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小區成立業委會卡殼 業主:我的小區我能作主嗎

2020-12-25 江蘇頻道

藍天園小區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孫玉春攝

藍天園業主調查材料

南京龍江片區東南角,有藍天、白雲、芳草、碧樹四大園,基本都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建設,均為學區房。最近,藍天園部分業主向現代快報反映,小區2018年下半年完成出新,環境好了,他們希望能夠保持下去,動了成立業委會的念頭,結果發現很困難,因為藍天園、芳草園北片區以及碧樹園是一個大小區,在物業管理區域依法重新劃分之前,他們不能單獨成立業委會。就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業主

籌建業委會,半途中「卡殼」了

2018年12月26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藍天園小區。小區一共有21幢多層住宅,889戶。

小區剛剛出新,沒有一輛私家車停放。原來,這裡多年來形成了一種狀態:業主車輛除緊急情況,不開進本小區,而是全部停在小區周圍道路上。

藍天園隔壁,就是南京市重點高中——第二十九中學高中部。藍天園和芳草園、碧樹園等一樣,都是芳草園小學學區。業主劉先生介紹,住這個小區的尤其是高價買房住進來的,基本都是為了孩子上學。

但是,2018年9月出新完成後,道路拓寬了,隨後不知怎麼搞的,物業把外面100多輛車放進了小區。這樣一來,小區的秩序就給打亂了。業主經過努力,車輛又被清出了小區。

小區業主隨即組織了業主群,開始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啟動業委會選舉程序,並選出了藍天園小區業主委員會籌備組成員,可到街道辦理相關手續時,發現「卡殼」了。

鼓樓區鳳凰街道「兩站一中心」周主任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藍天園成立業委會的事,他們正在研究。

他拿出了規劃圖紙,包括藍天園、芳草園南區北區、碧樹園甚至芳草園小區和29中在內,都叫「龍江居住區東南小區」。根據這份圖紙,藍天園屬於「龍江居住區東南小區」一部分。

除了規劃圖紙,還有管理事實。周主任介紹,這塊小區一直由省級機關物業管理,收費標準統一,而且2007年左右就成立過業委會。

據了解,這個業委會在2016年就停止工作了。周主任說,業委會停止了工作,但是業主大會還在。

投票

352戶支持成立獨立業委會

業主對街道的解釋並不認可。現代快報記者看到了業主自發發放回收的「徵求意見表」,意見表主要有兩條,第一,是否支持成立藍天園獨立業委會?第二,是否同意小區內禁止停車?

此次藍天園小區共發放358份意見表,贊成成立藍天園獨立業委會的352票,佔98.3%,贊成小區禁止停車的315票,佔87.9%。

籌備組成員張女士說,小區有不少出租戶,為了充分徵求業主意見,他們組織了十幾位業主,利用三個周末掃樓。很多上門聯繫不上的業主,他們也儘量進行了電話詢問,這一結果和比例也是符合相關法律要求的。

籌備組還建立了「最美藍天園」公眾號,其中推送的一篇文章稱,按照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成立一個業主委員會,而小區內道路不與其他小區共享,設施獨立非共用,藍天園與芳草園、碧樹園等都由道路隔開。

藍天園居民代表劉先生說,他們成立業委會目的很單純,只是想讓小區業主有一個表達自我訴求和更好自治的渠道。

據了解,藍天園等都是由當時的江蘇省省級機關事務管理局興建,物業公司一直是省級機關物業,後來成立了省級機關物業管理中心,其下屬有個蘇興物業,藍天園、芳草園北區、碧樹園等還是由蘇興物業管理。

實際上,物業公司對這三個園區每年各補助20萬元,而物業費標準只有每平方米5毛。

劉先生說,他們與物業溝通很好,同時他們在網上組織投票,有很好的探索價值,各方面來說,這個新生事物應該得到支持。

朱先生也是熱心業主。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一直認為,藍天園本來就是獨立的小區,雖然過去有省級機關宿舍的身份,但是早已房改。說這幾個小區是合的,是只看歷史,沒尊重現狀。

焦點

1

老的業委會

無法正常履職

老的業委會到底是怎麼回事?江蘇省省級機關物業管理中心崔主任告訴現代快報記者,1996年,藍天、芳草、碧樹三個園交付,共有2345戶。成立大的業委會是在2007年左右,中間脫節過,最後一屆是2012年成立的。

四年時間裡,這一屆業委會只開過一次會。「我們是吃過這個大業委會苦頭的。」崔主任說,他們曾經想調價,最後無人對接而不了了之,「我們是乙方,可是卻找不到甲方。」

藍天園業主朱先生認為,三個小區各自分開,其他小區業主代表肯定只關心本小區利益,那麼討論事情時,很難形成共識。

2

芳草園南區

為何能獨立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芳草園小區分為南區高層片區和北區多層。高層片區如今是獨立的,有自己的業委會,並重新選聘了物業。

朱先生等質疑,既然藍天園、芳草園、碧樹園是一個整體,為何芳草園高層也在大的規劃圖紙上,卻能獨立出去?

對此,街道相關人員解釋,芳草園南區高層很多年前就獨立出去了,後來合進來過幾年,在2015年前再次獨立出去。那時候,法規還不健全。

街道

要考慮很多現實問題,拿出可行方案

鳳凰街道「兩站一中心」周主任表示,按照《南京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物業管理區域應當根據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紅線範圍,綜合考慮物業共用設施設備、社區建設等因素劃分。物業管理區域需要分立或者合併的,應當形成區域調整方案,對調整後物業管理區域的道路、綠地、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維護等作出規定。

該條還明確規定:需要分立的,應當分別經擬新設立的物業管理區域專有部分佔建築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周主任表示,《南京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是2016年頒布實施的,小區調整物業管理區域,肯定要按照法規來實施。為此他們也在考慮具體實施方案,如是把藍天園分出來,碧樹園和芳草園北區做一個,就成為了新的兩個片區。但是按照規定,那麼就需要原三個園區的業主共同投票決定。

藍天園業主擔心,如果是三個園區一起投票,那麼,就可能出現另外兩個園區反對人數太多,從而「代替」藍天園做了決定的情況。對此,周主任說,他們會拿出妥善的方案,先期還要向居民做解釋,他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

此外,街道目前還要考慮一些具體問題。雖然藍天園業主並不打算換物業,但是業委會成立以後是有這個權力的。而目前整個龍江東南片區情況很特殊,所有的道路都一直在建設方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手中,至今市政沒有接收。道路停車資源的分配也基本在機關事務管理局手上。

還有藍天園裡有物業服務用房,本來是用於三個園區的。將來一旦獨立,物業用房怎麼分配使用等?將來具體的物業管理事宜,停車資源的分配,可能出現的矛盾處理等等,街道都要充分考慮。

專家

小區自治,應有合適的路徑選擇

南工大天誠不動產研究所副所長吳翔華認為,居民自治是方向,但是具體如何操作,如何實現民主決策是很複雜的。有些事情理論上可行,事實上很難操作。

就藍天園與另外兩個園區一起投票的事情來說,如果藍天園的確具備獨立條件,那麼可以把獨立的計劃進行公示,讓其他兩個園區業主知曉,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書面提出來,否則可以視為同意。要是讓每戶業主投票,可能就增加了難度,其他園區業主還可能因為事不關己不願投票,導致投票結果無效。所以在實施居民自治的過程中,無論是立法還是相關職能部門,還是要結合立法本意,考慮操作性和效率。

相關焦點

  • 拿不到業主花名冊 海口國瑞城小區業委會籌建「卡殼」
    海口國瑞城小區  好不容易聯繫到1100戶,卻還差400戶,拿不到業主花名冊  籌建一年半的業委會「卡殼」  海口市住建局:將繼續協調各方,推動完成國瑞城業委會成立工作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聶元劍)籌備了一年半之久、好不容易聯繫到1100多戶業主投票贊成的海口國瑞城業委會,卻因還差400多戶投贊成票,被卡在了成功道路的「最後一公裡」上。
  • 合肥一小區業主籌建業委會卡殼 解釋:大業主訴求也需考慮
    開發商和物業為何阻撓業主成立業委會?記者趕赴小區進行調查。緣起:業主籌建業委會卡殼紫荊廣場是兩棟綜合樓,1層到4層是商業,5層以上是住宅樓,商鋪大業主20多戶,住宅小業主960多戶。孫俊說在此情況下,小區一幫熱心業主就組織業主(住戶)進行關於成立業委會意願的籤字。經過數日的努力,他們先後徵集了大約400多戶居民的籤字。3月底,業主代表將申請資料提交小區物業,要求物業聯繫開發商,提供小區總建築面積和交付面積、入住面積等相關資料。但申請表交上去以後,遲遲沒有動靜。
  • 誰的業委會|業委會|小區|業主大會|業主_網易財經
    其中,提出物管費調價須經業主「雙過半」表決通過、表決結果應當以書面形式在小區公示60日以上等多項管理措施。《辦法》還對一些物業管理方面的細節問題做了規定,如無物管的舊小區由街道指導成立業委會,禁止開發商私自將物管交給「自家」企業,以及物管費調價須業主「雙過半」通過等。按照官方說法,此舉旨在解決物管費的公共收益如何監管、業委會如何成立、物管費調價誰說了算等物管頑疾。
  • 業主質疑小區業委會不合法 辦事處稱依法依程序成立
    業主投訴:小區業委會不合法據這些業主介紹,大漢巨龍家園業主委員會於2013年7月成立,但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業主,並未參加業委會選舉,且「業主委員會籌備小組」人數為16人,違反了《婁底市物業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籌備組成員人數應為單數。
  • 在小區,誰有立法權?業委會主任,還是某位業主?
    「整體的事,少數服從多數」,沒看到「循序漸進」這條基本法律 法律制定出來時,需要用基本法律一一校對,要不然就會出現立法失誤「一下召開人數、面積雙過半的業主大會」不符合「循序漸進」這條基本法律,造成的直接結果:全國30多萬小區、幾億業主為開人數面積雙過半的業主大會,(不遠百裡的)回到小區,花費數不清的時間、錢、精力,最後還辦不了事(部分業委會是成立了,但小區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
  • 四川成都一小區業主將業委會告上法庭 誰來監督業委會?
    央廣網成都9月23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按照《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小區業主們可以通過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共同行使管理權。業主委員會成立之後,誰又來監督他們?最近,成都一小區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部分業主認為,業委會成立的流程不合規、財政支出不透明,將業委會告上了法庭。成都錦都小區四期,地處寬窄巷子地鐵站旁,地理位置優越。
  • 業委會不公布信息,小區業主狀告業委會,法院支持!
    黃先生是河北區一小區業主,他認為自己依法享有對小區相關管理及收益等情況和資料的知情權。黃先生提交給法院的訴訟請求中包括要求小區業委會向全部業主公布並出示業委會自成立以來小區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及所有會議記錄;《物業服務合同》及附件,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的帳目情況,包括車位費收入、廣告收入等;小區規劃車位的處分情況以及業委會的工作經費帳目。同時,黃先生還表示,希望可以將這些文件進行複印,複印費用由他承擔。
  • 小區沒業委會,業主也能做主
    現實中,很多小區都會成立業主委員會,可以起到幫助業主管理小區的作用。那麼如果小區未成立業委會,業主與物管糾紛多發,遭遇維權案例,到底誰能來「做主」呢?這時候應該考慮成立物業委員會。如果我們所居住的小區不具備成立業主大會的條件,或者是業主大會沒有成立,那麼小區可以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委員會一般是由產權人和使用人代表組成的,指的是房屋管理自製組織。主要是協助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做好社區衛生、綠化工作;對物業管理企業進行監督,協調好物業管理企業和社區居民的關係等等。很多小區的物業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都是一體的。
  • 紹興一小區業主將業委會告上了法庭
    看文字,往下翻現在很多小區都聘請有物業公司維持小區的日常運作,一般的流程是,小區先成立業主委員會,由業主委員會召開業主大會按照小區實際情況選聘物業公司。馥園小區位於柯橋區柯巖街道,今年一月初,在業委會的牽頭下,小區開始公開選聘物業公司,原定的兩個候選物業公司是「北辰物業」和「寶業物業」,業主投票在這兩家公司中選擇一家, 沒想到投票當天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並未入圍的現任物業「綠城物業」也參與了進來,使得物業選聘工作陷入了僵局。
  • 5年內三次申請失敗,無錫一小區成立業委會為何這麼難?
    在如今的小區治理工作中,業主委員會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近日,無錫市梁溪區奕盛花園小區的業主沈先生卻向我蘇特稿反映:小區業主們前後三次向社區和街道申請成立業委會,但卻多次在籌備過程中被終止。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 小區各期能否單獨成立業委會?《向前一步》給你答案!
    小區的業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委會」),是由小區業主集體選舉產生,代表了廣大業主的利益。那麼,在一個分多期開發的小區,如果不同期的業主們,對成立業委會有著不同意見,是否可以各自單獨申請成立業委會呢?但是,一、二、三期居民卻對此持有不同意見:有的居民認為新物業不一定就比舊物業好;有的認為小區整體衛生尚可,並沒有那麼不堪;有的認為小區是一個整體,分開成立業主大會不利於彼此團結。
  • 長沙一小區業主代表拿上萬補貼,業委會被訴
    瀟湘晨報長沙訊 「看得觸目驚心,這是我們業主的錢,不是他們個人的錢。」近日,長沙永宏佳園小區業委會的一份帳單引發業主激烈討論,上面顯示籌備業委會時業主代表一次性拿務工務餐補貼有1萬多元,還有通信費辛苦費等費用。同時另一份帳單顯示,業委會欠物業公司10萬餘元。「小區每年公共收入40萬元,這些錢哪裡去了,怎麼還會欠錢?」
  • 業委會侵害到小區業主權利的時候 該怎麼辦?
    業委會,顧名思義,是為了維護業主權利成立的機構。業委會是依法成立,受法律保護,代表廣大業主對小區事務進行決議、否決、執行和法律維權的唯一合法機構。但是當業主發現業委會的決定侵害了自己權利的時候該怎麼辦呢?12月19日,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該院審理的一起業主撤銷權糾紛。
  • 紹興一小區業委會拿21萬給業主發紅包
    「感謝小區,感謝業委會,拿個分紅,中午加餐。」「錢不在多少,關鍵這是業主應有的權利!」「業委會年年帳目都公開,這事兒挺好!」11月15日中午,柯橋街道笛揚社區大明頤澤苑業主們的朋友圈份外火爆,原來,小區業委會拿出21萬元給業主發了一波「分利紅包」。這小區為啥這麼「壕」?其實,這21萬元錢是2017年以來,該小區在除去小區維護和應急項目後,公共收益結餘本就屬於小區廣大業主共有。
  • 小區業主擔心安全抵制辦幼兒園 園方狀告業委會
    斥資千萬卻無法開園,幼兒園只能與業委會對簿公堂。昨天,這起官司在棲霞區法院開庭審理。  通訊員 棲法 快報記者 馬樂樂  法庭內外  昨天上午9點半,秦淮晨光幼兒園的唐園長坐在法庭的原告席上,在她對面的是賽世香樟園小區業委會的律師和業主,雙方都表情嚴肅。
  • 拒絕交小區維修資金 業委會起訴業主獲支持
    百色新聞網靖西9月16日訊(通訊員 羅將)業主把小區籌集維修資金當成自願捐款,拒絕繳納維修資金,最終被業委會告上法庭。2018年初,該小區物業公司撤離,小區陷入無人管理狀態,公共照明、河堤護欄損壞,小區一到晚上便陷入黑暗之中,業主意見很大。2018年11月22日,13名業主發出倡議書,倡議小區每戶繳納1000元的小區公共維修資金,指定管理人,用於修繕公共照明、河堤護欄,得到了廣大業主的響應。
  • 為換物業的事,成都一小區5位業主把業委會和業主大會告了……
    「業委會陳主任,即將代表全體業主和業委會,站上被告席。9月24日開庭,籲請全體業主到場聲援。」這樣一條由小區業委會微信號發布的消息,在成都英郡一期小區內不脛而走,而小區部分業主與業委會的矛盾也開始擺上公堂,扒開來說。
  • 長沙一小區成立業委會引糾紛
    紅網時刻記者 肖依諾 黎鑫 見習記者 肖帥 長沙報導作為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載體,近年來,業主委員會像雨後春筍般冒頭,可其「生長之難」也不容忽視。近日,紅網接到長沙市開福區藏瓏湖上國際花園小區的業主反映,成立業委會遇阻。
  • 「別人家的小區」!長沙一小區給業主發「紅包」:錢、米、油!
    >領取紅包和物資這是該小區在業委會的推動下,首次將小區公共收益合理分發給小區的952戶業主,每戶業主家可領到100塊現金,一袋米,一桶油。25 日,業委會就張貼了通知,告訴每位業主可憑房屋產權證或購房合同原件,以及與產權證或購房合同上名單一致的身份證,領取 100 元現金、一袋 5 千克的米、一壺 5 升的菜籽油,發放時間為 2019 年 12 月 25 日至 2020 年 1 月 8 日。
  • 小區公共收益回饋業主 百合花園業委會發八百多份年貨
    一名業主說著提了提袋子,記者看到,裡面裝有年糕、對聯、炒貨、臘腸等。「總共派發了800多份年貨,每份價值100多元。」百合花園小區業委會主任俞鋼輝告訴記者,這次活動,除個別項目由業主自發設攤外,其他項目都是「外聘」的,加上置辦的年貨,花費約10萬元。「全部費用從小區公共收益中支出。」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