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從農村往城市裡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的以前自己菜園種植的蔬菜,水裡的海鮮也是越來越少了,為了便利,大家也紛紛都到超市裡去買菜,買海鮮。杭州的朱女士喜歡吃魚,11月27號在超市買了一條包頭魚,回家魚頭做好之後,她卻不敢吃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嚇得朱女士自己花錢買的魚不敢吃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朱女士向記者說明,魚是現殺的,買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異樣,回家煮好,準備吃的時候,沒想到發現裡面有部分肉是藍綠色的,最為嚴重的是魚頭裡面的魚腦部位和魚鰓連接處的部位也是藍綠色的,但是魚肉卻沒有什麼問題,這就讓朱女士很不能理解。因為魚肉是藍綠色的,朱女士有一些害怕,所以一口都沒有吃,放了一個晚上後,魚頭比之前淺了不少,魚身因為沒有烹飪過,所以暫時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朱女士認為這肯定是異常的,自家吃魚已經吃了很多年了,因為正常的蛋白質,怎麼燒都不會變成藍綠色。記者陪著朱女士找到賣魚的水產商戶後,商戶表示自己賣魚賣了十多年也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
朱女士向網上發起了求助,網友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最後有兩個說法是最為可靠的,一種是水質、水源受到了汙染,一種就是呢,運輸過程中加了一些不該加的保鮮的東西。
朱女士覺得這個問題涉及到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問題,她個人不需要任何賠償,只需要超市給一個合理的解釋,超市到底賣了多少條這樣的魚,用戶吃了之後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超市方面向朱女士道了歉,其中拿出了幾張檢測報告,顯示供應商是龍遊龍和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檢測單位也是這家合作社,上面的檢測指標顯示都是合格的。超市方面表示,供應商每天都會進行自檢,他們定期也會對貨物進行抽檢,如果朱女士不認可,他們也願意進行第三方檢測,
那魚頭到底為什麼會變成藍綠色的呢?超市是這樣回答的,這個魚不是人工養殖的,它是混合養殖的,魚主要是吃一種浮萍、動物,或者藻類的食物,出現藍綠色問題呢,有可能是魚吃了綠藻類的食物後,還沒有及時消化掉。
朱女士很不認可這一解釋,找到超市轄區所屬的市場監管所,負責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員表示會對問題進行處理的。
對於此事,小編覺得這關係到食品安全問題,應該得到廣大群眾的重視,可能真的如廣大網友所說,水資源遭到了汙染,那將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你又是怎樣一個看法呢?如果你買了這樣一條魚,是不是和朱女士一樣不敢吃呢?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文章乃作者原創,歡迎您的評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