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議:共享單車多乎哉?不多也!癥結在「苦樂不均」

2020-12-22 羊城派

共享單車曾經是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如今在不少地方已經成為「視覺汙染」,甚至出現了共享單車「墳場」,它野蠻擴張、亂停亂放、搶道佔道,不僅沒有給街坊帶來方便,反而給出行帶來麻煩。

記者在中大地鐵站旁發現,這裡的摩拜單車都是最近從其他地方運過來的, 可以看到車身上面有很多灰塵,還有些是零件缺失的。記者仔細觀察發現,該區域的摩拜單車,大部分還是可以使用的,只有少數部分存在損壞,但性能和外觀卻讓人望之卻步。

共享單車不流動,與廢鐵何異?

文/耀琪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共享單車也是這樣,它要實現其公共利益和商業利益,就必須增加周轉率,高度的流動性是必不可少的。共享單車不流動,硬邦邦地杵在原地沒人騎,其與廢鐵何異?遑論它還佔地盤、擋行人。遭人唾棄,想來也是必然的。

這個道理,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天生就懂:如果大量單車長期「虯結」於某個角落,幾天都沒有人把它們騎走,運營就失效了。

基於這些認識,企業想當然地把大批車輛集結在地鐵站、園區、景區附近,因為這裡每天有較大的人流量,一般而言,自然會加速共享單車的流動。

這樣的投放,算不算精準摸對用戶的需求?實踐證明,並非全對。須知,大的人流量並一定都能轉化為大的用戶量。我們常見到一些熱門地點的單車嚴重過剩,車上蒙塵已久,顯示多天沒人動過。但似乎企業對此現象視而不見,偏偏愈加瘋狂地繼續往這個地方投放車輛,活活造成了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倍給它叫它多餘;沒有的,連它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最終撐爆了這個地方的最大容量,於是老問題再現:共享單車堆疊成山,嚴重淤積,再加之無人梳理,有礙觀瞻,阻人交通。

而真正存在大量用車需求的社區、小區門口,卻鮮見共享單車的身影。筆者每天從小區走出來上班,都要為找車而發愁。企業調配單車投放的運輸車幾乎從未觸及小區周邊找車難的「痛點」。

老有人說,投放廣州的共享單車總量過多。但依筆者看,多乎哉,不多也!分配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企業只著眼於投放,不太關心資源分配,不去疏解一些熱點地區單車的「堵點」,損有餘補不足,消除小區用戶需求的「痛點」,結果共享單車在某些地方竟然成為「公害」:行人無路可走,機動車通行遇到阻礙。而另一些地方,卻變成共享單車的「廣寒宮」。

因此,消費者呼籲,希望共享單車企業利用大數據,在投放和調配上更加精準有效,結束「苦樂不均」的現狀。

@科技日報:共享單車亂象,歸根到底是由於多而濫。共享單車若想擺脫亂象思變,運營商就不能做甩手掌柜,把一片混亂拋給政府和社會。共享單車運營企業之間過分且不正當的市場競爭、因害怕用戶流失而不敢動手治理,這些因素都讓企業不能採取強有力的管理措施。

@serch22092:到處都是共享單車!企業不能不能只投放、不管理!

@釋尊4670:不要說什麼共享,共享的本質就是租賃,誰見過租賃物品不需要負責的嗎?你租了一件衣服或者一臺電腦,你需要保證它不能丟失或者損壞吧?但是共享單車這種東西就不需要,沒有人對它負責!所以,它的下場就是註定的了。

@豆漿油條: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想用的時候一輛沒有,不想用的時候在你面前堆成山,還擋道!

@小盆兒友Cocco:去年的ofo小黃車排隊退款事情距離現在已經快一年時間了,你退款成功了嗎?

@南有喬木:新顏色一茬又一茬,天天下班選單車,跟選秀一樣。

@漢江水:一些市民素質確實低下,隨停隨下隨走隨丟,其實稍微順一下就能規範停放。可就是圖方便,一點公德意識都沒有!還有上私鎖的,求求你做個人吧!

統籌 | 林圳

本期主持 | 孫磊

責編|孫磊

來源 | 羊城派

審籤 | 樊美玲

實習生 | 區嘉璐

相關焦點

  • 多乎哉不多也茶館
    多乎哉不多也茶館文/朱妙常「多乎哉不多也茶館」,是S城有名的一家茶館,而最有名氣的,並不是茶水、瓜子之類,而是當年孔乙己最喜歡吃的茴香豆。遠近都知道,S城裡的茴香豆歷史悠久,就是當年「鹹亨酒店」孔乙己說的「多乎哉!不多也」那種茴香豆。茶館、茴香豆加工廠擴大了,幾個同學建議,茶館要個有醒目的招牌,一個同學提出,茴香豆出名,一是加工精細,更主要是用老前輩「多乎哉不多也」這句話更貼切。就這樣,大家同意茶館招牌就叫「多乎哉不多也」茶館,精製包裝的茴香豆就打「多乎哉不多也」茴香豆商標。
  • 共享單車兒童座椅隱患多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某網購平臺上發現了一種專門針對共享單車的「兒童專用安全座椅」,不少賣家的月銷量高達五百餘單。但據記者調查,所謂的「安全座椅」卻存在固定不牢、缺少安全帶等問題。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對此回應:禁止用戶安裝「兒童座椅」,兒童乘坐共享單車若發生意外,後果須由家長自行承擔。上海等地已出臺規定禁止共享單車帶人。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12月15日,蜜步出行、筋鬥雲出行、小遛共享、芒果電單車等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被有關部門約談,要求限期整改。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已針對多家企業的違規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業內人士認為,北京此前明文規定「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相關監管會越來越嚴格。此前,已有多家共享電單車企業退出北京市場。
  • 共享滑板車,遇到的麻煩比共享單車還多
    根據騰訊科技近期報導,繼摩拜以 27 億美元「賣身」美團後,共享單車另一巨頭 ofo 已經身陷僵局難以支撐,包括海外業務在逐步撤出或暫停,供應商欠款問題遲遲未得解決等,資本市場對其估值持續下跌。共享單車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 卡卡共享單車的猜想:當地鐵卡遇上共享單車…
    朋友是共享單車的老司機了,有這樣的感慨,應該不是偶然,雖然筆者還未嘗試過任何一種共享單車,但從日常的觀察來看,確實發現在共享單車使用的過程中,這幾個還是比較讓人發毛的: 對於用戶: 二維碼找到了,天已經黑了,打開閃光燈,晃悠半天,識別不了。 二維碼找到了,已被破壞,掃不了。
  • 「愛與愁」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 只是從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活動偷來了這個名詞。大家貢獻資源的同時使用資源,這種大同世界,天下為公的「共享」只停留在夢想中。這個夢想,在戴威鼓搗出共享單車的同時就分了岔兒。比起OFO,1965年阿姆斯特丹的公共自行車項目更像共享單車——無需押金,無需租金,不指定換車地點。惜乎,荷蘭人的項目垮掉的速度非常網際網路。
  • 共享單車加裝兒童座椅 公司:共享單車不能載人
    泉州市區街頭,各種品牌的共享單車日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給小夥伴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近期,多名市民向記者反映,曾在路上看到有家長在共享單車前加裝兒童座椅,只可惜匆匆錯過,未能拍下照片。現在,單車「周邊」產品「共享單車兒童座椅」已悄然在購物網站上出現,仿佛給有娃一族帶來了「福音」,然而,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共享電單車VS共享單車,兩輪共享出行賽道有了哪些進步
    需求還是那個需求,單車早已不是那個單車  作者|小姿  共享出行,近幾年火遍了大江南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眼裡的共享單車還停留在摩拜、ofo這種人力共享單車時代嗎?  自2016年,共享電單車開始興起,並在眾多一二線城市開始投放運營。
  • 三亞街頭再現共享電動單車 交通局明確:不發展共享電動單車
    三亞街頭可以租賃的電動單車。記者 張宏波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7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共享電動單車曾在三亞興起一時,但因為三亞不發展共享電動單車,之後便被執法部門強制進行了清理。然而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三亞街頭又出現了共享電動單車的身影。對此,27日,三亞市交通運輸局下發緊急通知,對已申請備案的共享助力車企業備案證明和備案號廢止。7月26日,記者在三亞解放路步行街附近路邊的非機動車停車位上看到,停放了幾輛樣式差不多的電動單車,這些電動單車的尾部擋泥板上貼有「租」的字樣,個別電動車上還貼有「共享電動車」字樣。
  • 共享單車在「哭泣」
    共享單車帶著解決用戶「最後一公裡」的光環,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捷。但這個新生事物經歷了兩年多的快速發展,一場共享風潮呼嘯而過,因為無序的競爭,以及人為因素,從而導致共享單車隨意被丟棄在都市裡的各個角落,就像被遺棄的孤兒靜靜地躺在那裡,無人問津。圖為2019年4月1日,西安。
  • 共享電單車不等於共享單車,小遛黑科技助力停車規範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更是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列為綠色產業重點發展。雖然共享單車、電單車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也帶來了"投放過量"和"亂停亂放"兩大問題,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亂停亂放這個問題,小遛共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套有效可行的答案。
  • 廣州部分共享單車成"缺陷單車" 郊區單車數量驟減
    【共享單車之困】記者走訪發現,廣州街頭相當一部分共享單車成了「缺陷單車」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市區內多個共享單車集中停放點發現,「缺陷單車」的存在成為一個常見現象。腳踏板鬆動歪曲、車把套鬆動、轉向性能不完整、座椅縱向固定不牢固等現象較為多見。
  • 支付寶共享單車暢騎月卡是什麼 共享單車暢騎月卡怎麼買?
    如今共享單車成為了現在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成為了一座城市的一道美麗的風景。就包括小編自己本人也註冊了好幾個共享單車帳戶,平時出門也喜歡騎單車出去兜風。
  • 長沙:多品牌共享單車被壓成「廢鐵餅乾」 誰在把單車當廢品?
    共享單車的出現,原本是為了給市民的出行提供方便,可昨天上午,幫女郎接到了摩拜單車工作人員打來的求助電話稱,有不少共享單車被當作廢品銷售給了廢品回收站,並且這些車輛已經全部被分解,壓縮成了一個個從廢料的顏色看來,既有橙色、又有藍色和黃色,涉及到多個共享單車品牌,隨後,摩拜單車和哈羅單車的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了辨認。
  • 共享單車,共享不了生命,孩子使用要謹慎
    大街小巷裡到處都停放著共享單車,使用它根本沒什麼高要求,只要用手機下載了微信或者支付寶,就可以掃碼輕鬆開啟任何一輛單車。家長會說這還不簡單,不給孩子手機不就沒事了?多乖的小孩只要會一點騎車技術的,大都會牽來遛幾個彎兒。平時注意觀察一下,一到休息日,街道裡,公路上,到處都能看到八九歲光景的小孩踩著單車招遙過市,有的單車籃子裡還要搭上一個,他們本來也踩得搖搖晃晃,搭上一個就踩得更加不規則了,而且還跑得飛快。任誰看了都揪心的慌,不知孩子個人家父母見了作何感想?
  • 調查 | 奔跑吧,共享單車
    除了環校跑之外,微信裡一句單車約起,三五結群同學們組隊騎單車,既能帶動運動熱情,也能增進同學情誼。 由於莞城校區面積不大,宿舍與教學樓的距離並不遠,特意買來一輛單車上學也是不現實的。因此,在莞城校區很難看見同學在校道上騎著單車的身影。 共享單車在莞工校園的出現著實讓人感到驚喜,放學時間段,總能看到一個個騎著單車飛奔的身影。
  • 共享單車兒童座椅
    在過去的短短半年多時間,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先後出現了黃色的ofo、橙色的摩拜、紅色的優拜以及藍色的小鳴單車和Bluegogo
  • 昆明:共享單車的"女管家"
    「女管家"可以同時運送3至4輛共享單車.當日.昆明街頭幾個由女性組成的共享單車運維小隊正在依次檢查整理路邊的共享單車.雖然是女性.她們依然每天風吹日曬步行十多公裡整理.巡檢車輛.據了解.她們大多是由「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組成.在加入這個團隊前各自從事著不同的工作.共享單車出現後.為她們提供了全新的就業機會. 任東(雲南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2018年3月7日.昆明.
  • 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發表百年 聯名款黃酒上市
    「多乎哉,不多也。」100年前,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在《新青年》問世,這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後所作的第二篇白話文短篇小說。9月16日,「《孔乙己》發表百年之夜」活動在紹興舉行,大家重溫了魯迅先生的這篇經典之作。
  • 進入2019很多共享單車好像一夜蒸發,共享單車還能存活多久呢?
    比如購買電動汽車,或者直接騎共享單車出行,節能環保,也不會受到單雙號限行,交通擁堵等等限制,出行更加靈活,還能鍛鍊身體。所以在前些年共享單車,火遍了大江南北,街上到處都是騎共享單車的人。近幾年來我們聽到最多的詞彙或許就是共享兩字。不知道從何時起,全國掀起了共享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