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溫和的穆斯林,為什麼也做人彈?

2020-12-12 和訊

  文/端宏斌

  我周一的文章《從紐西蘭到斯裡蘭卡,一神教的冤冤相報》精確的預言了這次斯裡蘭卡恐怖襲擊的動機,那就是為了報復上個月的紐西蘭恐怖襲擊。周二,斯裡蘭卡國防部長表示,連環爆炸事件「是對紐西蘭穆斯林槍擊事件的報復」。

  今天又傳來了更多新消息,其中有幾條我想重點談一談。

  與人們印象中恐怖分子貧窮極端的形象不同,本次斯裡蘭卡連環爆炸案的嫌疑人大多受過良好教育,有人曾留學英國,還有一對兄弟是當地香料大亨穆罕默德·易卜拉欣(Mohamed Ibrahim)的兒子。而他們的犯罪手法也堪稱殘忍,6起針對酒店和教堂的襲擊中,嫌疑人都直接背著攜有炸彈的背包,混跡在人群中,伺機摁下炸彈開關。而在之後搜查中,其中一名嫌疑人懷孕的妻子也引爆了炸彈,造成了3名子女及3名警察的死亡。

  斯裡蘭卡國防部長表示:自殺式襲擊者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可能來自中產或中上層階級。他們的經濟相當獨立,其家庭經濟情況也非常穩定,這是一個令人擔心的因素。

  香料大亨的兩名兒子都是富商,從小就接受私人教育,生活無憂,也擁有自己的事業和完整的家庭。他們一直被認為是「溫和穆斯林」,從未發表過極端言論。

  以上種種,讓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由於恐怖分子擁有一套非常奇特的價值觀,外界在理解他們的時候,困難重重。傳統上,大家認為只有貧窮無希望的人,才會甘願去做人肉炸彈,以便於上天堂享受72個處女,但是,這次的人彈有好幾個都是上流社會的富商,甚至於他們的妻子都做起了人彈,不僅炸死自己,連自己的孩子一起炸死。這是普通人完全無法理解的。

  富商做恐怖分子是有傳統的,比如,著名恐怖分子賓拉登,他就是沙特的富商。賓拉登出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父親是一個建築巨頭,專門幫助沙特王室修建清真寺和軍事設施,從中攫取了大量的財富。賓拉登父親由於空難去世,留給他的遺產就有8000萬美元。

  賓拉登能夠投身恐怖事業,正是因為他有足夠的錢,讓他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當初蘇聯出兵阿富汗,賓拉登像眾多遜尼派穆斯林熱血青年一樣,毅然拋家舍業,投入到了抵抗蘇聯的聖戰之中。賓拉登的老爹是個建築商,所以賓拉登子承父業,跑去阿富汗建了個聖戰者訓練營,這就是後來的蓋達組織。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富商投身恐怖活動,動機絕非是為了自己,而恰恰是為了他心目中崇高的理想而甘願獻出自己的全部。這是多麼可怕的破壞力?

  最可怕的還不是這個,斯裡蘭卡恐怖襲擊中某個「人彈」一直被外界認為是「溫和穆斯林」,因為他從未發表過極端言論。你想一想我上次說過的清真物理學原理,其中有一條是:任意一名穆斯林在開槍或自爆前,我們無法確定這名穆斯林是極端的還是溫和的,這種現象被稱為薛丁格的穆斯林,也被稱為穆罕默德測不準原理。

  為什麼會出現薛丁格的穆斯林呢?這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強大的潛伏規則,就是塔基亞原則!塔基亞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為掩飾、潛伏。《古蘭經》:「信道的人,不可舍同教而以外教為盟友;誰犯此禁令,誰不得真主的保佑,除非你們對他們有所畏懼而假意應酬。」(3:28)

  換句話說,某個極端穆斯林,為了掩飾自己,就算喝酒吃豬肉,真主都會原諒他,因為他奉行的是正宗的塔基亞原則,伊斯蘭的牛逼就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

  窮則塔基亞,(潛伏)

  達則吉哈德。(聖戰)

  以上這兩句話,用俗語來解釋,那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形勢不好的時候,躲起來裝慫,形勢好了就殺你全家。在印度,穆斯林基本上都非常老實,因為印度教徒更加暴力,所以印度的穆斯林都非常塔基亞。

  現在最讓我感到擔心的是,以上這些對某些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東西,但是絕大多數善良普通的老百姓(603883)並不知情,所以這篇文章就算被封,我還是要寫出來告訴大家。

  ——————————

  最後談談近期的大盤,今天上證指數是本輪反彈以來第一次跌破30日線,形勢比較兇險,但還不致命。我預計本次回調的低點在3000-3100之間,如果跌破3000點,就意味著行情結束。如果能守住3000點,那就是最佳回調上車機會。按照我給的限價買入,可以有效避免高位被套。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老端的觀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穆斯林世界裡為什麼無法產生發達國家?主要是這三點原因
    但是同為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穆斯林國家卻始終沒有發達國家。這是為何呢!往下看吧,讓小編來告訴你。 全世界有五十七個國家和地區,是伊斯蘭教穆斯林國家,中東北非有三十多個,全世界的穆斯林的人口超過十六億,能夠成為世界影響的宗教了。
  • 穆斯林的現代生活
    我們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新疆的第一個地方是昌吉回族自治州,並聚焦這裡的穆斯林群體。也許,在外界很多人眼裡,新疆的穆斯林群體世界是神秘的,其實,在現代文化引領的今天,各行各業的穆斯林一方面謹守伊斯蘭教傳統教義,一方面和現代化社會同步前行。   昌吉州的穆斯林群體,稱自己的身份是穆斯林,但首先第一個身份是中國人。他們篤信宗教,但勤勞善良、崇尚科學。
  • 穆斯林為什麼可以有四個老婆?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每當提起一夫多妻,古有中國帝王后宮佳麗三千,而今則仍有穆斯林一夫四妻。而在之後的18世紀,君士坦丁堡富裕家庭甚至會看不起娶多個妻子的精英階層男子。與此同時高級官員假使想與奧斯曼公主結婚,那麼他必須拋棄自己的妻子乃至女奴。
  • 穆斯林市場前景大,旅遊和時裝產業搶佔商機
    從旅遊指南到購物入口網站的各類網絡新創公司,紛紛鎖定快速成長的「穆斯林生活方式」市場,把過去局限於食物的產品和服務,擴大到觀光、時裝和信用卡等領域。 除了必須遵守「哈拉」(halal,即合乎伊斯蘭律法)飲食規範的食物外,全世界16億穆斯林大多數仍滿足於向傳統供應商購買多數產品和服務,但越來越多人願意在宗教許可範圍內,嘗試更多消費方式,部分原因是波斯灣和東南亞的穆斯林社會日益富裕以及選擇增多。這個趨勢也與新興市場的精品消費激增情況類似,因為新富裕的消費者嘗試透過購買的東西來表彰身份。
  • 穆斯林為什麼要戴頭巾?
    作為穆斯林女性的標誌性裝束,頭巾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有的伊斯蘭國家將其視為保守的象徵,狠下封殺令;有的伊斯蘭國家卻將其視為區分他者的手段,以法律手段作強制要求。
  • 多元還是同化:歐洲對待穆斯林的難題
    穆斯林的絕大多數都有和平、寬容和溫和的品質,甚至歐洲的穆斯林移民中也有少數改宗皈依基督教的。所以克服宗教極端主義,教育可能是一個關鍵環節。「整合主義」導致的問題或許被誇大了鄭戈所說的「整合主義」仍然是較為普遍的政策導向,它有強制性的一面,可能會造成問題,但這個問題嚴重性或許被誇大了。因為這裡可能涉及所謂「舉手現象」。
  •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正面臨考驗
    富裕的穆斯林商人漸漸開始與當地婦女結婚,伊斯蘭教在統治階層以及精英階層之間開始傳播。 通婚,是第二種傳播方式。 1402 年,馬六甲蘇丹國出現(版圖囊括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島東海岸地區),這是印尼、也是東南亞歷史上第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
  • 穆斯林對水的認識
    穆斯林淨身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小淨﹐每次禮拜前必須漱口﹑嗆鼻﹑洗臉﹑洗手和臂﹑摩頭﹑洗腳。聖訓說﹐小淨是淨身﹐也是淨心﹐舉意為禮拜真主淨身時也必須淨心﹐排除一切雜念和胡思亂想﹐集中思想懺悔和祈禱﹐所以﹐用作小淨的每一滴水都有驅趕惡魔的功能。
  • 伊斯蘭和穆斯林的區別是什麼,該如何區分?
    同樣的,中東的襲擊者自己說自己是穆斯林,我們就認為他們是穆斯林。他們真的是穆斯林嗎?穆斯林人數,每年都在暴增,說實話,人類在進化,社會在發展,這個趨勢不是沒有道理的,只不過我們看不到的太多了。做一個穆斯林,需要正確的真誠的信仰,加上相應的行為規範。沒有法律規定一個人生下來就是真正的穆斯林。同樣的,我們如何說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同樣是信仰加行為。
  • 教宗方濟各訪問摩洛哥強調基督教與穆斯林為兄弟,遏制原教旨主義
    教宗方濟各抵達摩洛哥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3月30日下午,羅馬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抵達摩洛哥,旨在突出這個北非國家基督教與穆斯林的傳統關係,同時也讓他在歐洲門口代表天主教徒表現出對主要是穆斯林移民的友好和團結
  • 穆斯林、猶太人勢同水火,為什麼古代不一樣,伊斯蘭寵愛猶太人?
    這樣的極端存在,也從側面說明中東穆斯林、猶太人之間的關係有多麼緊張。穆斯林世界與以色列多次開打,從未佔過便宜,還丟失不少土地,血仇濃的化不開。而歷史上,穆斯林曾經友好善待猶太人,同歐洲人的「反猶」相比,簡直是寵愛有加!為什麼會這樣,猶太人何德何能?
  • 穆斯林為什麼要戴頭巾?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 編輯:養樂多作為穆斯林女性的標誌性裝束,頭巾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由此不難看出,穆斯林女性佩戴頭巾的初衷便是隱藏自己身體的部分部位。,泛伊斯蘭主義勢力在伊斯蘭世界因此抬頭,並吸引了愈來愈多穆斯林的支持。
  • 《穆斯林的葬禮》為什麼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在《穆斯林的葬禮》裡,有兩個人物最為單薄,一是梁冰玉,二是楚雁潮,但這兩個人物太關鍵了,是故事的主線人物,而他們還是悽美愛情的主角。也正是因為此,讓整部作品顯得有些單薄。有人說,《穆斯林的葬禮》是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大抵也是因為此。
  • 《古蘭經》與穆斯林飲食
    你們可以吃真主所賜你們的給養……(6:142)    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不要過分……(7:31)    由於受《古蘭經》的影響,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穆斯林,其主食和菜餚原料比較豐富。除享受米、面等主食外,主要享受蔬菜、瓜果、魚肉、蛋乳油、調味品等。在肉類方面,穆斯林不是不吃葷,二是根據《古蘭經》的規定,有選擇的吃。
  • 穆斯林飲食習俗
    你們可以吃真主所賜你們的給養……(6:142)    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不要過分……(7:31)    由於受《古蘭經》的影響,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穆斯林,其主食和菜餚原料比較豐富。除享受米、面等主食外,主要享受蔬菜、瓜果、魚肉、蛋乳油、調味品等。在肉類方面,穆斯林不是不吃葷,二是根據《古蘭經》的規定,有選擇的吃。
  • 這個基督教大國,穆斯林人口佔比已達到45%,很快將成穆斯林國家
    這個基督教大國,穆斯林人口佔比已達到45%,很快將成穆斯林國家縱觀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宗教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極為迅速,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傳播速度最快的就屬伊斯蘭教。它誕生於7世紀,然後極為迅速的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中去,形成不少穆斯林國家和地區。然而它並沒有就此罷休,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很多地區乃至國家都開始了穆斯林化的道路。其中具代表性的就是波赫,阿爾巴尼亞等歐洲地區。最厲害的就屬下面要說的這個國家啦,它的穆斯林人口達到了全國人口的45%,僅有5%的差距,即將達到穆斯林化啦!
  • 法國的穆斯林移民及其與主流社會的互動
    ,秉持溫和與中道的伊斯蘭價值觀。這一年,即法國大革命200周年之際,三名穆斯林女學生因為佩戴頭巾被從學校中驅逐出來,稱為「頭巾事件」,引起了法國人對伊斯蘭教的廣泛關注。當問及穆斯林姑娘為什麼要戴頭巾時,得到的回答是:「由於真正了解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採用了伊斯蘭教的生活方式,才感覺到自己的幸福。」
  • 全球的穆斯林人口|中國穆斯林數量超歐洲總和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估計,截至2015年,全世界有18億穆斯林,約佔全球人口的24%。儘管該教起源於七世紀的中東-北非地區,但這裡的穆斯林人口只佔世界穆斯林總人口的20%。
  • 閱讀分享01 | 穆斯林為什麼不吃豬肉?
    1951年3月20日,馬堅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回民為什麼不吃豬肉》的文章。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在中國也是經常引起回漢之間糾紛和矛盾的問題。在《古蘭經》上,有明文禁止穆斯林吃豬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些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並成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間區別的一個重要標誌。《古蘭經》上關于禁食豬肉的經文共四條,它們是:他只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命而宰的動物;凡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因為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
  • 穆斯林兄弟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穆兄會創立之初並沒有過多參與政治,只是通過班納創辦的《穆斯林兄弟》雜誌宣傳其價值理念。不過,他們的理想迅速得到社會底層民眾的廣泛支持響應,組織也急劇擴張,到1938年穆兄會成立10周年時該組織已經在埃及有300多個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