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這裡,有不少喜愛電視劇正劇的朋友們,作為中國第一部由中國最高檢人民法院監製的反腐題材正劇--《人民的名義》,裡面內容尺度之大,可謂戳中了無數當下的現實:開頭一個國家資源審批的小小處長,竟然密不透風的藏匿有幾億現金,與現實生活中小官巨貪的現象,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這部寄有國家反腐部門眾望的電視劇,連大結局也是那麼的意味深長!
大結局中,作為京州市委書記、漢東省人大常務委員的李達康境地有些尷尬,因為不論是他的前妻歐陽菁,還是他曾經的頂頭上司趙立春,亦或是他並肩作戰的同事高育良,無不因為違反黨紀國法,進了監獄。特別是李達康曾經作為趙立春的下屬,擔任秘書長,這從某種意義上意味著他的後臺背景,人脈關係都失去了。易學習表示,儘管大結局時的漢東省政局還是風平浪靜,但是在不久後中央必定得有大的人員調動,出現一波新的勢力,是好是壞還很難預判!
深諳人情世故、法律道德邊緣的李達康不可能不明白其中利害關係,以至於發出牢騷:「高育良我前妻都進去了,你還要我怎麼樣?」不過易學習說出這番話來,並不是簡單的局勢預判,而是出於對人民利益的考慮,因為就排資論輩而言,漢東很有可能是由李達康管理,所以出於這個考慮,易學習的意思是要多多為人民做考慮,從頭杜絕一切腐敗的滋生。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地方政府如果保持易學習的強硬態度,很容易嚇跑投資商,沒有了投資,就帶動不起經濟增長,解決不了就業問題。李達康是明智的,他對漢東的情形很是了解,他認為漢東目前還存在腐敗問題,制度慵懶,不容易落實解決,如果真正的實施起來,肯定會有不少人下崗,到時候整個政府機構就癱瘓了,運作不起來。所以李達康當時是非常無奈的,一個巨大的爛攤子等著他去慢慢收拾。
我想此時此刻的李達康肯定體會到了當初光明區孫連城的感受了,上有政策,光下有對策還沒用,還需要經濟實力做後盾啊!李達康想必也體會到了當時孫連城的滋味,那個心懷宇宙,辭職去看星星的孫連城,也不一定是懶政,而是區裡沒錢的無奈呀!
最後對於易學習和李達康兩個人的看法,親愛的讀者,你們認為誰的見解更獨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