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開啟稻田病蟲害綠色防控模式 田裡沒噴過一滴農藥

2020-12-24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七月盛夏,夜幕降臨,阜寧縣羅橋萬畝有機稻米種植基地上,星羅棋布的太陽能滅蟲燈,與滿天星鬥相映成趣,形成美麗鄉村獨特的風景線。

  大咖「捕快」上崗,開啟病蟲害綠色防控模式。羅橋萬畝有機稻米基地是阜寧縣綠色有機水稻示範園區之一。在基地的田埂上,每隔一段就是一盞滅蟲燈。這種燈2米多高,上面是太陽能電池板,下面是控制箱和燈罩。每當夜幕降臨,稻田裡的太陽能殺蟲燈就自動亮起來,實現對蟲害的自動監測和撲殺。據阜寧豐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水稻監管技術員陳順成介紹,太陽能殺蟲燈主要是利用放電產生的低溫等離子體、紫外光輻射引誘害蟲撲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壓擊殺網,殺死害蟲,一盞滅蟲燈的誘蟲範圍達6至10畝,可以誘殺1200多種害蟲。陳順成說:「去年我們基地安裝了300盞太陽能滅蟲燈後,田裡就沒噴過一滴農藥,全程沒有發現任何病蟲危害跡象。今年基地又安裝了幾十盞太陽能滅蟲燈」。羅橋有機稻米基地負責人趙紅衛介紹,自去年滅蟲燈上崗後,基地核心區近3000畝水稻,就徹底告別農藥瓶了。

  「路線圖」導航,有機稻米種植綠色防控全覆蓋。阜寧縣是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有機種植示範縣。該縣圍繞「阜寧大米」品牌創樹,科學制訂了《阜寧縣打造有機稻米品牌路線圖》,通過「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配套考核管理,「定時、定量、定性、定崗、定責」流程化推進有機稻米品牌建設。據該縣糧食局局長梁洪權介紹,採用植保新技術,以清潔能源進行水稻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是阜寧有機稻米品牌建設「路線圖」的核心標準之一。梁洪權說:「有機水稻種植除了土壤、水源、空氣品質等硬性指標外,從有機種植的田基準備,到水稻插秧後的田間管理,我們嚴格按「路線圖」實施,杜絕用農藥化肥,全部採用太陽能燈殺蟲和誘捕器滅蟲,全部使用農業部門推薦的有機水稻專用套餐生物菌肥,採用綠色防控技術進行綠色種植,確保阜寧有機稻米的品質。」(施玉森)

七月盛夏,夜幕降臨,阜寧縣羅橋萬畝有機稻米種植基地上,星羅棋布的太陽能滅蟲燈,與滿天星鬥相映成趣,形成美麗鄉村獨特的風景線。該縣圍繞「阜寧大米」品牌創樹,科學制訂了《阜寧縣打造有機稻米品牌路線圖》 ,通過「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配套考核管理, 「定時、定量、定性、定崗、定責」流程化推進有機稻米品牌建設。據該縣糧食局局長梁洪權介紹,採用植保新技術,以清潔能源進行水稻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是阜寧有機稻米品牌建設「路線圖」的核心標準之一。採用綠色防控技術進行綠色種植,確保阜寧有機稻米的品質。

相關焦點

  • 寧波餘姚利用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讓稻田美成「花園」
    央廣網寧波9月12日消息(通訊員 楊明 胡瑾中)綠油油的稻田邊,五彩繽紛的百日草、萬壽菊競相開放,高大的香根草隨風搖擺,蝴蝶在叢中歡快飛舞……入秋以來,寧波餘姚市陽明街道豐樂村上千畝水稻田裡,不只是一望無際的「綠」,還有點綴其間的「奼紫嫣紅」,讓過往人們陶醉其中,感嘆餘姚還藏著這麼美麗的田野風光。
  • 江蘇鹽城葡萄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江蘇鹽城葡萄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孫愛峰葡萄為溫帶水果,為葡萄科葡萄屬木質藤本植物。葡萄種植過程中易發生多種病蟲害,嚴重製約了葡萄產量和品質的提升。因此,探究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對促進葡萄產業綠色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目前,長江中下遊葡萄產區化學農藥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會增加葡萄主要病蟲害的抗藥性,導致防治成本逐年增加,果實的綠色優質程度降低。因此,在該地區防治葡萄主要病蟲害時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儘量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用化學防治的綜合防治策略,以有效提升該地區葡萄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和葡萄的綠色優質水平。
  • 水稻、玉米病蟲害咋防控?來,看這裡!
    為做好2020年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到4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2%以上,總體防治效果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化學農藥使用量負增長。
  • 水稻田裡養鴨子養龍蝦還養錦鯉 雜草蟲子被它們吃光
    稻田裡養著錦鯉。&nbsp&nbsp&nbsp&nbsp記者昨從裡下河地區農科所了解到,該所在高郵送橋的試驗基地,目前正在嘗試一種「立體綠色防控」技術,不施用化肥和農藥,而通過營造生物多樣化環境,結合物理、生理和生物等方法,防治水稻水草和病蟲害。其中,鴨子、錦鯉和龍蝦扮演著重要角色。
  • 安徽召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場會 推廣新技術新模式
    當前,安徽省正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盲目打藥的「老套路」將逐步被更加生態的技術運用所取代。  無人機植保、稻鴨共作,以蟲治蟲;在田埂上保留雜草,為有益生物提供繁殖地;種植水生植物,改善農田排放水質……在8月1日召開的安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場會上,一系列綠色防控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綜合應用,展示了農田生態相互促進的和諧畫面。
  • 蘋果近期發生病蟲害現狀 綠色防控是關鍵
    當前,蘋果正進入果實膨大期,高溫、多雨的氣候利於病蟲害發生。表現為常發病蟲持續危害,總體病害發生程度重於蟲害。如蘋果樹腐爛病、褐斑病、白粉病,金紋細蛾、葉蟎類、捲葉蛾類等,一些病蟲的潛在風險性加大。中後期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遵守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絕不使用國家禁限用農藥,優先使用生物農藥。具體來講,重點有兩個階段:著色成熟期1、理化誘殺技術。
  • 「稻田鴨」來了,生態又美味「鴨」
    漁樂谷生態散養麻鴨即在稻田、荷塘裡發揮鴨子「殺蟲禽」、「除草禽」的作用減少化肥、農藥的公害達到水稻純綠色生產鴨苗健康生長,進而實現了稻鴨雙豐收稻田間穿梭的鴨子們可以幫稻田除草也可剔除質量較弱的秧苗到此,稻田鴨的打工任務正式完成鴨子一歲不到每隻重3-4斤左右接下來,它們的任務是
  • 荔枝病蟲害綜合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分析,想知道的,點進來看看吧
    荔枝是有名的嶺南佳果,口味非常甜美,口感十分順滑,是深受人們喜歡的一種水果,每年廣東荔枝的產量和銷售量在全國數一數二,但是病蟲害是影響荔枝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原因,為了促進荔枝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採取有效措施預防病蟲害。副作用很大的農藥不利於提高荔枝質量,同時還會威脅人們生命安全,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給農作物產業帶來了威脅,直接損害了農民的經濟利益。
  • 福建南安市紮實開展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範區建設
    為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範工作,促進農藥減量增效,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南安市紮實開展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範區建設。  2020年,該市共建立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範片14個,示範作物有水稻、蔬菜、茶樹、柑橘等,示範面積1800畝,示範區集成示範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示範區綠色防控主推技術到位率95%以上,病蟲綜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農產品農藥殘留不超標。
  • 全國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3年負增長
    記者在黑龍江、貴州、安徽、北京等地採訪發現,從農業生產理念的轉變,到技術模式的集成,再到推廣機制的完善,各地正持續發力節肥節藥。土地節肥節藥,地力不斷提升,綠色生產成為現代農業主旋律年過五旬的劉春生,最近總是去村裡保護區的試驗田轉悠,「過去地裡梆梆硬,現在用腳一掀,地裡都能起壟了,就像回到了小時候,我這心裡高興啊!」
  • 權威發布:吐魯番葡萄病害綠色防控減施農藥技術—病害解決方案
    為了加強吐魯番葡萄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葡萄病蟲害精準防控減施增效技術課題組特編印了「吐魯番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減施農藥技術——病害解決方案」明白紙,供廣大葡萄種植戶參考。
  • 福建泉州:綠色植保科學防控 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_中國經濟網...
    今年以來,泉州市植保部門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圍繞「重大病蟲和植物疫情監測與防控、農藥減量增效和農藥使用監管」開展工作,促進農藥減量控害,實現泉州市農藥使用量逐年減少,助推農業綠色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目標。
  • 北京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治害蟲」 7年減少農藥近60噸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魏夢佳)樹幹上粘貼塑料帶阻隔害蟲、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釋放益蟲防治害蟲……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北京在全市7大公園示範推廣多種綠色防控技術以防治林業有害生物,試驗示範面積已達4.5萬畝。7年間,通過綠色防控技術,北京累計減少使用農藥59.7噸。
  • 怎樣綠色防控病蟲害?英格爾科技有話說
    英格爾集成以昆蟲引誘劑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技術,為茶葉、果蔬、大田作物(水稻)等生態有機種植基地和農場提供病蟲害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與各級政府和科研部門密切合作,為農林業基地提供綠色防控資材和整體解決方案服務。
  •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既擔心沒有控制好病蟲害,影響了產量;又擔心防治過程中,使用過多的化學農藥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影響了草莓的品質安全,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綠色防控技術就是為了消除種植戶的這種擔心應運而生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溫室大棚草莓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一、什麼是綠色防控?
  • 「重慶造」生物農藥助荊州農業雙豐收:魚和熊掌可兼得
    然而現在,在重慶生物農藥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以下簡稱421)的幫助下,「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遊」的圖景已在荊楚大地上悄然實現。荊州位於江漢平原腹地,自古就是「魚米之鄉」,是全國的大米核心產區。除了大米,荊州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小龍蝦產區,全國每三隻小龍蝦中,就有一隻產自荊州。肩負全國供糧任務的同時,還要發展龍蝦產業,荊州很早便走上了「蝦稻連作」的稻漁綜合種養之路。
  • 黑龍江省玉米綠色防控技術實現突破
    在位於肇東市黎明鎮甜嫂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一片玉米田裡,一臺靜立在田邊的懸翼植保無人機牽動著眾人的目光。只見技術人員在筆記本電腦上選擇程序後按動遙控器,無人機騰空飛起4米多高,按照規劃路線在玉米田上「有板有眼」地飛行,隔一段距離就「駐足」投下一粒中藥丸大小的白色小塑料球,再繼續飛行……「這樣就能防治住對玉米危害最大的玉米螟,這新技術真是厲害!」
  • 廣東省2019年上半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W020170418533994631559.png 第4期 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                  2019年4月2日 2019年上半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根據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專家會商,結合病蟲源基數、作物布局、栽培制度和氣候特點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 壽寧山冬烏小白菜播種期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
    壽寧山冬烏小白菜播種期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阮惠明壽寧山冬烏小白菜又名壽寧青,在福建省壽寧縣已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其外形美觀,耐寒性強,經霜打後風味更佳,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在壽寧地區年種植面積為做大做強地方特色蔬菜產業,2017年壽寧縣有關部門開展了山冬烏小白菜綠色品牌創建工作,同年12月20日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壽寧山冬烏小白菜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允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誌。2018年12月,壽寧山冬烏小白菜應邀參加了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廈門、漳州、福州等地多家大型酒店和蔬菜配送公司與山冬烏小白菜生產基地籤訂了採購意向書。
  • 蓮田病蟲害的識別,與綜合防控技術,這樣做提高經濟效益
    2 蓮田主要病蟲害的識別及防治2.1 為害蓮藕地下莖病蟲害為害蓮藕地下莖病蟲害主要是一病一蟲,即蓮藕腐敗病、食根金花蟲。①蓮藕腐敗病 蓮藕腐敗病俗稱蓮瘟,是為害蓮藕的重要病害,可造成植株枯死,嚴重影響蓮藕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