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餐飲市場出現了一個名為快時尚餐飲的新興類別,其主要特點為:位於購物商場內;人均支出介於50-150元;翻臺率較高,一般超過2.0;用餐時間短,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氣氛休閒且裝潢較為高端。
近日,快時尚餐飲界的翹楚——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毛九」)正式啟動IPO路演預熱,按照正常時間表推算,九毛九將在聖誕節前正式登陸港交所。據悉,九毛九計劃籌集2億美金資金,主要用於擴大市場份額。
九毛九旗下品牌有很多看來頗為「奇葩」的規定,比如太二的店規有:「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不拼桌不加位」、「酸菜魚不外賣」等。
然而,在這些「不合理」的規定背後,卻是公司營收連年上升,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在酸菜魚市場,太二2018年的營收為5.4億元,市佔率為4.4%,居品類第一;在西北菜市場,九毛九2018年的營收為13億元,市佔率為0.8%,落後於西貝居品類第二。
那九毛九快速擴張的核心密碼是什麼?從九毛九的身上,我們能否識別出快時尚餐飲行業的競爭壁壘?
快時尚餐飲的結構性機會
九毛九旗下共有五個品牌:九毛九麵館、太二酸菜魚、2顆雞蛋煎餅、「慫」冷鍋串串以及那未大叔是大廚。截至今年9月,九毛九旗下共有310間餐廳,包括269間自營餐廳及41間加盟餐廳。
其中,核心品牌為九毛九麵館和太二,兩者貢獻了98%的營收,九毛九麵館主打西北菜式,主要目顧客群體為家庭及聚餐場景,太二以川渝地區口味的酸菜魚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兩品牌在菜品口味和目標受眾上形成互補。
從大眾的消費習慣來看,快時尚餐飲也正面臨著結構性的機會。
一方面,白領階層快速崛起,對消費品質有越來越強的需求,然而新興白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有限,因而價格親民的快時尚餐廳成為首選。太二的快速發展正是其中的代表,隨著消費者對效率和體驗感的追求與日俱增,單一品類、追求高周轉率的餐廳快速崛起並形成爆款效應。
另一方面,新消費形態的繁榮,給快時尚餐飲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國盛證券的數據顯示,我國購物中心的數量已經由2010年的570家增長至2018年的3549家。購物中心數量的快速增加給快時尚餐飲的發展提供了優渥的土壤,快時尚餐飲的市場規模也有望隨購物中心的增長快速提升。
將一切流程儘可能標準化
除了把握快時尚餐飲崛起的「天時」之外,九毛九的成功也與其苦練「內功」密不可分。
其中最為突出的則是標準化的運營管理體系。九毛九建立起了高度標準化的業務模式,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太二「奇葩」店規,無論是「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還是「不拼桌不加位」,背後反映的均是餐廳標準化的運作流程。
九毛九還以標準化的理念限制每個品牌的菜品數量,希望以此簡化產品採購的流程。例如,太二特色是老壇酸菜魚,只供應23種其他菜餚;九毛九麵館每年更新菜單上約20%–30%的菜式,但並未盲目增加SKU。
除此之外,九毛九的招股說明書還透露,「公司在餐廳經營方面擁有包括餐廳設計、菜品、定價、食品準備、設施維護、前廳後廚清潔衛生及僱員操守等一整套標準流程。此外,公司將餐廳經營程序分成食材及供應品驗收、食材及供應品清洗消毒、食品加工、食品準備和食品裝盤及裝飾等5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簡練而標準的指導和程序。」
九毛九創始人管毅宏曾言,「要想不敗,必先求穩,也就是說要做到標準化,就像肯德基、麥當勞那樣」。難以標準化一直是中餐行業最大的痛點,九毛九儘可能的將一切流程標準化,這是支撐其快速擴張的底層邏輯,在此基礎上,供應鏈的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點。
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當前,我國很多餐飲企業都面臨著「中等規模困境」,也就是當門店數量達到十幾家的規模時,會發現過去的採購、品控等環節無法在所有門店標準化,隨之而來的是用戶體驗的不一致,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九毛九在供應鏈層面無疑是有極強競爭力的。
九毛九在廣東、海南和湖北三處均建立了中央廚房,截至2018年底,三地中央廚房合計產能1860萬噸,廣東、海南和湖北三地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0.9%、83.9%和42.8%。大部分菜品的生產加工都可以在中央廚房完成,餐廳僅需做少量烹製工作,從這個角度而言,對門店的坪效也是極大的提升。
除了中央廚房的打造,九毛九的供應商管理也值得稱道。九毛九各類主要食材通常有至少三名供應商,同時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佔比低於1/3,這可以有效降低食材供應中斷的風險。
在採購環節,九毛九內部也有嚴格的內控制度。招股說明書透露,「公司設有一套反賄賂內部程序,根據物資部門的測算制定採購計劃,所有採購訂單集中採購,配有內部審查、審批及監控程序。」
快時尚餐飲的競爭邏輯
近年我國餐飲行業經歷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餐飲行業規模由2014年的2.89萬億元增至2018年的4.27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2%。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牌聲譽、食品安全、服務及食物質量,連鎖餐廳的增長將超越非連鎖餐廳。Frost Sullivan預計,2018-2014年,我國連鎖餐廳的市場增速為9.6%,非連鎖餐廳的市場增速為8.8%。
隨之而來的必定是,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快時尚餐飲企業將迎來快速擴張期,從九毛九的發展中,我們也能得出一些快時尚餐飲的競爭壁壘。
首先,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品類賽道,也就是巴菲特一直強調的「長長的坡」,也就是選擇的品類一定要有成為國民菜的潛質;其次,該單品要有較高的性價比,貨源能夠穩定供應,有完善的渠道力;最後,通過場景的年輕化賦能品牌。
華創證券分析師王薇娜認為:「如果將時間周期拉長,快時尚餐飲企業的核心優勢在於兩個層面。一方面,深耕上遊供應鏈,具備強供應鏈整合能力,穩定供應高品質食材;另一方面,標準化大規模擴張形成規模優勢,降低成本費用率,形成品牌力。」
九毛九募集資金的目的之一正是用於持續提升供應及支持能力。其計劃在2021年前在佛山新建1個中央廚房,並翻新現有中央廚房,升級處理設備和設施以增強供應鏈能力,以此支撐未來的持續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餐飲市場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關注。上周同慶樓時隔三年半終於過會,如今九毛九即將赴港敲鐘,這是不是意味著餐飲企業已經慢慢找到了與資本的相處之道,我們也不妨期待下一個資本市場的「餐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