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六個小時裡,十個個英國人中就九個提到了天氣。這真的很不尋常嗎?如果真是這樣,難道是文化和氣候讓他們如此對天氣著迷?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說,談論天氣是是拯救無趣英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說,天氣話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無實質內容。為什英國人喜歡談論天氣?這一問題困擾了外國人幾十年。
英國最新調查表明,94%的參與者承認在過去六個小時中曾談論過天氣,38%在過去一小時內提到過這個話題。「也就是說,幾乎每時每刻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英國人要么正在談論天氣,要麼已經談論過或正要談論天氣。」社會人類學家凱特•福克斯說(Kate Fox)。2010年,凱特進行了這項研究,作為其作品《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Watching the English)一書的補充材料。
那麼,為何英國人喜歡談論天氣呢?是英國的天氣值得談論,還是這只是一種奇怪的文化傳統呢?其他民族也有類似的嗜好嗎?
多變的天氣
英國的地理特徵賦予其顯著的氣候特徵:溫和、多變、不可預測。
英國位於大西洋沿岸,處於風暴軸末端,風暴軸是大洋上相對狹窄的區域,在盛行風作用下風暴會沿此區域南下。「這些風暴是由赤道和北極的溫差造成的。」道格拉斯•帕克(Douglas Parker)說,他是英國氣象局的氣象專家,兼任利茲大學氣象學教授。
冷暖兩股氣流交匯時,大氣環流就產生了龍捲風,而英國正處於這兩股氣流的尾部。
英國地理位置特殊,承受著大氣環流引發的風暴衝擊。圖片來源:史蒂芬•斯普拉科戈恩(Stephen Spraggon)/阿拉米(Alamy)
英國位於中高緯地區,但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加上島嶼眾多,空氣非常溼潤。「大氣中的水汽,使天氣更加難以預測。」帕克說。
因此,英國民眾永遠不知道下一刻天氣怎樣,是夏天下雪,還是冬天穿T恤。最近,威爾斯中部測量出了史上最熱的11月,溫度達22.4℃,溫和宜人。「同許多國家相比,英國的氣候預測難上加難,」特雷弗•哈利(Trevor Harley)說,他是鄧迪大學認知心理學系負責人,還建立了一個網站專門討論英國天氣,「英國的天氣總是在變,如果沒變,那也很快就要變了。」
由於英國天氣的極端特點,討論天氣的論壇大量出現。(不要懷疑,確有此事!)英國天氣新聞小組(British Weather Newsgroup)就是例證,該網站於90年代中期建立,最初是天氣愛好者探討天氣的論壇,至今依然運營著。
如今,天氣的方方面面都成為了討論對象,不過還是可以分成兩大主題,哈利說。一個是對極端天氣的預測,也可說是對極端天氣的渴望,比如渴望傳統的白色聖誕節,雖然51年來,英國人在聖誕節期間迎接大範圍極端降雪天氣的次數僅有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