡山路,進入防火期,除了睡覺,幾乎一直走在山路上。

4
他們是山林「防火牆」
  護林員每天寂寞地巡山,帶來的是西黑峪林點連續6年零火災。劉合健告訴記者,雖然沒有發生過火災,但砍樹事件他們制止過不少,特別是冬天的時候,附近不少村民上山撿柴,由於地面上乾柴太少,不少村民就拿著鋸鋸樹,「受損害最多的是黃櫨。」劉合健說,很多村民就揀枝幹較細的黃櫨砍伐。

每年11月到來年6月是防火期
  劉合健介紹,每年的11月到來年6月是防火期,過完春節到清明前後,是火災發生的高危期,這期間也是護林員最緊張的時候。「過了春節後,山林上草比較幹,有個火星就可能引起火災,而且有不少驢友遊玩的時候抽菸,這時候我們就會對他們進行勸阻。」清明節期間,他們就加強巡邏,對轄區內的野墳專人盯守,現在,大部分市民挺自覺,他們會將紙錢壓到墳頭上,並不點燃,這讓護林員很欣慰。

延伸 報導
15位護林員默默守護著 19800畝龍洞林區
  濟南有多少像劉合健和劉文明這樣的護林員?
  據濟南市林場黨總支書記張建勝介紹,林場負責濟南市近郊65000畝風景山林的管護工作,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許多風景山林都已成為城中林,生態安全越來越受社會關注,進入山林休閒健身的市民日益增多,山林火災發生的不確定因素增多,森林防火任務越來越繁重。千佛山、龍洞風景名勝區規劃範圍內土地界線不清、權屬不清問題日漸凸顯,違法佔用、違章建設、亂倒渣土、私自開採等現象時有發生,這就要靠護林員監督、報告、制止。
  整個龍洞林區有19800畝,設了7個護林點,15個護林員,年齡在34歲到59歲之間。張建勝說,林場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林場不養老,不養小。護林員工作很特殊,需要很好的身體和腳力,年紀大的身體跟不上,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報告的時候,他們很難勝任;年輕人心理準備不足,很難耐得住山裡的寂寞。「退伍軍人最合適,他們經過多年的嚴格訓練,有經歷有膽識,所以他們不信邪!」張建勝說。
  據介紹,有過當兵經歷的佔林場職工的近三成,劉合健就是部隊轉業的軍人。

相關焦點

  • 通訊:大山深處的護林員:雖然孤獨但是驕傲
    通訊:大山深處的護林員:雖然孤獨但是驕傲 2017-10-24 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泊靜   中新網南江10月24日電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紮根大山,慶元吳曉青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來,慶元林場隆宮林區主任吳曉青堅守在大山深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為守護好這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在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全國「最美護林員」名單中,吳曉青榜上有名,他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護林工作者。
  • 常年不回家的護林員:巡山時經常就著雪水啃幹饃
    寂靜的大山裡確實沒什麼年味,只有寒風裹挾的沙塵,一不小心就吹進了眼睛,令人淚眼婆娑。隆暢河早已結冰,護林員們裹著軍大衣,站在門口迎接到訪的記者,身後的大山巍峨荒涼。再往進走五六十公裡,就是他們每日巡邏的祁連山林區。
  • 清明祭掃 紹興護林員築牢林場「防火牆」
    如何在打好防疫攻堅戰的同時,築牢森林「防火牆」?在紹興市部分墳穴較多的林場,有這樣一群「身兼數職」的護林員,他們用腳步丈量林區,用汗水澆滅隱患,守護著這一方綠水青山。早上7點不到,護林員馬金木穿上護林服,帶上修剪樹枝的大剪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 護林員丁傑的日記:「今天無人入山」
    新華社瀋陽1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汪偉  初杭)「我最喜歡紅松,因為它產松塔,不用砍也能賺錢。」作為護林員的丁傑,對樹木砍伐最敏感。  丁傑是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八裡甸子林場的一名護林員,1.1萬畝的林地一共有丁傑和李富強兩個護林員,他們每3天倒一次班,主要負責巡查林子裡是否有著火點,是否有偷盜木材和偷獵的情況。
  • 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護林員們巡山甘當護林員在跋山涉水中守護綠色信念3年前,土生土長的分水嶺管護所水源管護站的哈尼小夥曹文亮,從分水嶺保護區外公益林護林員,轉成了保護原始森林的護林員。說起他當初想當護林員的原因,他說:「山上沒有樹,山下哪來水,沒了水,哪來美麗的哈尼梯田!」小時候,村寨周邊的林木被過度砍伐。村民們為了解決溫飽,把周邊的山坡開墾成了田地,本來蔥鬱的大山,卻裸露出紅色的土地,土地種上了包穀、黃豆等莊稼。20多年前,突然來臨的一場大雨衝垮了山梁,洶湧的泥石流從山坡上滑下,頃刻間抹平了田地,塞滿了河道,衝毀了村頭的石橋。
  • 大山深處寫人生——記全國優秀護林員獲得者聶森林
    52歲的聶森林1987年參加工作,一直工作在基層一線,現為安福縣明月山林場七都分場專職護林員。工作33年以來,他心系護林員本職工作,譜寫了一曲忠誠履職、愛崗敬業的奉獻之歌。「草帽頭上戴、汗巾肩上搭,口渴飲山泉、飢餓咽口冷饅頭,爬山坡、蹚河溪、入深林、出山埡,辛勤汗水滿山灑,火災隱患細排查。」
  • 魯山縣西竹園村護林員劉青:大山深處的護山使者
    12月1日,魯山縣堯山鎮西竹園村的護林員劉青感慨道。今年51歲的劉青從小便上山打柴、採藥,雖沒讀過幾年書,但對山上的石斛、靈芝、過橋草這些卻如數家珍。他家共有六口人,是2016年識別的建檔立卡戶,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就在家門口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劉青對這座大山有著深厚的感情,覺得只有在這裡才真正踏實,起山火的時候他每次都衝在最前面。
  • 「童星」培訓機構跑路,一父親在沒水沒電的辦公場所住了10天
    這10天裡,他一刻都不敢離開這個沒水沒電的地方。擔心一旦自己走了,這裡被徹底關停,維權的路就被堵死了。他說,自己會一直在這裡等到一個結果。蹲守:為拿回錢,父親在斷水斷電的辦公地住下12月5日,雷女士的丈夫郭松銘聽說這家辦公地點要關了。當天,他從常德老家趕過來,「(後來的法人)跟我說,我可以處理掉這些東西。」對方明確表示,允許他將剩下的家電等財物變賣用來抵債,但是沒有錢可以退。
  • 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記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他是一名常年奮戰在森林防護一線的普通護林員,茫茫林海中默默巡護;他又是大山裡一位平民英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洪峰浪尖裡勇救3名孩子……他就是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 生態護林員堅守大山四十餘載:「深山是充滿希望的」
    董小臘凝視大山 吳拯 攝中新網湖州1月12日電(施紫楠 錢嵐 沈婷婷)凌晨5點,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國有林場的光耀林區薄霧籠罩,巍峨而靜謐。山腳下一間低矮的平房裡,護林員董小臘身穿迷彩服,腰系柴刀,佩戴巡防員紅袖章,攜帶水壺和乾糧準備上山。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
    在浙江建德壽昌鎮綠荷塘林區,護林員在清除林下雜草。新華社發  脫貧之後,我要繼續巡山守林   講述人: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 餘美秀  我今年32歲,是兩個女兒的母親。4年前,我家十分困難,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裡為了幫助我家脫貧,讓我當上護林員,有了穩定收入。
  • 護林員山,可沒那麼簡單
    在沒有路的大山裡,爬坡過溝,都不容易,毒蟲野獸,暗藏危險;「護林」,要防火、防盜採盜伐,還要留意病蟲害疫情……在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0年來,15位護林員管理著12萬畝原始次生林。他們用默默守護換來滿山蒼翠。雨後,雲霧散開,沉寂的大山漸漸甦醒,一片蔥蘢青翠。
  • 寧夏六盤山有金錢豹出沒,和護林員對視1分鐘,說明生態有所改善
    9月2號在寧夏固原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面,一位護林員和一隻金錢豹相遇不到10米距離,雙方對視差不多1分鐘左右,而且當時的工作人員還第一次用相機拍攝下了金錢豹的靚照,這是一個值得大家高興的事,說明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多年的生態維護讓自然環境有所改善。
  • 長沙一「童星」培訓機構收萬元包裝費後跑路,家長在沒水沒電的辦公...
    這 10 天裡,他一刻都不敢離開這個沒水沒電的地方。擔心一旦自己走了,這裡被徹底關停,維權的路就被堵死了。他說,自己會一直在這裡等到一個結果。02蹲守:為拿回錢父親在斷水斷電的辦公地住下12 月 5 日,雷女士的丈夫郭松銘聽說這家辦公地點要關了。當天,他從常德老家趕過來,"(後來的法人)跟我說,我可以處理掉這些東西。"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新聞中心-北方網
    在浙江建德壽昌鎮綠荷塘林區,護林員在清除林下雜草。新華社發  脫貧之後,我要繼續巡山守林    講述人: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 餘美秀  我今年32歲,是兩個女兒的母親。4年前,我家十分困難,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裡為了幫助我家脫貧,讓我當上護林員,有了穩定收入。
  • 寧夏:六盤山護林員堅守「無火」新春
    護林員的巡山日常。新華社銀川1月25日電(記者謝建雯)雪落六盤,霧凇林立。雪色中,身著橙紅隊服的鄢小元一行四人十分顯眼。他們手拿鐵鍬、肩背水箱、胸前掛著望遠鏡,走在雪地上發出咯吱聲響,一步一個腳印地守護著這座大山。
  • 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原標題: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在野外人流活動集中期間用擴音器進行護林宣傳,勸止野外用火,勸止亂捕濫獵,勸止亂挖濫採,監督松材線蟲除治,協助開展森林病蟲動態監測……」日前,重慶市巫溪縣白鹿鎮香樹村林業專幹何振青在森林巡護日誌上,對何名(化名)當天的巡護工作進行勾選記錄
  • 青山相伴守初心:平江縣森工林場護林員陳藝文護林35載
    青山相伴守初心——平江縣森工林場護林員陳藝文35載護林記事18歲那年,他從父親手中接過砍刀,成了一名護林員。單調、孤苦的護林工作和生活,他堅守了35年。  一個人巡山,一片林陪伴。選擇了護林,便是選擇了艱苦、寂寞和危險。森工林場共有1.8萬畝林地,陳藝文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林區一沒通車,二沒通電。他背著柴刀和乾糧,風雨無阻跋山涉水。沒有路,就用柴刀劈出一條來,餓了吃乾糧,渴了喝山泉水,困了就在樹林裡打個盹。每天把山巡個遍,要跋涉30多公裡。
  • 四小時沒燒開一鍋水
    ▲譚女士 18955******我在超市購買了一個品牌的電燉鍋,當時銷售人員一直在誇這個鍋很好,我很放心地買了。回家後,我用這個鍋煮了一鍋稀飯,沒想到四個小時過後,別提稀飯了,連鍋裡的水都還沒有開。我要求退貨時銷售人員卻說這個鍋就是這麼慢,這可把我氣壞了,為什麼當時沒有跟我講清楚呢?我認為他們在銷售產品的時候就應該把產品的性能全部告訴我,不該有所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