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本圖畫書,讓小孩笑,成人也笑」| 對話彭懿

2020-12-23 新京報書評周刊

「彭懿」這個名字,對關注過兒童文學、圖畫書的人來說,一定是熟悉的。但想要清晰明了地介紹他卻仍然是個難題,因為可以掛在這個名字之前的頭銜實在太多——

他是國內重要的兒童幻想文學作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了創作的高峰期;他是最早在中國介紹和研究圖畫書閱讀的人之一,十三年前出版的《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對中國圖畫書推廣所產生的作用,怎樣講都不為過;他翻譯的圖畫書有幾百本之多,涵蓋了日本和歐美的諸多經典作品;從《怪物爸爸》到《巴夭人的孩子》《馴鹿人的孩子》,再到即將面世的《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他創作的十幾本圖畫書也在近幾年陸續出版;而在所有這些之前,他是學習昆蟲學的理科生。

作為記者,去採訪彭懿之前,準備工作都有些無從下手。因為,哪怕只看他的十幾本圖畫書,也會產生一些困惑:這些故事,有些是溫情而有著浪漫的想像的,有些是活潑搞笑的,還有些是通過攝影實現的紀實。也許是思維的局限或慣性,對一位作家、一位學者,我們已經習慣於將他的創作風格或研究方向做出最簡單的概括,哪怕採訪的結果是撕去片面的標籤,在開始也需要先貼上一個。但面對彭懿,這個方法是失效的。

好在見到他本人之後,就疑惑不再,好像一切都找到了答案。彭懿身材很高,腰板挺直,不看資料很難猜出他的年齡,這兩年,他去蒙古的極寒之地尋找馴鹿人,又到冬天的北疆拍攝雪景,彭懿說自己「特別強健」,不怕冷;他講話時還帶著來自東北老家的口音,思維敏捷又豪爽,記者每次提問總是剛說出一個話頭,就馬上被他接了過去。他旺盛的精力,對新事物的敏感與熱情,哪怕只是相處一個小時,也能充分地感知到。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兒童文學開始了興盛期,到近十年圖畫書出版的熱潮,風起雲湧的三十年裡,彭懿可能不是最暢銷、名氣最大的作家,卻往往是引入新的概念,創造出新形式的人。借著新書《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將要上市的機會,書評周刊的記者採訪了彭懿,聽他講述自己的創作,以及對國內原創童書的觀點和評價。

彭懿,文學博士,多年來遊走於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既是作家、學者,也是一名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著有《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世界兒童文學:閱讀與經典》等理論專著,《我撿到一條噴火龍》《藍耳朵》《靈狐少年》等長篇幻想小說及《怪物爸爸》《巴夭人的孩子》《螢火蟲女孩》等原創圖畫書。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李妍

「我不喜歡那種糖葫蘆式的結構」

新京報:從今年1月到現在,你接連出了《山楂村和狗獾村》《守林大熊》《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這三本圖畫書?

彭懿:對,其實我出的圖畫書不算多,以前我一直寫長篇幻想小說,圖畫書算上《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這些年一共只有15本。圖畫書不像寫小說,我一個人在家裡寫,然後交給一個編輯他審完給你提意見,然後再終審就結束了。圖畫書我寫出來之後要找到一個畫家,這就很難,然後我們要成立一個團隊,不斷地要見面、要討論,大家一遍一遍改。我的每本圖畫書打磨三年、四年都有的,時間最長的一本《怪物爸爸》花了整整七年。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作者:彭懿繪者:田宇版本:接力出版社 2019年3月

新京報:你這幾年出版的作品,圖畫書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有意的轉向嗎?

彭懿:2015年出版了最後一本長篇幻想小說《靈狐少年》,後來我就決定不再寫長篇了。因為現在有很多人的作品是一種「糖葫蘆結構」,他們自己會說是「系列」,設定一個人名,一個班級,用一個個小故事合成一本書,這其實是一種簡單、討巧的創作。我寫長篇不是這樣,我寫的更像電影,從頭到底一氣呵成,充滿懸念。讀者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我一口氣寫成就要寫七八個月,所以我覺得特別累,寫完之後也很難聽到讀者的意見,後來就不寫了。另外,圖畫書給我提供了更多嘗試的可能,我可以變換很多創作的方法,所以現在把精力都放在圖畫書上。

新京報:現在好像市場上那種糖葫蘆似的系列故事很受歡迎。

彭懿:因為它閱讀起來非常輕鬆。但我不會創作這種類型的書,我會寫得更少,一年兩三本圖畫書足夠了,要寫一本好一本。我更多的精力還是要放在創作好書上。好書做起來比較難,特別是圖畫書,像《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算很快的,也用了半年多,畫了九稿。

《靈狐少年》

作者: 彭懿版本: 晨光出版社 2015年5月

新京報:你的圖畫書也有很多融入了幻想的元素,和寫長篇幻想小說相比,兩者的差別在哪些地方?

彭懿:對,因為我是幻想小說作家。相比於童話,幻想小說是給更大一些的孩子看的文學樣式。幻想小說有不同樣式,第一種,很多小說在現實和幻想之間有一扇門和通道,像《哈利·波特》,開頭寫他在姨夫家裡遭受欺凌,這是現實的,後來他收到霍格沃茨的信,又到車站站臺,就進入了幻想世界;再像《納尼亞傳奇》,是有一個壁櫥,鑽進壁櫥就到了另一個世界。還有一種樣式,就像《魔戒》,那個世界跟我們是永遠隔絕的。第三種就是我常用的,幻想的事情一下子就出現了,沒有那道門,日常的魔法就在我們身邊發生,這種最容易讓人相信,圖畫書比較薄,我一般會採取這種樣式,不需要很多鋪墊。

《仙女花開》文、攝影:彭懿繪:索焱版本:接力出版社 2018年4月

跟其他作家的不同在於,我也是一個研究者,所以我創作時會更多地考慮結構特徵。比如《仙女花開》,我用了一個民間故事的軀殼,民間故事有很多特徵——幾乎沒有心理描寫,沒有血腥場面,甚至沒有地名人物。但是我最後的結尾是開放的,不是民間故事那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新京報:你在之前的採訪裡說過,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天賦型的作家,更講究技巧多一些?

彭懿:我覺得有些作家是天生的。而我就得去學習,總結研究。但我覺得走到現在,即便到這個年齡,我還是有激情,想寫出好書,不想「生產」。所以我不喜歡那種糖葫蘆式的結構,因為這等於就是在生產,像做磚頭一樣,一排一排非常壯觀,但每部作品全是一樣的。我受不了,作家不能做這件事情,我必須變化。在那種故事裡,前後情節沒有關係,你也看不出人物的成長。我寫的每部幻想小說,其實都是成長小說,圖畫書呢,因為它短,所以它凝固的是成長的瞬間。

彭懿

圖畫書它有自己的特點,因為讀圖畫書的孩子那麼小,故事不能有閃回,不能有回憶,一般很少用倒敘,他看不懂、理解不了,所以作家要知道這些特點。中國現在出了很多圖畫書,幾千本,但是很多書就是見光死,你出了就出了,出了就沒了,也沒人知道。前兩天我看到有一位年輕的畫家,我從來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在簡介裡寫,已經出了六本圖畫書。這是我覺得最可怕的事情,書出來並不是成功,要真正能留下來才是。

新京報:但不是每一位畫家都願意用很長時間打磨一本圖畫書吧?

彭懿:所以我很少跟那種耐不得寂寞的人合作,我一開始就會判斷出來。我跟九兒合作《妖怪山》,跟李海燕合作《螢火蟲女孩》系列,開始都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這不是誰都能堅持的,有的人能接受,有的人不能接受,一開始就要考量好。所以我覺得做圖畫書,一個是執著,一個是熱愛,真的是要特別地熱愛。但一位畫家能有五本這樣的書的話,其實就很了不起,後來這幾本書賣得都非常好,都重印了幾次,她們的版稅也不少了,所以如果堅持,還是可以生活得很好。

「國內原創圖畫書,變多了也變好了」

新京報:比起以前,這幾年國內原創的圖畫書開始多起來了。

彭懿:變多了,也變得好了,而且這幾年好像有個特點,就是原創有的時候賣得比引進版還要好,開始被接受了。好多年前我在日本的時候,他們就說,日本的本土的圖畫書要比引進版賣的好,現在我覺得我們有這個傾向。

《螢火蟲女孩》《山楂村和狗獾村》《守林大熊》

作者:彭懿

繪者:李海燕

版本: 接力出版社 2017年6月-2019年1月

新京報:您當年出《圖畫書:閱讀與經典》的時候,應該是國內最早在倡導圖畫書的人之一。

彭懿:是這樣,我1988年去日本留學,就接觸到了圖畫書,那時候在中國根本不可能出圖畫書,一本書那麼貴那麼厚,根本沒人會買。後來1999年,我有一個機會去大阪國際兒童文學館做研究員,我在那個時候收集了所有的資料,帶回來之後就開始研究,然後在2006年出版了這本《圖畫書:閱讀與經典》。

那本書的體例和樣式都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到現在應該賣了幾十萬冊,每年都印好幾次。當時我想的就是怎麼能給家長寫一本實用的書,百科全書式的,讓他們能照著這本書來選書、買書。我做了一個評價體系,每本書得過安徒生獎或者什麼什麼獎,入選了什麼推薦目錄,比如紐約公共圖書館百本推薦書單,這都是我一個一個查出來的,現在你看我們出版的圖畫書都這麼做,實際上是當時我創造出來的。這本書出來之後,很多出版社也照著書中的目錄來買版權,它讓我們圖畫書的起點站得非常高,之後幾年我們引進的圖畫書都是經典,但現在引進的書就參差不齊了,有些很差。

新京報:因為參與進來的出版機構也有點太多了。

彭懿:現在很多的公司都進到圖畫書出版的市場,甚至有的時候去談版權財大氣粗,說「你有多少書,全買」。

《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

作者:彭懿

版本: 接力出版社 2012年12月

此為《圖畫書:閱讀與經典》的修訂再版版本

新京報:《圖畫書:閱讀與經典》是給家長、出版人推薦了一批經典書,現在新的圖畫書越來越多,你會怎麼建議大家去挑選和判斷這些新書?

彭懿:這個我沒有做過。因為現在閱讀推廣人或者民間的閱讀推廣組織非常多,家長買書也比較理智,現在家長們都是很聰明的,在選書的時候都是會看很多評論、評價的。當然他們也會批評,覺得一本書很差就口誅筆伐,比如說一本書三觀不正,很多家長就不舒服,對不對?他們的批評傳播也很廣,對圖畫書提出很多意見,反過來也對我們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京報:說起批評,好像有一些觀點認為,像《格林童話》這樣的經典童書,其中的一些元素已經不是很符合現代的三觀,不是那麼適合孩子讀。你曾經對《格林童話》做過研究,覺得現在兒童讀物越來越豐富,《格林童話》會漸漸淡出兒童閱讀的市場嗎?

彭懿:它不會。我覺得格林童話是一個源泉,因為它是民間故事,是文學最原初的一種樣態,它的文字非常的簡練,而且這些故事代代相傳,極其吸引人。我們之所以說它有恐怖的東西,因為它是來自於民間,民間文學的特點就是有那種東西。比如把手指頭伸進去,手指就斷掉了,但是民間故事不會描寫他怎麼疼的,也不會描寫流血的場面。

彭懿

我覺得只是在閱讀上需要一些篩選和改寫,民間故事絕對有它的魅力,所以格林童話應該是代代相傳的,只是我們怎麼去把握。你在網上一搜,《格林童話》大概有上千個品種,你怎麼選擇?比如你給一個幼兒講本該是大孩子看的《格林童話全集》就不行,要給他們看篩去很多東西的改編本。那如果你讀的是獲得凱迪克獎的《白雪公主》的圖畫書,很大的開本,非常的美,你讀完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女孩子。還有像我最喜歡的童話作家安房直子,她從格林童話中吸取了很多東西,我就很喜歡。

「我能想出32個屁,就很偉大了」

新京報:你好像是一個對新的事物特別敏感,特別有熱情的人?

彭懿:是這樣。另外我是學理科的,我對技術也感興趣。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學習,這對我而言很重要。我創作,翻譯,還攝影,研究性質的書就出過13本,而且我的職業也換過好多,我覺得我的特點就是永不停止。《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中有一個情節,就是小孩做夢,每天晚上睡魔怪來抓他,他每次都跑得太慢被抓住,他就想,我要是穿上一雙球鞋,是不是就跑得快了?他也不知道這有沒有用,但我寫了一句話,其實是我人生的一個總結:「不試又怎麼能知道!」他就穿著球鞋睡覺,結果那天晚上跑得飛快。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對我來說就算是一個挑戰,我想寫荒誕搞笑的童話,想挑戰屎尿屁的主題,可是屎尿屁的問題在哪裡?太髒了,畫面怎麼呈現?最後總而言之做成了,和我合作的畫家田宇特別優秀,他也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畫得好玩極了。

新京報:你出了幾本攝影圖畫書《巴夭人的孩子》、《馴鹿人的孩子》,還有攝影和繪畫結合的《仙女花開》,這些形式都很特別,你是拍攝之後想到這些內容可以做成圖畫書的嗎?

彭懿:是拍攝之前就想做。我以前在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當過五年導演,攝影應該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之後出過好幾本攝影集,配上文字,賣得也很好,但那時候我還沒有想過創作圖畫書。我開始做圖畫書之後,就突然間想,可不可以創造出來一種特別的攝影圖畫書?

《巴夭人的孩子》

作者: 彭懿 版本: 明天出版社 2016年1月

然後我去拍了《巴夭人的孩子》,當時的想法是,書只要能出版,就是一種肯定,可沒想到書出來後賣到14萬冊,很多媽媽跟我說,孩子特別喜歡《巴夭人的孩子》。我想,是攝影圖畫書有它特別的魅力,如果是去畫巴夭人的孩子,你畫得再好再生動,讀者看的時候也知道你是畫出來的;再像《馴鹿人的孩子》,那些人生活在零下52℃,和鹿生活在一起,沒有地種,沒有水果吃,什麼都沒有,只是講,沒人相信,那我拍出來給你看,就有不一樣的力量。

攝影圖畫書這個形式,我沒有見別人做過,不敢說國外就一定沒有這樣的書,但我沒有借鑑誰。有一些人不承認這樣的書是圖畫書,但我不在意,我覺得我們能出版這樣一本書,它就是一種樣式,它存在著,我就覺得很滿足。

新京報:現在攝影在你的生活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

彭懿:我每年有大半年都在外面跑!前一段時間我在新疆拍下雪,拍白樺林,可惜一直不下雪,以後還要去。今年7月份我要去義大利拍多洛米蒂山,10月份去英國拍一片迷幻的樹林,我在西班牙也找到一片樹林,也拍了幾十天,就在那裡等霧,等光。這些題材都在那兒,就好像自己有個抽屜似的,有時突然受到一點啟發,就可能創造出來一本特別的書。

新京報:你接下來的作品還有什麼樣的嘗試?

彭懿:我一直想嘗試但又最難寫的,是荒誕童話。有一套書《晴天有時下豬》,畫家叫矢玉四郎,他寫得非常荒誕,但又符合邏輯。你看了就會覺得,這麼荒誕搞笑,他怎麼能想出來。我想往這條路上走,但特別難,因為我不是那種天才。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內頁插圖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就是一本腦洞大開的爆笑荒誕的圖畫書,之後我還會和畫家田宇合作一本圖畫書,同樣是這個風格。我們想做成一本鬧劇,讓孩子充分釋放他的天性。總給孩子讀溫情的圖畫書當然也可以,但有的時候需要這樣搞笑的書,我覺得這才是最貼近孩子天性的。我想做出一本圖畫書,每一頁都讓人笑,不只是小孩笑,成人也笑。

新京報:國內原創的圖畫書,這種搞笑風格的確實很少,溫情傳統還是佔據了主流。

彭懿:因為它特別難。我們的圖畫書多是傳統、禮義、教育的,所以我一直想嘗試。國外經典的圖畫書有很多這種風格,真的是沒法超越。比如關於屎尿屁的,《是誰嗯嗯在我頭上》就特別好,我第一次給小孩講那本書,他笑得不行。還有宮西達也的《好餓的小蛇》,特別簡單,但我想一輩子也沒想出來,人家就想出來了。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內頁插圖

這種故事太難想了,所以我覺得我能想出「32個屁」,就很了不起很偉大了(笑)。而且田宇畫得很精彩,屎尿屁的問題是容易髒,但他把屁畫得像煙花一樣,非常絢爛,變成一個狂歡,特別好玩。我在現場給孩子講這個故事,孩子會笑得滾到地上。我覺得,一本圖畫書讓人享受了這樣一段閱讀時光不就夠了嗎?故事的魅力是最重要的。

本文系獨家原創內容。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妍;編輯:楊司奇、走走;校對:薛京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書友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對話彭懿 我想做本圖畫書,讓小孩笑,成人也笑
    「我能想出32個屁,就很偉大了」新京報:你出了幾本攝影圖畫書《巴夭人的孩子》、《馴鹿人的孩子》,還有攝影和繪畫結合的《仙女花開》,這些形式都很特別,你是拍攝之後想到這些內容可以做成圖畫書的嗎?彭懿:是拍攝之前就想做。
  • 「我想做本圖畫書,讓小孩笑,成人也笑」| 彭懿專訪
    那本書的體例和樣式都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到現在應該賣了幾十萬冊,每年都印好幾次。當時我想的就是怎麼能給家長寫一本實用的書,百科全書式的,讓他們能照著這本書來選書、買書。我做了一個評價體系,每本書得過安徒生獎或者什麼什麼獎,入選了什麼推薦目錄,比如紐約公共圖書館百本推薦書單,這都是我一個一個查出來的,現在你看我們出版的圖畫書都這麼做,實際上是當時我創造出來的。
  • 書評《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圖畫書界的超級書單,彭懿推薦
    作者在上篇介紹圖畫書時,每涉及一個知識點都會引用相應的圖畫書來佐證,這些書也都是非常優秀的,我大概數了下,有110多本,這是第二個書單。為了讓我們按圖索驥時更加方便,作者還把本書涉及的所有書目、所有作者,都按拼音順序依次整齊列在書後,對於作者這種「令人髮指」的貼心行為,我除了感謝和膜拜,別無他想了。
  • 彭懿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童年趣事
    作為國內原創圖畫書的領軍人物,彭懿非常關注孩子的童年。他曾先後出版原創攝影圖畫書《巴夭人的孩子》和《馴鹿人的孩子》,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日前,他攜新作《溪邊的孩子》來到上海童書展,和浙江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王樂芬一起,與現場讀者分享「為孩子找到童年——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背後的秘密」。彭懿談到,他創作這本圖畫書的靈感來源是聽同事聊到自己童年時講了一個非常特別、非常好玩的故事。
  • 彭懿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童年趣事
    作為國內原創圖畫書的領軍人物,彭懿非常關注孩子的童年。他曾先後出版原創攝影圖畫書《巴夭人的孩子》和《馴鹿人的孩子》,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日前,他攜新作《溪邊的孩子》來到上海童書展,和浙江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王樂芬一起,與現場讀者分享「為孩子找到童年——原創圖畫書《溪邊的孩子》背後的秘密」。
  • 一起來讀本圖畫書
    《父母必讀》雜誌編輯部的辦公室裡常年堆積著成山的圖畫書,有時候,我們會感嘆:怎麼能有這麼多好看的圖畫書!有的讓人不自覺地傻笑,有的能瞬間戳中淚點,讓人淚滿面。在一本本優質的圖畫書中,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同時引起我們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這些圖畫書創作者是怎樣創作出有各種可能性的圖畫書的?
  • 彭懿 中國原創繪本的路還長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當我們合上這本美麗的圖畫書,看到封底上那隻已經蒼老、孤獨地坐在河邊期盼孩子們回家的母兔子時,我們無法不動容,不流下淚水。儘管我們不是兔子,但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我們長得多大,走得多遠,我們身後都永遠佇立著一位慈愛的母親。  ■ 對話  一首媽媽讀給孩子聽的詩  新京報:《媽媽,為什麼?》
  • 這些「寶藏繪本譯者」,讓中國兒童領略引進圖畫書之美
    他曾在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從事紀錄片拍攝工作,但是由於頻繁的外拍擠壓了文學創作的時間,於是就去了《童話報》當翻譯,之後彭懿去到日本留學,留學期間他接觸到了幻想文學和圖畫書,回國之後為了能更好地研究民間童話,他又去上海師範大學攻讀博士。
  •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開原創圖畫書荒誕幽默之路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彭懿。彭懿坦言,他在20多年前翻譯日本經典荒誕爆笑童書《晴天,有時下豬》時,就立志要寫出一本能夠讓孩子從頭到尾笑到底的中國圖書。因為孩子慢慢長大,在他的生活中會出現許多無形的網,束縛他、規範他,使他無法奔放地、狂野地、無拘無束地大笑。
  • 作家彭懿是如何在童書領域不斷突破和創新的?
    》《靈狐少年》等長篇幻想小說;既翻譯過數百本日本和歐美的經典繪畫作品,也創作了《巴夭人的孩子》《馴鹿人的孩子》等原創攝影圖畫書和《怪物爸爸》《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等原創繪本,如此跨界又高產的作家在中國實屬少見。
  • 彭懿:作家與譯者身份相得益彰
    上大學時,彭懿學的是昆蟲專業,之後,他做過害蟲防治技術員、電影編導、編輯等工作,出於對兒童文學的熱愛,他前往日本,讀了東京學藝大學的教育學碩士。留學歸來,他當過出版社編輯、大學教師,出過19本學術研究專著,還有6本攝影筆記……  在種種角色中,作為譯者出現在圖畫書封面,是彭懿被大眾知曉的常見場景。
  • 著名兒童文學家彭懿「助陣」旭陽全國繪本創意大賽
    彭懿  作為中國較早的圖畫書研究者,其著作《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使彭懿的名字與繪本大咖聯繫在一起。今年4月份,兒童文學作家、「非著名攝影師」彭懿,首次推出攝影圖畫書《巴夭人的孩子》創下了中國原創圖畫書從未有過的「天量」——2月底付印,在13天的時間刷新了圖畫書的印刷記錄——首次印刷8萬冊,很快又緊急加印到了14萬冊!  對於這麼一位在國內繪本界頗具影響力的繪本大咖,彭懿老師又是怎麼會知道這次大賽並成為其專家組成員的呢?
  • 繪本半邊天 |「跨界男神」彭懿:一個365天都在「衝呀」的作家
    2008年我踏入繪本圈那會兒,彭懿老師就名震江湖了,他寫的《圖畫書:閱讀與經典》是我專業上的枕邊書,碰到疑難雜症就從中找解藥,受益非常大,2015年我出版第一本專著《孩子成長必讀的180本經典圖畫書》時,彭懿老師給我這個「後浪」寫了推薦語,下面的採訪是一個粉絲與偶像間的靈魂對話,你會看到:1為什麼他筆下的人物跟故事都那麼荒誕好玩兒?
  • 郝景芳、彭懿等作家 推薦八本精彩童書
    原標題:郝景芳、彭懿等作家 推薦八本精彩童書   中文名 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英文名 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節日時間 4月23日   流行地區 全球性   節日活動 贈書,讀書   節日意義
  • 繪本作家|彭懿:一個裝成大人的小孩兒怪
    他說自己大學畢業時寫了一本書叫《西天目山捕蟲記》,書裡一半的昆蟲插圖都是他自己畫的。後來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上海市糧食局,管倉儲害蟲防治。但這顯然不是他喜歡的事情,所以只做了三個月就不幹了,後來他就去了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當電影編導,拍科教片。這個工作做了四五年後,彭懿老師想專業寫作童話。
  • 「創意練習本」,一本給生病小孩塗色的圖畫書
    「創意練習本」(Creative Workbook)的想法就此誕生了:它能在孩子困在可怕無聊的地方時,佔據孩子的小腦瓜,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就這樣開始了,「創意練習本」以一些當今出色的插畫家作品為主要內容,插畫家們紛紛把聰明才智獻給了這本給生病小孩塗色的圖畫書。Bennett 的職業背景促成了這本極具視覺吸引力的出版物。他運營著一個名為「」的創意網站。
  • 我是這樣「認識」「非著名攝影師」兒童文學作家彭懿的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作品展才更堅定了我成為一名館長的決心——我想通過這些繪本兒童文學作品更好地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更好地去了解和認識世界。 和小朋友共讀了這麼幾年的繪本,對於彭懿可以說喜歡至極。小魚能把彭懿翻譯的那些繪本都說出來,如頂頂大名的《好餓的小蛇》《黑兔和白兔》《月亮的味道》《勇敢者遊戲》《極地特快》《三隻小豬》《虎斑貓和黑貓》《天上有時會下豬》系列繪本等等。對於那本幻想小說版的繪本《妖怪山》更是不知讀了多少遍,聽了多少遍。
  • 父親節書單:14本圖畫書+4大主題 滿分爸爸共讀指南
    故事從精子的的形狀開始,到一個小女孩呱呱墜地、長大成人、遭遇背叛、結婚生子、孵育新的生命,最後變得衰老。作者將自己女兒的生命比作一條河流,一路上充滿了冒險和奇遇,有驚喜也有失落灰暗……《爸爸》〔日〕土田義晴 著·繪彭懿 譯適讀年齡:3-6歲獻給單親家庭的治癒之書適合年齡
  •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獲獎名單出爐
    據悉,在頒獎典禮之後,官方平臺還將陸續推出系列主題活動,有從「信誼圖畫書獎「中新鮮出爐的五本新書,更有十年獎項歷程總結。  本屆參賽作品的創作品質令人十分欣慰。一路上,它跋山涉水,歷經重重關卡……這是一本構思奇妙的無字書,以水墨渲染表現烏龜的小小旅程,筆法拙趣。
  • 一本有爭議的圖畫書
    一本圖畫書有爭議的時候這本《公主怎麼挖鼻屎》,就因為我們存在有關內容、書名、繪畫的不同意見,書稿被放到了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一場閱讀活動。結果怎麼樣呢?不僅幼兒園的孩子們非常喜歡,而且還獲得了老師們的一致好評。活動之後,我收到了很多老師的微信,她們告訴我:「我們超級喜歡這本圖畫書,快點出版吧! 」 為什麼《公主怎麼挖鼻屎》會受到幼兒園孩子和老師的高度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