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米聊》推出第一期後,很多同學留言,希望米米快點推第二期。
今天,米米又找到一位真才實學的財經大佬,為大家講解「2020年還有沒有賺錢機會,投資基金該怎麼賺錢?"
本期是《米聊》的第二期,米米獨家對話普益公募基金組合主理人焦宇。
焦宇先生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金融工程學碩士,曾任職於新加坡大華基金、美國太盟集團、招商財富及海悅投資等國內外大型買方資產管理機構。有10年的大類資產配置投研工作經驗,擅長量化研究及宏觀研究的結合在證券類投資領域的運用。
以下是米米的訪談實錄文字完整版:
米米:2020年全球經濟處在低靡狀態,2021年隨著疫苗普遍被接種,全球經濟復甦,哪些行業的機會更好?
有三個行業值得關注:
一是受國內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比如旅遊、航空、影視等,受益於人們出行和娛樂活動的正常化,或許會出現較好的配置機會;
二是低估值的周期性行業,隨著工業生產活動的恢復,對上遊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
三是傳統的金融地產行業,目前估值處於低位,而且明年的業績改善也會比較明顯。
米米:我看到普益基金2020年10月的組合運行報告中提到,在權益市場主理人更加偏向低估值。為什麼是周期性板塊?之前消費、醫藥和科技等行業的風險是否會加大?
從目前的PE-TTM估值水平來看,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行業處於歷史的較高水平,位於近5年以來80%的估值分位數以上,而醫藥和科技行業隨著近期的回調,估值回落到歷史中樞水平;因此從估值來看目前食品飲料行業的風險較高,醫藥和科技行業的風險較為適中。
主理人持續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行業在中國未來的發展,因此以上三個行業的配置比例較高,但在估值明顯高估的情況下依然會採取一些減倉的操作,將小部分倉位配置到低估值的周期性板塊。
受益於國內經濟復甦以及出口需求增加,預計明年製造業的利潤水平會有明顯好轉,上遊周期性板塊同步進入行業景氣期。
米米:最新國家宏觀數據顯示,CPI、PPI數據都開始萎縮,市場傳言由於緊縮加劇,央行或將收緊貨幣政策,對於這個消息您怎麼看?未來銀行、保險等金融板塊是否還有機會?
從年初的偏寬鬆到目前的緊平衡,貨幣政策的確發生了一些轉變,其實從央行的貨幣淨投放和國債利率等數據就可以做出判斷;目前各主要期限的國債收益率較年初均有所提升,在經濟還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概率較低,大概率會維持利率穩定。
貨幣政策在制定時通常會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比如在通貨膨脹比較嚴重的時候往往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但CPI的上漲和下跌往往和豬肉價格有關,有時並不能反映真實的通貨膨脹水平,因此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不明顯。
銀行板塊目前的估值水平的確偏低,隨著經濟的復甦,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也會有所降低,利潤會有所好轉,明年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
而保險企業一般對股市的漲跌比較敏感,因此四月份以來應該是保險配置的黃金時期,但受制於年初疫情,代理人展業受到較大影響,保險板塊並未出現大幅上漲;預計明年保險企業的開門紅數據會有所好轉,在股市保持穩定的情況下,保險板塊仍然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
米米:今年信用債市場不好做,華晨,永煤相繼暴雷,未來信用債市場的不確定性是否將加劇?未來的投資機會又在哪裡?
對於信用債市場而言,由於風險溢出效應市場短期內的不確定性會加劇,但長期來看也將促使市場由信仰定價到風險定價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有效的實現資源配置;對於投資者而言,打破國企剛兌信仰,尋找更加市場化的投資標的,更加積極的關注企業自身基本面狀況,本就是一種進步。
信用債的暴雷也從側面反映了分散投資的重要性,而公募基金組合便是一種天然的分散風險的投資方式,因此企業債券暴雷並未給普益的公募基金組合帶來明顯回撤。
未來的固收市場,從短端來看依舊會處於一個緊平衡的狀態,目前的DR007利率水平基本圍繞著2.2%上下波動,從中長端來看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經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從目前央行MLF的操作動作上來看,未來利率繼續提升的可能性並不高。
因此綜合判斷短端可能會有交易性機會,中長端可能會有配置性機會,而信用債市場經過了此輪下跌,隨著風險偏好的提升,明年來看應該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米米:看您介紹裡提到了「基金主理人」,請問基金主理人和基金經理有什麼區別?普益基金的金牛組合又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知道基金經理是單只基金的管理者,而基金主理人則是基金組合的管理者。如果把基金組合比喻成做一道菜,那麼裡面的每隻成份基金就是食材,而主理人就是廚師了。
廚師做菜時要確定這道菜裡要放多少種蔬菜、調料、還有用什麼方法進行烹飪,同時還要挑選各類食材。主理人也是這樣,我們要確定一個基金組合裡各種類型的基金的配置比例,然後挑選合適的基金配置進組合,在市場行情發生變動時,我們還要判斷是否需要調倉,怎樣調倉等等。
而基金組合(不只是金牛組合,包括普益所有的基金組合)則是我們通過對市面上所有公募基金進行篩選,選擇優質的、適合的基金構建的組合。相對單只的公募基金來說,投資基金組合相當於一次性投資了多隻基金。
米米:如您所說基金組合是對市面上所有公募基金進行篩選,那麼在市場低迷時,基金組合能否比單一基金更好保護投資者?
7月下旬開始,市場風格切換劇烈,在這種情況下,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選擇基金組合投資更適合。
單只基金通常只會側重投資某一類資產,基金經理的專業優勢領域也有限制,這兩方面都會影響單只基金的業績。如果將來該類資產出現下跌,那就無法規避投資風險了。所以通過單只基金去規避市場下跌的風險是很難的。
而基金組合會選擇不同的基金產品進行配置,這相較於投資單一的基金而言,能夠在進一步的分散風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獲得風險調整後收益。基金組合精選優質基金,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當中,即使有一隻基金表現不理想,其他基金也可以分散投資風險,動態調整,追求長期穩健收益。
米米:在投資基金時,我們小白會採用網格或定投等方式來降低投資基金的風險,您覺得作為一個小白投資者,定投和網格哪種方式規避風險最好?
網格交易是比較短期的交易模式,如果有相對穩定的價格中樞,那麼可以通過設置交易參數的方式投資,理想狀態下的網格交易就是高賣低買,有點像逆向價值投資。
但是投資者在進行網格交易時,需要較強的投資技巧、也需要對後市發展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判斷。因為網格交易只適合在震蕩市或略偏上的震蕩市場中使用,在其他場景中無效。相比而言,網格交易的適用場景局限性較大。遇到單邊上漲或下跌就會無效。
同時,網格交易需要投資最大的弊端就是投資紀律,即你需要嚴格遵守自己制定的投資紀律,當價格達到目標就要賣出,價格低時就要買入。網格交易操作頻繁,目的在博取短期收益,這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都是比較難操作的。
而定投交易相對更簡單。定投就是是通過定期買入籌碼,均攤風險、均衡價格的投資方式。雖然不能一次性投入,比較耗時間,但是選擇定投更期望通過長期的投資,藉助時間抹平市場短期波動,實現投資目標。
所以,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定投操作難度低,且適用的投資場景更簡單多樣,只要堅持投資,一直在市場低位獲得更多籌碼,等待市場上漲就可以了。
註:如果不知道什麼是網格和定投投資方法的同學,請參考米米以前的文章:
網格投資方法:買賣基金總賠錢?我給你本「買賣真經」
定投投資方法:別慌!這樣操作,把虧的錢賺回來
米米:購買基金組合產品是否要擇時?如果需要擇時,該如何捕捉投資機會呢?
所有的投資都要擇時,但是我們不建議選擇基金組合的投資者擇時參與組合。原因在於,普通投資者並不具備擇時能力,也很難通過短期的培訓或者學習獲得這種能力。
專業投資者是通過長期的專業學習、交易實踐才能在某個領域較為擅長。
因此,我們還是建議投資者以定投的方式參與基金組合投資。定投是一種弱化擇時的投資方式,更適合日常的投資。
米米:基金組合的投資成本是否要比公募基金高?如何操作才能降低投資基金組合的成本?
其實基金組合的投資成本和購買公募基金的成本是相同的,我們並不會收取額外的管理費用。
投資者無論是投資基金還是投資基金組合,想要降低成本,不要頻繁的交易才是關鍵,這也是我們建議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的原因。
米米:最後問個私人的問題,普益基金目前有多少款產品?如果用20萬的家庭資產進行投資,應如何分配才能讓本金安全度較高的情況下,獲得最大收益?
普益目前共有7款公募基金組合,分為磐石和金牛兩個系列,分別覆蓋不同的風險等級偏好的投資者,以滿足不同收益目標的投資者。
在資產配置過程中我們基於對各個公募基金組合收益率和波動率的認知以及對市場的判斷,結合組合優化模型進行配置;比如對於一個波動率要求在20%以內的投資者,我們會建議16.82%倉位配置磐石圓福,30%倉位配置金牛平衡,30%倉位配置金牛全股,23.18%倉位配置金牛港股,這樣可以實現收益的最優化。
以上就是米米採訪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能得到投資上的啟發。又快到聖誕節了,這期《米聊》也就到此結束了,預祝大家在2021年都賺大錢!
喜歡本文的朋友,別忘點個【贊】和【在看】呀。
原創不易,點下「在看」,再點下」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財秘筆記。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