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老鼠改變李斯的命運

2020-12-22 昊天王也

《大秦賦》正在熱播,呂不韋下臺,李斯開始步入人生巔峰。但回想劇中李斯出場時,已經和韓非子一起成為荀子名下兩大高徒了。很好奇,為什麼李斯一定要輔君治國而不是著書立說呢?,難道李斯一直就是書生嗎?當然不是,翻閱資料,他的成功也有一段小故事。

其實,李斯在26歲時,還是楚國上蔡都郡府一個看守糧倉的小文書,他的工作也就是負責登記糧食進出情況,放到現在就是基層工作人員了。雖然工作生活穩定,但是就像我們一樣,日子一天天過去,薪水拿不到多少,每天渾渾噩噩的生活。

但是有一件小事,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有一天,李斯進了廁所,剛進去就發現一群老鼠,這群在廁所內老鼠,瘦骨伶仃,毛色灰暗,身上又髒又臭,讓人噁心至極。這時,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糧倉中的那些老鼠,那些傢伙,吃的腦滿肥腸,皮毛油亮,整日,逍遙自在,與眼前這些老鼠,真是天上地下啊。李斯心想,自己已經做了糧倉八年的小文書,從未見過外面的世界,與這廁所中老鼠有何區別?與其在這裡折騰,倒不如去尋找糧倉。於是,第二日,李斯便投奔一代儒學大師荀況,開始自己尋找心中的「糧倉」之路,果然20多年後,秦都鹹陽丞相府就成了他的「糧倉」,他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心有多大,一個人的世界就有多大。習慣於抱怨自己工資低,收入少的我們,與其日復一日的抱怨,何不換個環境,給自己定個高於現狀的目標,提高能力,邁開步伐,通往新生活呢?當然說說容易,做就是很難了,關鍵是否願意去改變?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改變李斯命運的老鼠,曾把世界弄得天翻地覆
    隨著鼠年的到來,小老鼠成了人們熱議的動物。不過這種小傢伙在國人的眼中並不大好,不是四害之一,是令不少人噁心的動物。老鼠在漢語中,還被廣泛用作貶義詞(過街老鼠、鼠目寸光、首鼠兩端等等),作為對小人的形容。可在人類歷史上,不起眼的老鼠卻偶爾展現出巨大能量,深刻地影響了歷史的發展。
  • 大秦賦中的丞相李斯,是如何從老鼠身上得到啟發,從而一飛沖天的
    他成為小吏之後,已經擁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孩子,薪水不高,但也算衣食無憂,之前發下的宏願已然實現,按照常理來說,對他這樣一個窮苦出身的孩子來說已經別無所求了,但一件偶爾發生的有趣事情發生了,它不僅改變了李斯的一生,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進程。 話說李斯此人有些潔癖,從來不在郡守府如廁,而是每次必須回家以後再方便。
  • 居然有歷史學家說李斯死於「CIH電腦病毒」
    李斯的死也和這個過程有類似的地方。李斯是戰國時期楚國人, 年輕時曾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社會上的貧富分化, 有錢人錦衣玉食, 有勢者作威作福, 無錢無勢只能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 這一切給李斯的心靈以巨大的衝擊。特別是當他看到了兩類老鼠的不同命運時, 這種衝擊竟生成了他為之奮鬥一生的人生哲學。
  • 秦朝丞相,李斯真的是千古罪人嗎?
    隨著電視劇《大秦賦》的熱播,很多秦朝的歷史人物又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討論範圍內,而李斯作為秦朝的丞相,他的所作所為,也讓後世之人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李斯是秦朝的罪人,如果不是李斯秦朝就不會那麼快滅亡!」
  • 李斯從兩隻老鼠身上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讓他從此發跡,最終又慘死
    有一次,李斯上廁所,看見廁所裡的一隻老鼠膽戰心驚地在吃一些汙濁之物,稍微聽到人聲狗吠便嚇得狼狽逃竄;之後不久,李斯在官府的糧倉中又注意到另一隻老鼠,倉中鼠的日子是廁中鼠無法想像的,不僅有無盡的粟米可以隨便享用,而且住著大屋,根本不用擔心會有閒人或者惡犬來驚擾。同為鼠,境遇卻如此天差地別!
  • 秦朝李斯是不是一個悲劇的歷史人物?
    戰國時的絕大部分法家人是沒有家國情懷的,他們是一群徹頭徹尾的功利主義者。你看看商鞅、韓非這些法家代表人物,在本國不受待見,轉頭就跑到其他國家去了,跟縱橫家張儀、蘇秦不遑多讓。當然,戰國時絕大部分人都這麼幹,國內沒待遇,就往國外跑,對於戰國人來說,太特么正常了。
  • 賢能不肖譬如鼠,積極進取乃王道,李斯大人的升職記
    於市井之中擔任小吏的李斯也開始為自己的仕途鑽營,最終一躍成為秦國的宰相,那麼李斯勢如何一步一步位極人臣的呢?李斯在蔡郡擔任一個小的官吏,差不多是個倉管員。在做倉管員的時候李斯在倉庫邊上的茅廁看到有老鼠吃髒東西,看到人或者狗走過來的時候就四散逃開了,然後發現這個糧倉之中也有老鼠,但是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裡面所存放的大米,在這樣的糧倉之中,老鼠也就不用擔心人或者狗前來驚擾,畢竟到哪裡還是同樣吃大米。
  • 秦國丞相李斯之所以能發跡,真的是從兩隻老鼠身上得到的啟示嗎?
    談秦說漢(330)秦國丞相李斯之所以能發跡,真的是從兩隻老鼠身上得到的啟示嗎? 李斯曾在茅廁裡看到老鼠吃髒東西,看到有人或狗走近四處散逃;又在糧倉中看到老鼠光明正大地吃囤積的粟米,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於是慨然發出倉鼠之論道:「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 富貴榮華一瞬間,倉鼠丞相李斯的黃粱一夢,詳細解讀李斯的人生
    李斯的一生明暗兩面,他是一個抓住時代為了夢想奮力拼搏之人,但也是一個被貪念與私慾所耽誤的人。李斯自身的水平與才能誰都不會去懷疑,但是他在面臨抉擇之時的一念之差,最終使得自己沒有擺脫身死族滅的下場。「老鼠哲學」的奉行者李斯原本是魏國一小吏,據說是個看糧庫的。一天他走進廁所,裡面的老鼠又瘦又小還嚇得四散奔逃,李斯雖然很可憐這些老鼠,還是毫不猶豫的瞄準他們尿了一泡尿。
  • 李斯:江湖路遠,且行且珍惜,一個秦王朝始終繞不開的人物
    說起這事頗有意思,李斯在工作時,發現廁所裡面的老鼠是又臭又小,每天吃的都是骯髒汙穢之物,而每當看到人和狗進入廁所的時候,便會倉皇而逃,日子過得是擔驚受怕,沒有一點安全感。而生活在糧倉中的老鼠就大有不同,這些老鼠每天都在啃食糧倉中囤積的糧食,吃的是膘肥體壯,住在大房子裡面,既不用擔心天氣變化,也從不害怕人和狗的驚擾,由此李斯心生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 《大秦賦》李斯面臨驅逐之際,寫出《諫逐客書》一舉改變自己命運
    李斯來到秦國後,他的才能很受呂不韋重視,不久之後,就把他推薦給秦王嬴政。李斯對嬴政說,幹大事一定要抓住時機,現在秦國兵強馬壯,各國紛爭不斷,現在秦國去攻打六國就如掃灰層一樣容易。而且機不可失。秦王嬴政很認同他說的話。
  • 一天一個成語·人鼠之嘆.老鼠的三六九等,人何嘗不是
    解釋:他年輕的時候,曾在郡裡當小吏,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裡的老鼠在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於是李斯就慨然嘆息道:「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 老杜夢畫 1306|《大秦賦》外說李斯(二)
    就這麼好的一個工作,李斯竟然辭職不幹了,為什麼呢?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李斯去上茅房,看到茅房裡的老鼠在吃人的大便,當老鼠看到有人來了,卻嚇得驚慌逃竄。李斯見到這個場景,心想茅廁裡的老鼠吃著汙穢不堪的東西,見到人或狗,嚇得驚慌逃命,而自己看管的糧庫裡,老鼠過得多滋潤。當時的老鼠沒有天敵,因為貓還沒有來到中國。
  • 《大秦賦》中李斯的一生精明卻遭腰斬,司馬遷為何說他咎由自取
    李斯大概生於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80), 相當於秦昭王二十七年,比秦始皇大二十一歲,比趙高大二十四歲。年輕的時候,李斯在楚國的郡府中做文法小吏,鬱郁悶悶,很是有些懷才不遇。他一個人住在郡吏的宿舍裡,去廁所時常常遇見老鼠偷吃糞便中的殘物,每當有人或者是狗走近,老鼠們驚恐不安,紛紛逃竄,他覺得可憐,更覺得悲哀。
  • 二十年內,李斯帶領秦朝統一天下,內裡學問值得我們沉澱兩千年!
    一、李斯的價值觀,如何看?於是一日,他觀察辦公室後面茅廁裡的老鼠,一個個機警,探頭探腦……,此刻,他似乎看明白了什麼……,於是思考,這老鼠的命運,本就如此嗎?鼠類,生活在齷齪骯髒之地,吃著噁心吧啦的剩食,人或狗靠近,嚇得命都丟掉……,膽小如鼠,東躲西藏,可憐之至,又何來出頭之地……。
  • 李斯的故事你知道嗎?思維導圖趣讀歷史人物
    說到李斯,他是大秦帝國的丞相,秦天下第二人。沒有李斯,就不會有後來的秦帝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李斯。 首先通過一張思維導圖了解他的一生。
  • 秦丞相李斯之所以能成功,得益於「兩鼠論」的啟發,真是這樣嗎?
    小吏出身的李斯,為何能成為統一六國的強秦丞相?這還要從兩隻不同生活環境的老鼠說起:1、廁鼠,在茅廁裡偷吃大糞,遇到人或狗進來,它們嚇得趕快逃走。通過觀察這兩種老鼠的處境,李斯得出了一個觀點:「一個人能否有所作為,就比如這兩種老鼠,完全跟自己所處的環境有關。」李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總結:普通人的智商差不太多,未來是富有還是貧窮,全看自己選擇的生活環境和否能抓住機遇。
  • 《大秦賦》中的李斯,因滿腹才華而位及人臣,自私貪婪而腰斬滅族
    李斯一開始是在楚國任職掌管文書的小吏的,當時年輕的李斯已經娶了一位賢惠的妻子,生下了可愛的兒子,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但是在李斯任小吏期間,卻發生了一件改變了他命運的小事。有一次,李斯發現廁所裡的老鼠十分膽小,它們在遇人或狗到廁所的時候,都會飛快逃走。
  • 歷史上的李斯是怎樣一個人?功在千秋,但統一天下與他沒多少關係
    今天夜讀史書就借這個話題來與各位聊聊歷史上的李斯是怎樣一個人。 《大秦賦》中的李斯足智多謀,即便在他還是一個小小郎官的時候,就幾乎能洞察朝野內外的所有大事,每次為秦王嬴政出主意都能直接切中要害。歷史上的李斯當然也是一位極有能力的人物,可是與《大秦賦》中的「李斯」還是有很大不同。
  • 韓非與李斯同出稷下學宮,命運卻迥然相異,僅僅是因為選擇不同嗎
    韓非子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他想離間秦王和兩位重臣,也就是廷尉李斯和上卿姚賈之間的關係,欲使秦王不再重用這兩個人。在秦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李斯和姚賈是不可或缺的兩個人物。如果秦王不再信任這兩個人,六國被滅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韓國的危機自然也就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