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是網絡教學的必然發展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翻轉課堂是網絡教學的必然發展

   原標題:翻轉課堂 讓在線教育與教室嫁接

   傳統的課堂上,老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臺下聽講,課後做練習。在臺灣新竹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李威儀的物理「翻轉課堂」上,學生在家通過看視頻了解基本知識內容,再到課堂上跟著老師做練習、活動,課堂變成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答疑解惑,掌握知識的運用。

   6年前,同時兼任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威儀在他的物理課上開始實驗「翻轉課堂」。上周,他來到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暑期「教學發展工作坊」,與國內高校一線教育者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現在的學生都是90後了,他們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給他們上課要找到適宜他們的方式,『翻轉課堂』是網絡教學的必然發展。」李威儀說。

   2000年,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經濟學入門」時首先採用「翻轉教學」的模式,在美國教育界引起熱議。如今,網際網路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式的教學模式變得現實可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田宏傑稱,「翻轉課堂」翻轉的是時間、空間、地位、內容,根本上是思維方式的轉變,課堂的掌握者從老師變成學生,與其說是翻轉,不如說是回歸課堂。

   「翻轉」 好處在哪裡

   2004年至2006年間,李威儀和大多數高校老師一樣,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講授物理課程。2007年,李威儀了解到翻轉課堂模式後,抱著十分忐忑的心情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第一輪實驗。當時,他的同事們都抱著質疑的態度靜觀此事。

   李威儀給「翻轉課堂」班上80名學生的要求是,學生們在家觀看教學視頻,視頻是他之前隨堂錄製的自己的上課視頻。學生每兩周來一次課堂。課堂上,他解答學生就課程內容的提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課程問題,還會不定期舉行測驗,偶爾和學生分享學習及人生經驗。

   兩個學期過後,他給學生們發放了調查問卷。在第一學期的「物理一」課程時,有77%的學生至少觀看了80%以上的課程錄像,48%的學生每一章都會經常或重複觀看課程錄像。在第二學期的「物理二」課程時,92%的學生至少觀看了80%以上的課程錄像,50%的學生每一章都會經常或重複觀看課程錄像。

   在學習效果方面,「物理一」課程時,超過70%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效果良好,超過79%的學生會推薦學弟、學妹修習這門課程,超過93%的學生認為每兩周一次的小考有助於督促學生學習。「物理二」課程時,以上比例均有小幅上升。

   學生們寫下了自己上「翻轉課堂」發現的優點:可以不用上課;可以多休息;會的地方可以跳過;可以永久保存;可以暫停課程錄像,留下思考時間;知道這堂課要看多久,不會覺得距離結束遙遙無期;時間變多了可以做更多事;效率不錯,聽不懂可以有時間去聽其他老師上課……

   其中,有58%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的主要優點在於「自己選擇觀看時間」,34%的學生認為可以重複觀看課程錄像,7%的學生認為可以縮短學生時間。

   李威儀發現:「當你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時,學生自然會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自然學習效果好。」有些學生還會有「我節省時間了」的感覺,「其實他們不是學習時間增多了,而是學習效率提高了」。

   期末,他把這個班級的學習效果和之前用傳統教學法的班級作了比較,在傳統教學裡,通過測試合格率在80%~85%之間,而在「翻轉課堂」裡,令人驚訝的是,通過測試的合格率提升至94%。

   「翻轉課堂」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在課堂上課時間、備課時間上解放了老師。這些節約的時間可以用於加強課程內容、準備新的課程、投入學術研究工作、支持學校行政工作等。這些對學校產生的額外經濟效益,遠高於製作課程視頻的成本。

   於是,2010年,他在164個人的班級裡更大範圍內實驗「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大班學生交回的調查問卷中,各項比例均有所下降,教學效果相比較小班班級差。他分析,小班教學互動性較好,大班教學和學生的交流時間變少,課堂氛圍也有所變化。

   除了物理課,很多其他課程也適合「翻轉」。臺灣的一位體育老師曾和李威儀說過,「翻轉課堂」解決了他教授桌球時想給學生們看慢動作,但一直無法實現的問題。

   風險 老師不能承受之重

   近距離地接觸「翻轉課堂」實例,引起了參加「教學發展工作坊」老師們的興趣,但也帶來了疑慮。老師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你這樣更改教學進度,學校容許嗎?在我們學校,如果老師不去上課,這是算作教學事故的。」

   對於李威儀來說,他的成功離不開工作高校的支持,臺灣新竹交通大學不僅容許他修改上課時間,甚至還給了他一些製作視頻的經費。因為他的「翻轉課堂」的成功是「有條件的」。沒有條件的學校很難複製。

   有的聽課老師直接說,這堂課應該讓大學校長、教務主任,甚至教育部的官員來聽。作為任課老師,在推廣新的教學方法方面有心無力,因為學校和學生會有可能會認為老師是在「偷懶」。

   例如,不少高校都是按照老師的教學時間計算工作量。在錄製視頻時,老師按照平時講課20個課時的量錄製,錄製完發現,因為省去了上課時的過渡性的廢話和課堂討論時間,時間往往會減少,這給計算老師工作量帶來了麻煩。

   中央財經大學的一位老師說,讓學生提前學習知識、課堂討論等安排並不新鮮,問題的關鍵在於提問的主體不再是老師,而是在家查閱資料、認真思考後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翻轉課堂」真正的風險在於現有的老師是否能招架學生的提問,承受「翻轉課堂」的考驗。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身經百戰」的李威儀的竅門是,安排學生分組就坐,有些問題可以讓學生討論得出答案,另一些真正的難題,老師不妨直說「這個問題需要老師思考一下再回答你」。這也是他認為「翻轉課堂」適合於大部分老師的一個原因:教得好的老師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很爛的老師會減少浪費學生的時間。

   李威儀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他認為,如果想要在大陸大規模推行「翻轉課堂」,需要學校高層、老師、學生三方面的配合。以在臺灣的推廣經驗來看,學生一方的接受程度是最高的,作為「網絡時代原住民」的他們對於網絡教學非常熟悉;所以首先要給老師普及「翻轉課堂」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老師的接受程度正在上升;對於學校來說,學校要能夠接受並鼓勵老師進行嘗試,在學時和工作量上有比較優惠的考慮。「這的確需要比較多的心思來設計」。

   西南財經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王遠均認為,「翻轉課堂」的精髓不在於技術,而在課堂上的提問與互動,學生和老師的碰撞會激發出新的火花。但他估計學校在推廣方面會很慎重,因為擔心有些老師會放水,導致課堂質量下降。

   「翻轉課堂」不是「慕課」

   在我國,對在線教育的探索早已有之,如政府主導的電視大學、高校主導的網絡學院、教育部開發的高校「精品課程」等,但社會認可度卻一直不高。這幾年,從國際教育界火爆到國內教育界的莫過於「慕課」(英文MOOCs,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清華、北大等國際一流大學加入到edX、Coursera等國際在線教育平臺,拓展在線教育模式。

   「翻轉課堂」和「慕課」的區別是什麼?李威儀說,「慕課」是針對所有學習者的開放性課程,「翻轉課堂」把「慕課」應用的一部分落實到校內,「慕課」只是「翻轉課堂」素材的提供者之一。「純網絡教學的最大問題在於缺少對學生的督促,容易造成學生對學習比較怠惰,知識掌握差,最終考試通過率較低。」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個「錢學森之問」成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難命題。

   「當我們意識到我國的教育不能再填鴨式地滿堂灌時,我們進行了多種嘗試,因為提問的總是老師,一些嘗試只是量變而不是質變。我認為科學最重要的是質疑和反思,『翻轉課堂』讓提問者變回了學生,或許我們能嘗試破解錢學森之問。」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田宏傑說。她表示,重視「慕課」、「翻轉課堂」不是讓大學消亡,而是要培養創造性人才。

   老師們對於「翻轉課堂」的討論並不是只有讚許的聲音。有的老師認為,「翻轉課堂」把問題想得過於簡單化了,課程設置並不能一概而論,或許只有基礎性課程適合採取「翻轉課堂」的形式,實驗類課程並不適合。他們擔憂的是,一方面,現有的教師隊伍並不能達到「翻轉課堂」的要求,此外,學生並不一定都有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

   王遠均認為,課堂教學的現場感是「翻轉課堂」無法代替的。未來科技也許會達到虛擬現場的感覺,讓學生在家如同身臨教室。他說,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並不是要完全替代其他的教學方法,而最終是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翻轉課堂是這一時期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代表,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將知識傳遞置於課前,將學習知識的主動性交給學生,促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翻轉課堂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靈活的教與學的方式、關注學生個性化與全面化發展的思想,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翻轉課堂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但在分析翻轉課堂帶來的優勢的同時,還要重視翻轉課堂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 翻轉課堂網絡教學平檯燈光搭建方案
    "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主要是指通過依託於現代信息技術,重新規劃課堂時間和安排教學內容,以學生學習為核心、教師傳授為輔助的新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形式通常是教師在前面講課,學生通常只負責聽,很少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
  • 英語課堂遊戲——初中翻轉課堂新發展
    英語課堂遊戲是英語教學方法中的老生常談了,不過一般都是在英語啟蒙或是小學階段使用課堂遊戲。這一階段的學生年紀較小、好奇心重,只有通過一些遊戲的刺激,才能使其保持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的自控力得到了發展,並不需要這樣的方式來使其保持專注度,同時初中課業也較為繁重,無暇抽出時間來進行課堂遊戲。因此當課堂遊戲嘗試進入初中英語課堂時,引發了大量的爭議,很多人質疑這一方法的意義,有不少人覺得這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結果只會得不償失。不得不承認傳統的英語課堂模式確實不適合加入遊戲,因為傳統英語課堂以教師的單向講課為主,此時引入遊戲必然會佔用大量授課時間。
  • 「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差異
    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12月3日)曾指出,中國教育必須拋棄死記硬背模式,「就算外國人起初可能被上海學生在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考試中的優異表現所震驚,進一步考察後,他們對上海的教育模式就沒那麼感興趣了。」教育的功能是喚醒人的自覺。對於學生來說,我要學,才有可能實現教育;要我學,則遠離了教育的本質。人的自我教育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
  • 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分析
    課前,教師集體備課,製作導學案,並由學科組教師代表錄製l0分鐘~l5分鐘的教學精講視頻,上傳到「校園雲」服務平臺。學生根據教師發布的導學案,通過觀看相應的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然後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做測試題,教師則通過平臺的及時反饋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課堂教學。  課中,學生先獨立做教師布置的作業,對於難題,則通過小組、師生之間討論協作予以解決。
  • 中國微課與翻轉課堂創新發展論壇:教學方式將發生深刻改變!
    近日,首屆《中國微課與翻轉課堂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召開,會議以「未來課堂·未來學校·未來教育」為主題。本次論壇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指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信息化專業委會員會主辦,中國教育信息化雜誌社、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協辦。奧威亞為本次大會提供獨家全程錄製,協助會議順利進行。
  • 讓外語教學行走於微課和翻轉課堂
    因此,雖然我國目前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中小學,其實這種模式的應用在高等院校中應該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高校本身就是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機構,教師從事與教學相關的科學研究也一直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 如何看待翻轉課堂(二)
    本期將繼續與您分享來自教學一線的思考……  翻轉課堂的優勢  翻轉課堂教學,是多媒體教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即「技術」加「理念」的教育大變革。其教育理念並不神秘。目前所說的翻轉課堂教學的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實際上是以前我們一直倡導的「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深化。
  •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能夠提升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教學的優勢被最大化呈現,受我國各高校的追捧,但其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對翻轉課堂的應用進行探究是必然的。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科技的迅猛發展,初中生物教學應用翻轉課堂符合新時代教學的要求。2.2 提升課堂效率生物課程是一門具有探究性的學科,但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各校的生物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無法真正發揮出該課程的優勢所在。
  • 翻轉課堂新境
    翻轉課堂的由來與優勢2004年,可汗學院開發數學等各學科的網絡課程資源,根據每一個單元及其基本概念加以細分化與結構化。原本設想學習者在放課後展開「在線學習」的服務,在翻轉課堂普及的同時,出現了中小學教師在教學中加以運用的案例,教師的角色開始了從「講師」到「教練」的轉型。
  •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探索
    □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王範回族鎮王東小學 王金霞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也在隨之發生著改變。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學實踐模式,帶來了學科教學方法、途徑和手段的根本性變革,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極大提升,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大膽嘗試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改進教學方法,營造寬鬆的寫作氛圍,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基於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分析與思考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務驅動可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門更加偏重網絡教育資源和手段向學校教育滲透。本值得注意的是,「變身」不等於「替代」,學校和網絡是差別迥異的場域,需要認真審視兩個場域對教師、學生以及教學互動的影響,在對比權衡的基礎上慎重取捨。本文再次將「慕課、微課、翻轉課堂」這三個不同層面的論題並置,是因為它們與課堂教學發生的關聯,並或多或少在改變著現有教學生態。我們試圖通過對比分析的視角,對「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展開思考。
  • 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在音樂教學中的實施,長見識了
    (二)翻轉課堂的特點   1.教學流程反轉   翻轉課堂對教學流程進行了重構,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流程,傳統課堂的教學偏向於形式化,教師認為只要把教學內容都教了一遍就算是完成任務,對於學生是否能吸收消化並不是很重視;忽略了學生的「學」,學生沒有決定權,顯得異常被動。
  • 基於問題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當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法」的研究蓬勃發展、日漸成熟,但是由於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在實施過程中會充斥著質疑和批評。[1-2]其中,大多數研究都是從兩者的改革形式或模式出發的,而對於如何有機整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法」,在國內高等學校工科專業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尚不多見。
  • 淺議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劉婷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翻轉課堂的應用成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嘗試,相較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更加重視對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為此本文列舉教學實例,分析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的挑戰  「翻轉課堂」是一種有效的課程管理方式,其本質是一種將傳統課堂與在線教學結合起來的混合教學模式,在賦予學生更多學習自主性的同時,使課堂教學更具問題導向性,體現了當代教育發展民主化與信息化的趨向。
  • 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參與度
    因此,我國高職院校可以借鑑該校的經驗,在尊重本校實際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為高職學生的發展搭建有效的學習平臺。美國賓州西切斯特大學翻轉課堂的實踐首先,開發資源,完善知識建構。視頻資料的開發和建設是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性要素。
  • 聚焦翻轉課堂教學研討 共謀智慧教育建設未來 ——第二屆全國翻轉課堂學術研討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在昌樂一中舉行
    活動以「翻轉課堂·深度學習·核心素養」為主題,聚焦翻轉課堂教學研討和翻轉課堂現場展示兩大板塊,集結全國翻轉課堂專家智慧和各學段翻轉課堂不同實驗學校的實施經驗,總結推廣各地在翻轉課堂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踐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開展交流與分享。
  • 翻轉課堂:美國日漸流行的教學模式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的革新,「汗學院」做出了資訊時代極富意義的探索。在薩爾曼·汗努力建設他的「汗學院」,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課外學習輔導的同時,在體制內的學校裡,也有一批教師在從事著類似的工作,做著顛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今天介紹給大家的,就是從2011年起,在美國學校裡逐漸流行起來的「翻轉課堂」。
  • 關於翻轉課堂對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的挑戰論文範文參考資料
    【關鍵詞】翻轉課堂 新建本科院校 課堂教學改革隨著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迅猛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改革與發展,教育行業也不例外。根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要形成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所有地區和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的全面覆蓋,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的水平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