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謀:與人合作要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2020-12-13 品詩賞詞

鬼谷子說:對於那些沒法控制的對手,或者先對他們威脅利誘,然後再對他們反覆試探;或者先對他們反覆試探,然後再摧毀他們。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孔明做軍事,新官上任燒三把火,把曹操燒得暈乎暈乎的。曹操心想這劉備三天沒打,怎麼就突然長能耐了,不行,要加緊進攻,不可放虎歸山。於是一路追趕,把劉備追得東躲西藏,一直行至夏口才喘口氣。

荊州劉表聽信後妻的話,偏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表的長子劉琦,也十分器重諸葛亮,常想與他商量保全自己的辦法,但諸葛亮總是加以拒絕。於是劉琦請諸葛亮遊覽自家的後園,一同登上高樓。

飲酒中途,劉琦派人將樓梯抽走,然後對諸葛亮說:「現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不?」諸葛亮說:「您沒有看到晉公子申生留在宮內遭受謀害,而重耳逃亡在外卻得到安全嗎?」劉琦茅塞頓開,於是便私地策劃外出襄陽。時逢黃祖死去,劉琦藉機脫身,出為江夏太守。

(這個故事中諸葛亮明知清官難斷家務事,但為了應付劉琦的上樓抽梯,只好為他出謀劃策。而劉琦也是被逼無奈,使出一招陰的,這就是鬼谷子所說的先威脅,再試探)

接下來我們再看諸葛亮的智慧,如何引孫權上鉤。諸葛亮還是很盡責的,看見劉備的公司快要破產,不僅不跑路,還主動讓劉備派他前往東吳向孫權求援。

這時孫權正率軍屯集在柴桑,在一旁坐觀曹、劉戰局的勝負,諸葛亮前往東吳要施展他的平生所學。他勸喻孫權說:「曹操平定內患穩定了北方,接著進軍南取荊州,威勢震懾天下。英雄無用武之地,故此劉豫州避逃到這裡。(先誇獎曹操一番,目的是製造聲勢,好威脅對手,為了後面的試探)

希望將軍您能根據自己的力量來考慮對策:如果能與中原的曹軍相抗衡,就應該及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假若不能,何不就此解除盔甲,向對方俯首稱臣呢!現在情勢危急而不當機立斷,大禍即在眼前啊!」(這就開始試探了,已經威脅過了,看看能不能摧毀對方,就知道能否進一步合作)

孫權說:「假如情況如你所說,劉豫州怎麼不投降曹操?」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一個壯士,尚且堅守節操而不投降受辱,何況劉豫州乃大漢皇室的後裔,英才蓋世,群士仰慕,猶如眾水歸海。如果功業不能成功,此乃天意所定,豈可再做曹操的下屬!」

(還是試探,變個花樣去激將一下,劉備兵少將缺都不投降,看你東吳也算實力不薄,敢不敢硬扛)

孫權勃然大怒說:「我決不能拿整個東吳的土地和十萬的軍隊去受他人控制。我的主意已定!你說除劉豫州外便無人抵擋曹操,可是劉豫州最近剛被打敗,又怎能抵擋住如此強敵呢?」(有點配合了,只是還有點擔心,諸葛亮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不過還需要再添最後一把火)

諸葛亮說:「劉豫州的軍隊雖在長坂戰敗,但現在陸續歸還的兵卒加上關羽的水軍仍有上萬人馬;劉琦集合起的江夏兵卒亦不下萬人。(我方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弱,我的籌碼還多得很嘞)

曹操的兵馬遠道而來,他們為了追趕劉豫州,輕騎一晝夜行走三百多裡,這就是常言所道『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況且北方人不適應水戰,荊州百姓歸附曹操,實為兵勢所迫,並非心甘情願。(對手也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強,小樣,幫你樹立點信心,站直了別趴下)

若將軍真能派出猛將統率數萬兵馬,與劉豫州協力同心,一定能將曹軍擊敗。曹操一敗,必然退歸北方,這樣荊州、東吳的勢力就強大起來,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成敗的時機,在於今日的選擇。」(魚餌全部拋出,坐等大魚上鉤)

孫權聞言大喜,即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水軍三萬,隨諸葛亮趕赴劉備那裡,協力抗擊曹操。

鬼谷子曾說,攻心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義,服之以威。諸葛亮充分地施展了他的才華,真正地運用了鬼谷子的智謀,並加以發揚光大。

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也可以在平時學習和工作中活學活用。首先要研究合作對象的需求以及性格弱點,在談判中既要不卑不亢,也要不急不躁,真正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義,服之以威。

其次,要想辦法逐步地打消對方的各種疑慮,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這就需要充分地暴露對方的弱點,以及自己的優點,才能彼此間取長補短,實現共贏。

最後要知道,合作並不是真正地交朋友,利害關係永遠是合作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沒有持久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相關焦點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每個人都是獨立和平等的,都會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事,不願被他人壓制和逼迫。所以交流和做事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求獲得最好效果。
  • 有人認為,「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你怎麼看?
    2018北師大新傳考研真題745 論述題:有人認為,社會化媒體時代,在社會溝通和輿論引導方面,「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答題思路 本題有三個關鍵點,一是題目背景為社會化媒體,也叫社交媒體;二是社會溝通與輿論引導;三是對於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在解答本題是就要圍繞這三個信息點所圈定的範圍作答。本題的難點在於對「曉之以理和動之以情」背後所代表的理性引導與情感共鳴關係的理解和解讀。
  • 說服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這句話是說,說話人的感情一定要受到發自內心的充沛情感的支配,才能產生感染力、影響號力和號召力。在說服他人過程中,話語所包含的情,會在傳遞觀點、看法的同時產生語言魅力和感染作用,從而取得圓滿的說服效果。說服他人要動之以情動之以情是說服別人時極為常用的說服方法。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脅之以威
    與下屬交流,聽取意見,但對於既定的事項則必須遵從對領導的要求是,要能將團隊的使命、願景,以及對工作的思考、未來的目標等,用自己的話語傳達給下屬。對於怎麼都不肯順從的下屬,則要脅之以威律師中坊公平曾說過:「領導對自己的下屬,要能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脅之以威。」
  • 說話的藝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論語》中有: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恆,持之以恆,學之以恆,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那麼其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什麼意思呢?用感情來打動別人的心,用道理來使別人明白。
  • 習近平七一講話:黨的建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我們要對黨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對黨員曉之以理,以案例教學警醒全體黨員。據報導,6月6日,國家開發銀行原監事長姚中民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6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陽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一方面,伸手必被抓。習近平指出,「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何讓你的文章深入人心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8個字,不知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樂爸爸自己還在滿地打滾玩泥巴時就聽過。這話的出處大有來頭,下面的內容來自百度:出處:《論語》原文: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恆,持之以恆,學之以恆,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教海點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倪勤奮班主任工作中到處是雞毛蒜皮的事情。想要自己無論是面對「問題」學生,還是「意外事故」,都能恰到好處的化被動為主動,就只有不斷積累經驗,增長隨機處置的能力,增強教育機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育藝術水平。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關心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我是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 不要對一個背叛感情的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很多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以後,因為想要挽回,卻又束手無策,所以就會採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試圖「教育」那個背叛自己的人,希望ta能夠念及多年夫妻感情,為家庭和孩子考慮,放棄外遇,回歸婚姻和家庭。
  • 石湖淨雁:做群眾工作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作者:石湖淨雁  人們常說,做好群眾工作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確,黨的優良傳統就是密切聯繫群眾,做群眾工作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通過耐心細緻、有針對性的宣傳發動、教育引導,讓群眾自覺自愿、心服口服的接受黨委政府的決策決定。
  • 旁敲側擊、巧妙暗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生活中,正面的勸告往往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這時,不妨獨闢蹊徑,換個方法來勸說,從側面打開缺口,或許能事半功倍。旁敲側擊法是一種比較實用的好方法。旁敲側擊法一般多以人與人的感情為媒介,以人對新事物的興趣、注意力或以列舉有關事例為突破口,對其進行攻心。
  • 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原標題: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柴雪峰   不久前的一個早上,我剛到單位,就看見一個小夥子站在辦公室門口。他看見我,連忙把手中的幾張信紙遞給我,說:「柴主任,這是我母親補寫的受處分人員思想認識,她讓我代她感謝你們!」
  • 鬼谷子智謀:自然之道混沌又統一,變化多端又神妙莫測
    鬼谷子在《轉圓法猛獸》篇裡說:自然之道是神妙莫測的,處於一種混沌的統一狀態。用變化的觀點來討論萬事萬物,所闡明的道理是無窮無盡的。下面介紹鬼谷子的幾個經典語錄,並用相關案例加以解釋。鬼谷子智謀一:聖人憑藉自然之道,能夠預先了解事物的成敗,因此能夠靈活運轉而確立正確的策略,抓住事物成敗的關鍵。案例: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遣使臣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聘請他,答應他出任曹國的宰相。莊周笑著對使臣說:「千金確實是厚禮,宰相也的確是尊貴的高位。您見過祭祀用的牛嗎?餵養了好幾年,給它披上有花紋的綢緞,再牽進太廟去當祭品,這個時候它即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可以嗎?
  • 牢記:批評別人,動之以情比曉之以理更見效
    我們常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讓對方放棄錯誤觀點接受你的正確建議的時候,「動之以情」往往比「曉之以理」更見成效。原因已經講過了,那就是人的情感普遍多過理智。這個事例講的是,一位售貨員通過動之以情的溝通方式,促使一位順手牽羊者良心發現,主動停止非法作業,從而也使得售貨員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和飯碗。故事發生在英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到處都是失業人群,一位年輕姑娘費盡周折找到了一份在珠寶首飾店賣貨的工作。聖誕節前一天,店裡來了一位不尋常的客人。
  • 湖南臨武:疫情期間執行幹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執結一起交通...
    湖南臨武:疫情期間執行幹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執結一起交通事故賠償案 2020-04-26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鬼谷子:4則口訣交給你,交際圈裡會「說話」!千年的智慧!
    我們可能都聽說過「鬼谷子」這三個字。但是對鬼谷子這個人可能並不太了解。因為這個人一向神秘,我們只知道他,精通軍事、學識淵博,是個不可多得的謀士。他可以輔佐君王,一統天下。也可以深入山林,出世隱居。據說,鬼谷子有這一套為人處世之方,等到他的徒弟學。
  • 學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批評方法
    同時,組織派人找到他們雙方的父母,特別是女方的父母,申明「戀愛自由」和「婚姻自由」的道理,雙方父母終於愉快地接受了他們的戀愛關係,幫助他們消弭了婚戀阻力,丟掉了心理包袱。這些有情、有理、有據的教育批評,深深地打動了他們的心。他們淚如雨下,羞愧難當,主動要求向大家作檢討,接受批評,接受處分。  批評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靈活應對嚴格執法
    在環保執法人員經過執法檢查並向企業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的過程中,企業經營者情緒激動,拿出水果刀揚言要殺人跳樓,威脅辱罵執法人員。帶隊的市生態環境局橫瀝分局副局長劉東升冒著危險對企業經營者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 班級「問題學生」轉化——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所以想根治問題學生得從多方面入手,要了解清楚學生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不能盲目的去教育。【處理方法】我記得一位作家曾這樣說過:「愛是一座碩大的城堡,使人寧靜、嚮往、安全,它是無邊無際的陽光,給人溫暖和希望。」我覺得愛更是教和育的基礎。在「說你說我班會課」及任何情況下,對待那些頑劣、壞習慣較多的同學,我採取的教育方式總是耐心的用故事進行啟發和教育。 對每一位學生的教育都力求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
  • 家長要「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家長要想早幹預,就要及早發現孩子的早戀跡象。 家長要「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早戀的孩子一般有如下變化:孩子會突然變得愛打扮,比如特別在意自己的髮型和服飾;孩子的生活規律發生變化,比如經常喜歡一個人獨處;他們會對影視劇中的愛情鏡頭特別感興趣,對生活中的婚戀之事也興趣濃厚,喜歡與異性交往,學習成績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