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學黨員教育管理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黨組織對每一個黨員有效管理的重要體現。研究聚焦高校留學黨員群體,分析留學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面臨的現實挑戰,從加強組織建設、強化溝通機制、創新工作平臺、夯實思想基礎四個方面探索了加強留學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留學黨員;教育管理;高校黨建工作
隨著我國出國留學人員規模的逐漸擴大,留學黨員數量也明顯增加,留學黨員已經成為高校黨建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群體。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留學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保持黨組織對每一個留學黨員的有效管理,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高校留學黨員教育管理面臨的現實挑戰
與國內黨員相比,留學黨員所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組織生活會、黨員評議等傳統教育管理方式已經很難實施。要提高留學黨員教育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就需要客觀分析留學黨員所處的外部環境。
1.社會環境差異性較大,考驗留學黨員的社會適應能力
留學黨員出國學習,首先面臨的是生存問題,這種生存問題不是指基本生活費用問題,而是指留學黨員對國外生存環境的適應問題。留學黨員突然從自己熟悉的祖國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一定會面臨適應環境的問題。在國內,黨組織對黨員的關心和支持比較多,黨員的組織歸屬感比較強。出國後,突然感受不到黨組織的關懷,也沒有老師和同學主動關心自己的生活困難,這對於青年學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考驗著留學黨員的社會適應能力。出國留學黨員大多是成績優異、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也很強。有的留學黨員說:「出國前特別興奮,希望儘快到國外學習,但出國後,一切和自己想像的都不一樣,房子要自己找,在哪裡吃飯、在哪裡坐車要自己摸索,與外國人交流不順暢,這些困難一股腦地擺在面前,孤獨感和無助感很強,有一種找不到組織的感覺。」這種現實困難會直接影響留學黨員的心理狀態。因此,需要黨組織高度重視,從留學黨員最基本的需求入手,解決他們的現實困難,做好留學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2.西方文化的滲透從網絡走向現實,考驗留學黨員的政治鑑別力
當人們進入一個新的文化環境時,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文化衝擊。留學黨員面臨的文化衝擊不僅是語言溝通的困難、融入社會的困難、適應國外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困難,而且還要面對政治信仰的衝擊和洗禮。在國內,西方社會思潮對黨員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網絡上、校園外,是一種間接、非接觸式的滲透。然而,當留學黨員真正走入西方社會時,這種影響就變成了直接、交互式的滲透。在學習西方文化知識、觀看西方電視劇、交流思想觀念等過程中,各種載體所蘊含的西方價值判斷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留學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應該說,在海外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對留學黨員固有價值觀念和理論體系的一次衝擊和洗禮。如果留學黨員政治鑑別力不完善,政治堅定性不牢固,就很難抵禦西方文化的全方位侵襲。為保持留學黨員的政治堅定性,打贏這場文化侵蝕之戰,就需要留學黨員築牢思想的防火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黨員的經常性教育很難開展,考驗留學黨員的學習自覺性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要實現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就需要高度關注留學黨員群體。一方面,留學黨員在國外的學習地點較分散,留學黨員之間交流也較少,又沒有正式的黨組織進行管理,黨員的經常性教育活動很難保證。雖然有的高校會定期給留學黨員發送一些電子學習材料,提出學習要求,但無法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經常性教育的質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於沒有集體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明顯減弱。留學黨員雖然已經加入黨組織,但入黨時間不長,由於受到學識水平、社會經驗和黨性鍛鍊的限制,黨性意識還處在形成期。所以,對留學黨員開展經常性教育十分必要。特別是在出國學習期間,要創新黨員教育的內容和評價模式,激發留學黨員提高黨性修養的內在原動力,保證每一個留學黨員做到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和發揮作用合格。
4.留學黨員相對分散、管理制度不完善,考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創新能力
留學黨員的區域分布相對分散。由於各高校的留學項目多、類型雜,許多留學黨員都被派到不同學校、不同專業進行學習,雖然是一起外出求學,但也很難聚在一起共同學習、交流思想。在組織關係管理層面,目前大部分出國留學的黨員都是將組織關係保留在原就讀高校。有的高校將留學黨員的組織關係保留在二級黨組織,方便熟悉留學黨員的教師和輔導員開展工作,這可以保持對短期留學黨員的有效管理,但對於長期留學黨員的管理很難持續跟進。有的高校將留學黨員的組織關系統一起來,由學校指定專人通過網絡進行統一管理,這種方式能夠保持與留學黨員的定期聯繫,但教育管理效果很難保證。另外,大部分黨務工作者本身就缺乏國外生活學習的體驗,他們無法切身體會到留學黨員的具體困難,也很難回應留學黨員的現實需求,工作方式方法也只是國內黨員教育管理方式的簡單複製和延伸,很難提出有針對性的舉措。這些現實問題都將倒逼黨組織進一步創新管理思路,發揮黨的組織功能、組織優勢,把從嚴教育管理黨員落到實處。
加強留學黨員教育管理的實踐探索
加強留學黨員的教育管理是體現組織關懷,實現對黨員有效管理的重要渠道。由於受到國外客觀環境的限制,「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評議等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無法有效實施,迫切需要教育管理內容和載體的創新。結合留學黨員的現實需求和客觀環境,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學校)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實踐探索。
1.加強組織建設:建立留學黨員臨時黨支部,合理設置黨小組
一是建立留學黨員臨時黨支部,實現留學黨員教育管理的全覆蓋。高校可根據學校留學黨員的分布情況,在人數相對集中的區域建立臨時黨支部。同時,也可以根據黨員人數的多少,以一個學校為中心設立不同的黨小組。學校可以有計劃地選派一些優秀黨員教師到留學黨員較多的高校進行學習深造,同時承擔一定的黨員管理工作,也可以選拔優秀的留學黨員擔任臨時黨支部的負責人,負責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日常聯絡,通過設置臨時黨組織,可以消除留學黨員教育管理的盲區,實現黨組織的有效覆蓋。二是發揮留學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提高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在國外開展正規的組織生活有諸多困難,但並不影響黨員之間的思想交流。黨支部負責人可以主動關心其他黨員的生活情況和思想波動,及時向國內的黨組織進行匯報,尋求國內黨組織的支持和幫助。黨員聯繫人可以與入黨積極分子保持密切的聯繫,確保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不間斷。廣大黨員可以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主動地幫助中國留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帶頭實現專業素質與思想修養的共同提升,繼續保持黨組織在留學生中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通過建立海外臨時黨組織,黨組織的作用跨地域延伸、在全球範圍內輻射,實現了對留學黨員的有效管理。
2.強化溝通機制:建立留學黨員定期聯繫制度和定期匯報制度
一是要建立留學黨員定期聯繫制度,指定專門的聯繫人,加強與留學黨員的溝通交流。黨總支可以指派一名留學黨員所在支部的黨員作為固定聯繫人,與留學黨員保持定期聯繫,及時向留學黨員通報國內黨支部的重要情況和學校事業發展的新動向,收集反饋留學黨員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況。對於預備黨員,聯繫人還需要關注留學黨員的思想波動情況,指導他們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幫助他們解決現實困難和思想困惑,通過聯繫人制度向遠在異國他鄉的留學黨員傳遞黨組織的關懷。二是要建立黨員匯報制度,加強對留學黨員的培養考察。要規範留學黨員培養考察程序,建立培養考察檔案。在預備期的留學黨員要通過郵件定期匯報思想。在討論留學預備黨員是否可以按期轉正的問題時,要參考海外黨組織的綜合考察意見,結合其一貫表現作出決定。對於廣大留學黨員要提出明確要求,按季度向所屬黨支部匯報思想、學習、生活情況。留學黨員回國後,要向黨組織全面匯報在國外的學習情況。高校黨組織要把建立健全留學黨員教育管理制度放在重要位置,加強留學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建設,增強留學黨員的制度意識,築牢遵紀守法思想基礎,把制度轉化為留學黨員的行為準則、自覺行動。
3.創新工作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妥善安排留學黨員的組織生活
一是要建立基於交互式網絡的黨員教育管理平臺。國內的黨組織可以通過網站、郵件等方式向留學黨員部署各項工作要求,通報本單位的新成就、新變化、新進展,傳遞黨組織的關心和關懷。留學黨員可以訪問黨員教育管理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按期向黨組織匯報學習心得和思想狀況。各黨支部可以依託平臺,開展網上組織生活會,支部負責人先在網上發布組織生活會的主題,海內外黨員可以在網絡上交流思想、開展討論,也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視頻會議等網絡互動方式的優勢,開展黨組織與留學黨員的網上「面對面」交流,保持黨組織與留學黨員經常性的溝通,掌握留學黨員的思想動態。這種網絡交流方式既節省時間又富有成效,是創新留學黨員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渠道。通過黨員教育管理平臺的應用,留學黨員共同參與原支部的黨員活動,不僅打破了地域和空間的限制,而且還解決了留學黨員沒有組織歸屬感、缺乏凝聚力等諸多問題。二是根據留學黨員的留學時間,開展分類管理。對於出國留學時間一年以下的短期留學黨員,由所在黨支部負責教育管理工作,支部成員都是留學黨員熟悉的同學,管理工作比較容易開展。而對於一些出國時間較長,特別是一些畢業生黨員,由學校進行集中管理,依託學校的校友管理平臺,開展定期的聯繫制度,在加強與校友的聯絡過程中,就實現了對留學黨員的有效管理,也妥善解決了留學黨員組織關係分散管理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
4.夯實思想基礎:抓兩頭、帶中間,做好出國前教育和回國後評議
一是要做好留學黨員的行前教育和回國後的評議,力圖達到「抓兩頭、帶中間」的效果。學校要緊緊抓住留學黨員出國前和歸國後兩個關鍵環節,採取各項措施,強化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在出國前,要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專題討論、個別談心等形式,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留學黨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過召開留學黨員行前學習教育會等方式,組織留學黨員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增加他們對國際政治環境複雜性的認知,明確提出境外自主學習要求,增強留學黨員維護國家形象和民族利益的意識。二是既要抓好「兩頭」,還要管好「中間」,積極聯繫駐外使領館、校友組織等機構,委託他們加強對留學黨員的教育管理。學校要利用出國出訪的機會,加強與國外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給留學黨員搭建更多的交流平臺。通過召開校友見面會的形式,了解留學黨員的現實表現和思想狀況,也可以委派出訪的黨員教師,對有思想波動的留學黨員進行心理輔導,通過有深度、有實效的教育管理工作,進一步堅定留學黨員的黨性意識,使留學黨員在紛繁複雜的國外學習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把握人生方向。(作者:蘇大鵬,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組織部)
本文系北京高校黨建研究會「高校留學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創新研究」階段成果
《北京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