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完孩子的媽媽發現自己產後出現了漏尿情況,經過科普以及上網查詢,發現是盆底肌出現了問題,但關於盆底肌這個問題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的嗎?懷孕是導致盆底肌受損最大的原因嗎?
其實並不是每一位媽媽懷孕、分娩都會出現盆底肌受損,但是這個概率也不小,大約有80%的媽媽都會出現盆底功能障礙。
那是因為在懷孕分娩期間,除了母體會分泌一種鬆弛素,寶寶從產道產出時更會拉扯到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是位於骨盆底部的肌肉群,由結締組織,筋膜,韌帶等組織構成,主要負責承託盆腔內的器官,使它們維持正常位置和功能。
一旦盆底肌受損或變得鬆弛,那麼就很難承受住盆腔內的器官,使得它們出現問題。
但是懷孕分娩,又不是導致盆底肌鬆弛的唯一原因,腹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腹壓增加的情況,因此盆底肌可以說無時無刻都在受損。
比如我們用力運動,穿過緊的牛仔褲,肥胖久坐等原因都會引起腹壓增加,從而使得向下向盆底肌施壓,長期處於受壓狀態的盆底肌很容易變得鬆弛甚至斷裂。
在懷孕期間由於腹部的增大使得腹壓也比平常更多更重,再加上分娩所受到的傷害,所以說懷孕分娩是盆底肌受損的很大一個原因,但不是唯一的。
在產後42天,可以去專業的機構做一個盆底肌力檢測,如果盆底肌鬆弛需要進行修復,最好進行對症治療,可以採用中醫徒手修復技術,按摩推拿盆底肌周圍的筋膜,穴位,肌肉來進行煥活。
如果大家遇到同樣的問題或想了解更多,可以私信我,也可以關注十月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