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的媽是好是壞?《叮咚上線》教你換個角度看

2020-09-12 影娛視界o

《叮咚上線!老師好》是一檔知識分享類的綜藝,節目中請了各個不同的老師,與臺上坐的各個同學們分享知識。


分享的內容相當豐富,比如怎麼判斷顏值?如何快速寫出好作文?


請到的老師也不全是各個高校的專業老師,也有在自己領域很出色的從業者,比如節目就請到了龔琳娜來教樂理知識。

整個節目的形式更像是一場演講,老師們在臺下說,配合屏幕講解,學生們在臺上聽,如果老師講授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可以給老師投票,得票數更高的老師能獲得下次返場繼續上課的機會。


老師演講結束之後,也有自由提問時間。當然整體的形式其實還是跟課堂的傳道授業解惑是類似的。

這一期的節目有一個與目前的影視作品關聯比較大話題,就是原生家庭。


比如目前已經大結局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其實整部劇都是在講述原生家庭的問題,除了劇中的李尖尖之外,其他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中掙扎,這些也影響到了他們的工作、情感和生活。

相比起《安家》、《歡樂頌》、《都挺好》這樣極端的原生家庭,《以家人之名》中除了主角之外的幾個角色,原生家庭的影響更貼近實際。


尤其是齊明月和媽媽之間的關係,從齊明月一直壓抑自己默默反抗,到跟媽媽大吵一架,再到最後跟媽媽和好,是十分典型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羈絆演繹。

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常常否定她,考試只要不是第一名,都覺得齊明月考的不好,在女兒反駁說她總是在否定自己時,媽媽說是為了她好。

關於為什麼兩代人之間會有這樣的認知差異,《叮咚上線!老師好》的復旦社會學副教授沈老師給出了一個答案:從社會學角度看待,很多時候看待一個人,是不能逃脫開他所處的社會環境的。

父母的年代是屬於計劃經濟,工作包分配,有鐵飯碗單位,看待人和衡量人的方式比較單一,對於他們來說,謙虛是美德,不突出才是對的,不要過分的暴露自己,能夠安心的保住工作就算不錯的了。

而孩子所處的年代是市場經濟,這個時候是資訊時代,人們接觸到的信息更多,看待一個人的方式變得更多樣化,同時因為沒有包分配這些,每個人需要努力需要出頭才能夠被看到,所以表現自己是常態,過分謙虛反而成了一個缺點。

所以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常常否定女兒,並不是因為她討厭她,而是在她的年代,人是需要謙虛的,不能過分自滿,只要沒有達到最優秀,那就表示還有進步空間。


而齊明月早就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自己,她知道從整體角度來看自己是足夠優秀的,所以對於媽媽的否定就會感到氣餒。

另外還有學生問老師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沈老師的看法沒有那麼激進,她認為沒有人是可以完全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的,想要徹底將自己與家庭割開,是不現實的,因為總有一刻你會發生,家庭還是你最重要的堡壘。

就像在《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在跟媽媽吵架之後提交了申請書要去北京,想要徹底的離開媽媽,但畢竟是從小到大一直關心自己的人,怎麼可能就那樣割捨離開呢?


所以在知道父親要跟母親離婚的時候,她也會開始後悔,也會開始反思自己。


這個時候她才發現,雖然母親常常插手自己的生活,但一直陪在自己身邊、擔心自己的人從來也只有母親。

還有劇中的小哥賀子秋,在咖啡店業績不好的時候,他一直忍著沒有跟任何人說,但賀梅卻能夠直接看出來,並默默的找人幫忙,還讓賀子秋的爸爸打錢幫忙。

現在的影視劇越來越多的在討論原生家庭的問題,但常常容易走入一個極端,比如凌霄的母親,《安家》中房似錦的母親,《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家庭等,但現實中其實往往沒有那麼極端,更多的是齊明月、唐燦這樣的家庭。

可能比起常見的家庭,極端的家庭更能引起關注和討論度,但如果影視劇只是讓觀眾看完罵一頓發洩怒氣,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雖然創作避免不了藝術加工,但還是希望以後能夠看到更加貼近現實的家庭劇,來幫助觀眾化解更多現實家庭的親子矛盾。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媽媽扇耳光:你學習再好也不配幸福
    你說你幹點啥能行?叫你幫忙,不是叫你幫倒忙的,竟會添亂!就你考得這第二名,和倒數第一沒啥區別!歐巴馬說:「如果你不去大膽地定義你自己,很快就會被別人錯誤地定義。」這句話用在《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身上,再合適不過。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是誰演的 齊明月扮演者孫銥個人資料介紹
    近日,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當中,劇中齊明月雖然是個配角,但是感情線也是頗受大家的關注,齊明月最後結局和誰走到一起了呢?齊明月的扮演者是誰?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扮演者是誰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是由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一部劇,其中還有塗松巖、何瑞賢、張晞臨等演技派的出演,這是一部青春成長治癒劇,主要講述的時候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一起成長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否定式教育的3個危害,家長千萬別忽視
    文|樂晨媽媽圖片來源|網絡《以家人之名》這部暑期前的熱播劇雖然已經完結,但依然留下很多讓我們思考的話題,有關家庭教育,有關親子教育,值得我們每個家有孩子的人深思。 齊明月是劇中我特別想寫的一個角色,因為她與母親的相處方式,讓我,我和我身邊的朋友,以及在電視前看劇的網友們都有一個類似的感覺,那就是即使在外人眼裡,你漂亮、乖巧、還是個學霸,都抵不過你父母無處不在的否定式評價。那種從小到大滲透生活每一個細節的打壓式的「愛」,讓你自卑,懷疑自己,你想解脫,於是總是讓你逃離父母,卻又時刻被套在父母編織的網裡,於是,你一直在掙扎。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要是碰上齊明月的媽媽,她也會成為第二個明月
    孩子拼盡全力地想雕刻自己的未來家長只想按自己的想法雕刻孩子01新劇《以家人之名》,滿屏都是溫暖的家庭關愛。齊明月的媽媽,是當今許多中國媽媽的縮影,她把齊明月的學習成績放在了首位,完全沒有問過,齊明月是不是過得不開心。更可怕的一點是,不僅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也是沒有齊明月任何的一句說話的權力。齊明月已經是全班第三名了,可是她媽媽完全沒有看到她的努力和付出,只是覺得,一定要考到第一名才是有出色的。
  • 《以家人之名》從齊明月看當代家庭教育的痛點
    住在熱搜上的《以家人之名》已經播完一段時間了,雖然劇情的發展逐漸瑪麗蘇化,有高開低走之嫌,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它輸出的各種不同的家庭教育觀卻很值得探討,齊明月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毫無疑問,劇本給齊明月安排的人設標籤是「學霸」、「乖乖女」,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班裡的佼佼者,從來沒跌出過前五名。
  • 否定式教育:《以家人之名》齊明月自爆高考少填一張答題卡
    最近,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自爆高考少填了一張答題卡。原因是不想按媽媽的想法報考大學。她知道,一旦分數夠了報考政法大學,她媽媽一定會要求她報考的。齊明月的人生一直被她媽媽控制著,她接受的也是來自媽媽的否定式教育。01 否定式教育無論做什麼事情,接受到來自父母的話語都是否定的;就比如:怎麼這麼笨,才考這麼點分數;笨手笨腳的,一點忙都幫不上,我以後還指望你什麼?而齊明月,也是受到這種教育。
  • 《以家人之名》| 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
    最近熱搜被《以家人之名》刷了屏,愛情線咱們就不聊了,聊點關於孩子的事:如果可以選女兒,《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齊明月和李尖尖是高中同學兼閨蜜。齊明月的媽媽常常為此不允許女兒和她在一起。看到這你一定想說,那還用想嗎,當然是選齊明月啊,誰不想有個這樣的孩子。但到後來你會發現,齊明月雖然各方面都很好,但是無論什麼時候她都是自卑的,非常不自信、沒有主見。
  • 《以家人之名》月亮媽震驚了:表明乖巧的女兒竟然這樣「壞」?
    《以家人之名》接近尾聲,最新的劇集忙活著為各位媽媽洗白,賀梅已經洗白成功,唐燦媽媽好歹也等來了其樂融融的家庭團聚,只有凌霄媽和月亮媽還在跟子女相愛相殺。劇裡有一段真的太可怕了:表面乖巧懂事的月亮,因為不想買房,遭到媽媽狂風暴雨般的怒罵,月亮第一鼓足勇氣反抗到底。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媽媽擰巴:一邊希望你好,一邊瘋狂否定你
    《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媽媽,就是典型的「高控制型」媽媽。一個德智體美樣樣拿得出手的女兒,在她眼裡卻「一文不值」,裡裡外外被自己打擊得「體無完膚」。很多網友紛紛舉手:這不就是我和我媽嗎?:「有換兒子的嗎?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媽媽:過於強勢的母愛,讓孩子自卑失去主見
    由譚松韻、宋威龍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其中一個配角齊明月的媽媽金玉香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力。她對孩子的教育格外嚴格,正如她在家長會上所分享的人生信條「在物質上不能虧待孩子,在教育上絕對不能溺愛孩子」,簡直是一類中國式家長的典型代表。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媽媽:典型的中國式家長,過於強勢的母愛
    由譚松韻、宋威龍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其中一個配角齊明月的媽媽金玉香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力。她對孩子的教育格外嚴格,正如她在家長會上所分享的人生信條「在物質上不能虧待孩子,在教育上絕對不能溺愛孩子」,簡直是一類中國式家長的典型代表。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真命天子是誰?劇中2處細節早已說明!
    《以家人之名》算是最近比較火爆的一部國產劇,其熱度不亞於前段時間掀起中眾多話題的《三十而已》。這劇溫馨、搞笑、催淚,看了讓人感覺心裡很暖,尤其是看劇裡三兄妹打打鬧鬧,真的很幸福,很治癒。奈何子秋是個大直男,明月的一個無心之舉令他很生氣,他朝明月發火,明月哭著跑出去,這時候凌霄來安慰明月,讓她以後對自己多點信心。因為這些安慰,齊明月對凌霄有了不一樣的感情,但那不是喜歡,頂多算感謝。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為什麼比齊明月更自信,原因在齊媽媽身上
    開播不久的《一家人之名》一劇,女主角李尖尖(譚松韻飾)的閨蜜齊明月的媽媽,也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齊明月的學習成績其實非常不錯,還在班級中擔任班長一職。可見是深受老師喜愛的,但是齊媽媽的教育方式,每一步都是一個坑,做父母的千萬不能踩。
  • 《以家人之名》:把孩子養廢的3個好方法,看完第一個,我慌了
    在她看來,她供給女兒好吃好穿,為女兒規劃好每一步路,從小到大沒動過女兒一指頭,本應換來女兒的感恩戴德、言聽計從。金玉香氣得抄起面前的書本砸到女兒身上,又撲過去打了女兒兩巴掌——這都解不了她的心頭之恨。「足夠好,才配得到愛」?
  • 《以家人之名》:把孩子養廢的3個好方法,看完第一個,我慌了
    在她看來,她供給女兒好吃好穿,為女兒規劃好每一步路,從小到大沒動過女兒一指頭,本應換來女兒的感恩戴德、言聽計從。金玉香氣得抄起面前的書本砸到女兒身上,又撲過去打了女兒兩巴掌——這都解不了她的心頭之恨。齊明月恍然大悟:原來她跟所有自卑的人一樣,腦子裡深深印刻著「你足夠好,才配得到愛」「你得不到愛,就是因為你不夠好」的觀念。這真是對於愛的天大的誤解。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原來是一名控分型學霸
    看過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的人都知道齊明月,一個看著文靜又柔弱的女生,在外人眼裡,她是一名乖孩子,學習好又聽父母話,中學時一直是媽媽嘴裡的驕傲,後來因為考場「失利」,上了本地大學的新聞系,成了一名記者,參加工作之後的她,也一直都活在母親的要求之下,直到和母親的一次爭吵,才讓所有人都知道,齊明月不僅想掙脫母親的安排,還是一名控分型學霸。
  • 《以家人之名》乖乖女變說謊精?齊明月與媽媽吵架:我最擅長撒謊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是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主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 ,講述了兩個爸爸帶著沒有血緣的三兄妹,組成了一個家庭以後,發生的有關親情和愛情的故事。在這部劇中,由於子秋和凌霄從小被拋棄,我們大部分的焦點在賀梅和陳婷兩個媽媽身上。
  • 談談《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家庭教育——壓制越多,反抗越強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已上周在湖南臺播完,該劇以家庭親情為主線,以友情、愛情為輔線,是近年來難得的溫情片。作為一名教師,我自然對齊明月這個角色感興趣,因為她從一個「乖乖女」,變成了用高考來反抗其母親的「叛逆女」。齊明月的母親除了工作外,多年來圍著丈夫和女兒轉,性格強勢,從齊明月的衣食住行,到志願選擇都是她說了算,常常否定女兒的努力、喜好、選擇。
  • 《以家人之名》:面對成年後父母離婚,齊明月的做法令人嘆服
    之前為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衝了芒果臺的VIP,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我順便又追了部劇:《以家人之名》。不過我向來喜歡有始有終,如果不是第一集都看不下去,一般看起了頭,就都會看完整。還好後面的劇情還有可圈可點之處,讓我沒白白追了這部劇。令我驚喜的一段是齊明月和母親攤牌,引發一場離婚的戲。
  • 《以家人之名》你以為的幸福,結果是別人眼中的痛苦
    《以家人之名》劇情中,我們知道齊明月的父母想要離婚,原因很簡單,因為父親覺得自己就像是個犯人一樣被母親管著,齊明月在的時候還好,火力可以平攤,但齊明月離開之後,母親的火力全部在他一個人身上,這一看確實是齊明月的母親有點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