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流傳很多關於植物「激素」的傳聞,從而引發了消費者對「爆炸」西瓜、「催熟」香蕉、「頂花帶刺」黃瓜、「無籽」葡萄、「膨大劑」獼猴桃等農產品的排斥和恐慌。更有甚者,將之與「兒童性早熟」、「男子少精」相關聯,讓人聞之色變。因此,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植物生長調節劑。
什麼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激素,一般指植物內源激素,是植物體內天然存在的、對植物生長發育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的一類微量化學物質。而植物生長調節劑則是一類具有與天然植物激素相同或相類似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又稱植物外源激素。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人工合成或通過微生物發酵產生,也可從生物體中直接提取。
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植物激素都具有調節和控制植物生長發育,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促進早熟、延長保鮮期等功效。
對農業生產或農作物來說,植物激素是植物內源性物質,由植物體自身產生,自然存在,是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外源性物質,是因生產需要而使用的。通過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產生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調節作物生長發育,達到增產、改善品質的目的。
如,赤黴素既是植物體內普遍存在的一類植物內源激素,同時又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或人工合成等方法產生,並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需要時用於多種作物生長發育的調控。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人體內不會產生激素作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種植物外源激素,具有調節和控制植物生長發育,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促進早熟、延長保鮮期等功能。而動物激素,俗稱荷爾蒙,是由動物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質,在動物體內作為信使傳遞信息,對機體生理過程起調節作用。
激素分子週遊全身,與各種細胞接觸,但只有含特異性靶標蛋白的細胞能夠識別它們並與之產生相互作用。植物激素跟動物激素相比,無論是化學結構,還是靶標蛋白都截然不同,就好比一個鑰匙一把鎖。
如果鑰匙與鎖的結構不匹配,當然鎖也就無法打開。因此,植物激素無法在動物體中發揮動物激素的作用;而動物激素也無法在植物體內發揮植物激素的作用,不能用於種植業生產。所以,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人體內是不會產生激素作用。
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能保障農作物穩產、改善農產品品質
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為化學合成或微生物發酵而成的植物激素類似物,其新種類和新功能正不斷地被發掘和應用,已成為現代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類特殊投入品。
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僅能保障農作物穩產、改善農產品品質,而且能增強作物的抗逆性,使農業生產省工省時、節本增效。比如,香蕉使用乙烯利催熟、棉花使用噻苯隆脫葉等,都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典型範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宋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