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前,麻煩朋友們點個「關注」,每天定時更新行政事業單位職場故事。
在基層,很多機關單位中也有事業編制的崗位,這些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都希望轉變為公務員身份,大部分都是因為這5個原因,特別是最後一條原因影響最大。
1. 個人收入方面的影響
同在機關工作,事業編和公務員單純在工資方面的差距並不大,但是如果考慮其他津補貼,差距還是有的。這其中最明顯的差距要屬車補了,以小編所在地區為例,公務員科員每月有500元補貼,科級幹部有750元補貼,縣級幹部有1250元補貼,這一項補貼直接拉開了兩種編制間的收入差距,公務員科員算上車補的收入,基本和事業編制管理崗正科級領導的收入差不多。
2. 等級晉升方面的影響
同樣是晉升個人等級,機關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之間也有明顯差距。公務員只需要通過工齡就可以享受一定的職級待遇,無需其他硬性條件。但是事業編制晉升職稱等級,不僅需要一定的工作時間,還有學歷等硬性條件,有些還要通過考試才能晉升,相比而言難度要大得多。另外,公務員連續3年考核優秀,就記一次3等功,有相應的獎勵,而事業編工作人員連續3年優秀則沒有這些獎勵。
3. 工作崗位方面的影響
在機關單位工作,一般都要求編制和崗位適宜,本單位的核心工作崗位,一般都必須擁有公務員身份,而事業編制崗位則大部分屬於輔助性的崗位,比如一些涉及到行政審批職能權限的崗位,就必須要求公務員編制。因此,即便有些事業編制的幹部想要去重要崗位歷練,由於個人編制的原因,在本單位內部調整崗位就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要是跨單位調整則難度更大。
4. 個人退休方面的影響
現在,每個公職人員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因此機關單位工作的公職人員有不少人都有提前退休的想法,在工作30年後選擇提前退休,可以早幾年享受生活。但是這一政策在機關單位中僅對公務員有效,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無法享受這一政策,不能參照提前退休,這也是很多事業編工作人員迫切希望轉變公務員身份的原因之一。
5. 仕途方面的影響
在機關工作,要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必須擁有公務員身份,因為事業編制在提拔升遷過程中有3個不利因素。首先,機關單位中事業編制的領導崗位比較少,這就控制了事業編幹部提拔的數量;其次,機關單位的決策層,也就是班子成員通常必須是公務員身份,大部分事業編制幹部只能在班子之外的領導崗位徘徊;第三,重要的領導崗位一般都要求公務員身份或者參公身份,很少有事業編制能夠擔任,限制了事業編制幹部的交流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