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逛商場?」同一個問題,5年前問你,答案只有一個,購物;現在問你,答案就多了:吃飯、看電影、帶孩子玩,甚至去上英語課……到了明年,還是這個問題,你很可能又會多出一個答案:看醫生。
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國內一線城市抽樣調查的300餘家齒科、體檢中心及中醫養生商戶中,有16%已入駐商業項目,這一比例較2010年提升了3倍多。
在杭州,醫療健康業態進入購物中心也逐漸成為常態,並從最常見的月子中心、美容養生,往更多醫療健康服務延伸。最近的是明年3月開業的利星二店,商場4樓的兒童區將引入一家兒童口腔醫院;明年9月,501城市廣場將有一家囊括醫療美容、齒科、眼科、運動康復、中醫保健等多項診療服務的健康管理中心。還有消息稱,在杭州中南購物中心,也將引入一家韓國整形醫院。
「大家都有快時尚品牌,都有本地餐飲連鎖店,也都有兒童遊樂項目,對消費者來說,去哪家商場,區別不大。但對商場而言,問題就來了,你的競爭力在哪裡?」某資深業內人士說。
於是,越來越多新的或即將開業的購物中心開始在除餐飲和親子之外尋求新興業態,醫療診所就是其中之一。
新解百集團副總畢玲在談及501城市廣場即將引入的Medical Mall新項目時表示,「購物之外,現在顧客的生活健康、精神需求,也都和我們密切相關。最開始的一層是餐飲、教育,現在進一步延伸,我們認為應該是健康。」
據了解,Medical Mall是整個501城市廣場項目中的一幢樓,一共三層,以醫療健康為主題,業態可能包括醫療美容、抗衰老、齒科、眼科、運動康復、中醫保健、心理諮詢、睡眠管理等。
通策集團旗下的杭州三葉草兒童口腔醫院要比Medical Mall更快一步入駐購物中心,明年3月將在利星二店的4樓開業。據通策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明日前透露,之所以從地產跨界醫療健康,就是看中這一行業未來幾十年的剛需。
購物中心瞄準餐飲和親子業態,說到底是為了吸引客流,繼而帶動零售消費。那麼看似和零售完全不搭邊的醫療健康是否也能如願成為商場的客流發動機?
「我們對這個項目最初的設想是以服務為主,其實也可以反哺到零售業。」畢玲說,「比如對顧客健康幹預,可以做一些運動、飲食、保健方面的推薦,甚至可以有更多服務的植入。」
新解百集團董事長童民強對購物中心發展大健康產業也是信心滿滿,他認為這個產業可以覆蓋的內容遠比你想像的要多,與健康有關的東西,都可能帶來新的商機。
醫療機構開進購物中心,正在贏得國內商業市場的關注。但實際上,這樣的商業模式,在國外已經相對成熟。據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新興業態研究報告》顯示,醫療診所已經成為國外優質購物中心必備的業態,平均每個購物中心至少擁有2個醫療服務商。比如在新加坡,就有相當成熟的Medical Mall商業項目,以各種私立醫院、診所為主力店,另外還有相對完善的商業配套;在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醫療診所開在購物中心。
此外,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還對齒科、體檢中心、中醫養生三類醫療診所作了相關調研,其中齒科,因為面積靈活、個性化醫療服務需求集中,成為最喜歡進駐購物中心的醫療業態。
「購物中心之所以轉向醫療健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後者的承租能力比較高,比起餐飲這樣『湊個熱鬧卻不怎麼來錢』的低承租業態,購物中心當然更喜歡前者。」某資深業內人士分析,「而且醫療診所的租約時間往往也會相對較長。」
相關數據顯示,以齒科為例,國內購物中心租金大約是5-8元/天·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