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個非遺街區開市 來聽聽傳承人們怎麼說

2020-12-17 廣州日報

今天(22日)上午,廣州首個非遺街區在永慶坊開市。記者實地走進大師工作室,聽聽他們對這個廣州文化的創新舉措,怎麼說。

廣彩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翟惠玲的工作室裡,友人、遊客絡繹不絕。她將記者帶到幾件色調清雅、設計簡潔的廣彩茶具前說,這處工作室,也是一處和年輕人對話的平臺,希望通過文創開發、跨界合作等形式,推出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工藝品,最好能藉助這樣的方式,讓他們愛上廣彩、了解廣彩。為此,自己和同事們近來一直在進行新品的研發,把現代設計的東西融入廣彩創作之中,比如,傳統廣彩往往紋飾、色彩鋪滿整件器物,而一些創新設計,則多用留白等手法。但那些能體現廣彩神韻、特色的基本要素,要保留,讓人一望而知是廣彩。

同樣是廣彩名手,國家級傳承人譚廣輝談到永慶坊非遺街區的開市說,這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認識廣州非遺、認識廣州老手藝的平臺,「過去廣州很多手藝人呢,都在深巷裡面,大家要找他們是不容易的。現在有了這個地方,無論遊客,還是愛好者,或者專業人士,大家都方便了」。廣彩有300多年的歷史,最初就是一種以外貿為主的商品,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那這樣一種曾經享譽世界的國際性商品,在今天的環境下怎樣進一步擴展影響力,讓省外、國外的遊客愛上它,身處4A景區之內的非遺街區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展示窗口。

「我們的那些東西(醒獅小工藝品)都賣瘋了」,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偉斌對記者說,「我們的公眾體驗活動,預約也都排到了年底」。他說,永慶坊非遺街區的工作坊,將大量開展參與性、體驗性、分享性的公眾活動,比如讓大家花十分鐘穿一下醒獅服裝,直觀感受下醒獅表演的基本要領;再比如讓大家親自動手,給醒獅手辦上色,從而知曉其中的講究。除此之外,醒獅這種傳統文化形式,還在這裡得到了當代演繹——二樓公眾活動區裡,設計了一個小擂臺,大家可以在這裡操控機器醒獅進行「互博」。這種融科技和競技於一體的參與性活動,以後可能每周都會上演。

「現在古琴面臨的情況和十多年前有很大不同了」,坐在工作室二樓的茶臺邊,古琴藝術(嶺南派)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謝東笑說,「當時我們是擔心學得人太少、知道太少;現在是覺得有點太『多』了」。古琴藝術的影響力上去了,參與的人大大增加,但質量沒跟上,「不能只是《高山流水》《空城計》《笑傲江湖》,到這裡就沒了,還要有更豐富的東西」。所以除了在這裡組織雅集、培訓、讀書會等活動之外,還希望能夠利用荔灣區的社區、學校資源,走出工作室進行傳習。在具體的形式上,一方面考慮和詩詞等傳統文化形式的結合,另一方面也考慮和其他樂器品種、音樂種類,比如吉他等的跨界合作。同時,非遺街區這裡有10間大師工作室,具備聚集效應,大家也在考慮一些合作的可能。總之是要圍繞古琴這個本體,注入更加豐富、本味的滋養,傳承好、傳播好古琴文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松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卜松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

相關焦點

  • VR體驗醒獅、直播永慶坊……廣式非遺如何喚起新活力?
    8月8日,圍繞非遺主題打造的「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正式啟動。廣州首個非遺街區永慶坊也在8月22日熱鬧開市,10家非遺大師工作室抱團亮相,為廣州展現「老城市新活力」打開新的窗口。而七夕之夜,坐落在廣州國際媒體港東廣場的潮墟C·PARTY乞巧派對熱鬧非凡:七夕·粵劇「街文化」開嗓、瑤族繡娘炫技、14米刺繡版《千裡江山圖》閃亮登場……  「見人見物見生活」是非遺保護的宗旨。
  • 打開「嶺南之窗」 「廣式非遺」活了也火了
    「廣州塔是廣州最廣為人知的城市建築,利用城市主要公共空間展示非遺文化,讓藝術從博物館走進社會、走入民眾生活中。」在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看來,了解才會喜愛,人們喜聞樂見,非遺才能獲得持續的生命力。  這既是傳播,亦是一種傳承。
  • 荔灣區永慶坊「旅遊+非遺」 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
    廣州市荔灣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永慶坊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城市建設提質升級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活化利用,推動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順利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驗收,並在此設置全市首個非遺街區,運用「4A景區+非遺街區」雙驅動雙促進,帶動文旅資源集聚融合,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推動老城市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 鬱孤臺街區重啟開市 給你《清平樂》的既視感
    客家新聞網訊 劉家燦 記者黃梓倩 張磊報導:5月1日,由鬱孤臺街區商戶們聯合主辦的江南宋城文化風情周啟動。當日,經贛州城投集團提升改造後的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遊區鬱孤臺街區重啟開市,吸引「贛州人遊宋城」的遊客前往遊玩。
  • 「徽州非遺夜市」在歙縣開市
    6月12日晚,「徽州非遺夜市」在歙縣徽州府衙廣場拉開帷幕,近百個徽州非遺產品攤點亮相夜市。    「徽州古城非遺夜市」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以戲曲表演、傳統工藝品、文創產品、美食小吃、農特產品、古玩舊貨等非遺項目為重點,組織本土旅遊主播和非遺傳承人進行直播,開市當晚就吸引了50多家跨省市企業合作參與。
  • 廣州擬確定新一批共47個非遺傳承基地 粵博館將成為非遺傳承基地
    大洋網訊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文廣新局發布的公告中獲悉,廣州擬確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2018-2020年度)47個。為加強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載體建設,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7月,市文廣新局組織了「2018-2020年度」傳承基地的申報和評審。
  • 廣州:打開校門 歡迎非遺
    雖然早期廣州「非遺進校園」活動相對分散,有些由學校自發組織,有些由市、區非遺保護中心搭橋聯絡,有些則是傳承人自發推廣的成果,但這些活動的開展對探索校園傳承模式,推進非遺校本教材和課程研發,助力非遺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都起到積極作用。
  • 廣州將建非遺傳承人基地
    廣州將在海珠湖附近設立非遺傳承人基地。昨日,針對有全國人大代表到廣州調研文化傳承保護工作時提出,廣州的非遺傳承人工作條件不理想,市文廣新局說,廣州正在謀劃相關的保護措施。廣州的廣繡、玉雕、牙雕等工藝非常聞名,目前廣州也有8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 廣州汕頭佛山潮州四城話你知
    廣州:抓好"示範區"建設讓紅色文化"亮"起來 「廣州以中共三大為核心全面打造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構建起『遺址保護+研究教育+旅遊推廣』為一體的紅色文化建設體系。 為做好紅色文化研究宣傳教育,廣州成立中共三大研究中心,推出《中共三大與大革命運動叢書》(10本專著),開辦6個『紅色講堂』,設立10個思政課教學點,粵劇電影《刑場上的婚禮》等一批紅色題材文藝創作受到中宣部肯定。
  • 非遺加文創,廣州把舊城改造玩出了新花樣
    這條百年老街曾是廣州最美的騎樓街,但在歲月滄桑中早已破敗不堪,街巷中許多老樓更是成為危房,有的甚至已倒塌。如何對舊城進行改造,恩寧路所在的荔灣區在推倒重建和活化老街、歷史街區保護和拆遷開發成本等多方考慮中取捨有道,趟出一條舊城微改造的路子,讓老廣州的西關歷史和文化煥發新生。
  • 廣州非遺盛宴今早開鑼
    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廣州將在6月份舉辦近百場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其中,首度舉辦的「廣州非遺購物節」標誌著廣州非遺傳承人群正式集體「觸網」。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廣州非遺傳承人群正式集體「觸網」是本次系列活動的一大亮點。今早,廣州非遺購物節的線上廣州主場——東家APP「我哋廣式」線上非遺館正式運營。市民通過手機就能體驗到由近50個非遺項目組成的廣式生活場景,併購買心儀的廣州非遺產品。廣州非遺傳承人群還入駐多個電商平臺,參與全國非遺購物節活動。
  • 賞非遺,品美食!象山首條非遺街區熱鬧開街嘍!
    近日,   象山定塘首條非遺街區,   熱鬧開街啦!   象山的非遺匯聚在這裡,   象山人的童年回憶定格在這裡!   一起去看看吧!   「紅廟非遺街區是我縣首條非遺街區,是展示大塘圍墾精神和非遺文化的重要載體。」
  • 廈門微公益「非遺·手作文創市集」開市
    東南網6月12日(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9日,為迎接全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18廈門微公益「非遺·手作文創市集」在瑞景商業廣場開市,7位非遺項目傳統手藝人及手工達人同臺展示,並現場進行手工製作,展出各自的原創作品。
  • 名師名家引領非遺文化傳承 廣州金蘭苑小學7個非遺項目課程全面鋪開
    名師名家引領非遺文化傳承 廣州金蘭苑小學7個非遺項目課程全面鋪開金羊網  作者:  2020-01-19 金蘭苑小學接過荔灣區文化局授牌
  • 廣州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直播展示購物都來啦……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廣州將在6月份舉辦近百場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其中,首度舉辦的「廣州非遺購物節」標誌著廣州非遺傳承人群正式集體「觸網」。通過該APP,市民便能足不出戶體驗由近50個非遺項目組成的廣式生活場景,併購買心儀的廣州非遺產品。廣州非遺傳承人群還入駐多個電商平臺,並參與全國非遺購物節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30多個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新入駐電商,上線店鋪總數達44個,在線銷售非遺產品超過千件。
  • 象山首條非遺街區開街,全長300米!
    而今年廟會更為隆重,象山首條非遺街區正式熱鬧開街,來自縣內眾多非遺傳承人和老字號手藝人齊聚於此,為四方遊客以及當地百姓帶來了各色非遺作品、特色手工美食。中站紅廟街全長300米,是大塘片區圍墾以來最早的街區,直到現在依舊保持著往日的熱鬧喧囂,是周邊四鄉八鄰趕集購物的中心。
  • 「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亮相廣州塔
    本次展覽是廣州與潮州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次攜手舉辦非遺主題展覽,作為嶺南之窗首個跨市展,通過兩地非遺項目的對比式呈現和場景化展示,讓遊客切身感悟嶺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廣州攜手潮州,聯袂奉獻華章「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於11月7日-12月31日在廣州塔首層環形展廊舉辦。
  • 記憶復甦南強街巷傳承昆明城市文化
    央廣網昆明11月21日消息:華燈初上,位於昆明老城區商業中心的南強街巷裝飾一新正式開市。時光交織,光影錯落,文化的傳承和溫度的傳遞共同譜寫著動人的音符。更是讓冬夜的昆明夜空透著春城特有的溫暖。  「本次開市活動中特別打造了「1901滇越鐵路主題文化長廊」,在南強老街屋舍的映襯下給人全新的遊覽逛街體驗。
  • 南塘街區以「文氣」帶動人氣 文創夜市預計8月開市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南塘街區人氣高漲。自2014年元旦開街至今,南塘街已成為市區人氣較旺的時尚商業街區,餐飲業尤其紅火。但在一些市民看來,南塘街還缺少一點「文氣」。不過,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著南塘光影秀、塘河夜畫、書盒1670、文創夜市等一批文旅項目的建設和開放,如今南塘街區的文化氛圍日漸濃厚。
  • 荔灣「三雕一彩一繡」非遺大師精品展來了!匯集百餘件大師名作
    這個夏天,充滿著文藝氣息的沙面島再次生動起來,與非遺文化碰撞出藝術火花。8月17日上午,荔灣「三雕一彩一繡」非遺大師精品展在沙面和曦美術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是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後,又一次重要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也是荔灣首屆沙面公共文化藝術季系列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