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 概念設計方案

2020-12-20 騰訊網

2017年9月,上海博物館東館(以下簡稱「上博」)於浦東正式動工。此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引發了公眾對於上博東館建設的關注。其詳細規劃更是亮點紛呈——簡潔挺拔的造型理念、交流互動的空間設計、「展教結合」的展覽方式以及注重參與感的體驗活動等精彩看點,都進一步激發了公眾對於東館的無限期待。

在一眾亮點中,針對青少年觀眾全新設計的探索宮則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探索宮是以探索式、沉浸式體驗為內核的教育空間,致力於以實物和實景相結合的方式,強調展教結合與體驗互動,為青少年帶來更為豐富的博物館學習體驗。

目前,國外探索宮主要以自然、科技為主題,上博東館則希望基於自身文物與館藏特色,將主題拓展到文化、藝術、文明和歷史方面,使青少年觀眾能在互動體驗中增加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認識,培養自我探索、自我學習的特色。

為了更好地打造探索宮這一教育空間,上海博物館於近日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 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公告,以歡迎國內外優秀設計團隊積極參與,為「古代文明探索宮」 的建設貢獻智慧。

據悉,本次方案徵集已於2月21日00:00正式開啟公開報名。

那麼

想要參與設計的你

又需要進行哪些準備呢?

明確的設計要求

古代文明探索宮分為上下兩層,下層(924.4m )位於東館三層, 上層(855.3m )位於東館四層。

PS:凡通過資格審核的設計機構,主辦機構將會發送「古代文明探索宮」圖紙和說明

1

探索體驗式教育

體現博物館探索體驗式教育,以區別於傳統的授課傳輸式教育,強調無幹預、引導式的方式,讓青少年兒童觀眾群體通過閱讀與觀察,互動與配合、思考與反饋等途徑主動去探究,自行發現並體會博物館傳播的文化及其中蘊含的力量。

2

全球視角探尋人類文明閃光點

以全球史的視角探尋人類文明的閃光點,「古代文明探索宮」下層空間(位於上博東館三層)內容相對固定,為一條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探尋和對話之路,選取影響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如陶器、文字、戰爭、科技等)和文明交流的關鍵性探索(如絲綢之路等),要與上博東館常設展的內容有關聯,即可通過和上博東館展廳中陳列的文物做關聯來實現實物佐證。「古代文明探索宮」上層空間(位於上博東館四層)內容重在通過對特定主題文化的釋讀,探索人類文明未來的命運。

3

具備交互、體驗、教育三大區域

需具備探索式交互區域、沉浸式體驗區域、開放式教育區域。「古代文明探索宮」下層空間為探索式交互空間,流線需設計合理並充分考慮觀眾體驗的交互空間和停留時間。「古代文明探索宮」上層空間為沉浸式體驗區域和開放式教育區域,沉浸式體驗區域可採用最新的數字光影互動、VR互動技術,實現互動體驗的效果,同時需考慮內容更新的靈活性與便捷性;開放式教育區域可為社會機構共建共享教育課程提供空間和硬體支持。

4

上下空間獨立運營

「古代文明探索宮」下層空間作為免費開放區域,採取預約制和觀眾流量控制;「古代文明探索宮」上層空間可作為收費區域,可實現不同教育空間的獨立售票和觀眾引導。

活動時間安排

1

報名及資格審查階段

2

設計及評審階段

*以上時間為計劃時間,均為北京時間,若有調整將另行通知。

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

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公告

為實現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設中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將打造以探索式、沉浸式體驗為內核的教育空間——「古代文明探索宮」,基於上海博物館的特色和館藏文物,形成啟發式(深度)、聯想式(廣度)、發散式(多維)的教育,培養青少年兒童自我探索、自我學習的能力。

由上海博物館主辦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正式啟動,並於2月21日00:00正式開啟公開報名,歡迎國內外優秀設計團隊積極參與。本次徵集活動採取設計競賽形式,希望通過全球徵集的方式匯集創意,形成「古代文明探索宮」的概念設計,推動上海博物館東館的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主辦單位:上海博物館

一、徵集概況

項目名稱: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

徵集範圍:本次設計範圍位於上海博物館東館三層與四層

徵集方式:公開徵集(設計競賽形式)

二、參賽資格

(一)本項目只接受機構參賽,參賽機構應為合法註冊的法人實體,其專業背景可包括博物館、教育、公共藝術、建築、規劃、景觀、藝術設計、智能等相關專業。

(二)參賽條件:

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設計機構須具有的企業註冊登記證明,港澳臺地區設計機構的資格要求應參照境外設計機構資格要求的規定。

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指在中國境外,包括港、澳、臺地區註冊)的設計機構須具有所在國或地區政府主管部門核發的企業註冊登記證明。

03

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政府採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的機構,主辦方有權拒絕其參與本次徵集活動。

04

本次徵集活動不接受聯合體參賽。

三、徵稿時間

報名時間:2020年2月21日00:00-2020年3月5日24:00(北京時間)

截稿時間:2020年5月20日24:00(北京時間)

四、獎項設置

通過專家評選,從提交了設計方案的參賽機構中遴選出8家入圍機構,入圍機構將分別獲得設計費5萬元人民幣(稅前)。本次競賽總獎金額為45萬元,具體設置如下所示:

註:本項目可能出現獲獎名次空缺現象,空缺名次的獎金將由主辦方收回。本項目設計費總額(40萬)不變,如出現入圍機構不足八家或因出現得分並列而超過八家的情況,入圍機構將按照設計費總額均分設計費。所有設計費及獎金均以人民幣支付。

五、其他條款

1.本著公開公正的原則,本次徵集活動中的所有評審全程均由第三方公證機構進行現場監督完成。

2.凡入圍機構的參賽作品除作者署名權以外,其全部著作權歸競賽主辦方上海博物館所有。

3.本次徵集活動中的所有文件及往來信函均應使用中文書寫。

4.參賽機構所獲的獎金或設計費的稅金(含中國境內、外應繳納的各項稅費)和在諮詢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自理。

5.參加本次活動的應徵申請機構均被視為承認本公告的所有條款。

6.上海博物館擁有本次公告的解釋權。

7.本次徵集活動本身及與本次活動相關的文件所適用的法律和法規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和法規。

六、聯繫方式

聯繫人:石老師 馬老師

聯繫電話:18917104006

聯繫郵箱:mayunjie@shanghai-museum.org

七、報名及投稿方式

請發郵件至以下郵箱,提交報名材料;設計成果投稿請按競賽要求發送郵件。

報名及投稿郵箱:gbzj@shanghai-museum.org,郵件主題書寫格式為【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參賽機構名稱+郵件標題】,不接受線下郵寄。

參賽機構報名需提交有效的《「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報名表》(籤字版PDF格式掃描件),《「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參賽機構介紹材料》(PDF格式文件)和《「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參賽機構法律聲明》(蓋章版PDF格式掃描件),其參賽資格才會被確認,否則視為無效報名。

相關附件:

附件1 「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設計要求

附件2 「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活動時間安排

附件3 「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報名表

附件4 「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參賽機構介紹材料

附件5 「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參賽機構法律聲明

掃描下方二維碼

下載相關附件

來源:上海博物館

足不出戶,帶孩子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

點擊圖片了解

足不出戶,漫遊全國100多個博物館的精品展覽!

全景遊覽,55個中國世界遺產!

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相關焦點

  • 對話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上博東館開工 專為孩子設探索宮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上博東館模型前介紹 /詹皓  建設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市委、市政府著眼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施「文化東進」戰略、構建「兩軸一廊、雙核多點」城市文化空間發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環,
  • 上海博物館東館展陳概念方案國際徵集獲獎公布
    ——Xenario飛來飛去展覽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國際)榮獲第一2020年9月4日,上海博物館官宣公布"上海博物館東館展陳概念方案國際徵集優化及評獎"階段評審會結果的獲獎名單。
  • 上海博物館東館主體鋼結構封頂
    為了緩解觀眾在特大型博物館中的觀展疲勞,建築還改進了常見的封閉式流線設計,在不同位置設置敞開式的休閒邊廳、室外露臺和花園,強調建築空間與城市空間的交流互動。應該說,上海博物館東館是一座融合科技和人文關懷的「新概念」博物館。
  • 上海博物館東館將於9月底開工
    東館建成後,不但能大大提升上海博物館文物收藏的展出比例,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也能與周邊的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圖書館東館、世紀公園等文化設施形成集群效應,成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博物館東館將是一座立足於未來的新型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 李立談上海博物館東館設計:摒棄了張揚,在那裡進入文人生活
    位於浦東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將於2020年建成,博物館去年開建後,目前正處於樁基工程階段。近日,上海博物館東館的主設計師李立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總面積達十萬平方米的上博東館外觀看起來規整而不張揚,但隨著你逐漸走入,你將感受到它的種種特色,這裡更多反映的將是中國文人、士紳階層的生活與文化。
  • 2020年末,上海博物館東館迎來主體鋼結構封頂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31日報導:記者從上海博物館獲悉,經過三年多建設,正在建設的上博東館迎來主體鋼結構封頂。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建設的重大文化項目。項目選址浦東聯洋社區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
  •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今天順利封頂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封頂現場圖(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提供)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建設的重大文化項目。項目選址浦東聯洋社區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佔地面積4.6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1.3萬平方米,擁有地上建築6層,地下2層。
  • 上海博物館東館主體鋼結構封頂!花木板塊將出現文化設施「三足鼎立」
    一座融合科技和人文關懷的「新概念」博物館正在向我們走來。上海市民關注的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近日實現主體鋼結構封頂,為後續項目的按時竣工奠定基礎。目前的浦東新區花木板塊,已有知名的上海科技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這裡還將誕生一座上海博物館東館,形成文化設施的「三足鼎立」。
  • 今天,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正式復工啦!小布直擊復工現場→
    沉寂了50天後,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世紀大道「大轉盤」圍繞著的那塊巨大工地,再度響起機器轟鳴聲。今天,雨霧蒙蒙。在完成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後,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正式復工!建成後,上博東館將是一座立足未來的新型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11.3萬平方米,為人民廣場館舍的兩倍多!想感受熱火朝天的施工氣氛嗎?又怎麼保證施工安全?快跟著小布的鏡頭,一起來看看吧!
  • 上博東館屋頂將有「蘇州園林」,上圖東館則像漂浮著的石頭
    上海博物館東館的屋頂之上會有一個小型的「蘇州園林」,上海圖書館東館的設計則像公園裡漂浮的一塊石頭、上海大歌院劇的設計靈感則來自於中國扇子,浦江足球場則借鑑了傳統「中國碗」的造型……這是「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12月9日從「文化點亮城市——浦東重大文化設施詳解」論壇獲得了部分上海重大文化地標的設計細節,這一在浦東「八萬噸筒倉」舉行的論壇上
  •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始建於1952年,位於人民廣場的新館,建成於1996年 。 新館建築有方體基座,巨型圓頂及拱形出挑組成,形如銅鼎,暗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南門兩側八尊漢白玉雕塑,極具莊嚴雄渾之氣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3萬件 。
  • 廣州博物館科學館設計方案產生四大館未來長這樣
    此前揭曉兩館效果圖 廣州美術館  博物館、科學館國際設計競賽中標方案產生  廣州日報訊 (記者杜娟經過一年多的國際設計競賽,來自德國的設計公司中標了廣州博物館的方案,命名為「城市的觀賞者」,設計莊重含蓄,並與嶺南建築風格相融合;來自西班牙的公司則中標了科學館設計方案,命名為「衍生」,方案充滿未來感,仿佛一組瓷瓶堆放一起。  至此,廣州文化「四大館」的方案全部確定。
  • 展望上海博物館東館的建設:原計劃在2020年封頂,進度依然比較慢
    2020年4月,上海博物館東館建設已經恢復,並且已經算是開始起步,這個在浦東新區核心的花木文化行政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的市級項目向浦東新區轉移的標誌。上海博物館東館原計劃在2020年封頂,進度依然比較慢。
  • 崑山兩座博物館概念方案亮相 與戶外風景完美融合
    近期,崑山博物館(美術館)與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兩座博物館概念方案正式亮相。崑山博物館(美術館)崑山博物館(美術館)位於青陽港濱水城市中心,佔地面積約50畝,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由普利茲克獎得主,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建築設計理念取「崑山三寶」之一瓊花。建築形體純淨、輕盈,如同瓊花一般雅逸高潔,而又質樸淡然。概念方案共設置常設展廳6個,包含歷史、昆石、書畫等展示內容,另有臨時展廳4個可兼顧當代藝術展、美術展、邀請展等。
  • 2021年浦東有哪些新公園、新博物館可以逛?一起來「先睹為快」!
    (Tips:郊野公園沒有圍牆,靠近朝勤路的張家宅可進) 上海博物館東館 上周四,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項目順利實現主體鋼結構封頂,為2021年完成工程建設、移交展陳裝修、2022年正式開放打下了紮實基礎。
  • 欖菊·大灣區博物館概念方案設計競賽正式開啟
    >用想像力開啟高顏值映象 大灣區最美博物館之一 「灣區共享·最美映象」 欖菊•大灣區博物館概念方案設計競賽 3、設計元素 欖菊•大灣區博物館概念方案設計中可適當從主要藏品、菊、蓮等傳統文化元素中提取,同時面向未來,鼓勵參賽者更具創意的設計表達。 四、參賽對象 從事設計行業領域的設計師個人、企業、機構以及院校學生等設計愛好者都可報名參賽,參賽選手可以單位、個人、團隊形式參賽。
  • 崑山兩座博物館概念方案正式亮相!
    ▲概念示意概念方案共設置常設展廳6個,包含歷史、昆石、書畫等展示內容,另有臨時展廳4個可兼顧當代藝術展、美術展、邀請展等。為滿足市民多樣性的活動需求,將屋頂休閒平臺、濱水咖啡廳,文創商店、教室等功能複合設置,與優美的戶外風景之間實現完美融合。
  • 上海博物館將實行每周一閉館,為大修改變20年不閉館慣例
    據悉,上博主館大修的第二期工程將於幾年後上博東館竣工後再執行,屆時或將實行閉館大修。至於上博東館建設的進度,楊志剛館長透露,目前正處於概念設計方案的深化設計階段。目前,上海博物館既要做好大修工程,也要積極推進東館的建設。
  • 大運河館、上海中心、天文館……互動藝術展廳幕後有能人
    當藝術與科學結合,當時尚與科技碰撞,當古代歷史文化遇見當代數位技術,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進入尾聲,上海虹橋的國家會展中心精彩紛呈的文博展示吸引了各行各業的觀眾,科技和互動為本屆文博會帶來了諸多亮點。這家為諸多博物館展廳提供解決方案的幕後團隊露出真容,它正是來自上海本地。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鼎立世界再創輝煌 上海博物館挖掘建設文化品牌...
    圖說:上博新館標雲年問世新館標問世 衍生品配套上海博物館館標圖形以上博本館建築的概念「鼎」作為切入點,結合鎮館之寶「大克鼎」的造型特徵,以極簡的線條構成「鼎」的形態特點,圖形精簡概括又一目了然,同時又與「東館」簡約現代的建築外觀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