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心
現任廈門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福建省特級教師,集美輕工業學校原黨委書記、校長,資深職教信息化專家。
「30年職業教育生涯中,從清華、北大的料子到考零分的,我都教過。所以,我了解職業教育,從行業、從教育、從老師、從學生等等,我的思維、我的想法會接地氣一點。」
「30年職業教育生涯中,從清華、北大的料子到考零分的,我都教過。所以,我了解職業教育,從行業、從教育、從老師、從學生等等,我的思維、我的想法會接地氣一點。」廈門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沈立心如此評價自己。
他是廈門中職院校僅有的兩位特級教師之一。在信息化建設上,他已經走了很多年;說起現在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他更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沈立心認為,要注意教育與培訓的區分。「教育更關注人的發展,是長期性的,進校3年決定後面的幾十年,而不只是決定踏出學校的那幾年。」
因此,學校要著眼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如果今天需要機械就培訓機械,要數控就培訓數控,那這一潮過去後呢?」沈立心舉例說,數控在十年前風風火火,於是每個學校都開數控班,有些還購置了幾千萬的設備,可現在數控招生多少人呢?「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該區分的區分清楚,該融合的融合好,這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
沈立心表示,在發達國家,培訓是企業的行為,不是教育的行為。因為一般來說,不管是從專業上還是文化上,只有企業才有條件培訓出企業想要的那個人。可現在,職業學校似乎完全被當成了職業培訓機構,重視專業、證書的教育,走的是培訓的路。
沈立心說,他最反對的一句話是:學校與企業零距離。「這怎麼可能?學校和企業是完全不一樣的目標,從某個方面來說,對接是要的,但作為學校,應該把思維放在教育上,然後再拿出半年或一年時間去考慮培訓,現在全部顛倒了。」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回復以下關鍵字閱讀相關內容
趨勢 | 觀點 | 資訊 | 關注 | 大學 | 思考 | 發現 | 人物 | 調查 | 生活 | 學科 | 視野 | 教育 | 技巧 | 乾貨 | 科技 | 趣聞 | 警惕| 來稿時間 | 活動 | 感悟 | 公益活動 | 重磅 | 會議 |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