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整潔和雜亂的差距,長大後一目了然

2021-01-08 綠葉媽咪

文|綠葉媽咪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你看看你的房間,像個垃圾堆一樣!」「桌上亂七八糟,每次都要我幫你收拾。」「我好不容易收拾乾淨,你又東丟西丟!」在家裡負責家務活的媽媽,大多都對孩子吼過上面這些話,總是為孩子邋遢、不愛乾淨的生活環境而煩憂。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連自己的生活環境都做不到整潔有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人的性格特徵、生活習慣和態度,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很大的問題。

整潔有序和雜亂無章的差距,長大後一目了然

人們通常認為女孩愛乾淨、整潔,可是我的一個舍友小嚴卻恰恰相反。東西總是亂丟,常常找不到自己的筆,床上被子衣服全堆在一起,大家常常吐槽她完全看不出是「處女座」。

後來去了小嚴家裡,才知道什麼叫「小巫見大巫」。她家居住面積不小,但各種東西被塞得亂七八糟,父母因為工作忙也懶得收拾,生活不怎麼講究。

小嚴就在「垃圾堆」一般的環境裡長大,因此也養成了不愛收拾、丟三落四、偷懶、拖延、不自律等壞習慣。而且至今沒有找到對象,因為別人一看到她邋遢的生活環境就被勸退了。

而男生通常被認為「邋裡邋遢」,但是身為班長的小陳,總是保持衣服乾淨整潔,桌子上的書擺放得整整齊齊。為人十分自律,做事認真負責,從未出現披露,大家都非常信任他。

有一次開家長會,他的媽媽來參加,身上穿著樸素簡潔。大家才知道,小陳家裡是開小賣部的,他從小就經常幫媽媽幹活,清點店裡的貨物,自然而然地養成了收拾、整理的習慣。

很明顯,一個孩子是否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他將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愛因斯坦不愛收拾,不也是天才?

也有人辯解:愛因斯坦、畢卡索、馬克吐溫、扎克伯格等名人都有一個「怪癖」,那就是不愛收拾書桌,但並不影響他們成為天才,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而且,愛因斯坦還有一句名言:「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的大腦,那麼空白書桌又意味著什麼呢?」

實際上,愛因斯坦把收拾書桌的時間用來學習和思考,而大多數人只是以此當做自己不收拾書桌和房間的藉口,轉而把時間消磨在打遊戲、看電視、睡懶覺和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上。

愛因斯坦、畢卡索、馬克吐溫、扎克伯格等名人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絕非是「不愛收拾」。

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愛因斯坦的大腦,不學習其勤奮自律、刻苦鑽研的精神品質,只學習一些表面功夫,這不就是「東施效顰」嗎?

從實際體驗來看,混亂的環境雖然能夠讓人不受拘束、打破常規,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但也要具備堅定的意志力和濃厚的興趣,否則就會被享受和偷懶的念頭給打敗。

而且,處於雜亂無序的環境容易使人引發焦躁、暴怒的情緒,比如找不到自己想找的東西;處於整潔有序的環境更能使人心情愉悅,充滿幹勁和精氣神,做事井井有條、效率更高。

愛乾淨、愛收拾的孩子,往往具備哪些優點?

01勤快自律

不愛乾淨,不收拾自己的東西,說白了就是懶,而愛乾淨的孩子會更勤快。一方面是忍受不了生活的環境髒亂差,另一方面是為人自律,就算家裡不亂也會定期打掃衛生。

02注意細節

愛乾淨的孩子,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往往很注意細節,不放過任何一點垃圾。不僅在生活上,在學習和工作中也很注重細節,做什麼都追求極致,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03有責任心

這類孩子從小就幫家裡分擔家務活,所以更為成熟、懂事,有責任心。不但自己收拾得體,也樂於幫助別人,比如路上看到垃圾會撿起來,自行車倒在路邊會扶起來等等。

父母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一個人「髒亂差」給人的印象是很直接的。一眼看過去,邋遢的外表會給人產生不好的觀感。言行舉止不注意細節,比如亂扔垃圾、吐口香糖,也給人一種沒家教、沒禮貌的印象。

相對來說,愛乾淨的孩子表現出良好的家教和高情商,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對學習、生活和事業都會有很大幫助。所以,父母從小培養孩子愛收拾、愛乾淨的生活習慣很重要。

首先,培養孩子的秩序感,不是無時無刻要求家裡保持整潔,而是分區域和時間段。

分區域是因為一個家裡總是有「活動區域」和「儲藏區域」,比如應採兒就要求Jasper不許把玩具亂扔在客廳,只能放在他自己的房間裡。

分時間段則例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父母不幹涉;但是玩完之後,要引導孩子把玩具收拾起來,放在固定的玩具箱裡。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不但自己要愛收拾,也要培養孩子及時收拾垃圾的好習慣。

如今人們越來越提倡「垃圾分類」,但這是一個相當繁瑣的事情,就連大人也不一定能分清「溼垃圾」、「幹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等,因此就更要從小教導孩子。

推薦給孩子們這一本科普立體翻翻書《垃圾立體書》,書中包括了生活垃圾、海洋垃圾等的產生、處理,以及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利用等方面的內容。

全書匯集137處細節,詳細講述垃圾如何「變廢為寶」;還設計有48個小機關,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通過翻一翻,增強閱讀體驗和互動性,直觀的立體呈現形式,將趣味性和科學性結合。讓孩子身臨其境,初步了解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的知識。

內容簡單易懂,紙張厚實、綠色印刷,插畫豐富,好玩又好讀,孩子一定會愛不釋手。

現在只需要48元,就能將這本《垃圾立體書》買回家,讓孩子正確和對待認識生活中的垃圾吧!

最後,父母要捨得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有些父母溺愛孩子,怕孩子累著傷著,從不讓孩子做家務。最後會導致孩子變成「生活白痴」,一旦父母不在家裡就會變成「垃圾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愛收拾、愛乾淨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別在「垃圾堆」裡養大你的孩子,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
    導讀:別在「垃圾堆」裡養大你的孩子,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文|天堂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垃圾快樂」雖然給了孩子短暫的歡愉感,奪走了的卻是孩子一生前進的籌碼。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了!低層次的快樂,會一點點地,讓人在無察覺中腐蝕掉孩子的一切。卻沒想到,最後,兒子在手機裡放飛自我,完全不知收斂,和父母吵架時還揚言要跳樓。
  • 不要在「垃圾堆」裡養娃了,整潔和髒亂的區別,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裡生活一樣,這樣的孩子以後能好嗎?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只在一些「打拼」的家庭中出現,有些年輕的夫妻,由於自己的懶得,所以不願意去收拾屋,不願意去整理,導致孩子生活在「垃圾堆」裡。整潔和髒亂的區別,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整潔的家庭環境,孩子也會變得整潔,因為孩子看到父母辛苦的整理,內心是不願意去再把家裡變髒亂的。
  • 別讓孩子在「垃圾堆」裡長大,家裡整潔和髒亂,對娃影響不止一點
    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期盼,很多父母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育兒經驗。一次交流中,有位父親提到了一個被大家忽略的細節: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剛開始他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後來發現在「垃圾堆」裡生活,做事效率很低,經常把時間浪費在尋找東西上。兒子也有這種情況,書桌上亂糟糟的一片,寫作業也無法專注。
  • 別在「垃圾堆」裡養大你的孩子
    ,笑容都充滿愉悅,眼神閃爍光芒,眼睛裡滿是幸福的樣子。因為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如果真的遇到了第四對這樣的父母,他們的童年會怎麼樣呢?「垃圾堆」裡長大。小兒子呢,在媽媽懷裡時就熟悉了各種牌是怎麼打的,長大後成了我們那一帶有名的賭徒。
  • 千萬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大街上,看到有殘疾人不小心摔跤,旁邊路過的一個孩子在肆意地拍手嘲笑,母親雖說在訓斥,卻拿孩子沒有辦法。在家裡,父母看著孩子的試卷唉聲嘆氣,既不想逼著孩子讀書學習,可一次次糟糕的成績實在落後別人太多。釋放孩子的天性,不是任由孩子胡來。 很多父母也根本不是「放養」,他們眼中的放養,其實是放棄、是放縱,甚至最後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其實,最初開始放養孩子的家庭,是因為家庭經濟和工作環境所迫,實在無能為力才讓孩子順其自然長大。
  • 從小被打大的孩子,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一目了然
    長大後差距明顯小凱和小澤兩人從小就一起玩得很好,算是非常鐵的兄弟倆,但各自出身於不同家庭。雖然從小一起玩耍一起長大,兩人的原生家庭給予他們不同的成長環境,也造就了兩人不同的人生軌跡。的確,沒有人從小到大的經歷是完全相同的,但他們兩人的原生家庭環境,一個從小在挨打的環境裡長大,一個從小在不挨打的環境中成長。
  • 每天「喝牛奶」的孩子,和「吃鈣片」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一目了然
    另外食補的方法也很常見,不少家長會讓孩子從小養成喝牛奶的習慣,進而達到每日補鈣的目的。每天「喝牛奶」的孩子,和「吃鈣片」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一目了然上述兩種不同的補鈣方法,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效果,寶媽們知道嗎?同樣的孩子,一個天天喝牛奶,一個每天吃鈣片,長大後的差距可謂是一目了然。
  • 「垃圾堆」裡能養出聰明娃?家長別被騙了,亂中有序才是育兒重點
    想到以後漫長的育兒之路,云云感到十分心塞,如果孩子連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都無法養成,那麼即便有一天離開了家,走上了社會,那也不能讓父母放心呀!>與太過於雜亂的生活環境相比較,太過於整潔的環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但對孩子的智力發育而言,卻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 同樣是富養女兒,王詩齡和lucky的差距,一目了然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李湘和女兒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她們的衣著穿搭都是世界頂端品牌,非常的奢華。儘管人們認為孩子應該以童趣純真為主,但是被奢侈品包裝下的王詩齡卻總是給人一種老氣甚至是俗氣的感覺。據李湘自己表示,她一個月要花65萬來養孩子。這讓很多網友咋舌,暗稱這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富養孩子了,李湘對女兒夠大方。也是真的豪氣 戚薇是娛樂圈中另一位有著女兒的母親,她的女兒小名叫做Lucky。伴隨著戚薇和家人在綜藝節目中的曝光度,Lucky也成為了大眾所熟悉的小小人物。
  • 精緻媽媽和邋遢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有何不同?兩者的差距一目了然
    導讀:精緻媽媽和邋遢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有何不同?兩者的差距一目了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精緻媽媽和邋遢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有何不同?兩者的差距一目了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要二胎」和「不要二胎」20年後生活,差距一目了然
    「要二胎」和「不要二胎」的家庭,20年以後的生活,差距一目了然! 二胎,生還是不生,這真的是個問題。二胎開放後,很多家庭都在思考要不要生孩子。綜合考慮後,二人認為雖然家裡的經濟條件還行,但是這樣生了孩子就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水平還有給老人帶來麻煩。。
  • 總「出去浪」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性格也完全不一樣。有些孩子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但有些孩子就比較沉穩內斂,所以每到空閒的時候,他們所選擇的放鬆方式也截然不同。其實,孩子們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對他們長大之後的生活狀態也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那麼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總是「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呢?
  • 懶媽媽+雜亂的家,會毀掉孩子的自律習慣,長大後很難有大成就
    原本老師打算和小明媽媽好好聊聊,讓家長也多督促下孩子的學習。可是當小明媽媽打開房門那一刻,老師的想法發生了「改變」。只見小明家裡非常雜亂,客廳裡到處堆放著衣服和雜物,餐桌上還擺放著上一頓飯菜,出門迎接老師的小明媽媽也是衣著邋遢。雖然小房子很大,但因過於雜亂而讓人覺得有些侷促。
  • 睡午覺的孩子和不睡午覺的孩子,不需要長大,6歲後差距一目了然
    生長期的孩子雖然一天都不能缺覺,但中午睡覺和晚上睡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很多家長都覺得其實孩子不睡午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確定睡午覺和不睡午覺的孩子的差距前幾年看不出來,但6歲以後,差距就會變得越來越明顯,家長要先了解清楚。
  • 「垃圾堆」裡長大的孩子,都成什麼樣啦?
    孩子們看到前三對父母時,笑容都充滿愉悅,眼神閃爍光芒,眼睛裡滿是幸福的樣子。 但是看到第四對父母時,他們的眼神瞬間失去了光芒,臉色凝重,變得忐忑不安。 雖然片子只有短短幾分鐘,很多人看完都沉默了。 因為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如果真的遇到了第四對這樣的父母,他們的童年會怎麼樣呢?
  • 李玫瑾教授:經常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一目了然
    李玫瑾教授:經常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一目了然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電子時代來臨,科技電子類產品更新換代比之前更快,功能也更齊全。人們對於手機、平板、電視等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也日益顯著,很多人都淪為了「低頭一族」。
  • 「硬骨頭」媽媽和「軟柿子」媽媽,誰家孩子更優秀?差距一目了然
    都說養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現實中,母親往往是那個陪伴孩子最久、教導孩子最多的人。差距一目了然小周和小於是一對從大學開始的好朋友,由於家住得近,兩人結婚生子後還會時常互相走動。小周打小脾氣就很硬氣,哪兒磕了碰了,都不會像其他小姑娘一樣掉眼淚。從小父母就笑她「硬骨頭」,不過這脾氣好就好在不會讓別人欺負到頭上來。
  • 孩子從小戴眼鏡和不戴眼鏡,長大後顏值有很大差距,一目了然!
    旁邊坐著的一位奶奶問那麼年輕的媽媽,怎麼孩子這麼小就給他戴了眼鏡了?孩子媽媽說,孩子眼睛有些散光,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散光度數挺高的,一定要佩戴眼鏡進行矯正。不戴眼鏡就看不清,看不清就會眯眼去看,這樣更加重視疲勞,度數也會越來越深,或者裸眼視力發育不良導致弱視,所以就給孩子配眼鏡戴了。孩子從小戴眼鏡和不戴眼鏡,長大後顏值有很大差距,一目了然!
  • 雙胞胎兄弟,哥哥隨便養,弟弟精緻養,長大後兩人差距明顯
    孩子的教育是縈繞在父母心頭的大難題,每個父母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讓孩子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是,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給孩子一樣的教育,導致一個家庭的兩個孩子出現巨大差距。李女士和丈夫婚後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胎,是個雙胞胎。但是李女士夫婦在外工作,很難一下子照顧兩個孩子,於是就把大兒子放在了老家,自己和丈夫邊工作邊照顧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