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怎麼感覺見老師的機會少?」
聽聞家長朋友這樣的反映,不禁展眉一笑。這個問題所包含的信息可真不少。
不大的加斯頓小學形似一個庭院,有樹,有花兒,有草,有兔子、蝴蝶和小鳥;不大的加斯頓小學又神似一個家,大家微笑致意,互相支持,不能不其樂融融。尤其是在先前的一年裡,我們的院子本來就是開放式的,家長們來接孩子,往往大老遠就看到俏皮的葵花,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輕輕推開那扇木柵門,就像回到了久違的童年,甚至忍不住也想雀躍。而孩子們呢,往往放學了也不願離去,總是請求著「再玩一會兒鞦韆吧?」「再陪一會兒小兔子吧?」「再和段老師打一會兒籃球吧?」於是大人們索性把堵車什麼的都丟到一邊,樂呵呵地聊聊天,或成為孩子們的玩伴。
而今天的加斯頓小學,在管理上更加規範乃至嚴格,完全是出於孩子安全的考慮。畢竟孩子漸漸多了,未雨綢繆,才是更負責任。而老師們的確不太有時間和家長們拉拉家常,也是因為學校教育教學的更上一層樓之需要。
加斯頓小學的老師們哪兒去了?
當值班老師守在校門口,欣然接過家長手中的接送卡,招呼著孩子快跟爸爸媽媽回家去的時候,其他老師並沒有閒著。
他們在整理當天的班級管理日報表,就當天的教學、飲食、午休、衛生、學生情緒、家長反饋等諸多方面,以文字的形式認真記錄下來並及時上交學校管理層。
他們在撰寫當天課堂教學的總結和反思——學習目標是否達成,教學重難點是否得當,教學方法的採用能否優化,學習效果的檢測結果如何,今後應怎樣改進……
他們在備課——我們的備課當然不是把教參上的、網絡上的東西拿來照搬即可。所有老師的備課,是真正出於教學的需要,是本著為孩子負責的態度,而不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督學楊老師呢,親自過目不是為了檢查和評比,而是為了指導和幫助。
他們在製作教具。有句話叫「手巧才能心靈」,而老師們的表現證明了「用心就能手巧」。十二歲以下的孩子,處於具體運演階段,使用恰當的教具、學具,更能夠幫助孩子們認知、理解和運用。哪怕只是一張精緻的小卡片,也蘊含著教師真摯的心意。
他們在教研——在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就一個又一個實實在在的主題開展研討,當然也有現場演練和點評,無論是「老」教師還是新老師,都敢於發言,也在努力學會善於思考。
他們在讀書——九月份,我們的主題是愛與規則,同讀書目是《愛和自由》。而老師們手頭需要讀的書又豈止這一本?《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兒童紀律教育》等等都是需要潛心研讀並學以致用的。每周一本童書推薦卡,則是引導我們的老師從專業書籍中抽出身來,讀童話、小說、詩歌,也推薦給孩子們。
他們在給家長打溝通電話——雖然您和老師面對面的機會是不多,但是我們每天的溝通本這一渠道絕對暢通,老師們也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適時打電話給您。對家長而言,接到的只是一個電話,而對我們的老師來說,則是打整個班的電話,而且一定是在下班時間後打,常常到晚上的八九點鐘。這完全是責任心使然。
加斯頓小學令孩子們愛上了上學,這是因為加斯頓小學給了孩子安全感,進而凝聚了幸福感。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所理想的學校,是讓孩子擔起責任、走得更遠。這就意味著加斯頓小學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從教育教學的各方面進行不遺餘力的提升。用一句比較形象的比喻,即我們正在練的是內功。
因此,請理解我們的老師吧。我們恨不能爭分奪秒、儘快提高!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期待的——我希望教師在學校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孩子的身上,這才是有價值的。
加斯頓小學的老師們哪兒去了?
放心吧,我們都在,好好的。
201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