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編看見有同學說:「省考面試我不著急複習,我已經找好關係了!」都2020年了,還有人相信所謂的「幕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首先要說明的是,公務員面試託關係是違法違紀的行為。那麼,參加公務員面試,找關係真的有用嗎?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公務員面試的那些事。
面試考官如何確定?
一部分考官是組織人事部門相關人員作為職業考官被抽取,另外大部分考官則從面試考官庫裡隨機抽取。
被抽取的考官在面試前幾個小時進行開會才知道自己成為面試考官候選者,在會議上,還要經過一輪抽籤,來確定第二天哪些擔任面試考官、主考官。然後在會議上進行面試培訓,強調紀律,並且宣布監督的人選。
會議結束後,面試考官在工作人員引領和監督員監督下到預訂的賓館休息,在賓館中,考官不允許自由出入,有什麼事也是要在監督員的監督下進行,至於手機之類的通訊工具需要全部上交,從封閉開始到面試結束,考官都與外界保持絕對的「物理隔絕」。
第二天,考官到了考場,再經過抽籤,才知道自己監考的考室。
也就是說,在考前,根本不可能找到對應的考官,更別說拜託其手下留情,在這樣的抽籤制度下,互相認識的考官和考生抽到相同考室的概率非常的低。
成績真能被「關照」?
如果你真的非常幸運
在極低概率的情況下
還是遇到了相識的考官
那真的就能被關照嗎?
在省考面試考試裡,目前最常見的是七個或者九個考官,每個考官都是獨立標準獨立打分,不受其他考官的打分影響。在計分時,要「去分」,就是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
在有一個「關係」的情況下,「關係分」最多起到提高自己「去分」和降低競爭對手「去分」的作用。
當在有兩個「關係」的情況下,能夠被保留一個較高分數。那麼這個較高分數有多高?
按照考官自身的評分標準,在這個基礎上提高2到3分已經算是比較高了,再高就是「畸高」,如果考官給考生打的分「畸高」或「畸低」是可能被直接查的。相關組織(包括紀委)會進行調查,輕則踢出考官庫、政治生命受影響;重則被直接處理,有多重就上不封頂了。
「去分」後,在有七個考官的情況下,大約可以提高面試成績0.5分左右;在有九個考官的情況下,大約可以提高0.3至0.4分。
0.3到0.5分,如果是筆試成績,可能會壓掉許多人,但在面試中,這樣的提高几乎沒有任何影響,因為面試成績的分差沒有這麼精細,分差是比較大的。而且你當場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面試成績。
除此之外每一張評分表,都要籤上面試官自己的名字,存檔備查的,這個痕跡永遠都在。
面試考官的評分標準
很多考生將考官打分的最高分與最低分之差,作為判斷自己遇到黑幕的證據,是因為不了解面試的原理和運行機制。
在筆試中,《行測》是客觀題,標準化答案讓打分非常容易,計算機直接算出即可;《申論》是主觀題,但仍然有著明確的答題要點,答到了點就有分,有理有據、有分析有觀點有措施分數就高,答不到點上就沒分。因此,筆試無論是誰來改卷,都是對照標準答案打分。
面試則完全不同。在公務員考試面試中,面試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更多地是依靠考官的個人認知、個人感覺,按照相應結構對應給出分數。每位考官對考生的整體平均期待值不同,他的尺度就會不同;分數就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有的考官將70分作為基本分,根據考生答題情況進行上下浮動;有的考官可能以75分或者80分作為基本分。如果再加上個體的判斷、認識差異,分差很容易超過10分。
其關鍵在於:每一位考官都是獨立打分,要求考官個人的尺度從第一個考生到最後一個考生保持一致。尺度嚴的考官,他的分數一直不會很高;尺度寬的考官,他也不能因為其他考官的分數而影響自己的尺度,這是考官打分的基本原則。
如果認真看完以上內容,還存有僥倖心理,那我就......
流言掩蓋真相!這些事情之所以成為新聞,就是因為它們是少數情況,現在國家監管非常嚴格,整體流程公正合理。誇張的事實成為諸多人退卻的藉口。事實上很多這麼認為的人大都沒進入過面試。
相關閱讀:
戳【了解更多】面試提前學,備考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