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糖露,是秋給冬的美味饋贈

2020-12-13 來吃好吃的呀

桂花糖露,秋留給冬的美味饋贈。

有位蘇州的食客曾說:「桂花的歸宿,當在舌尖上」。我這個北方人對此毫無概念,直到朋友寄給我一瓶桂花糖露,少許桂花糖露+一瓶酸奶,如此簡單。

卻引起了我的貪戀之心,愛吃的不行不行的,積下的幾罐酸奶,也很快被家裡人解決。

尤是撩人桂花香。

盛秋時節,將一朵朵細碎甘甜的桂花,做成暖暖的糖露,由金秋入寒冬,人們更難忽略它的溫柔。

性溫而不燥,色暖而不烈;香雅而不衝;味甜而不齁。

再平常的食材經過它的點綴,也變得不俗起來。

果真,桂花糖露是秋天留給冬日的美味饋贈。

結緣若谷

在文章《又到桂花香濃時》留言區,若谷留言:「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滿城桂花雨,無處不飄香」。這個在評論區留言的朋友,就是送我桂花糖露的朋友。「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桂花是中國的味道|

後來問起若谷,為什麼會做桂花產品,他沉默了下說:桂花是中國的味道,從小外婆家的院子裡就有一顆桂花樹,每到秋天我都會搬一個板凳坐在樹下,這成了我兒時對於秋天的記憶。

長大後,桂花味道就成了我做產品的首選,小時候的記憶會影響成年之後的諸多選擇,無論事業、愛情或是婚姻。

唇齒美色,一年一遇。

若谷學習做桂花已有八九個年頭,但他仍說對於桂花的了解還是太少,每年都是一個新的學習過程;桂花來自蘇州,這裡屬於桂花的五大歷史產區,「銀晚桂」是其主栽品種。

『銀晚桂』的觀賞效果好,加工質量更超群,是非常適合用來做食品加工的品種。蘇州在當地俗稱『晚黃』,因其開花集中,花朵密集,顏色鮮豔,香味濃鬱,並且在加工後仍能保持花色不變和花型完成,質量極佳。

《影梅庵憶語》裡的美食。

清代《影梅庵憶語》裡,曾提及董小宛製作的一種鮮花糖露:「釀飴為露,和以鹽梅,凡有色香花蕊,皆於初放時採漬之,經年香味、顏色不變,紅鮮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噴鼻,奇香異豔,非復恆有。」

手作人若谷,便從董小宛的手制花露中,領悟古時細膩優雅的日常滋味。桂花糖露,便是《影梅庵憶語》的重新還原,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

匠人有心,桂花糖露。

如何讓秋日的最後一道芬芳和金黃,在舌尖上綻放?!讓原本屬於中國的味道,變成民眾舌尖上的貪戀?!是若谷不斷思考的問題。

依照若谷的話說,他是一個不善溝通和言詞的人。他希望通過製作桂花露這樣的作品,完成與外界的溝通;通過桂花露的味道,告訴大家自己心裡豐富的想法。在海豐看來,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說法;在若谷看來,作品就是它自己。有時候,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迷戀,外人很難理解它其中的微妙。

保持手作的溫度。

以往,貪戀這秋日的美色,往往要等待一年的時間。古人在惜(吃)桂花這件事上花的心思,絕不遜色現在人。孟暉在《唇間的美色》一書中這樣描繪複雜的花露製作工序,而若谷又在這個基礎上升級:

第一步:製作梅子醬|

桂花醬的製作從4、5月就開始準備,先將採摘下來的青梅去核搗碎後用大顆粒的海鹽醃製,做成梅子醬。醃製的過程在露天完成,至於大缸中,上面蓋上竹編的蓋子。醃製過程中需要每天攪拌,以使鹽與梅子充分融合。

第二步:品種的選擇|

桂花的品種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花期從九月中前後一直到十月中。最早開的是金桂和丹桂,金桂的顏色比較明亮,丹桂略偏橘紅,四季桂屬於觀賞品種。一年四季只要溫度合適都可以開花。銀桂的花期最晚的,十月的溫度已經開始下降,冷溫使得銀桂的花瓣相對更肥厚、香氣更凝結。質量更好的桂花醬就是由銀桂製成。

第三步:採摘和醃製|

目前,採收桂花的方式基本是在桂花樹下鋪設布或塑料布,把桂花從樹枝上打下來為主。新鮮採摘下來的桂花要及時處理。把桂花一層層鋪到大缸中,撒上海鹽,加入適量梅滷,蓋上塑料布用大石塊醃製。

用海鹽對桂花第一道處理是為了去掉桂花中的丹寧,去除桂花本身的苦澀感,保留原有的香氣。醃製三天後,去掉壓制的石塊。此時,桂花寒夜的水分已經被醃製出來,需要對桂花進行淘洗。

淘洗過程中,用自製的篩網把飄浮在表面的樹葉樹枝撩起,在把桂花撩起後放入兩一個大缸。缸中會放置一個大號的空心管,管的底部有一個濾網,桂花中殘留的水會匯集在空心管中。開始對濾幹後的桂花放入梅子醬中混合攪拌,置於室外,需要每天翻缸攪拌。醃製的時間越久越好,出缸時混合入適量梅滷封存。

第四步:去鹹和提糖|

要製作時需要再對桂花醬逕行挑揀,挑出殘留的花託並檢查其他殘留。煮一鍋水,加入白砂糖,放入桂花進行淘洗。這個過程除了去除桂花的鹹味,洗掉一些雜質外,也是將桂花中的水中汌熟,撩起備用。

再起鍋煮水,加入適量白砂糖,慢慢煮成接近於飴糖質感,期間加入檸檬汁,然後加入之前淘洗過的桂花混合即可。

貪戀秋日的美色。

最後完成的若谷桂花糖露,會被一枚朱紅色的封蠟存在玻璃瓶中,說明書,也用活字印刷的方式製作。外觀的精心設計,就是為保留手作時的溫度。

青梅的酸,鹽滷的鹹,砂糖的甜,桂花的香,用時間沉澱,讓味道醇香。若谷桂花糖露本身就是時令性的美味,有等待才有思念,混合起來層次分明的味道,在接觸舌尖的一瞬間開始綻放。這是一次越貪吃越美麗的體驗。

相關焦點

  • 桂花糖露 匠人有心
    桂花糖露 匠人有心 2013-08-02 15:22 作者:唐七來源:悅食中國
  • 【素食藥膳坊】桂花糖露
    桂花糖露,也叫桂花飴、糖漬桂花,可用來熬粥、做甜品、做餡料、做湯圓、制桂花醋、燉燕窩、等等,喜人的桂花香,讓美食更加美味!採花桂花採集處處有「講究」:一是選材,只能從金桂樹上取;二是打桂花,人云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打桂花也要選時機,桂花半開、香味最濃時最好。
  • 如何用福建桂花露+荔浦芋頭+恩施餈粑,做一碗終極「糖水」
    微甜但不膩,燦爛的丹桂在熱水中盤旋向上,重新舒展開來,瞬間仿佛又回到了滿城桂花飄香的季節。桂花易逝,但桂花露卻可以陪伴四季,這便是風物君最近發現的小可愛,用浦城丹桂做成的桂花露,原材料只有桂花和砂糖,用傳統的糖漬工藝將桂花之美保存下來,好看又好吃。
  • 沒什麼秋愁,是一塊桂花蒸蛋糕治癒不了的!有它萬事好解決
    金秋十裡,桂花飄香。轉眼間炎炎已經過去,悄然之間迎來了美麗涼爽的秋天。在秋天有一種不得不提的花,就是桂花。桂花是中國的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也是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不僅香氣好聞,還可以當作做飯的食材。
  • 大別山石窟風景區:秋去冬來 莫負時光
    楓葉欲殘看愈好,絕愛初冬萬瓦霜 秋 去 冬 來 NO.THZ 秋到濃時秋淡去,日子一天天是遠去的飛鳥兒,想抓也抓不住,等我們終於從一片落葉裡悟透了一些什麼,蕭索的北風已然吹了過來。
  • 鮮芋仙「冬有鮮」,甜食鹹食美味無限
    傳統的甜品沒新意, 融入「鹹食」的創意甜品,是不是你尋求的美味體驗呢?來自臺灣的甜品專家鮮芋仙今冬推出的「冬有鮮--甜食、鹹食系列」新品,正是融合經典與創新,呈現味覺豐富、健康均衡的「冬之美味盛宴」。鮮芋仙全新冬季新品包含「甜食」和「鹹食」兩大類共五款產品。
  • 網際網路+下蘇州傳統美食桂花冬釀酒媲美奶酪包
    (原標題:網際網路+下蘇州傳統美食桂花冬釀酒媲美奶酪包) 齊魯晚報12
  • 人間忽晚,山河已秋。庭院也冬,佳人亦念
    桂花飄香的時候,總喜歡把背景設定為寒涼。藉助風的力量,陣陣的馥鬱讓戀戀不捨的燥熱不再囂張。田野忙著褪去綠色的著裝,披上一身金黃,鐮刀彎成冰清的秋月,匆匆地收割著春天的夢想。點點滴滴的梧桐雨,讓深黛的池水蕩漾,靈魂與身體,不知哪一個還踽踽行走在路上。
  • 桂花酒釀丸子詳細做法,簡單易做又美味,爽滑彈牙
    方才想到,原來已經到了喝桂花甜酒釀的季節。然而外面奶茶店買的桂花酒釀卻很容易踩雷,要麼太甜,要麼桂花香味基本聞不到,再要麼就是醪糟發酵太過變苦,總之難以令人滿意。在請教了擁有桂花小甜酒傳承手藝的母親大人後,終於成功地做出了這一碗暖冬飲品,色澤明亮,香氣撲鼻。
  • 山水畫的風格特點--春、夏、秋、冬
    老鳳梨於今年五月份在北京八荒草堂創作了山水四條屏春、夏、秋、冬。這四幅條屏我特別喜歡,仔細看過多次,他的繪畫風格氣勢中帶著細膩的溫馨,有他鮮明的個性特點。這四張條屏大氣中帶著細膩,細膩中又添上美好的寓意,畫面雖然具體地畫人物出場,可是你能從畫面中感覺到畫中人家的溫馨。
  • 品桂花賞銀杏 金彩閔行賞秋地圖拿走不謝!
    東方網10月23日消息:據樂遊上海,閔行的秋天屬於暗動浮香的桂花和漫天飛舞的銀杏,組成了令人豔羨的金色,閔行就變得比畫還美,人間天堂也不過如此。  閔行尋秋香MINHANG 's Autumn  八月桂花,十裡飄香。
  • 描寫秋天的作文:贊秋
    (泰河小學趙睿哲)篇三:贊秋作文300字秋天的收穫秋姑娘來了,秋姑娘來了,她帶來了許多禮物,給農民伯伯帶來的是一片歡聲笑語,給小朋友帶來的是新鮮的水果和美味的食物,還給植物們帶來了彩妝和一片芳香。風又把桂花的香味傳播到各個角落。我看看窗外,什麼也看不清,桂花好像在和我們玩捉迷藏一樣,我怎麼找也找不出來。這時候你用耳朵靜靜地聽,就會聽到美妙的聲音。一些小螢火蟲飛在草叢間,揮舞著螢光棒;青蛙正敲著自己的肚子,發出「咕咕」的聲音;蟋蟀也不甘落後,跳到石頭舞臺上,「吱吱」「吱吱」地唱起歌來。那些不知名的小蟲子好像在給那兩個音樂師伴奏。
  • 秋去冬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秋去冬來,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劉玉民《騷動之秋》第七章:「秋去冬來,新年一過春節眨眼就到。」近義詞有:春去秋來,秋去冬來是中性成語,可作狀語、分句;指時光流逝。秋去冬來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秋去冬來(iū ù dōng lái)成語釋義: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成語:劉玉民《騷動之秋》第七章:「秋去冬來,新年一過春節眨眼就到。」近 義 詞:春去秋來成語用法:可作狀語、分句;指時光流逝。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秋去冬來的例句:1、此後寒來暑往,秋去冬來,草色青了又黃,黃了又青。2、秋去冬來,歲月在季節末梢劃下寒霜。
  • 金佛山風景區,春賞高山杜娟,夏避暑清涼,秋可林海聽濤,冬玩雪
    金佛山風景區,春賞高山杜娟,夏避暑清涼,秋可林海聽濤,冬玩雪金佛山風景區,春賞高山杜娟,夏避暑清涼,秋可林海聽濤,冬玩雪金佛山風景區,春賞高山杜娟,夏避暑清涼,秋可林海聽濤,冬玩雪金佛山風景區,春賞高山杜娟,夏避暑清涼,秋可林海聽濤,冬玩雪
  • 古今八月唯美的別稱,祭月中秋來相聚,月桂花下食五仁
    祭月中秋來相聚月桂花下食五仁八月通常稱: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竹春。桂月:農曆八月。此時月桂花盛開,故稱。出處:厲荃《事物異名錄.歲時.九月》:"《提要錄》:'八月為桂月。'"壯月:指農曆八月。《爾雅·釋天》:"八月為壯。" 郝懿行義疏:"壯者,大也。八月陰大盛。"《金石萃編·唐阿史那忠碑》:"我壯月以控弦,候朔風以鳴鏑。"
  • 帶著秋味的甜品,多層柔軟的桂花蛋糕,入口即化,好吃又好看
    秋天真是一個多情的季節,就連打個噴嚏都是「愛秋」,空氣中還瀰漫著桂花的香氣,在這個甜甜的季節裡,做點甜蜜蜜的美食吧!今天小易分享的是桂花蛋糕的做法,來留住秋天的可愛味道,來看看做法吧!所需食材:黃油20克、雞蛋2隻、高筋麵粉35克、低筋麵粉65克、白糖35克、牛奶300克、淡奶油、吉利丁片5克、糖桂花、清水製作步驟:第一步:大碗裡加入20克融化好的黃油,再打入2個雞蛋,用筷子充分攪勻後,加入35克高筋麵粉並再次攪拌均勻
  • 桂花酒釀是好吃不膩的美味,更是功效多樣的美食!
    桂花酒釀是江浙滬一帶的重要飲品,在部分地區,它還出現在小吃和糕點之中,因為味道比較甜美,而且還散發著醇厚的酒香因此在人們聚會或者是節日期間,都會當做重要的飲品飲用。桂花酒釀如今隨著人們對桂花酒釀認識的增加,桂花酒釀作為飲品不僅它的甜美味道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而且它所具有的多重功效也被人們漸漸發覺。那麼,它有哪些功效呢?
  • 桂花香,香滿堂
    第一次知道桂花,是在一本作文選上,當時竟然主觀判斷桂花的花朵應該類似梔子花。剛工作那年,有一回去同事姐姐家小坐。她沏了杯綠茶端來,茶水滾燙,熱氣嫋嫋,夾雜著淡淡的甜香。「什麼茶?」我好奇,湊近玻璃杯細細探究。「我家自己焙的明前茶,放了點醃製的桂花。」姐姐笑盈盈地說。茶水裡放桂花,我一次聽說,很是新鮮,不禁睜大眼睛仔細看起來。
  • 那些美cry的中式甜點|桂花|甜品|糕點|桂花糖|紫薯|點心...
    江南糕點逢農曆四時八節,均有它的時令品種,有春餅、夏糕、秋酥、冬糖的產銷規律之稱。傳統時令製品品種佔整個名特、傳統品種的半數以上,春餅有釀餅,雪餅等;夏糕有薄荷糕,綠豆糕,小方糕等秋酥有如意酥,菊花酥,巧酥等;冬糖有芝麻酥糖,油米花糖等。特別喜歡薄荷糕,這種米糕有一股清香,咬一口在嘴裡存著,再輕輕吸口氣,口腔裡頓時涼絲絲的,相當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