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一位大眼睛美女向大家抱怨她帶的實習生有多無語,什麼事都做不好,關鍵說話態度還硬朗,沒有一件事情能做得順順利利,基本上事情搞砸了還需要她來背鍋。
為了不冷場,大家七嘴八舌的聊起來:
自己當初當實習生也是很笨的;
自己帶實習生時候也一樣苦不堪言;
感謝當初帶自己的師傅對自己那麼有愛心、耐心;
這個實習生到底笨到什麼程度,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學校還是和職場脫節,太多技能需要重新培養;
結果那個心煩意亂的大眼睛美女,心情更糟糕了——因為沒有一個人關注她!
事實上:你的實習生笨跟她沒半毛錢關係;你的師傅跟她八竿子打不著;學校和職場掛鈎,這道理誰都明白,不需要你說。
問題來了:大眼睛美女說的大家不關心,大家說的大眼睛美女也不在意,那互相傾訴還有什麼意思?
我的雞零狗碎與你無關,你的家長裡短我也不想介入。人與人之間有著或明或暗的界限,這是生活的常態。
沒有誰能夠輕易走進別人的內心,也沒有誰會為他人的情緒永久買單。
02
同事說了她的一件心酸事:
孩子剛一歲,鐵定是需要人照顧的年齡。奈何,婆婆是重症癌症,自己的媽媽又在上班,老公忙著在外地賺錢。為了孩子,家裡家外都是她。請病假,單位萬般為難。最後,只好犧牲自我,辭職走人。
她沒有告訴家人,怕他們擔心。告訴朋友,可除了得到一兩句安慰,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
連最親近的人都不願向他們傾訴,以免他們擔心受怕,又為什麼向一個交情不深的人傾訴呢?
客套敷衍的安慰毫無意義,無視和嘲笑只是在傷口上撒鹽。
有些事,不說覺得憋屈,說了得不到理解,又覺得後悔,所以學會了默默承受。
沒有親身經歷,就談不上感同身受;沒有切身體會,就不能將心比心。
坦白地講,世界上就是有些人見不得別人好,等著看別人的笑話。所以,一些事情,只能自己咬咬牙,挺一挺就過去了;一些話,只適合爛在肚子裡。
成熟的我們懂得了,時間和沉默是治癒一切傷痛的良藥。
不如把滿腹心事、滿心委屈,用時間來淡化,用沉默來消化,不抱怨、不打擾別人,自我吞咽,是每個成年人應有的自覺。
03
心懷善意和堅強,做自己的擺渡人。渡人,其實就是渡己。
都說在職場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最近深刻地體會了一把。
有些事,你費勁口舌也辦不成,別人一出現,就能搞定。
我們公司就有這麼一個人,平時不言不語,性格也不算外向,可就是走到哪裡,都一路綠燈,特別順暢。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暗中幫助過不少人。
今天給人介紹了個工作,明天幫人解了燃眉之急,未必件件都是大事,但就是讓人覺得特別信任。
不知不覺,就成了公司裡名不見經傳的紅人。
他從來不搞小團體,卻有了自己的職場生態鏈。有一次,我問他:「不覺得管太多閒事兒不好嗎?」
他只回答了一句:「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上一些給我們機會,助我們前行的人,這些人就是我們生命裡的貴人。
真正的高手,都是悄無聲息的擺渡人,渡人的同時,他們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結束語:
很多人覺得善良的人得不到回報,但其實,利己的最高境界是利他。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渡人,亦是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