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垃圾堆」裡養大你的孩子,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

2020-09-05 天堂情感

導讀:別在「垃圾堆」裡養大你的孩子,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

文|天堂情感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One
幾天前,我在芬蘭看了一部幾分鐘的公益片《孤兒院》。
看看裡面的4對父母:
第一對:爸爸靜靜地看書,媽媽在一旁打掃屋子,偶爾還會互相看一眼,眼睛裡滿是愛。孩子們一見就自然地笑了。
第二對:夫妻倆坐在一張桌子旁吃飯,偶爾拿起盤子,他們談笑風生。眼睛裡也充滿了愛,讓孩子們自然親近。


第三對:站在櫻桃樹下約會,旁邊有個嬰兒車,一家人都很開心。
第四對:丈夫醉醺醺歪歪,妻子與他大吵大鬧,房間凌亂,玻璃破碎,負能量泛濫。


當孩子們看到前三對父母時,他們的笑容洋溢著喜悅,眼睛閃爍著,眼睛裡充滿了幸福。


但當他們看到第四對父母時,他們的眼睛立刻失去了光芒,他們的臉變得嚴肅而不安。
雖然這部電影只短短幾分鐘,但許多人看完後都默不作聲。
因為孩子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如果真的遇到了第四對這樣的父母,他們的童年會是什麼樣的呢?
有人說良好的家庭氛圍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家裡度過的,這是真的。
每一點都能感覺到。
Two
可悲的是,許多孩子在「垃圾堆」裡長大。
我還記得有一次,那是午夜,我碰巧在房間裡打字寫了一篇文章。
我聽見有人在樓下的路上爭吵。
我通常習慣於一些年輕人在河邊喝酒叫喊。
但那天不同了,感覺我們就在樓下。
我打開窗戶看了看。
一輛白色小轎車停在路中間。
一個男人抓住一個女人,在那裡爭吵。
他們倆把周圍的一切都忘得一乾二淨。
還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躲在車後面。
如果她突然過來,可能會被過往車輛撞倒。
但目前她的父母正忙著爭吵。
孩子只是站在那裡看,一動不動。
當我看到這個孩子時,我覺得她真的很可憐。
此時,大多數孩子已經睡著了。
她還得親眼目睹父母在大路上的戰爭。
整個過程持續了幾十分鐘。
坐在中間的大人推搡、推搡、喊叫,還把孩子拉了過來。
終於匆匆開車走了。
對孩子們來說,沒有什麼比目睹父母互相攻擊和傷害更可怕的了。
因為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他們都是我最親近的人。
他們野蠻的一面會給他們一些痛苦的回憶。
然而,許多孩子生活在父母的垃圾情緒中。
他們不知道如何避開孩子們,互相責罵、攻擊,甚至打架。
過度的環境也會把孩子拖入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然而,在這樣的家庭戰爭中,每個人都是輸家。
受傷最多的是孩子。


Three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個孩子,你可以去孩子家看看。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他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的起源。
我的一個同事曾經是一個有名的馬大哈。
一篇稿子校對三遍後,他拍拍胸脯說沒問題。
最後,會有幾個錯誤等著你去發現。
如果他讓他找東西,他會翻遍桌子的所有抽屜,告訴你他沒有找到。
雖然他很熱心,但這種情況仍然影響工作效率。
經常被領導批評。
後來,我們去了他家一次。
大家都驚呆了。
因為沒有地方坐。
家裡家具上的灰塵也可以用來用手指做記號。
太亂了,什麼都沒有。
我注意到他兒子的桌子。
它和他的書桌一模一樣。
有一桌文具,很多書掉在地上,皺巴巴的,它們應該已經在地板上很多天了。
我們經常聽到他在辦公室裡說他的兒子是馬大哈,他經常被落在後面。
當時,我們還安慰他,孩子都是這樣的。
如今看來,真的是家庭環境影響了孩子的習慣。
如果從小就沒有歸納和整理的習慣,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影響,變得毛毛躁躁的。
做事就比較粗心,容易出錯。
我非常欽佩一些父母。
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細節上卻讓人驚嘆。
我們老家最早考上北大碩士的那個家庭裡就有一個這樣的媽媽。
她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婦。
但是她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非常整潔舒服。
她每天上午去去田間做事,下午回家給孩子們準備飯食。
周末還會帶孩子們一起去做事。
我們那時候在她們家玩,她就邊忙著手裡的活,邊跟我們聊天,非常和氣。
但是她從不參加村裡那些牌局,也很少在田間地頭跟人嚼舌根子。
但村東頭的李家媳婦就不同,家裡的牌局從不間斷,常常組局到半夜三更。
白天家裡也是車水馬龍,非常熱鬧。
都是些周邊的小混混,村裡沒事做的懶漢光棍,還有一些愛湊熱鬧不做事的村婦。
看上去人緣不錯,但把孩子們給害苦了。
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找不到安靜的學習之處。
也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學業。
她的大兒子初中沒讀完就輟學了。
小兒子呢,在媽媽懷裡時就熟悉了各種牌是怎麼打的。
長大後成了我們那一帶有名的賭徒。
當回頭再看,誰能否認家庭對一個孩子成才的作用呢?
好的父母並非要給孩子一個大富大貴的生活環境。
但是也不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垃圾堆」裡。
Four
孩子受著家庭的影響,無形之中就會把父母當作榜樣。
我發現兒子從出生後就觀察我,模仿我。
特別是模仿我這個爸爸的行為動作。
記得小的時候,我常常在前面走,有時悄悄回頭,發現他正在後面模仿我的步子和手插兜的姿勢。
沒有一絲刻意,而是很自然地為之。
在家看書時,我有時躺在床上看,有時趴在床上看。
這些都被他學去了。
所以他經常拿著書也在床上躺著看或者趴著看。
我知道那個對視力不好,但是要正襟危坐地去讀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
我想他還真做不到,也沒必要那樣。
我只能常常提醒他換換姿勢或者讓他起來跟我玩玩,放鬆一下。


如今,我經常聽到他跟小夥伴們說:「這是我爸爸說的。」
「我爸爸就是這樣做的。」
「你問問我爸爸就知道了。」
我平常跟他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其實孩子都看在眼裡。
真的讓我覺得有壓力啊。
因為我的好習慣,孩子會看到,
但是我的不當言行,也會被孩子學去的。
所以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覺得做父母,至少要每日一省:為人父母而盡責乎?
很多人急匆匆地四處求助,說孩子有很多問題,怎麼辦?
實際上問題的根源往往在家庭,在父母。
把自己的問題先找到並解決,才是父母需要做的最緊迫的事。

感謝各位看完這篇文章,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請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哦,小編收到大家愛的鼓勵,一定會元氣滿滿,繼續給大家推送每天不同的精彩內容的。長得好看的人都聚集過來啦,你還在等什麼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別在「垃圾堆」裡養大你的孩子
    「垃圾堆」裡長大。好的父母並非要給孩子一個大富大貴的生活環境,但是也不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垃圾堆」裡。「我爸爸就是這樣做的。」「你問問我爸爸就知道了。」所以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把自己的問題先找到並解決,才是父母需要做的最緊迫的事。
  •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垃圾快樂」雖然給了孩子短暫的歡愉感,奪走了的卻是孩子一生前進的籌碼。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了!低層次的快樂,會一點點地,讓人在無察覺中腐蝕掉孩子的一切。娛樂至上的時代,低級誘惑無處不在,但太多時候,孩子沉溺於「垃圾快樂」的第一推手往往不是他自己,而是父母的忽視。一名初二男生,學校排名300開外,但父母為了激勵他學習,竟然還買了一部手機給他。「你學習要再好一點,多進步幾名!」說完,也就撒手不管了。
  • 父母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整潔和雜亂的差距,長大後一目了然
    文|綠葉媽咪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你看看你的房間,像個垃圾堆一樣!」「桌上亂七八糟,每次都要我幫你收拾。」「我好不容易收拾乾淨,你又東丟西丟!」在家裡負責家務活的媽媽,大多都對孩子吼過上面這些話,總是為孩子邋遢、不愛乾淨的生活環境而煩憂。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 千萬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大街上,看到有殘疾人不小心摔跤,旁邊路過的一個孩子在肆意地拍手嘲笑,母親雖說在訓斥,卻拿孩子沒有辦法。在家裡,父母看著孩子的試卷唉聲嘆氣,既不想逼著孩子讀書學習,可一次次糟糕的成績實在落後別人太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快樂教育「的概念就逐漸在家長圈流行開來,很多家長為了」釋放孩子的天性「,任由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不約束,不教導,不指引,不打罵,以為這樣做才是對孩子人生最好的幫助。 但本質上來說,快樂教育就是所謂的「放養」。
  • 12歲男孩身患癌症,媽媽崩潰大哭吐露: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記得80後的孩子小的時候都會跟夥伴們一起去遊戲廳裡面「一決高下」,那時候就怕父母突襲遊戲廳,將孩子捏著耳朵領走,但是孩子仍然沉浸在遊戲廳的世界裡,屢試不爽。90後的孩子開始流行去網吧,在網吧裡面與朋友聯機打遊戲,有的時候回家吃飯都會忘記。
  • 12歲男孩肺癌晚期,母親一句話曝光真相: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了
    「垃圾快樂」雖然給了孩子短暫的歡愉感,奪走了的卻是孩子一生前進的籌碼。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了!低層次的快樂,會一點點地,讓人在無察覺中腐蝕掉孩子的一切。娛樂至上的時代,低級誘惑無處不在,但太多時候,孩子沉溺於「垃圾快樂」的第一推手往往不是他自己,而是父母的忽視。一名初二男生,學校排名300開外,但父母為了激勵他學習,竟然還買了一部手機給他。「你學習要再好一點,多進步幾名!」說完,也就撒手不管了。
  • 「垃圾堆」裡長大的孩子,都成什麼樣啦?
    孩子們看到前三對父母時,笑容都充滿愉悅,眼神閃爍光芒,眼睛裡滿是幸福的樣子。 但是看到第四對父母時,他們的眼神瞬間失去了光芒,臉色凝重,變得忐忑不安。 雖然片子只有短短幾分鐘,很多人看完都沉默了。 因為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如果真的遇到了第四對這樣的父母,他們的童年會怎麼樣呢?
  • 不要在「垃圾堆」裡養娃了,整潔和髒亂的區別,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導讀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父母教育的方式已經方式了變化。以前老一輩子人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能做的事,他們就必須自己做。現代人的教育方式:只要大人能做的事,堅決不讓孩子做。尤其是孩子在玩過玩具之後,滿屋都是孩子的玩具,認可家長不愛收拾,也堅決不會讓孩子去收拾,很怕孩子累到。
  • 日本留學中介別在垃圾堆裡找!避坑必看指南!
    小編由於工作原因採訪到了日本和硯藝術塾的老師,老師直接用大白話說一說到底該如何找日本留學中介,超級避坑指南,別在垃圾堆裡找中介了! 接下來再說一說研究生申請: 老師主張能自己diy的就不要太依賴中介,如果真的能力不夠也不要自己毫無了解就籤合同。去日本留學不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找中介,你必須要有一個大概認知才能有一個合理的評判標準,要多通過網絡搜集信息,多方對比,切忌一錘定音,衝動決定。
  • 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成天待在家裡就好,家長需要反省了
    導讀: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成天待在家裡就好,家長需要反省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成天待在家裡就好,家長需要反省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垃圾堆裡撿來的,樹上長出來的,別再跟孩子這麼講了
    當孩子問到:「我是怎麼來的,是從哪裡來的?」時,大多數的父母會由於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懂如何回答孩子,就丟給孩子一句「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從樹上長出來的」「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之類的回答。今天之後,請父母不要再這樣回答孩子了,你這樣的回答會給孩子很大的誤解,甚至在孩子心理留下陰影。燕燕就是因為媽媽的一句「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留下童年陰影的孩子。燕燕說,因為媽媽這樣說,小時候她一直以為她不是父母親生的,是撿來的。
  •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7-12歲最應該看的兩本雜誌
    在孩子發育的每一個黃金期,父母都要把握住機會,輔助孩子的技能發育,7-12歲是孩子的閱讀黃金期,想要培養閱讀習慣的父母,尤其需要抓緊。不管你是科技控、天文控、歷史控....無論哪一種都能在《萬物》中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
  •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很多爸爸媽媽正在做,看完要反省了
    導讀: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很多爸爸媽媽正在做,看完要反省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很多爸爸媽媽正在做,看完要反省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合格的父母有多可怕?未婚女將兒子藏冰箱2年,女兒活在垃圾堆
    2年,而且還囚禁年幼的女兒,讓她生活在垃圾堆般的環境中。孩子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既然已經選擇將孩子生下來,就應該對孩子負責。不合格的父母有多可怕?日本伊坂幸太郎曾經說過的:「一想到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很可怕!」
  •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閱讀+科普,7-12歲最應該看的兩本雜誌!
    在孩子發育的每一個黃金期,父母都要把握住機會,輔助孩子的技能發育,7-12歲是孩子的閱讀黃金期,想要培養閱讀習慣的父母,尤其需要抓緊。這時候給孩子看的書不止影響孩子的未來格局,更是孩子能不能愛上閱讀養成習慣的關鍵。那麼抓住黃金閱讀期,什麼樣的書才應該是首選?
  • 別讓孩子在「垃圾堆」裡長大,家裡整潔和髒亂,對娃影響不止一點
    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期盼,很多父母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育兒經驗。一次交流中,有位父親提到了一個被大家忽略的細節: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剛開始他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後來發現在「垃圾堆」裡生活,做事效率很低,經常把時間浪費在尋找東西上。兒子也有這種情況,書桌上亂糟糟的一片,寫作業也無法專注。
  • 你想成為孩子需要的父母嗎?
    ., Contributor來源 huffpost.com翻譯 家長大學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是這並不影響父母們教出棒棒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長中需要愛,需要教養規則,也需要學習的榜樣。身為父母的職責之一,便是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那樣的榜樣。
  • 媽媽,你也是垃圾堆裡撿來的麼?NO,高情商的媽媽應該這樣解釋
    在有孩子之前你是不是也想過如何向孩子解釋"你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可能在咱們小時候聽到的很多的回答不是"垃圾堆撿來的"就是"充話費送的",或者直接用其他的回答來搪塞。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一直在問,而父母也一直在尋找答案呢?
  •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近期看到最多的兩個字:自律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期望孩子優秀那就先給他做個榜樣吧最近,停課不停學幾乎把有的家長逼瘋了,新的學習方式孩子不適應,更重要的是假期不規律的作息時間,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媽媽群裡炸鍋了,整天要陪著孩子上網課,早晨想多睡會,怕孩子上課不認真,全天候陪在孩子身邊,簡直心力交瘁。平時,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裡,還有點自由可支配時間,但如今,整天是圍著孩子轉,吃、喝、玩、學全都得搞定,為人父母,實屬不易啊!
  • 易怒父母養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其中一條熱門微博有7萬多人轉發,將近28萬人點讚。一位網友留言到:我媽真的前一秒笑嘻嘻,後一秒可以因為一點小事就破口大罵。家庭真的很影響孩子的性格,我在家裡都很沉默,因為秉持少說少錯的原則……還有一位網友說:當我開始成長為真正的父母時,我已經變得遍體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