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沈立心:職業教育要培養職業精神

2021-03-03 教師加油站

沈立心

  現任廈門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福建省特級教師,集美輕工業學校原黨委書記、校長,資深職教信息化專家。

  「30年職業教育生涯中,從清華、北大的料子到考零分的,我都教過。所以,我了解職業教育,從行業、從教育、從老師、從學生等等,我的思維、我的想法會接地氣一點。」

  「30年職業教育生涯中,從清華、北大的料子到考零分的,我都教過。所以,我了解職業教育,從行業、從教育、從老師、從學生等等,我的思維、我的想法會接地氣一點。」廈門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沈立心如此評價自己。

  他是廈門中職院校僅有的兩位特級教師之一。在信息化建設上,他已經走了很多年;說起現在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他更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沈立心認為,要注意教育與培訓的區分。「教育更關注人的發展,是長期性的,進校3年決定後面的幾十年,而不只是決定踏出學校的那幾年。」

  因此,學校要著眼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如果今天需要機械就培訓機械,要數控就培訓數控,那這一潮過去後呢?」沈立心舉例說,數控在十年前風風火火,於是每個學校都開數控班,有些還購置了幾千萬的設備,可現在數控招生多少人呢?「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該區分的區分清楚,該融合的融合好,這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

  沈立心表示,在發達國家,培訓是企業的行為,不是教育的行為。因為一般來說,不管是從專業上還是文化上,只有企業才有條件培訓出企業想要的那個人。可現在,職業學校似乎完全被當成了職業培訓機構,重視專業、證書的教育,走的是培訓的路。

  沈立心說,他最反對的一句話是:學校與企業零距離。「這怎麼可能?學校和企業是完全不一樣的目標,從某個方面來說,對接是要的,但作為學校,應該把思維放在教育上,然後再拿出半年或一年時間去考慮培訓,現在全部顛倒了。」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回復以下關鍵字閱讀相關內容

趨勢 | 觀點 | 資訊 | 關注 | 大學 | 思考 | 發現 | 人物 | 調查 | 生活 | 學科 | 視野 | 教育 | 技巧 | 乾貨 | 科技 | 趣聞 | 警惕| 來稿時間 | 活動 | 感悟 | 公益活動 | 重磅 | 會議 | 我們

相關焦點

  • 趙志群:談雙元制職業教育教師的培養
    談到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裡面,有兩種類型的教師,一種就是在職業學校裡面任教的學校的教師,另外一種就是在企業裡面的實訓教師。那麼這兩種教師,培養途徑不一樣,那麼知識結構也不一樣,這兩種教師的相互配合是德國高質量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他的一個人員的保障,我們看一看他的教師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 優路教育:專注職業人才培養 解鎖職業教育發展未來
    優路教育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專注於建工、消安、醫衛、財經、教師領域職業資格考前輔導培訓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的綜合性服務機構,主營項目包括:建工學院——一/二級建造師、智慧建造工程、一/二級造價工程師、BIM、監理工程師、裝配式工程師、諮詢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師、公路水運檢測師、房地產估價師、中級通信工程師等;消安學院——一級消防工程師、智慧消防工程師、初/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
  • 劉光泉:培養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辦有尊嚴的職業教育
    「職業學校的老師不好當,尤其是班主任。職業學校的老師們肩負著兩個特殊使命:既要當好學生的人生成長導師,又要幫助學生培養專業愛好並學得一技之長。」劉光泉表示,在濟南信息工程學校,「千方百計讓學生以自己為榜樣,千方百計讓學生超越自己」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追求,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文明習慣高於一切。
  • 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職業教育要加快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意見》明確,要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規範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快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 康興:從溫州人精神,談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而在溫州,又把溫州人精神帶入了職業教育的最前線,給了我們無限思考的空間。(圖:永嘉一中職校招生現場)「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創新」是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的實質。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歇,特別是近年來國家「職教20條」的頒布,以及「職教新高地」、「職教高考」等重要舉措不斷推出,不難看出國家從頂層設計與政策落地方面對職教改革決心之大、力度之強前所未有,職業教育的春天早已來臨。但在很多家長觀念之中,對職業教育的選擇仍存在「倒春寒」。
  • 對於職業教育,聽聽來自不同國家的觀點
    職業教育需要切實加強產業融合、教學和企業界的融合,以及和中小企業的合作。除此之外,在職業教育培訓中,也需要學習一些文化課程,不能夠只教學生具體的技能,而是培養他們自我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世界技能組織前主席西蒙·巴特利發言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還面臨很多問題。
  • 「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禮儀教育教學研討會」順利召開
    2017年12月2日,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指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人文素質教育專委會主辦的「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禮儀教育教學研討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 探索職業教育提質培優之路 新華網職業教育論壇在京舉辦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 11日,在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職業教育專場中,職業教育領域相關專家學者、職業教育院校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人才培養、辦學模式、未來發展等方面面臨的新契機和新考驗。
  • 職業倫理與職業精神
    對這一事實的誇大和發揮,還引發了一些田園牧歌式的反動或逆動情緒和非歷史的錯誤觀點。這些圍繞著職業或分工以及對它們的認識而展開的討論,已經實際地涉及到職業倫理問題的某些關鍵之點。職業倫理是關於從事某種職業的群體或個人的一些總體性的價值要求。不同職業道德主要是對某一職業的從業者個體的特殊要求這樣的特點,職業倫理則是某一職業的從業者對具有總體性的社會倫理和社會主導價值觀的遵循。
  • 化危為機,職業教育要增強五大理念
    追求民生幸福,辦成民生教育,理應成為職業教育辦學的重要價值追求。我國職業院校要切實增強舉辦「有溫度」的職業教育的責任與使命意識,積極培養民生領域緊缺的專業人才。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要在護理、老年服務、學前教育等民生重要領域的專業設置上強化「計劃性」,通過區域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統籌規劃,填補區域專業點的空白,科學確定招生指標,形成穩定的人才培養供給結構。
  • 我市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各職業院校學生在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頻頻折桂;2016年以來,我市共有近1500名中職畢業生被應用型本科院校錄取;繼續完善專業教師引進位度,兩年來我市從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高校引進中職新教師20餘人……近年來,蕪湖市職業教育發展成績令人矚目。
  • 弘揚工匠精神 成都職業教育活動月啟動
    (原標題:弘揚工匠精神 成都職業教育活動月啟動) 昨日,以「弘揚工匠精神
  • 職業教育要在提升學生職業技能上下功夫
    在他們看來,隨著國家、相關部委以及四川本地相關政策的相繼出臺,職業教育迎來較好的發展機會。但從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看,職業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代表委員們建議,要鼓勵技術專家等「能人」兼職教學,推廣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2月1日 紅星新聞)當前,我國高度重視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除了培養高級技術建設人才外,還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術的職業技術人才充實基層各行業。
  • 布局職業教育 看各國如何培養未來「工匠」
    歐洲大陸最西端的國家——葡萄牙,也創建了獨樹一幟的職業教育體系。20世紀80年代,為了平衡高等教育體系,葡萄牙投入大量資金,創建興辦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為國家培養了一系列職業技術人才。2019年,葡萄牙的職業技術學校佔高校總數一半強,其中大部分為公立。
  • 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協同發展交流座談會在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召開
    9月14日,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協同發展交流座談會在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召開,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座談會上,各校介紹基本情況,與會人員就如何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於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通知》文件精神,一一作了發言,並緊緊圍繞招生就業、專業建設、師資建設、社會服務、學校管理等方面如何協同發展進行了深入地交流。
  • 確立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根本需要
    它背後所包含的觀點是,職業教育不是專門滿足無法繼續接受普通教育的學習者求學需求的補充性教育,而是在社會、經濟與個體發展中具有獨特功能的一種教育,它是可供學習者選擇的多種教育路徑中的一種。然而,這只是對這一表述的常見理解,要使這一觀點產生更為深刻而現實的政策意義,僅僅停留於這一理解又是不夠的,有必要對它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論分析,進而回答下列問題:這一觀點更為深刻的當代涵義是什麼?
  • 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誰更重要
    觀點一 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 都別落下 劉薇 前段時間有兩則新聞故事,很相似,也都挺有意思——兩個女學生,一個是碩士,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後去杭州入行家政;另一個北大畢業,做了房產中介。 於是有人發出感嘆,說讀書沒用。
  • 傳承協和醫學院文化精神 創新職業素養培養模式
    近日,關於6位協和醫生在東單體育館,聯手救下心臟驟停市民的新聞,引起了大家關注,那麼對於醫生的職業素養培養,除了需要具備專業技能以外,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強呢?對此,4月4日,北京協和醫學院深化職業素養培育工程師生座談會在教學科研樓召開。
  •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新華掀起品牌職業教育春風
    「大國工匠」理念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標準,也是新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標籤。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高度。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 【職業教育】臺灣職業教育牛在哪?
    (圖片來源: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官網) 7月23日,教育部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職業院校集團化辦學參與率進一步提高,企業參與集團化辦學達到一定比例。提起職業教育,臺灣因校企結合緊密,區域特色明顯,在職業教育方面頗有建樹。為此,本版組織稿件對臺灣職業教育進行解讀,以為國內職業院校辦學提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