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面試,首先分享一段小石自己在面試時備受打擊的經歷:
小石曾面試過一家全國連鎖的IT教育培訓機構的課程諮詢師,因為朋友們覺得小石的口才還可以,對網際網路行業和相關知識的認知也還算深刻,然後小石就去嘗試了一下。
第一輪面試,可能因為太過在乎,也有點小緊張,感覺發揮的不是特別好,講到自己的項目經驗時說話也不夠順暢,在小石自己都感覺沒戲的情況下,沒想到第二天竟然通知我去第二輪複試。小石準備非常充分之後,自我感覺發揮的也還不錯,但自信心卻還是遭受了面試史上最沉重的打擊!
面試時有聊到小石同學或者朋友的情況,剛好小石也有在北京、上海、杭州做程序、工程師的朋友,他們的薪資待遇非常高,平均月薪都在1.5萬以上,然後面試官就從個人薪資待遇、工作機會、跳槽選擇權、人生發展等方面做了一個對比,那一瞬間,讓小石感覺自己好失敗,好受打擊。
在小石自己都有點懷疑自我的時候,面試官說,如果你想快速趕上或超過我同學,可以選擇他們那的某某課程。小石感覺不太對勁,有氣無力的說考慮考慮就走了。
在後來,遇見一同事,在一次閒聊過程中發現他也去過那家培訓機構面試,經歷跟我是一樣的。才感覺,原來,這是很多培訓機構對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的面試套路,先打擊你的自信心,然後給你希望,讓你報班學習。
當然,可能學過相關課程之後,確實也會有效果,找工作也可能更容易,待遇也會更好一些。但是,這種打著招聘名義的套路式銷售,是否真的合適,還是一個非常值得商榷的問題。
再之後,我請教我一做了多年人事經理的朋友有關面試技巧的問題,她告訴我想要讓面試官尊重你,你至少得把他們問你的問題都問回去。因為你是去談合作,而不是去求工作。她告訴我,無論雙方差距多大,至少在你沒有正式入職之前,雙方完全平等。她說你在面試時,一定不能輸了氣勢,有的面試官可能會故意給你壓力或者設置一些障礙,就是想看看求職者的反應,如果你沒有機智化解或者沒有處理好,要麼不會得到工作,要麼入職之後被各種刁難和遭受不公的待遇。
她還告訴我,一般面試最後,面試官都會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而如果你不知道該問哪些問題時,你至少可以問三個問題:
第一,職位空缺的原因,或者說你面試的崗位,上一個員工離職的原因,就像面試官問你上一份工作為什麼辭職一樣。這個問題一定要問,既合理,又不輸氣勢,而且也能了解到公司存在的一些問題,也能從面試官的回答中判定面試官自己是否說謊或有所隱瞞;
第二,公司如何保證人才不流失。一般面試官都會問,你的工作計劃、生活習慣和人生目標之類的,就是想根據你的情況判定你能在公司呆多久。而你問這個問題,也能知道公司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且能知道公司是否有培訓機會和完善的晉商通道,同時也能讓面試官感覺你很有上進心;
第三,試用期時長,以及通過試用期的標準。這個問題非常關鍵,能防止試用期過後,公司不給你轉正,影響你的收入;
第四,具體的工作內容,如果有考核,一定要問清考核的相關標準。我這人事經理朋友自己就遇到過這種情況,入職之後,公司讓她做一些雜活,而且因為雜活沒有幹好從而影響自己的考核。還有就是,考核的標準一定要能量化,不能說工作幹得好不好由人感覺,老闆感覺你做的好就考核達標,感覺你做的不好就扣一部分工資和獎金,這種的一定要避免。
好多求職者是不是會覺得,如果問這麼多問題,談這麼多細節,會不會影響面試官對自己的印象?
我朋友以她的親身經驗告訴我說,肯定會影響,她做了這麼多年,也會厭煩有很多問題的人,尤其是提一些有挑釁意味的問題,但是,她會很敬重這類求職者,甚至在經過權衡之後,她還會優先選擇此類求職者,因為她覺得:
一,公司和求職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就算你面試一個很普通的崗位,就算你的能力可能還達不到公司的要求,兩者的地位依然是平等的;
二,求職面試時,態度是很重要,但好態度不是卑微,而是自信;
三,求職者問的問題多了,她就會感覺求職者是真心想做,有一種想嘗試的態度。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合作,既然是合作,那合作雙方肯定會有討價還價,如果沒有爭議,要麼要麼是可能勝任不了,要麼可能入職之後會消極怠工。而且對於沒有條理,不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求職者,她還真看不上;
四,當然,她自己也遇見過很多裝逼的HR,她也不喜歡,如果是那種的情況下,這類公司不去也罷,不是你不夠優秀,是這類公司真的不能耽誤你。
最後,我想分享兩點:
第一,面試官,還請你善良;
第二,求職者,還請自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