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古人就給我們的一大財富,許多人從小就抱著唐詩三百首來朗誦,讀背,不得不感嘆古人在用字和遣詞造句方面驚人的智慧,唐詩讀來往往朗朗上口,詩人們也是輕輕鬆鬆用簡短的需要表達內心豐富的感情。大家都知道唐詩作者中有幾位赫赫有名的大神,「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還有一個「詩佛」王維。今天七哥想說的是「詩佛」王維堪稱最美的一首詩,這首詩短小精悍,全詩不過才二十個字,小學生很快就能背熟,可是小學生並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的唯美意境。
這首詩名字叫《畫》,僅用一字做標題,年年入選小學生課本,字字簡單,都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的句子卻是美出了新高度。
《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是一首賞畫詩,也是一首簡單的五言絕句。王維在詩中給我們描繪了遠山、近水、春花、小鳥,看似一副不起眼的山水畫,實則身處其境去感受就能體會到到畫中意境美得不可方物。
第一句詩中,詩人王維寫「遠山」和「近水」,不僅詩句看起來對仗工整,而且也寫出了詩人是由遠及近從不同角度來欣賞這幅畫的。這什麼樣的山才有顏色呢,身處深山老林裡是看不到山的顏色的,唯有置身世外,才能看到山的全景顏色,詩人這種一覽眾山小的氣度著實令人佩服。那山是什麼顏色呢?詩人也不明說只說山有色,留給讀者想像去吧。接下來的近聽水無聲,一語雙關,一則是說這是畫中之水,無聲。二則也是表達詩人內心無波無瀾,心靜如水。所謂寧靜致遠,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二句詩沿著第一句的對仗,描繪「春去」和「人來」。因為是畫,所以春去花還在,鮮花並不隨著時光流逝而香消玉損,這是永恆的美,是詩人可望不可及的。人來鳥不驚,描繪出了鳥的淡定自若,實則也是表達詩人自己的遇事的泰然自若。
整首詩看似寫詩人在賞畫中物,實際上是借物而言其他,寫詩人內心的極致追求,在畫中一切都生機盎然,美好得以永恆,得以處變不驚,生活也理應如此。你們讀懂了「詩佛」王維的這首詩麼?喜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