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星找回的影評《人民的名義》

2021-02-19 木樂西裡華

木樂人,關注木樂的精彩!關注我們,你就是精彩!

作者:佚名(據說自稱一個高三的學生)

為什麼我對《人民的名義》裡的反派恨不起來呢?答案很簡單——他們所犯的過錯,並不全是個人的過錯。如果換一個人處於他們的位置,很可能殊途同歸。

第二集裡,現金堆滿一座別墅的貪官,人贓俱獲以後涕淚俱下說,自己從來不敢花受賄得來的錢。他的錢和別墅對改善生活水平沒有絲毫幫助,反而給他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每天惶惶不可終日。那我們不禁要問,一個拿了錢也不敢花的人,拿錢的目的是什麼?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劇中的正派對於導致腐敗的原因顯得缺少深入的理解。

抓到貪官以後,自帶主角光環的反貪局長大義凜然:「中國農民那麼倒黴,有你這麼個壞兒子?!」這話說得的確解氣。但仔細一想,中國出了那麼多貪官,難道他們的父母都碰巧走了黴運?

局長的強力後援——省委書記沙瑞金同志深入反思了工廠拆遷釀成群體事件的原因——幹部腐敗。然而腐敗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沙書記不想回答,也不敢回答。

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電視劇要想播出,必須符合一定的尺度。但另一種解讀是,這裡的保留既展示了正派的局限性,也暗示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運動式反腐是無法治本的。導致腐敗的本質原因是政治制度。在這個制度下,權力高度集中且不受監督。在政治上,權力決定誰可以晉升,誰不能晉升。在經濟上,權力決定土地、資本和資源如何分配。這些現象在《人民的名義》中都有深入展現。易學習二十多年不能晉升,新來的省委書記去趟他家,立刻成了市長;土地拍賣由政府主持、權貴操縱;國企可以從國有銀行貸款,而民企只能從城市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貸款.

這裡,批判腐敗的人自己就是絕對權力的擁有者。由這些「正面人物」來點出自身的癥結,顯然並不合理。而指望這些人來「刮骨療毒」、「壯士斷腕」,恐怕跟寄希望於出來個易學習當交通局長、呂州市長一樣,屬於一種多半落空的妄想。

為什麼反腐者反而不如貪官能夠得到觀眾的同情?因為事實上,反腐者與腐敗分子,同屬擁有權力的特權階層。據說這個階層存在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但人民對他們普遍感到畏懼、不信任,甚至鄙視。劇中以清正廉潔形象示人的反腐者不是出身權貴家庭,就是領導的秘書,要麼就是得到了當權者的背書,這進一步增加了人民與他們的距離感。

反觀劇中的幾個出身樸素的反派:趙德漢、祁同偉、高小琴,都是一些無權無勢又追求升官、發財,想要「勝天半子」逆流而上的人。平心而論,他們的動機,恰好是大多數人民群眾自己的動機。而反貪的動機,從實際層面講是要避免「亡黨亡國」,從理論高度說是要「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這些都離人民自己的想法相去甚遠。

腐敗者來自於人民,而反腐者凌駕於人民。這就是《人民的名義》的現實之處,也是現實的荒誕之處。

腐敗的根源在於創租(Rent-creation)和尋租(Rent-seeking)。創租就是通過人為創造壟斷地位,創造壟斷利益。尋租就是為了獲取這種壟斷利益作出的努力。政府創造尋租的空間,而尋租者競相爭奪利益。這兩者的關係來源於制度,不因制度中人的變化而改變。道理很簡單:只要政府擁有著資源的分配權力,有能力賦予某個商人、某家企業壟斷特權,一定會有若干商人和企業付出努力來爭奪特權。只要上級決定著下級的升遷之路,一定會有若干官員付出努力來討好上司。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制度的安排一日不變,權力的分配一日不變,打倒了明目張胆收錢的腐敗分子,地位更高、權力更大的反腐者將以更隱蔽、更合法的方式落入創租-尋租循環。在這一過程中,人民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切實的好處。「人民的名義」只是一面用來反腐的大旗,一個有名無實的名義。今天打起這面旗幟的人,可能正是明天的腐敗者。對此,《人民的名義》仍有展現:警察分局局長程度為了維護自己的表弟濫用職權,被警局上司祁同偉以人民的名義斥責:

而祁同偉自己勾結商人,大肆斂財,還涉嫌命案,眼看著要被反腐者以「人民的名義」繩之以法。類比地來看,如果不是某事件,很難想像「唱紅打黑」的發起者,其實自己最黑。過去借用人民名義的人已經被證明背叛了人民,有理由相信今天身居高位的反腐者真的代表著人民嗎?

《人民的名義》除了拍政治鬥爭,還用了很多時間來拍大風廠工人的故事。據編劇說這是為了展現腐敗對人民實際生活的影響,然而這一段劇情卻再一次揭示了,對人民的福利來說,腐敗者與反腐者都是一丘之貉。

在腐敗分子丁義珍當政期間,工廠股權未經持股工人同意就被收受好處的法官錯判給了有後臺的企業——山水集團。為此工人佔領廠房,與拆遷隊形成對峙。丁義診逃跑,工廠對峙釀成大火,「人民的好公僕」——最近頗走紅的李達康書記馬上指示:用政府的錢賠償工人,法院重審股權所有權問題。

乍一看,出了一個青天大老爺給工人做主。但實際上這麼做的唯一原因是,工廠工會主席碰巧有一個朋友是抗日老兵、退休的省檢察長,而老檢察長碰巧認識新上任的省委書記、李達康的頂頭上司。如果沒有老檢察長一句話,李達康準備做的事是對工人來一個釜底抽薪,趁著工人放人進廠滅火,把工廠拆個乾淨。

這件事的結局是,工廠沒拆掉,政府花了一大筆錢,李達康同志派了一位孫區長來擦屁股。他自己成了老檢察長和省委書記的政治盟友。孫區長既無能力也無意願來找回花掉的四千五百萬,更沒有辦法實現李達康許下的空頭承諾:另找土地給工人重新建廠。於是工人的處境極其尷尬,只能翻窗戶上下班,還有人走到了綁架勒索的違法行為邊緣,最後還是因為驚動了省委書記沙瑞金,在高階權力的驅動下,問題才得以緩解。

表面上李達康是一個好官,但實際上除了不貪不腐(也有可能是貪腐尚未暴露),他的行為跟為所欲為的官員沒有太大區別。未經民主集中,他就花掉政府四千五百萬。二十年前為了集資修路逼死了一個人,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反而是隊友替他背了黑鍋。在呂州跟領導高育良不合,結果不但沒被整,自己反而官升一級被調走成了市委書記。聯想到他以前是時任省委書記的秘書,如果未來有一天他在政治鬥爭中落敗,這些全都是達康同志大搞特權、獨斷專行的證據。

說了這麼多,我們發現:儘管所有人嘴裡都說著「人民的名義」,《人民的名義》裡其實沒有一個官員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但是,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體現了實際世界中的情況。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然而代替人民實施這些權力的是政府,而政府是由人組成的。這些人的個人利益,必然在很多時候會與人民的利益產生衝突。

腐敗與人民利益的衝突,是所謂「委託-代理問題」(Principle-agent Problem)的一種體現。人民將權力委託給若干代理人實施,而代理人卻並非完全為委託人的利益行事。有時候,他們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

在「委託-代理問題」中,代理人權力越大,可能給委託人帶來的損失就越大。而中國的高速發展,正得益於權力的高度集中,和所謂「國家能力」的強勢。這使得中國政府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並且以此為豪。然而賦予代理人強力的代價是,代理人利益與委託人利益的更大差別,以及委託人利益的更大損失。

解決經濟層面的「委託-代理問題」,有諸多方案。譬如建立對代理人的績效考核制度;通過賦予代理人股權,將代理人與委託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迫使代理人將自己的行為公開;建立官僚制度(Bureaucracy),規範代理人的行為等等。這些解決方案不可避免涉及到制度更迭:輿論監督、問責制、法治、民主.

但如今的反腐者,並不願意接受制度更迭,反而高喊「制度自信」。對此問題,他們的解答是,把腐敗的代理人清除出去,留下「為人民服務」的代理人來壟斷權力。這些人是「特殊材料」製成的,能夠抵擋腐敗的誘惑。這屬於罔顧人性的空想。執政黨將近一億黨員,有幾個是「特殊材料」製成的?

人民並不需要成天高喊「人民的名義」的幹部。真正為人民利益行事的人始終是少數,何況他們有時也無法真正判斷什麼是符合人民利益的舉動。人民需要的是幹部必須依法行事、依規行事,而人民自己必須參與到法規的制定當中。因為能夠為人民服務的,只有人民自己。                   


人生不是一次短暫爆發的突擊賽,而是一場比拼耐力的馬拉松。短暫的激情滿滿也許能成就一場突擊,但完美收官一次馬拉松,需要的一定是恆久如常的努力。在日復一日中保持進取,時間一定會給你想要的答覆。周一,加油!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木樂西裡華「微信公眾號,麻煩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木樂的微信,我們每天更新木樂的最新資訊及精彩視頻喲。

「木樂西裡華」長按2秒可關注

 老細講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一文雞!

 「木樂西裡華」大木樂具影響力的公眾號


木樂8萬人,幾乎都已關注我們,關注我們,你就是精彩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僅6.4的《巡迴檢察組》,比《人民的名義》差在哪裡?
    那麼幾乎是《人民的名義》原班人馬(除了編劇)打造的這部劇,為什麼在諸如豆瓣這類影評網站的評分,和前作《人民的名義》相比(8.3分),會差這麼多呢?因為《人民的名義》給大家展現了太多震撼的東西,比如趙德漢堆滿一屋子的兩億現金、比如劉新建貪汙的七個億、比如趙瑞龍在漢東的隻手遮天等等。
  • 以程式設計師的名義,分析 「人民的名義」
    所以,我是要看 「人民的名義」 的。雖然看電視這事,在程式設計師文化中,乃最遭歧視的三件事之一。看了2周後,我有了些感悟,算是一個觀察,不一定對。那就是,本劇的編劇和導演,很可能是我們程式設計師圈子裡的人,即便不是,也一定借鑑了我們程式設計師開發的很多思想和方法。下面展開講一講,供大家觀劇參考。
  •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昨開庭  下了一夜的雨,昨天上海空氣清冽,上海浦東法院開庭審理《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一案。  去年11月,浦東法院受理此案時,錢江晚報曾有報導:《暗箱》作者劉三田起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編劇、著名作家周梅森及製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小說《人民的名義》全面下架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
  •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全集劇情介紹 幕後黑手終於曝光 人民的名義...
    那麼問題來了,這大火的《人民的名義》,跟保哥家有關係嗎?保哥告訴你,這個必須有,你們造麼?這些演技大咖裡,居然還藏著一個保哥家的「金牌營銷員」!她是誰呢?別急,往下瞧!?? 去年春節前,《人民的名義》一切準備就緒,進入拍攝倒計時,但此時劇組尚未購置保險。對此,製片主任表示,保險是確保拍攝安全進行的重要保障,以前在這方面吃過虧,演員到位就開工,沒想到出了意外,結果一部劇的利潤可能還抵不過賠償金。這大過年的,別人都放假了,但劇組並沒有放假,他們在等一個人,誰呢?盧小美!除夕當天,盧小美代表保哥家,與《人民的名義》劇組籤下了團體意外保險合同。
  • 打著「人民的名義」懟列車長,「人民」答應嗎
    圖/網傳視頻截圖。人民列車為人民,人民坐車不容易……」列車長:「我會嚴厲批評乘務員,我先代表我們班組,我們整個鐵路,今天的行為可能造成了你的不愉快……」男子:「給我道歉沒有用,我這是伸張正義,我也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不對?」列車長:「我先向您賠禮道歉好不好,是我沒有把職工管好。
  • 各執一詞,《人民的名義》與《暗箱》究竟是否相似?
    原標題:各執一詞,《人民的名義》與《暗箱》究竟是否相似? 曾在全國掀起收視熱潮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近期陷入一場版權糾紛中。因認為從結構、情節、人設到地名人名與自己創作的長篇小說《暗箱》相似,電視劇及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構成著作權侵權,作家劉三田將《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以及電視劇出品公司等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停止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一切播出、複製、發行、信息網絡傳播的行為;停止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銷售;刊登致歉聲明,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等。11月1日,該案已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立案。
  • 人民的名義趙東來提的《天局》講了什麼?
    人民的名義趙東來提的《天局》講的是什麼?《天局》小說一覽。在天局小說中,主人公是一個凡人,但是不甘心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掌控,所以用自己的生命為棋子與神仙下棋,最終贏了神仙!侯亮平將這本《天局》書給趙東來,希望能研究對手是什麼樣的人。  綜合報導 人民的名義趙東來提到的神秘的書中 《天局》講的是什麼?這本書叫什麼名字?
  • 人民的名義:人民兩個字英文怎麼寫?!
    最近《人民的名義》很好,不禁的想到人民兩個字,在英文中如何寫?官方給出的翻譯是In the name of people,但組長覺著用people感情色彩不夠people,人們,人民一詞應當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當加上定冠詞the的時候便可用作人民了,會更好一些。
  • 男子被餐車碰到,以「人民名義」懟列車長:人民的列車為人民服務
    12月14日,在從拉薩開往上海的列車上,有一位列車工作人員在推著小車叫賣時,不小心撞到了一名男子的腳,這名男子隨即展開了一大段演講,並且還多次以「人民的名義」對列車長進行批評。根據視頻來看,當時乘務員推著車經過時撞到了男子,乘務員立馬跟男子道了歉,但是男子依舊不依不饒,而且還高聲把列車長喊了過來,之後就開始以人民的名義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而且他表示,肯定是因為他們在培訓的時候不規範,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要求列車長加強對乘務員的培訓管理。
  • 以《人民的名義》光著屁股學英語
    最近,被BBC稱之為「中國版《紙牌屋》」的國產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已經接近尾聲了,而且因為送審片源洩露,相信有很多人已經知道大結局了。既然都熟悉這部電視劇的情節,我們不妨蹭蹭熱點,以《人民的名義》來談談英語學習。大家都知道,丁義珍的英語口語非常好,劇中不止一次的強調這件事情。逃到美國的丁義珍,也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產生生存障礙。學好英語的的好處顯而易見哦。
  • 男子被餐車撞以人民名義猛懟列車長
    #男子被餐車撞以人民名義猛懟列車長# 近日,在拉薩開往上海的Z166列車上,列車工作人員推的餐車無意間碰到了一名男子的腳上,列車員趕緊說對不起並當場道歉。沒想到該男子卻沒完了,不但不接受道歉,還特地把列車長叫過來,還開了直播當著所有網友的面,當著全列車乘客的面,對該工作人員一頓狂批,稱:我是以人民的名義對你教育的。這個男子張口閉口就是人民,什麼「人民的列車」、「以人民的名義教育你」、「為人民做好服務」等等,說實話,的確有些過分了,他憑什麼代表人民?
  • 《人民的名義》編劇反起訴抄襲,並索賠損失費
    1月15日,《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在北京召開媒體答疑會,以侵犯著作權為由,在北京市海澱區法院立案起訴作家劉三田小說《暗箱》涉嫌抄襲其《絕對權力》和《中國製造》兩部作品。作為2017年「年度現象級」影視作品,《人民的名義》自2017年4月份上映之後,一直備受熱議。這部被冠以史上反腐尺度最大的電視劇,播出期間好評不斷,但在收官不久後,網上冒出其涉嫌「抄襲」的聲音,令不少網友譁然。作家劉三田起訴《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及製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原創官場小說《暗箱》的著作權,涉嫌抄襲,要求八被告賠償經濟損失1800萬元。
  • 《人民的名義》姊妹篇開播,這個男人又當公安廳廳長了
    這部劇由《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繼續執導,編劇則為擔任過《重案六組》第三、四部編劇的餘飛。《人民的名義》中的趙德漢《人民的名義》中的陳清泉《人民的名義》中的肖鋼玉《人民的名義》中的李達康書記至於這部劇的主線,在第一集的前幾分鐘就交代清楚了。一位老太太以為檢察官送錦旗的名義,闖入了政法委書記在場的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
  • 原告撤訴,《人民的名義》兩起侵權案「全劇終」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宋宇晟)記者從作家周梅森代理律師金傑處獲悉,持續近3年的劉三田訴作家周梅森《人民的名義》小說及電視劇侵犯著作權案近日有了新進展:上訴人在二審期間向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申請撤回上訴,一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這也意味著,圍繞《人民的名義》產生的兩起被指侵權案件均於今年內有了法律上的結果。
  • 原告撤訴《人民的名義》兩起侵權案「全劇終」
    記者從作家周梅森代理律師金傑處獲悉,持續近3年的劉三田訴作家周梅森《人民的名義》小說及電視劇侵犯著作權案近日有了新進展:上訴人在二審期間向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申請撤回上訴,一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這也意味著,圍繞《人民的名義》產生的兩起被指侵權案件均於今年內有了法律上的結果。
  • 《人民的名義》二審原告索賠撤訴!法院:不侵權
    因認為自己的著作權遭侵犯,作家劉三田將《人民的名義》作者作家周梅森和七家出品方訴至法院索賠1800萬元,一審敗訴後其提出上訴。22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傳出消息,二審期間,劉三田撤回上訴,目前,認定《人民的名義》不構成侵權的一審判決已經生效。這也意味著,圍繞《人民的名義》產生的兩起被指侵權案件均於今年內有了法律上的結果。
  • 終結者再現,另一個類似阿諾的男人,出現在了火星
    安東尼奧·薩巴託(義大利)安東尼奧·薩巴託出現在《火星公主》這部科幻片的時候,渾身的男人氣息,發達的胸大肌,嚴肅冷酷的國字臉,仿佛就是一個終結者,只不過這名終結者從地球來到了火星,《火星公主》劇照安東尼奧(Antonio·Sabato)也確實和阿諾·斯瓦辛格有幾分相同點:第一,他和阿諾一樣,也是來自歐洲的演員,只是他來自羅馬而阿諾是奧地利人;第二,阿諾在2007
  • 《人民的名義》作品零修改把主旋律當流行曲來寫
    董冬冬 陳曦「枝繁葉落、煙霞交錯、青梅永樂、繁星閃爍、清風明月、梅蘭佳作……」,《以人民的名義》的歌詞,有一種對於文藝的嚮往,有別於一貫正劇歌曲的套路。《人民的名義》熱度不減,與之相關的各種熱議話題都持續佔領著網絡熱搜榜,該劇的音樂製作同樣是良心配置,大氣的主題曲《以人民的名義》和走心的插曲《誓如當初》都由有「音樂界神鵰俠侶」之稱的董冬冬[微博]陳曦夫婦一手包辦,作為電視劇情感催化劑的這兩首歌曲更是升華了劇情。
  • 小說《人民的名義》被訴侵權 法院判定沒有抄襲
    小說《人民的名義》被訴侵權 法院判定沒有抄襲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李鐵柱)去年,根據作家周梅森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曾引起全民熱議。
  • 劉三田撤訴,《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劇終」
    作家劉三田訴周梅森《人民的名義》小說及電視劇侵犯著作權案有了新進展。9月22日,據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公開的信息,二審期間上訴人劉三田撤回上訴,認定《人民的名義》不構成侵權的一審判決已經生效,這意味著這起持續時間近3年的著作權糾紛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