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四不能」原則體現中國外交特色 彰顯中非團結合作決心

2021-01-09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深入闡述了中國對非外交原則和立場。專家表示,「五不」「四不能」原則體現中國外交的鮮明特色,彰顯了中國致力於中非團結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的堅定決心和毅力。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五不」原則,即:不幹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幹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

  對此,中國外交學院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表示,「五不」與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脈相承。他說:「對於中國而言,保持國家的獨立,捍衛國家的尊嚴,是在開展對外交往當中的頭等大事。在現在的新的國際環境和新的形勢下,習近平主席藉此把它發展成為『五不』,一是對這個原則的繼承,二是在新形勢下的一種發揚。」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還指出,任何人都不能破壞中非人民的大團結,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非人民振興的步伐,任何人都不能以想像和臆測否定中非合作的顯著成就,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和幹擾國際社會支持非洲發展的積極行動。對此,李旦認為,「四不能」鏗鏘有力地說出了中非人民的心聲,有力地回擊了西方國家抹黑中國的言論。

  李旦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中非關係的迅猛發展,國際上總有一些勢力,總有一些人『看不慣』,或者說他們難以接受中非合作發展如此迅猛,總喜歡給中非合作造謠、潑髒水。習近平主席這次是從一個非常宏觀和戰略的高度,第一次在這麼重大的國際場合給予了嚴厲的駁斥,擲地有聲!誰有資格對中非合作進行評判?只有中非人民自己有這個資格。」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中國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
    專家解讀中國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體現中國責任擔當央廣網北京9月10日消息(記者邢斯嘉)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日前結束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深入闡述了中國對非外交原則和立場。
  • 第一觀察|習主席「雲外交」的五個關鍵詞
    繼6月17日晚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後,習近平主席22日晚再以視頻方式會見參加第二十二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特殊時期、特殊安排,習主席以「線上」方式同外方領導人舉行會晤,成為今年上半年元首外交的一大特色。
  •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科學指南——深入學習《習近平談...
    元首外交領航定向,新時代外交彰顯新氣象。元首外交是外交工作的最高形式。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設計師,親自指揮,親力親為,開展了氣勢恢宏、精彩紛呈的元首外交。面對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後新形勢,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唱響「上海精神」主旋律,引領上合組織「再出發」。中非合作論壇時隔12年再次在中國舉辦峰會,提出「五不」原則,推出以「八大行動」為核心的上百項合作舉措,形成了構建更緊密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共識。夥伴關係深入推進,國際「朋友圈」實現新擴展。中國致力於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關係新路。
  • 中國外交「從A到Z」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後的外交新格局全面展開。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有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新成就?記者梳理了從A到Z的26個關鍵詞,帶你速讀中國外交。
  • 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奮力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共建「一帶一路」,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指明了國際社會的前進方向,對中國和平發展、世界繁榮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國對外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 外交部介紹中非合作論壇成果:加快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本屆中非合作論壇高官會是論壇55個成員在論壇機制內又一次「全家福」式的聚會,論壇54個非洲成員方的駐華使節、論壇中方後續委員會36個成員單位的主管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疫情背景下,高官會在線下舉辦並取得圓滿成功,彰顯了中非雙方加強團結合作的決心以及中非合作的韌性和活力。
  • 王毅談2020年中國外交: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經受了新考驗...
    2020年12月1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我們秉持正確義利觀,在抗擊疫情和復甦經濟方面與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經受了新考驗,展現了新氣象。
  • 王毅總結今年中國外交成果 展望明年外交工作
    今年的中國外交更具主動性和開創性,可謂開局順利,成果豐碩,開闢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局面。記者:今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外交開局之年,您認為今年的中國外交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王毅:2013年是中國外交工作不平凡的一年。
  • 李克強訪非彰顯君子之義
    15世紀時,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四次訪問非洲,足跡遍及東非海岸十多個城邦國家和地區。50年前,周恩來在訪非期間提出了中國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關係的五項原則,以及中國對外提供經濟技術援助的八項原則,從此之後這些原則便成為中國對非政策的堅定基礎。再就近而言,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非提出「真、實、親、誠」四字箴言,為新時期發展中非關係定調。
  • 中非合作論壇二十年見證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
    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成立20周年。自2000年成立以來,論壇機制不斷完善,逐漸成為中非集體對話和多邊外交的重要機制。論壇機制下開展的中非合作,成為南南合作的重要典範、新型國際關係的重要示範,發揮了推動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助力中非關係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作用。
  • 王四法:要做外交人 先鑄外交魂
    一個曾兩度與中國斷交的高危國家,一個風雨飄搖的舊政權和剛剛建立的新政權,王四法從中斡旋,穩住了兩國關係,中非總統博齊澤親口承認了一個中國原則。 1971年,我國「被非洲國家抬進聯合國」。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創立,中非關係得到大發展。至今,除史瓦帝尼一國外,其餘53個非洲國家均與中國建交,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不斷走向成熟。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中國有力統籌自身抗疫與抗疫外交,以元首外交推動國際合作,積極引領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  作者簡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課題組 姚琨、付宇、王磊、韓一元。
  •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為了實現「兩個構建」的目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以「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夥伴關係網」為兩大抓手,五年多來,形成了國安委、亞投行、瀾湄合作等機制,在加強外交統籌、促進互聯互通和周邊外交示範等方面,協調並進。五是外交能力不斷增強,實現首腦外交、主場外交、經濟外交、多邊外交、公共外交的全面推進。
  • 【學思踐悟·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指引...
    報告系統闡釋了新時代的中國對外戰略思想,集中體現在其第三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和第十二部分(「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乏新表述、新概括、新提法,形成了與報告的靈魂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度吻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必將給世界帶來光明、給人類帶來福祉,其要有八: 一、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
  • 人民日報整版刊發「聞言」署名文章: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在波瀾壯闊的外交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個方面入手,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一帶一路」雖然是中國首倡的,但並不是中國一家的事,而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
  • 中非合作論壇彰顯中國模式的魅力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張維為】【題記: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即將在北京召開,這使我想起了12年前的首屆中非峰會。那是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隆重舉行,非洲35位國家元首、6位政府首腦、1位副總統、6位高級代表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均悉數出席。
  • 親手擘畫藍圖 親力踐行合作
    習近平主席不辭辛勞,密集會見非洲新老朋友,短短約一周時間,共出席近70場雙多邊活動,見證近150個雙邊合作協議的籤署,創造了中國國家元首主場外交的紀錄。此次峰會是一次中非加強團結合作的成功盛會,更是一座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歷史豐碑。
  • 盧沙野:不能讓有關中非合作的不實之詞流毒四散
    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 展望未來,中非關係將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中國將如何進一步鞏固和拓展中非傳統友誼?中非合作還將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亮點?
  • 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 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我們積極推動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同各國合力應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負責任大國作用更加彰顯。    二是全方位外交布局進一步深化。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穩步推進,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保持高水平運行,中歐四大夥伴關係全面深入發展。中央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統籌推進周邊各方向工作,進一步開創了周邊睦鄰友好與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的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 對世界盡責
    外交戰線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團結抗疫為主線,迎難而上,主動應變,為國家擔當,對世界盡責,同步抗擊新冠肺炎病毒和國際政治病毒,為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全球穩定作出新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面。  第一,開展有聲有色的抗疫國際合作。一年來,中國外交積極投身國內和全球抗疫,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