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讀後感,生活滋味一直如此

2020-12-11 減重成功的Tony

《人間失格》整個合集讀下來,我一次都沒有暗笑過,時而驚嘆人物的悲傷,體會太宰治的痛苦;時而悲傷,我與太宰時隔半個世紀,卻無不一章一節都能找到共鳴;時而共鳴,至暗自流淚在自己剛開始的人生。

讀到《Goodbye》的前幾節,我還在感慨,看來太宰也有這么正常陽光幽默一面,當腦中出現娟子一巴掌打在田島臉上,眼鏡框都斷了的時候,能讓我想起一些日漫裡用誇張的暴力來展現女生的可愛。也讓我記起張嘉佳筆下的一位天真可愛的女生,但苦於病痛的折磨與劉十三始終未能眷屬。不知張是否也喜歡太宰的文章,甚至有點借鑑的初衷。但我知道的是,太宰最後還是贏了,因為當我正興致盎然繼續看的時候,書尾注釋(未完,,,,此篇是太宰治真正遺作),這種痛苦,完全可以跟其他篇幅相媲美。

太宰治遺作《Goodbye》,幽默風趣中透漏出人的風流債中無奈的痛苦,在讀人間失格集的時了解到太宰抑鬱自殺多次,我原本以為他會在前幾篇創作裡,自殺離去。可讀到這最後一篇,不應該說是半篇卻驚奇發現竟然是在這麼風趣,甚至有點青春日漫風的搞笑篇裡,未完,離去。

不知是痛苦蔓延到此處,讓太宰再也無力忍受。還是當一個人真正痛苦的時候,快樂的事並不能讓人有好轉,反而會加重痛苦而痛苦。

《#人間失格# 》裡,一直讓我念念回想的一段對母愛的闡述。仿佛我也有過一段失落,也因為這個原因撐了過去。____我早就該死了。只是,唯一讓我牽掛不下的便是慈愛的媽媽,想到這個我才沒有去死。人,就像享有自由生存的權利一樣,也享有決定自己什麼時候死的權利,可是我覺得,只要母親在世,這個死的權利是不得行使的,否則就等於是親手將自己的母親殺死。

生存真是一樁十分犯難的差事,到處都纏繞著枷鎖,稍一動彈,就會勒得鮮血迸濺。

___《人間失格》

從上個世紀40年代,生活滋味也從未變過。

今天下著雨,從地鐵口出來的時候鞋子已經溼透,心情和雨兒一樣低落。聽到「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藍天,。。。。。夕陽山外山」這悲傷的曲調,讓我想起了大學時光,自由自在。兒時,完了一天天黑了無憂無慮的回家吃晚飯就在麻麻懷裡睡著了。不知怎麼了,看到正在吹笛子的老大爺,白髮蒼蒼,面上也無高亮的情緒,我準備給他些零錢,翻來翻去錢包裡還有125元。

當時想著沒有一塊的就別獻愛心了,我也是身無長物,微薄的收入苟活罷了。但是那曲調並沒有因為我站在吹笛者的面前,翻書包錢包找零錢的大動作而有絲毫的凌亂,依然那麼有他原有的哀傷。於是我,蹲下腰,把五元紙幣壓在一些硬幣下,走了。我的餘光也並未發現,吹笛者有任何吹笛之外的動作。依舊哀傷。

原本以為自己躁動的心,有幸被安撫,可是我又很久沒靜下心寫東西了。人性的另一面就是失控。長此以往留下的是悽茫的人生吧。

相關焦點

  • 生而為人——《人間失格》讀後感
    書名:《人間失格》閱讀時間:2019/8/26-2019/9/1作者:[日] 太宰治《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 《人間失格》讀後感
    我在所謂的人類世界裡,過著如阿鼻地獄般痛苦煎熬生活的日子,我感到唯一具有真理的話就是這句話了。 —摘寫《人間失格》 作者:太宰治(1909-1948)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本書呢?
  • 你沒看懂《人間失格》:太宰治的喪,其實是一場騙局
    在網易雲留言的「抑鬱重鎮」,要屬一首叫做《人間失格》的鋼琴曲。5萬多條留言,都很負能量,但又都相互攙扶。這首鋼琴曲的靈感,正是來自同名小說《人間失格》,這本書也一直是喪文化的典型代表。它陰鬱、沉悶、畸形,是一本徹徹底底「致鬱」的書,一個負能量的楷模,頹廢青年心中的喪文化的「聖經」。
  • 看完《人間失格》,我就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人,所以一直活得很累
    「這世上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都拐彎抹角,閃爍其詞,如此不負責任、如此微妙複雜。」——太宰治《人間失格》一有機會,人類可怕的真面目就會在憤怒中不經意地暴露出來。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人間失格》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歡暢。今朝,酒冷香落,一片悽清。怪哉,只是一夜的功夫,我的心,竟判若兩人!
  • 《人間失格》:人人渴望新生的期望和力量。人間失格,人間有格
    所謂的「人間」便是這人世間,後來前言解釋道「人間」就是「人」,「失格」便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所以這本書又叫做「喪失為人的資格」。故事主人公阿葉在一生中仿佛都從來沒有嘗到過輕鬆,快樂。不斷地隱藏,不斷地掩飾,不斷地追尋再到最後無助的放棄,最終陷入痛苦和絕望的泥潭,靈魂已經被束縛,肉身渾渾噩噩,像一架「活著的殭屍」。
  • 《人間失格》如此頹廢為何備受追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說「我過的的是一種充滿恥辱的生活」《人間失格》講了個什麼令人沮喪的故事這本小說寫盡了人性的悲,看著很喪很頹廢,這本書是能夠自我救贖和反省的,我相信不少人都是和文中的主人公葉藏一樣,從小就生活的小心翼翼的,從小就是討好性人格,為了成全別人而委屈自己。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曾引用的名句,《人間失格》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這本書是由序、三篇手札、後記組成的,序和後記是太宰治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其餘是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口吻敘述的。
  • 《人間失格》觀後感
    《人間失格》,就是喪失了成為人的資格,更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太宰治的最後一部作品,相當於他的自傳,並且,成書之後,他就像書中的主人公葉藏一樣,與愛自己的女人投水自盡。在書中,只有女人孤獨的死去,葉藏被人所救而得活;在現實中,太宰治卻沒有如此幸運,他與女人雙雙死去,也因此不必如葉藏一般對死者背負終生的歉疚。在四次自殺未遂後,這一次太宰治成功的殺死了自己。《人間失格》的主人公大庭葉藏,出身富裕家庭,但是卻從未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 「讀書記」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但是似乎《人間失格》名氣很大。很好奇,就買來看看。看的時候其實心裡很疑惑:什麼是人間失格?讀了之後也沒有找到答案。只感覺他的寫作風格很像《我的一生》。另外,第一次接觸到「私小說」這一概念。那什麼是私小說呢?說實話,我也解釋不太清。大致覺得應該是以自己的私人生活作為小說的原型或者小說的主要內容而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但看完太宰治的也《人間失格》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我告訴朋友說,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好像表達不出具體的感受。如果家庭一直富裕,可能他會苟且著渾渾噩噩活下去,但現實總是多變而殘忍。隨著成長,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窘迫,卻糊裡糊塗開始「曠課、嫖妓、殉情、酗酒,吸毒,被關進瘋人院「的戲劇經歷,直到生命的盡頭。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今天想先和大家聊一聊《人間失格》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間失格》由序言、後記和三個手札組成。主角大庭葉藏在手札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從少年到青年的人生。序言和後記則是太宰治以一個好奇的陌生人的視角,對葉藏進行探索。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感到抱歉
    說起人間失格這四字,大家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由太宰治在接近70年前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在小說開首,就以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作為開頭,撼動著無數讀者的心房。《人間失格》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一樣,描繪他一生經歷的苦難,也帶出了二戰後人文價值崩潰和日本人心靈的空虛。
  • 《人間失格》與一生都在求死的太宰治
    太宰治被喻為「昭和文學不滅的金字塔」,他的作品在其謝世70多年後仍保持著熱度,太宰治代表作《人間失格》每年在日本可以賣出10萬餘部。最近,西西弗書店聯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新版本的《人間失格》,該版《人間失格》收錄了太宰治中後期最具代表的中短篇小說,包含3個最具代表的中篇《人間失格》《斜陽》《潘多拉之匣》,四個最具聲明的短篇《櫻桃》《維庸之妻》《快跑,梅洛斯!》
  • 《人間失格》曝太宰治三位愛人造型
    《人間失格》曝太宰治三位愛人造型 時間:2019.01.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勞倫斯 分享到:
  • 太宰治《人間失格》葉藏:心向光明,卻一路走到黑
    因為能看懂人間失格的人,大多數都與葉藏相似。在生活中,顫顫巍巍地扮演著一個丑角,不斷討好他人。內心極度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厭惡,心思過於敏感,懦弱到討人嫌,畏畏縮縮到連幸福也不敢勇於接受。《人間失格》講述了一個「心向光明,卻一路走到黑」的人,一個清醒卻自甘墮落的人,在人生途中的全部心路歷程。葉藏一開始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一邊鄙夷自己的步履,一邊又體會了從不曾有的逾越規矩的歡悅。
  • 充滿了人性陰暗、頹廢面的《人間失格》,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喜歡?
    提起《人間失格》,也許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其實,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它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從小人們就常說我幸福,但我總覺得自己好像身處地獄,反倒是那些說我幸福的人所過的安樂生活遠非我所能企及。---《人間失格》不論家人說我什麼,我從不頂嘴。他們一句輕描淡寫的批評,我卻感覺如同霹靂般震撼,幾乎令我發瘋。
  • 《人間失格》:錯位的人生,需要自我救贖
    人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容易,可是如果非要比對生活的失望,可能誰都比不過太宰治。一九四八年,他以《如是我聞》再度震驚文壇,並開始創作《人間失格》,書成之後,旋即投水自殺,結束了其燦爛多感而又悽美悲涼的一生。但只有《人間失格》是他刻畫人性最深入、最全面、最徹底的一部作品。因為,並不是所有作品都寫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人間失格》 既是遺作,又似遺書
    名: 人間失格作  者:(日)太宰治 著,燁伊 譯出 版 社:武漢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12-1【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人間失格》、《維庸之妻》、《陰火》、《奔跑吧!梅勒斯》、《Goodbye》等太宰治諸多名篇。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雖然「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並非出自《人間失格》,但卻是形容這本小說最合適的一句話。《人間失格》中最喪的20句話,看看能否從中品味到人生的無奈與失落。1、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 閱讀| 《人間失格》:人間太苦了
    知道這本書,是因為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那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簡短的一句話,讓我不得不停下一切來思考,人間有多苦,人生又有多沉重,才讓她說出了這樣的話。《人間失格》這本書被稱作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自傳性作品,也是最後一部作品,完成這部作品以後,太宰治選擇了投水自盡,人間多少事,通通拋下,不再有任何留戀。說內心不夠強大,不想讀或者不敢讀這本書的人,也許真真是怕被這種極度消極的情緒影響到自己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