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基金賺錢大年!2021能不能衝擊「三連勝」?

2020-12-11 天天基金網

摘要

【權益基金賺錢大年!2021能不能衝擊「三連勝」?】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止至今,公募基金市場上的基金產品總數達7293隻,資產淨值高達18.65萬億元,相較於去年年末增長了近3.8萬億,增速高達25.57%。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止至今,公募基金市場上的基金產品總數達7293隻,資產淨值高達18.65萬億元,相較於去年年末增長了近3.8萬億,增速高達25.57%。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憶東的曾用一句話展望公募基金的未來表現:有很多人擔心這幾年基金已經漲了很多,我說這是新常態,你們要適應中國資本市場的美股化,好資產的一個慢牛、長牛時代已經開始了。

  01

  權益基金的賺錢大年,

  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大增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我們將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劃分進主動權益類基金我們發現,2016至2020年三季度,五年內權益類公募基金有三年平均收益率為正。

  其中2019年平均收益率高達45.43%,勝率(年初買入任何一隻權益類基金持有一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將近100%,截止至2020年三季度,權益類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高達10.8%,勝率達到94.77%。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由於主動權益類基金強烈的「賺錢效應」,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大增:據Choice統計,股票型基金新增規模超3000億份,混合型新增規模超1.4萬億份。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公募基金已經實現了2連勝,對於2021年公募基金投資策略,中銀證券研報《2021年度基金投資策略:巧北上風,揚眉連三載》中認為:主動權益型公募基金在 2021年大概率跑贏滬深300指數實現15年來首次「三連勝」!

  02

  專業的選股優勢+機構資金「話語權」提升

  在中銀證券看來,主動權益類基金想超越以滬深300為代表的市場平均水平,就必須發揮其專業的選股優勢,條件有二:

  數據來源:中銀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一是A股表現持續分化。

  擁有專業選股能力的公募投研團隊,相對於散戶更容易通過深度基本面研究、精選標的,從而獲得超額收益;

  二是A股機構資金「話語權」提升。

  不論是北向資金持續流入,還是國內機構基金走向壯大,都有利於A股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責任投資」風格轉向,而這樣的風格正是公募基金堅持的投資原則。

  數據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03

  主動權益類基金未來還能賺錢?

  基金優選遵循以下三大角度

  預判1:A股持續結構性分化是大概率事件

  2010年以來,一方面我國GDP累計同比的中樞持續下移,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工業企業ROE(企業利潤額/企業淨資產)持續下降,投資能夠獲得的平均回報率會越來越低。

  數據來源:中銀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在有限的資本投入下,資本必將持續注入「高確定性」與「高質量」的領域,在這種投資模式下, 強者恆強的上市公司龍頭效應將進一步加劇,因此「A 股將持續分化甚至加劇分化」。

  預判2:外資增量可期,機構話語權將持續提升

  隨著「A股國際化」以及國內對境外投資機構政策的逐步放寬,外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將持續增加。

  數據來源:中銀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成熟的機構投資理念或將逐步佔據A股主流地位,從而逐步改變散戶風格為主的短期博弈市場。

  總的來說,中銀證券認為公募基金在2021年大概率繼續超越滬深300指數,實現近15年來主動權益型公募基金的首個「三連勝」。

  在優選基金時:

  從公司角度,建議投資者關注龍頭公司旗下的產品;

  從基金經理角度,建議關注歷史中連續勝率較高的人;

  從分散風險角度,建議投資者將基金經理的「投資生命周期」納入評估體系,均衡配置不同資歷與風格的基金經理與產品,以避免任職過久的基金經理出現離職或「業績求穩」的情況,從而優化風險收益比。

  不懼擇時,讓基金經理為你打工,7X24小時快捷安全,點此立即開戶>>>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權益類基金大放異彩 明年能否再接再厲
    距離A股2020年收官還剩十幾個交易日,但眾多投資者已經在關注2021年的市場投資策略。市場人士感到擔憂的是,2021年市場的賺錢難度可能會增大,過去兩年取得顯著賺錢效應的權益基金,在明年可能會承受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 基金早班車:2021年A股會怎麼走?公募看到了哪些投資機會?
    基金公司忙調研   5、8000多隻股票私募基金今年賺錢了!美股方面,高盛美股策略師DavidKostin預測,到2020、2021、2022年底,標普500指數將分別達到3700點,4300點和4600點。   基金:2021年公募看到了哪些投資機會?
  • 基金大年「AB面」:頭部「熱」難捂尾部「冷」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李嵐君逾3萬億元新發規模、1300餘只新基金成立……這些數據映射出公募基金大年裡的豐收和喜悅。 幾家歡喜幾家愁。2020年是發行大年,也同樣是「造星」大年。從年頭至年尾,明星基金經理頻頻刷新「百億俱樂部」名單,而五百億以上級別的行業翹楚人數也在增加。
  • 2020年基金公司排名榜單 上半年最能賺錢的基金公司是誰?
    今天,全部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報已全部公布完畢,上半年最能賺錢的基金公司也隨著出爐。2020年上半年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市場格局,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創業板指的漲幅分別為-2.15%、14.97%、1.64%、35.6%,尤其是科技、消費、醫藥等行業漲幅領先,帶動了權益公募基金上半年業績走高。
  • 大成基金譚曉岡:要有效解決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矛盾
    譚曉岡表示,要做大做強權益基金,核心就是要有效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矛盾。過去15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達13.5%,基金公司的專業投資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持有人真正賺錢的比例並不高,投資體驗不是很好,並沒有充分享受到經濟持續增長和優秀企業快速發展的紅利。
  • 指數型權益類基金賽道分化 增強指數基金領跑量化對衝基金掉隊
    中國網財經1月7日訊(記者 張明江) 過去的2020年又是公募基金一個大豐收之年,各類權益基金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公募基金的認可度也創下歷史最高。  但近兩年的公募大年屬於主動權益類基金,部分量化基金尤其是對衝策略基金業績也明顯不給力,而增強指數基金和多數ETF基金卻憑藉相對平穩的業績實現份額大增。
  • 錯過2020年大漲的基金,2021年該怎麼賺錢?
    今天,米米又找到一位真才實學的財經大佬,為大家講解「2020年還有沒有賺錢機會,投資基金該怎麼賺錢?"本期是《米聊》的第二期,米米獨家對話普益公募基金組合主理人焦宇。以下是米米的訪談實錄文字完整版:米米:2020年全球經濟處在低靡狀態,2021年隨著疫苗普遍被接種,全球經濟復甦,哪些行業的機會更好?
  • 恆天卓越基金峰會暨2021年度權益投資策略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4日,恆天卓越基金峰會暨2021年度權益投資策略研討會在海南三亞成功舉辦。眾多金融界權威專家、上遊機構合作夥伴與恆天基金高管團隊齊聚一堂,共商新財富管理背景下的投資機遇,共啟未來時代的合作發展良機。
  • 基金其實很賺錢 基金定投裡面的門道
    (2)基民卻虧錢但是基金市場有一個怪圈——基金很賺錢,基民不怎麼賺錢。根據海通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主動權益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剔除指數基金和封閉式基金)在過去10年整體上漲96.52%,年化收益接近7%,大幅超越滬深300指數漲幅。
  • 如何買基金,基金能賺錢嗎?買基金時會遇到什麼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基金是什麼,基金的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別人拿了我們的錢進行投資,獲得的收益是屬於我們這些投資人所有,進行投資的管理人員是沒有任何收益的,雖然沒有收益,但是他們會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如果沒有管理費用,相信也是沒有人會做基金管理人了。基金能賺錢嗎?講了這麼多,那麼很多人會問了,基金能賺錢嗎?
  • 華富基金年內無緣主動權益爆款 明星基金經理缺失或是問題關鍵
    來源:紅刊財經記者 | 張桔作為最新規模排名在52位的基金公司,華富基金因明星基金經理缺失,在權益產品發行大年中錯失了產品發行爆款的機會,不僅整體規模排名出現下滑導致話語權越來越弱,且基民對其的認知度也越來越低。
  • 賺錢效應凸顯 新基金髮行市場火熱
    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回暖、結構性行情顯著的背景下,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業績答案。各類型基金平均業績表現可圈可點,更有單只業績突出的基金,暴賺超100%。  在公募基金尤其是主動偏股型基金顯著的賺錢效應下,基金髮行市場也一片火熱。
  • 基金年內分紅1730億 創近4年新高
    距離2021新的一年僅僅還有8天時間,前段時間我也簡單總結了主動權益型基金的一年來的情況,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也可以了解一下。為什麼主動權益基金這麼火?其中,有17隻基金分紅總額超過了10億元。今年公募賺錢效應突出,不少基金選擇落袋為安,利潤分紅是一個方式。而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出於避險考慮,很多基金會通過主動降倉位或分紅等方式來鎖定部分收益。而與主動降倉相比,分紅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方面產品層面仍然能保持高倉位衝擊較高的收益率,同時投資者可以落袋為安,自由選擇配置權益資產還是持有現金。
  • 證券之星基金下午茶|2021年1月11日星期一
    對於優化私募基金行業具有積極意義。3. 管理費大面積下調 主動權益基金出現降費潮2020年12月份以來,北信瑞豐豐利、新華積極價值等多隻主動權益類基金髮布降低管理費公告,年管理費率多降至1%、0.8%、0.6%。據統計,目前機構佔比超過50%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多數的管理費率低於1.5%,0.6%、0.8%的費率結構佔多數。
  • 買權益基金,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
    而作為普通基民,抓住一隻冠軍基,或許並不難,但如果想在不同風格、不同側重的基金中完美切換,那可能只有乘坐「時光機」了。還有就是,即使手中的基金,過了幾年又迎來新的行情,但其中的起伏是煎熬的,兩三年後的再度崛起,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等到。說白了,集中度高的基金,順風時收益驚人,但波動也大。
  • 大成譚曉岡:股票投資避免短期博弈 杜絕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在中國基金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競爭也呈現白熱化狀態,如何為中國投資者提供優質的基金投資體驗,做大做強權益類基金,成為大成基金贏在未來的核心考量。在過去十五年內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超過13%,基金公司投資能力表現不俗,但買基金的投資者的獲得感卻明顯不足,基民賺錢比例不高。
  • 基金賺錢基民虧?產品持有體驗不佳仍是金融機構財富管理痛點! 基金...
    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招商證券主辦的市場上首個公募基金組合實盤賽——「招財杯」公募基金組合實盤賽,恰好響應了這一精神。該公司希望通過邀請客戶實盤體驗構建基金組合,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將招商證券多年積累的財富管理經驗高效觸達客戶,幫助基民選的好、拿得住。
  • 嘉實基金王漢博:影響資產配置最核心因素有三方面
    本報記者 王寧2020年公募基金產品總數量、資產管理規模、新發行量都達到歷史高點,2300多名基金經理,接近8000隻公募產品,怎麼選?廣大基金投資者難免陷入選擇困難。近日,嘉實基金投資總監王漢博表示,影響資產配置最核心的因素有三方面:宏觀景氣變化方向和位置,利率期限結構的變化,以及相對估值的高低。權益結構方面還需要考慮具體行業的景氣程度、政策是否友好、盈利能否兌現。「我們做資產配置最重要的理念是圍繞有效前沿、做均值回歸。」
  • 華安基金2021年投資嘉年華:翁啟森、許之彥等為新年布局指點迷津
    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迎來飛速發展,規模大幅增長突破18萬億元。同時,基金賺錢效應顯著。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年內收益率39.01%、43.17%,相比同期滬指11.36%的漲幅具有顯著超額收益。
  • 公募基金為何突然火了
    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長楊媛春表示,今年是公募基金新基金髮行大年,「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觀念深入人心。存量基金亦有貢獻除了新發基金增多,監管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也推動公募基金存量規模持續攀升。2019年底,中國證監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