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胃脹氣的原因很多,精準的找到自己胃脹氣的原因,快速搞定就不是什麼難事兒了,辦法總比困難多嘛。如果脹得很難受,著急解決症狀,麥芽也有妙招。我是專注腸道健康的註冊營養師麥芽,解決症狀、找到根源、調理保養,都很重要,且聽麥芽細細說來。
胃脹是件特別難受的事情,特別理解大家迫切解決它的心情,因此今天麥芽就破例,不從原因開始說了,先幫助大家解決症狀要緊。
一、快速消除胃脹氣的方法
快速解決胃脹症狀,就要快速給胃排氣減壓,當然大家胃脹也可能並不是因為脹氣,而是因為食物不好消化,這種情況,就要幫助胃儘快處理胃內食物,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促進氣體排出
每一天都有不少空氣,因為吞咽或者隨著咀嚼動作及食物到達我們的胃部,正常情況下,胃內的空氣都要到哪裡去呢?
胃的生理位置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上邊連著食管和口腔,下面接著腸道。因此,胃部的空氣也有2個去向:
①由口腔及食道,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去;
②往腸道方向,或由腸壁吸收部分(比如二氧化碳),最後經由呼氣呼出,或由腸道菌群利用代謝掉,少量由放屁排出。
當我們出現胃部排氣障礙,想要通過「手動排氣」,是不是也應該有兩種選擇呢?
這就是麥芽要提醒大家的事情,儘量不要,通過以主動打嗝的方式,緩解自己胃脹的症狀,尤其是在飯後一小時之內。
這樣做可能無異於「飲鴆止渴」,小心長期用這個小習慣,造成胃食管反流,既沒解決經常胃脹的問題,還引發了更嚴重的後果,比如燒心、反酸和潰瘍等。當然,胃部自行收縮,或者胸腔橫隔位置變化,引起的自主打嗝,也不用刻意憋著。
因此,麥芽建議,胃脹氣的時候,如果要進行手法疏導,應該讓胃部氣體,往下進入腸道中。當我們處於仰臥位的時候,胃部氣體位於胃食管連接部上覆胃液的上方,這個時候,氣體容易優先進入小腸,也就是說,當我們躺著的時候,胃裡邊的氣體,是能夠比較容易的進入小腸的。
具體的做法是:
採用仰臥位,用手掌根的位置,從胸部下方正中位置開始,先往左邊,再由左往右,輕推疏導;也可以直接對腹部,進行順時針方向按摩,按摩的時候,要記得把手搓熱。
2.助消化,促進胃排空
長期胃脹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胃排空延遲的情況,什麼叫做胃排空延遲呢?
正常情況下,葷素搭配的飲食4小時內,胃完全可以排空,吃肉越多,胃排空的時間也相應會越長,6小時內,也應該能夠排空了,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就算是有胃排空延遲現象。
飯後一兩個小時,吃得再飽都應該,不會再覺得胃脹了才對。如果胃脹不是因為吃得太飽,那就有可能是胃腸動力不足,食物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服用一些消化酶製劑,來幫助消化。
目前國內臨床常用的消化酶製劑有:多酶片、胰酶腸溶膠囊、複方消化酶膠囊、複方阿嗪米特腸溶片和米曲菌胰酶片等,這些消化酶製劑,主要成分包括:胃蛋白酶、胰酶、胰脂酶、纖維素酶、木瓜蛋白酶等。
如果家裡沒有醫生開的消化酶,可以自行購買一些備用。依麥芽的經驗,大多數人,使用單一的木瓜蛋白酶,效果都還不錯。
木瓜蛋白酶,具有蛋白酶和酯酶的活性,具有有較廣泛的特異性,對動植物蛋白、多肽、酯、醯胺等有較強的水解能力,這些專業的東西大家應該也不感興趣,麥芽其實就是想說,吃多了,或者消化功能差一些,吃單純的木瓜蛋白酶管用,是有依據的。當然,大家也可以購買複合的消化酶製劑。
消化酶可以在家裡準備一些,一不小心吃多了,偶爾的不消化用一下還是很管用的,但是麥芽仍然不推薦大家長期使用噢,自己的胃腸道功能正常,才是王道。
3.適當運動,助力胃腸運動
散步、腹式呼吸等,都可以促進食物消化,減輕胃脹的不適感。
吃完飯半小時之後,最好適當進行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胃腸道的運動速度會提高,就能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
還可以多做腹式呼吸,緩慢而深沉的呼吸,同樣可以讓胃部和腸道的運動,變得節律性更強,稍微加快胃的運動,促進胃腸中食物的消化。
所以,哪怕大家因為胃脹,而覺得不舒服,不想動,也要儘量讓自己進行適當的活動,久坐甚至躺著不動,還會加重症狀噢。
理解大家胃脹的痛苦,所以先幫助大家解決症狀,但是這是治標不治本的,這裡要提醒大家,在不那麼難受,能夠靜下心來的時候,好好探究自己胃脹的原因,該治療就治療,該調養就調養,胃是需要養的。
二、找到胃脹的原因
其實,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胃脹,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麥芽是營養師,更關注疾病的預防,所以,麥芽的視角,多從生活習慣和飲食出發,希望我的讀者們,都還達不到患病的診斷標準,因為能夠及時的改掉不良習慣而獲益,當然,如果已經生病了,在每天的生活中治癒,仍然是最理想不過的。
所以,請大家理解麥芽,對於病理性的內容不會介紹的太詳細,希望更多的,從生理角度去探討問題,然後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言歸正傳,麥芽把胃脹的原因歸納為以下2種:
1.氣脹:的確因為空氣過多導致的胃部鼓脹。
胃部進入過多的空氣,無法及時的排出,自然是要脹氣的,讓我們來探究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
胃部的氣體,同樣可以是從口腔中進入的空氣,也可能是從腸道進入的氫氣、甲烷。
空氣,通常是伴隨著我們的吞咽動作,進入胃裡的。我們正常吃喝,正常是不會有過多的空氣進入,讓我們脹氣難受的,一些壞習慣,可能會是,引發這個問題發生的罪魁禍首:
①快速的大口吃飯,這是最常見的把大量空氣,「塞」進胃裡的情況;
②湯泡飯,或者吃飯的過程中,喝下太多的湯湯水水;
③嚼口香糖,嚼檳榔,哪怕不吞咽食物,過多的咀嚼動作,同樣會導致空氣的吸入和被吞下;
④抽菸:吸菸的過程中,同樣可能會有不少空氣進入到胃裡。
⑤緊張,焦慮,使得吞咽動作,下意識的吞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習慣,叫做「吞氣症」,需要進行抗焦慮治療。
氫氣、甲烷,正常情況下,胃裡是沒有多少氫氣,更沒有什麼甲烷的,它的來源多半是,小腸中過度生長的細菌。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的原因,並沒有完全明確,懷疑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其它腸道疾病有關,也常見於,進行抑制胃酸治療之後。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通常會伴隨明顯的消化不良症狀,包括:噁心、厭食、腹脹、腹瀉等。
可以通過碳水化合物呼氣試驗,及空腸抽吸液培養確診。
這裡要提一下幽門螺旋桿菌,其實很多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沒有症狀的,如果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了胃炎,胃潰瘍,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症狀,如胃脹,胃痛,燒心、反酸等。
2.飽脹:吃得過飽,或者消化不良導致的飽脹感。
消化不良,也分病理和生理性兩種。病理性的跟食管反流、胃炎、消化道潰瘍、膽囊疾病等相關。
而功能性消化不良,並不會出現什麼基礎病變,原因和發生機制,也並不明確,可是在成年人當中,發病率卻可以達到15%~20%之多。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會莫名的出現,胃不舒服、胃脹、吃一點就飽、噁心、打嗝等症狀,卻檢查不出什麼問題。
雖然沒有明確病因,但是醫學界,傾向於認為與食物的不良反應、菌群紊亂,以及不良的情緒和壓力有關。
你的胃脹,是氣脹還是飽脹呢?現在有答案了嗎?
三、胃脹的飲食調理
除了改掉,可能造成胃脹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還得注意食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以及飲食結構。
1.重視食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別吃「慢性毒藥」
麥芽只要吃到魷魚,或者瑤柱這類的海鮮,哪怕只是一點點,都會立刻出現明顯的胃脹、胃痛,這個情況就屬於食物過敏,有的人會因為某種食物,比如花生,出現嚴重的免疫反應,甚至出現生命危險。所以明顯的食物過敏,大家通常是能夠覺察到的。
食物不耐受,就要隱蔽的多了,除了常見的胃脹、腹脹、腹瀉、腹痛等消化系統症狀,還可能出現頭痛、蕁麻疹、哮喘等其他症狀。
吃了自己不耐受的食物,症狀卻有可能立馬出現,但是也有可能一兩天後才出現,這些可能就是大家,很少注意到,自己發生食物不耐受的原因了。
如果你一直沒有覺察到,對自己產生不良反應的食物,還經常吃它們,長期下來,就可能會導致多系統,多器官的炎症損傷,就像是在吃慢性毒藥。
所以,建議大家對自己經常吃的食物,要認真的觀察、感受,最好能夠做一下記錄,找出會傷害到自己的食物,每個人的腸道菌群,都大不相同,所以食物不耐受,也是非常個性化的。
2.調整飲食結構
胃脹就要儘量避免消化不良的加重,在飲食上,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吃得太飽,七八分飽就好;減少脂肪的攝入,肉類不要吃得過多;拒絕高糖飲食,戒掉甜飲料和甜食;主食不要太過精製,要多吃些全穀物等粗雜糧(胃炎、胃潰瘍的,要把粗糧細作);喝咖啡不要過量,喝茶不要太濃,儘量不要喝酒;少吃多餐的模式,有益於胃功能恢復;推薦大家採用低能量密度膳食(飲食結構裡多蔬果,自然肉類和主食就吃不下這麼多了)。
【麥芽來總結】
胃脹,多是因為脹氣造成氣脹感,或者消化不良等原因造成飽脹感,採用仰臥位推氣疏導或腹部按摩的手法,可以幫助緩解胃部脹氣症狀,使用消化酶製劑,以及進行適當的運動、深呼吸,能夠加快胃腸道運動,幫助、促進消化。
找到自己胃脹的原因,才能針對性的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改掉造成胃腸道功能障礙的飲食、生活習慣,避免食物引起的不良反應,採用健康的飲食模式,才能讓腸胃恢復健康。
專注腸道、睡眠、代謝和美,我是最有愛的註冊營養師麥芽,喜歡我的文章,要記得關注麥芽家噢,科普不易,希望能得到您的肯定,您的點讚、評論,是麥芽堅持創作的動力。胃脹、胃痛,是大家生活中最常見的困擾,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助,歡迎您收藏和轉發,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麥芽再次感謝您的支持。
#原創作者專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