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聯名信:對陳剛的大部分指控,是對我們全體MIT教授的指控!

2021-03-02 瀟湘經略

摘要為陳剛辯護,就是為我們所珍視的科學事業辯護。

原創出品 | 瀟湘經略

翻譯 | 仲英傑 任知微 於茗騫 楊梟 陳曉雪

1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陳剛在美被捕,後被保釋。圖源:http://meche.mit.edu/people/faculty/gchen2%40mit.edu

- 導 讀 -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華人教授陳剛在美國面臨三項刑事指控,分別為電匯欺詐、未能提交外國銀行和金融帳戶報告、向美國政府機構作出虛假陳述,指責其隱瞞與中國的合作關係。1月14日,陳剛在美被捕,後被保釋。事件發生後,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賴夫(L. Rafael Reif)發文表示 「驚訝、非常沮喪且難以理解」。《知識分子》從可靠信源處得到一封MIT教授發給校長萊夫(Leo Rafael Reif)的聯名信,表達了教員將與校長一起堅定支持陳剛的信念,針對陳剛的控訴是對正常科研行為和學術自由的詆毀。該聯名信全文翻譯如下:

 ●              ●             ●

親愛的拉斐爾:

 

作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陳剛教授的同事和朋友,我們對他最近被捕感到沮喪和痛苦 [1]。我們都知道陳剛是一位真正受人愛戴的老師、學者、科學家、導師、同事和世界領先的學術專家,他還是MIT團體的忠實成員和奉獻者。

陳剛通過傑出的科學工作、對教育的深遠貢獻以及他的領導力,數十年來一直為MIT做著卓越的貢獻。他的工作為美國的科學福利和經濟增長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科學地位做出了重大貢獻。

陳剛在全球做的所有工作都在推動麻省理工學院的使命:「在科學、技術和其他學術領域的增進知識,教育學生,以在21世紀為國家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務。」

 

我們與我們的同事陳剛團結一致,並感謝MIT領導正為陳剛自我辯護所提供的支持 [2,3],我們覺得他理應得到MIT的所有支持和承諾。因此,我們寫信鼓勵您和MIT繼續直率、自豪且堅定地站在陳剛的身後。

 

藉助可獲得的公開信息 [1,2],我們寫這封信來分享對陳剛受指控一事的關注,及此事對學術界開放和知識自由的影響,這是解決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所必不可少的工作要素。令我們感到困擾的是,針對陳剛的控訴詆毀了正常的學術和研究活動,包括促進MIT的全球使命。

 

我們承認並尊重美國政府在阻止其他任何國家竊取本國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利益。這封信的籤署人是數百項專利的發明者們,我們認識到保護他們所授予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還認識到,美國政府曾對中國使用非法手段竊取智慧財產權的行動表達關切 [4]。

我們堅決支持那些為反對任何其他國家從事此類非法活動而做出的的積極努力。

 

但在對陳剛的官方訴訟 [2] 和相關的公開聲明 [3] 中,有許多令我們感到困惑的內容。對陳剛的刑事起訴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毫無關係。已發布的認定存在嚴重缺陷和誤導性。這些指控充其量是美國政府對 MIT 在科研活動或科研資助方面的深深誤解。

官方訴訟充斥的指控和影射,實則基於我們職業生活中的一些最常規而無害的習慣性做法。其中的一些常規行為,例如為學生寫推薦信以幫助他們獲得獎學金,亦或是幫助他們獲得有聲望且應得的職業發展,都被描繪成某種協助學生與外部勢力竊取美國技術的共謀。

我們對研究計劃的評估似乎也被以相類似的視角審視。我們沒有在自己的研究計劃書中報告所有這些活動,這一事實被用作指控我們故意進行不正當行為的認定基礎。

而事實上,有關這些做法的信息是我們工作中眾所周知的常規要求。在許多方面,針對陳剛的指控是對我們所有人的指控,並且也是對所有重視科學及科學事業的人的冒犯。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對美國政府針對陳剛的全部控訴內容,但在已公布的逮捕陳剛的刑事起訴書中,已經包含了一些具有嚴重缺陷和誤導性的陳述:

 

 指  控 

自2013年以來,「陳剛及其研究小組已收到約2900萬美元外國資金,包括來自中國的南方科學大學(SUSTech)的1900萬美元。」

 

我們的理解是,陳剛沒有獲得2900萬美元,而MIT是這筆款項的接收者。這筆錢讓研究所和研究項目獲益,而這些項目中教員及其學生也參與眾多。單單將他和他的研究小組列為 「唯一」 接收者是完全錯誤的。與南方科技大學的合作夥伴關係是得到了MIT最高層的認可和監督的。

 

南方科技大學是中國政府的代理人,因此不是一個合法的合作組織。

 

MIT已與南方科技大學建立了正式的中心,並且由MIT任命陳剛為該中心的教務主任。該中心的任務是鼓勵科學和教育交流,而在此使命的支持下,陳剛所做的也正是這些。

MIT同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大學和機構都建立過相似的關係。世界上的大部分重要大學都是公共機構,因此可以合理地描述為屬於該國政府的某個部門。如果美國政府領導者相信這些合作研究關係不當,可以從立法上或使用行政權力解決這些問題。

 

在申請和匯報一項美國能源部(DOE)的經費時,陳剛隱瞞了與中國的隸屬關係和合作關係,以此犯下了 「電信欺詐」,即一項聯邦重罪。

 

陳剛與中國在科學合作及其他的廣泛聯繫早被大量披露和公開記錄,從沒隱瞞過公眾,更不用說資深的DOE經費審查員。在這筆經費被執行之前和期間,陳剛定期地、一貫地且廣泛地將這些科學合作和資助記入他的發表物中,在公共資料庫中可獲取。

他的簡歷中包含62條有關中國的參考條目,可在MIT網站上下載。他的發表中標註的國際資助,正是指控中聲稱的 「隱匿」 信息。我們強調,更普遍地說,陳剛參與的廣泛合作絕非秘密。

 

陳剛推薦學生在中國擔任職務並獲得中國政府資助的獎學金。陳剛曾擔任中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評審員,並以此為中國服務。

 

推薦學生獲得國際職位和獎項,以及為美國和全世界的科學界評審提案和項目,是我們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和常規的部分。如果這項活動被描繪成不正當的、非美國人的或為外國勢力服務的行為,那就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侮辱。此外,評審科學提案和推薦學生獲得職位和獎項是一項常規活動。對於形式上的疏漏有許多無害的解釋。

 

「他明知故犯,蓄意騙取(納稅人)1900萬美元的聯邦撥款,利用我們的系統來加強中國在納米技術方面的研究。」 ——調查員博納沃隆塔(Agent Bonavolonta)

 

我們認為,這一寬泛和毫無根據的指控沒有得到任何證實。多年來,陳剛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部分是由聯邦撥款資助的。陳剛的研究使美國的科學技術、MIT的世界科學地位、全球科學界以及陳剛的許多美國和國際學生受益。數十篇科學出版物表明,陳剛的意圖和對研究支持的使用與麻省理工學院開展傑出基礎科學研究的核心使命是一致的。

 

這些具有誤導性的言論讓我們對採取極端措施逮捕陳剛的動機產生了疑問,陳剛是一位在MIT履行職責的敬業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

雖然刑事調查顯然在一年多前就開始了,但我們發現,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檢察官安德魯·萊林(Andrew Lelling)在其任期的最後幾天才開始實施逮捕。萊林由川普總統任命,是司法部 「中國倡議」(China Initiative) 指導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率先使用「創新檢察方法」(innovative prosecutorial methods)[5],針對來自中國或參與過與中國科學交流的學者。

該運動的種族主義色彩,在萊林自己最近接受《科學》[6] 採訪時的一句話中有所反映:「……不幸的是,我們的很多目標都是中國漢人。如果是法國政府把美國的技術當成目標,我們就會找法國人了。」 近年來,美國聯邦當局開展了大量涉及華裔美國科學家和其他亞裔及亞裔美國後裔科學家的調查,這讓我們更加擔憂。[7]

 

最後,我們感謝您和MIT對於陳剛教授的支持。我們知道學校正在經濟上支持他,並為他提供辯護所需的信息。我們也了解到更多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以支持陳剛的學生和研究活動。我們已經準備好,以任何必要的方式隨時與您共同協作,以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我們也希望MIT能夠承擔起領導的責任,將這一艱難的時刻化為學習的機會,對於陳剛的這些指控將在維護這個國家學術自由的語境中討論。從多個方面來講,為陳剛辯護,就是為我們所珍視的科學事業辯護。我們都是陳剛。

 參考文獻

1.https://news.mit.edu/2021/professor-gang-chen-fraud-0114

2. Criminal complaint Agent McCarthy on January 13, 2021; https://www.wwlp.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6/2021/01/Chen-Gang-criminal-complaint.pdf

3. Remarks in press conference by FBI Agent Bonavolonta; https://www.fbi.gov/contactus/field-offices/boston/news/press-releases/fbi-special-agent-in-charge-joseph-rbonavolontas-remarks-at-press-conference-announcing-arrest-of-mit-professor-gang-chen

4.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orldwide threat assessment; https://www.dni.gov/files/ODNI/documents/2019-ATA-SFR---SSCI.pdf

5. Op-Ed in the Boston Globe on Feb. 11, 2020 written by Lelling and Bonavolonta; https://www.bostonglobe.com/2020/02/11/opinion/intel-chinas-counterintelligencethreat-america/

6. Lelling interview with Science on Feb. 3 2020;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2/us-prosecutor-leading-china-probe-explainseffort-led-charges-against-harvard-chemist

7. https://news.bloomberglaw.com/bloomberg-law-analysis/analysis-china-rises-as-u-sdomestic-law-enforcement-concern

- END -

瀟湘經略是國內有影響力的財經自媒體,受到多位政商界決策者關注。我們跟蹤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變遷,關注最重要的企業,以長期主義視角,伴隨中國商業文明進步。

相關焦點

  • 百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聲援:「我們都是陳剛!」
    《知識分子》從可靠信源處得到一封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發給校長萊夫(Leo Rafael Reif)的聯名信,表達了教員將與校長一起堅定支持陳剛的信念,針對陳剛的控訴是對正常科研行為和學術自由的詆毀。該聯名信全文翻譯如下:作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陳剛教授的同事和朋友,我們對他最近被捕感到沮喪和痛苦 [1]。
  • 56歲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剛教授被捕!MIT:深感痛心!中方也回應了
    MIT公告稱「陳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因此這樣的指控更加讓人難過」。根據指控文件,陳剛是MIT帕帕拉多微納米工程實驗室主任和固態太陽能熱能轉換中心主任。大約從2013年開始,他在MIT的研究已經獲得了美國聯邦機構授予的1900多萬美元的資助。
  • MIT華人教授陳剛被捕!被控未披露與中國合作以及虛假報稅
    美國當地時間 1 月 14 日,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Gang Chen)遭到逮捕,原因是未向美國能源部披露獲得與中國多個實體的合同、任命和獎勵。現年 56 歲的陳剛遭到刑事指控,罪名是涉嫌電匯欺詐、未提交國外銀行和財務帳戶報告(FBAR)以及在納稅申報中作出虛假陳述。
  • 麻省理工學院200多名教職工聯名致校長公開信以支持陳剛教授
    Rafael Reif)的公開信,以支持該校早些時候被捕的陳剛教授。這是繼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向全校教職工發表公開信闡述麻省理工學院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關係後,陳剛教授被捕事件再次引起了麻省理工學院社區的巨大關注。這封公開信首先對陳剛教授的學術貢獻作出很高的評價。公開信中說:「作為麻省理工學院陳剛教授的同事和朋友,我們贊同他最近被捕時感到的沮喪和痛苦。
  • MIT校長公開信澄清:是學校與南科大合作,不是陳剛個人
    圖源:http://meche.mit.edu/people/faculty/gchen2%40mit.edu在美國司法部門對華人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的起訴書中,其中一條稱陳剛接受了2900萬美元的海外經費資助,其中1900萬美元來自中國的南方科技大學。2021年1月22日,MIT校長拉斐爾·賴夫(L.
  • 國大教授被指控,「高校潛規則」真相究竟如何?
    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被爆出現教授性騷擾的事件。校園頻現類似事件,在近些年來屢見不鮮。本篇文章,我們來探討一下這種社會現象出現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國大爆出性騷擾事件教授被指控鄭永年,浙江省餘姚縣人,於北京大學獲得國際關係學士後,赴美取得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 臺灣一名女生指控助理教授強迫其口交
    臺灣一名女生指控助理教授強迫其口交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0日 07:41 來源: 臺海網   臺海網7月19日訊 一名淡江大學助理教授涉嫌在MTV包廂內強迫女學生口交,被女學生指控後遭警方移送法辦。
  • 陳剛一案迎來轉機?美針對華人學者的行動可能會趨緩
    2018年,陳剛教授在南方科技大學的公開演講,圖片來自南方科技大學就在不喜歡科學的美國前總統川普離任的前5天,知名華人學者、麻省理工學院(MIT
  • 谷歌員工又發聯名信起義了:Jeff Dean道歉,AI倫理學家回歸
    周三,美國包括德克薩斯州在內的10個州又指控谷歌「濫用在線廣告方面的壟斷地位」,直指公司利潤這塊「大肥肉」。完全沒有過節的心情了!自12月9日,谷歌CEO皮採在一封內部郵件中道歉之後,谷歌方面對於Timnit Gebru的「離開」沒有再作任何公開表態。
  • MIT校長稱陳剛與中國合作是代表學校而非個人,百名教職員工聲援|科研圈日報
    Rafael Reif 發布公開信,就該校華人教授被捕事件進行說明,並解釋了 MIT 和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合作事宜。公開信稱,雙方「於 2018 年展開合作,在 MIT 和中國南方科技大學分別創建機械工程研究和教育中心(Center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陳剛教授代表 MIT 出任該中心首屆教務主任,但這並不是一次個人合作;這是一個院系合作,由麻省理工學院支持」。
  • 9-11惟一被指控疑犯認罪 其精神狀態被質疑(圖)
    9-11惟一被指控疑犯認罪 其精神狀態被質疑(圖)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卡利亞·穆薩維已經向政府表示,他將承認自己在「9·11」恐怖襲擊中所受的指控。熟知此案內情的消息來源稱,如果法官認定穆薩維精神正常,那麼對他的指控將進入有罪申請程序。  穆薩維精神狀態被質疑  但是,穆薩維的認罪計劃受到了他律師的反對。
  • 李奮飛:對薄熙來的「否認指控」不必過度闡釋
    原標題:對薄熙來的「否認指控」不必過度闡釋 2013年8月26日13時04分,隨著濟南市中級法院副院長王旭光敲響法槌,備受社會關注的薄熙來涉嫌受賄、貪汙、濫用職權案經過近5天的公開開庭審理,被宣告一審庭審結束。
  • 國際思想周報|令學界譁然的性騷擾指控
    據報導稱,早在1990年代,博格還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時候,就有女學生指控他性騷擾。因為這些指控,當那些女生正在哲學大樓上課時,他被禁止進入該樓。耶魯2008年聘用博格時,完全知曉此事。博格被訴性騷擾在美國學界已不算新事,但此次Buzzfeed長篇報導,引起了公眾譁然。著名的芝加哥大學法律與哲學教授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C.
  • 臺大法律系教授指控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
    導報訊 (駐臺記者 薛洋 文/圖)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29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證據,稱其並未在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其現在展示的博士證書是偽造的贗品。
  • 聯合國氣候機構被指控腐敗
    開發計劃署對腐敗指控作出回應,說它 "極其嚴肅地對待所有財務管理不善和其他違規行為的案件"。"開發計劃署說,它 "最密切地監測 "全球環境基金的項目。開發計劃署說:"這個項目組合,大部分是由國家和國家以下機構、民間社會組織以及其他聯合國組織實施的,要接受一個錯綜複雜的定期審查、獨立評估和審計系統的監督"。
  • MIT 機械工程系系主任陳剛訪談
    1988 年,當時已經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田長霖教授在華工講學時,香港王寬誠基金會找到田教授,請他在中國大陸招生,基金會出獎學金。當時華科教研室推薦了兩名青年教師面試,陳剛就是其中之一。在經過了近一個小時的英文面試之後,田長霖先生當場決定將陳剛收為自己的博士學生。自此,陳剛開始了自己的海外學術生涯。
  • 海外留學,被導師指控學術不端該怎麼做?
    如果真的有類似行為,得到處罰也是種因得果,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的小眾群體,也可能由於一些誤會被指控為學術不端,當隻身在國外,真的遇到這類嚴重指控該怎麼做呢?直接拿證據跟導師對線?不不不,咱們不悶聲作大死,小曼這裡以英美留學的情況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這種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方法。
  • 致麻省理工社區的信:關於麻省理工與南科大的合作關係和陳剛教授的幾點澄清
    1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陳剛在美被捕,後被保釋。
  • 7位副總裁籤聯名信要求罷免董事長?瑞幸咖啡回應:情況屬實
    7名副總裁籤聯名信要求罷免董事長?據中新網報導,有消息稱,瑞幸咖啡7位副總裁及多位高管籤署聯名信,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瑾一。對此,瑞幸咖啡方面回應,「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
  • 指控有奇招:參考文獻中標註「抄襲」
    但關於抄襲指控,除了在參考文獻的標註外,並沒有提供剽竊性質的詳細信息,也沒指出該論文的剽竊來源。John’s大學心理學教授Miguel Roig曾就學術寫作的抄襲問題發表過多篇文章。他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抄襲指控,他說:「學術抄襲的形式多種多樣,而且嚴重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單單將所引論文標記為「抄襲」是不夠的......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知道抄襲的性質與被抄襲作品的相關信息,這樣才能得知剽竊作品中剽竊部分佔有多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