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糖露 匠人有心

2020-12-15 三聯生活

桂花糖露 匠人有心

2013-08-02 15:22 作者:唐七來源:悅食中國

桂花糖露的清甜裡帶著一絲鹹,初嘗只覺不真切,如同被薄紗覆著的美人臉。久了之後,卻發現即使閉上眼,腦中也即刻能勾勒出一個清晰的輪廓來。而細細薄紗便成了柔和的光,時間愈久,愈叫人覺出那份美中藏著的含蓄與匠人心意來。

《影梅庵憶語》裡曾提及董小宛製作的一種「鮮花糖露」:釀飴為露,和以鹽梅,凡有色香花蕊,皆於初放時採漬之,經年香味、顏色不變,紅鮮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噴鼻,奇香異豔,非復恆有。

若谷說,他最初從孟暉所著的《唇間的美色》裡讀到這段引述時,幾乎有「恍然大悟」感。彼時,那兩大桶「桂花醬」已經在他的工作室裡擺了近一年的時間。

「前年和朋友去杭州玩的時候,在滿覺隴附近偶然發現了這種用來製作糖桂花的半成品原料。覺得是好東西,就買了兩桶。一直想著要將它再加工做成糖桂花,但也沒想好具體到底要怎麼弄。」

製作這桂花醬,從頭年的四、五月份採摘青梅,去核搗碎醃製做成「梅子醬」開始,到入秋桂花滿開,清洗醃製,前前後後至少要花上一年的時間。雖然對於大自然來說,這不過是一個四季的輪迴,但對於如今的食品行業來說,卻是難得的人工及耐心。

若谷最初買下的那兩大桶,正是經過這層層繁複工序之後的桂花醬。不過,這還僅僅是製作糖桂花的半成品原料。用他的話說,是糖桂花的「前生」。

以前的糖桂花作坊,每家都有不同的製作方式,雖說大體都是漂洗、去鹽、晾曬、拌糖、舂搗等步驟,但其中細節的把控卻可以讓成品的滋味千差萬別。

「如今即便是杭州當地的糖桂花作坊,也已不怎麼再做傳統手工的糖桂花了,而是直接將半成品的花醬賣給一些大工廠作為食品加工的原料。因為工序太複雜辛苦了,也沒什麼利潤,產量也少。」

不過這些對若谷來說倒算不得什麼難事。對於這種考驗耐心和意念的手工活,他自小便充滿了興趣。淘寶店在賣「桂花糖露」之前,他的主打產品是手工精油香皂。從2008年偶然開始嘗試肥皂製作,到2009年辭職轉行,完全投入自己「作坊式」的工作室運營中,他似乎也沒有過什麼「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種聽起來很糾結彷徨的抉擇過程。

「就是喜歡。喜歡做手工的事情,喜歡安靜的狀態。做肥皂這個事情的過程讓我覺得喜悅。所以就一直這麼做了下來。」說這話的時候,若谷一臉淡定自如,就好像其他這個年紀的人在抱怨房子貴掙錢難生活無趣時一樣理所當然。

去年五月的時候,若谷的工作室有了第一個員工,也大約是那個時候,他讀到了那段「釀飴為露,和以鹽梅」的典故。

董美人的手制花露僅僅用了八個字,便將彼時那種細膩優雅的日常滋味升華成了傳奇。這不僅成了若谷最終將自己手制的糖桂花命名為「桂花糖露」的由來,也激發了他想要將這種「古老的日常滋味」還原出來的念想。

他開始頻繁地往來於杭州和上海,頻繁地在工作室那臺小小的電磁爐上做各種嘗試。兩桶靜置了許久的桂花醬就好像是個深邃的秘密通道,連接著古和今,也連接著他和那些傳統的制醬人。

「其實那些制醬人最初對外人是抱著警覺的拒絕態度的。對於他們來說,所謂的『傳承』概念相當模糊。做了60多年桂花醬的老人,雖說如今把作坊交給了女兒打理,也不過是種討生活的方式罷了。」

邊聊天,若谷邊打開電磁爐,架起鍋、燒上水、,開始為我們演示他製作糖桂花的過程。半成品的桂花醬在經過了又一次的手工挑揀之後,被放入加了糖的鍋中進行「清洗」。除了去掉過重的鹹味外,其實這也是將「桂花」從生煮到熟的方式。洗過的桂花醬濾出後,需要再煮一鍋濃厚的飴糖,將桂花醬放入,緩緩攪拌融合,待冷卻後裝瓶,才最終得以完成。

「有一次做的有些鹹了,是因為那天剛好糖用完了。」他呵呵笑。「工作室的夥伴讓我記錄下每次加糖的量,忙的時候可以依樣操作。不過怎麼說呢,這種東西,還是要靠每個步驟一次次嘗,才能調整到最恰當的口感。與其說是體現手工的產品,倒不如說它是反映應『人』的產品。」

他站在桌前,慢慢攪動著木勺,看起來自如又享受。工作室裡開始慢慢充滿了熬煮桂花的香氣,糖的甜香和梅子的鹹香也越來越濃了,空氣變得稠了一點,似乎因此而拖住了時間的飛速流動。

「我今年已經跟老師傅定了兩缸半成品的醬,說好了要金桂的。其實桂花醬要放隔年,充分發酵,味道才好。」賣花醬的老人已經和他熟絡,不再有最初的隔閡。買賣之外的嘮嗑閒扯,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還原糖桂花的滋味從「目的」的層面上漸漸隱去了,變成了一種古典的相處方式。「這東西的確沒辦法量產,但其實這也正是它美好的地方。就像我只會在秋天的時候製作『桂花糖露』,它本身應該是時令性的東西。有等待、有念想,才會有珍惜。」

最後完成的糖桂花,若谷用一枚朱紅色的封臘封存在透亮的玻璃瓶子裡。所有青梅的酸、鹽滷的鹹、砂糖的甜、桂花的香,此時都隱匿在了他雙手捧著的那方天地裡。

我從鍋裡裝瓶剩下的糖桂花裡舀出一小勺來嘗,清甜裡帶著一絲鹹,綿軟裡透出股利如劍芒的勁道,沿著舌頭一路鋪滿整個味蕾,又漸漸收攏在喉嚨裡,留下微妙極了的回味。就好像是那條一路走來,亦將一路走下去的匠人之路,箇中滋味,也或許只有親歷者才能細細分辨。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網絡編輯:王晨鳳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燃Ran」、「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桂花糖露,是秋給冬的美味饋贈
    桂花糖露,秋留給冬的美味饋贈。有位蘇州的食客曾說:「桂花的歸宿,當在舌尖上」。我這個北方人對此毫無概念,直到朋友寄給我一瓶桂花糖露,少許桂花糖露+一瓶酸奶,如此簡單。卻引起了我的貪戀之心,愛吃的不行不行的,積下的幾罐酸奶,也很快被家裡人解決。
  • 【素食藥膳坊】桂花糖露
    桂花糖露,也叫桂花飴、糖漬桂花,可用來熬粥、做甜品、做餡料、做湯圓、制桂花醋、燉燕窩、等等,喜人的桂花香,讓美食更加美味!採花桂花採集處處有「講究」:一是選材,只能從金桂樹上取;二是打桂花,人云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打桂花也要選時機,桂花半開、香味最濃時最好。
  • 如何用福建桂花露+荔浦芋頭+恩施餈粑,做一碗終極「糖水」
    原創 全身都是桂花味 地道風物桂花落了,桂花露來了北風呼嘯的清晨,一杯加了桂花露的溫水,將人從溫柔鄉中喚醒。
  • 平江縣桂花學校:融合與學習 桂花學校新進教師見面會很溫馨
    紅網嶽陽8月31日訊(通訊員 黃青松)「學校的這次見面會真有心,既玩了遊戲,懂得了道理,又感受到了桂花的溫暖!」剛進入桂花學校的黃丹鳳老師在參加完該校組織的新進教師見面會之後感觸到。大家紛紛表示對能夠在桂花學校這樣一個優美的環境中工作感到高興,憧憬了即將到來的工作和生活。而該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羅青老師組織新進教師們進行的破冰活動把見面會推向了高潮。破冰活動由四個小遊戲組成,在遊戲過程中老師們積極參與,增進了認識,體味了人生,親近了學校。破冰環節後,黃遠來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 唐詩賞讀:白居易的八木詩,為何獨獨鍾愛桂花?
    白居易一首桂花詩,說全了桂與桂花的貴與美,來看看!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匠人愛芳直,裁截為廈屋。幹細力未成,用之君自速。重任雖大過,直心終不曲。縱非梁棟材,猶勝尋常木。」
  • 匠人集結,在拈花灣造物、讓生活與自然連接
    宅sir最近看了個紀錄片,吳曉波頻道的《這個國家的新匠人》,裡面講到了新匠人這麼一類人群,他們秉承著我國自古的匠人精神,只專注於做好一件產品,比如小小的一包茶葉、一個收音機、一輛自行車...他們是創業者,也是造物者。
  • 金龍魚1:1:1調和油助攻桂花蜜汁骨,饕客們快點望過來!
    時值秋季,桂花飄香,當桂花的香味中和了排骨的油膩,口味綿長,酸甜適中,老少皆宜,吃一口就能愛上,美味營養輕鬆徵服家人的胃,當這道桂花蜜汁骨遇上金龍魚1:1:1調和油,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奇妙反應呢?讓我們一起學起來吧!
  • 《匠人精神》:養育孩子需要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就是對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也作工匠精神,它是一種職業精神,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秋山利輝創立了匠人研修制度,一年見習,八年後獨立出門闖蕩。在這八年時間裡,不斷提醒指正弟子身上出現的問題,甚至小到吃飯。
  • 《匠人匠心》解讀匠人故事
    漆藝大師陳其積    □記者王峰    從12月22日起每周四晚10點,《2016技行天下——匠人匠心    第一集節目《傳承》講述的是三位與傳統手工藝品打交道的匠人故事。「幾千年來,手工藝品遍布生活每一個角落,手工藝品蘊藏匠人心思,承載史詩傳奇。」78歲的陳其積是廣東陽江的漆藝大師,從梳妝箱、漆皮枕再到漆皮箱,見證了陽江漆器的發展沉浮。陳其積說:「我希望我做的東西能跟上時代的腳步,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他們覺得喜歡,就會來學,只有這樣,才能把漆藝傳承下去。」
  • 桂花是什麼 桂花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說起桂花,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吧,桂花特別的香,除了具有觀賞性之外,桂花還可以用來泡茶飲用,桂花茶可以養胃緩解壓力,那麼,桂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吃桂花的好處很多,比如健脾補虛,溫補陽氣美白肌膚等等。桂花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小編今天帶大家來重新認識一下桂花。
  • 看看辛棄疾是如何寫桂花的?脫離桂花寫桂花,別有生趣
    這首詞的有趣之處是,並不專門把住桂花本身不放,而是脫離桂花本身,將其融入到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因此意境開闊,讓人覺得很親切。我想當年天上人間的桂花籠罩下,一定給作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所以這次又看到滿樹的桂花時,便想起的曾經那時,那次,那花。回憶完往昔,終於拉回了現實。開始寫這些香氣逼人的小花兒,「大都一點宮黃」,宮黃,是古代宮女們以黃粉塗額,淡淡的輕妝,拿來比喻桂花,讓人不覺得濃豔。可就是這樣小小的花兒,是如此的芬芳,在人間帶來的,只有馨香。花小、色黃、香濃,寫足了桂花的特徵!
  • 桂花怎麼吃 哪些人不宜食用桂花
    桂花顧名思義就是桂樹上面結的花,桂花十分美麗,在神話中,桂花是月宮中才有的話,桂花還可以吃,每年桂花盛開的季節都會有不少人做桂花糕,那麼請問桂花怎麼吃?桂花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可以吃桂花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蜂蜜桂花茶禁忌,桂花泡蜂蜜功效與作用
    桂花是中國的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不僅有良好的觀賞價值,而且桂花茶也很受大眾喜愛,桂花茶香氣柔和,蜂蜜香甜可口,蜂蜜桂花茶也是不錯的搭配,不過蜂蜜桂花茶有沒有什麼禁忌呢?
  • 桂花與鳳仙花
    現在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大街小巷滿城都是桂花香。人們被這馨香的氣味包裹著、陶醉著……桂花仙子把鳳仙花種在桂花樹下。早在五六月份的時候,鳳仙花就已經在開放了。到桂花開放時,鳳仙花的花期已經到了尾聲。人們對桂花樹熟視無睹,即便是桂花開了,香味瀰漫,也沒有人注意到這細小的桂花。
  • 《紫塞秋風》成就馬車匠人怎麼完成 馬車匠人完成方法
    導 讀 在《紫塞秋風》中的馬車匠人是一個看名字不知道具體該如何達成的成就,玩家「墨硯┐」帶來了《紫塞秋風
  • 桂花開了,桂花入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丨 上海有腔調 收錄於話題#上海13#桂花1#美食7#酒1桂花開了。閒時搓些小圓子,煮碗桂花酒釀圓子,甜口,暖身子,吃著舒坦。搓圓子用糯米粉,溫水和面最好,多做些,能省許多功夫,凍著也不壞,饞了,取些下鍋,也方便。 圓子想要彈牙,出鍋得放冰水裡過涼,嫌麻煩的,涼白開也可以。過涼後,再和酒釀下鍋,煮開,撒些幹桂花,鮮曬的桂花是上品,能冒香氣的。
  • 描寫桂花的優美句子大全 這個時節桂花香氣撲鼻
    桂花是在秋天開放的一種花,每年的金秋時節都是丹桂飄香的日子,如果我們漫步在有桂花樹的街道上,會嗅到撲鼻的香氣,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1、天氣轉涼了,桂花又爬上了枝頭,擋住樹的縫隙透過的光,它還是一片綠蔥蔥,只是散發出絲絲清香,侵入心脾,踮起腳,折斷樹枝,把它放在手上,淡黃的月桂中,看到了一絲不舍和悽涼。
  • 桂花什麼時候開放 這個時節桂花正香
    桂花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花,而且它還有一股獨特的香味,很多人都用桂花來做食物,也是非常的美味,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桂花盛開的時候,大家別忘了去欣賞。   相信「八月桂花遍地開」這句話大家都有聽過,說的就是桂花的開放時間,也就是說桂花是在8月盛開的,不過這裡的8月指的是農曆,那對應的公曆月份大致是9-10月份,從季節方面來說就是秋季,所以也就有了「金秋賞桂」這一說法。
  • 中國匠人谷&育德幼兒園丨育德小匠人培養基地揭牌儀式
    7月5日下午,中國·匠人谷和保定市育德幼兒園聯合舉辦的「育德小匠人培養計劃啟動儀式暨育德小匠人培養基地揭牌儀式」在大激店九畝竹院舉行。育德幼兒園副園長孫瑋女士、匠人谷總經理張玲女士及三十組小匠人家庭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