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慶多個部門聯合召開全面加強公共運輸安全穩定工作會議。會議透露,為車輛配備必要的安全隔離駕駛室、安全防護網或防護欄等設施。消息發布後,有網友吐槽,「典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把司機隔離起來,車廂裡有了應急情況怎麼辦」……
重慶萬州的「10.28」案件發生後,尤其是車內行車記錄儀打撈上來後,國人一片譁然,甚是痛心。事隔一周,重慶出臺——安全隔離駕駛室。我們的社會似乎習慣了由上而下地制定表面光鮮的規章制度,至於這個制度是否科學長遠,又由誰來評說,民眾有這個權力嗎?我們在制定這類規定時,作為城市中的一員,是有權力參與的。
我想說,「隔離」只是為了應付差事,輸掉的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從社會文明建設角度來說,我們在公共空間中,強調的是通透,舒展,兼容,讓各種文化氣息自由流動。拆除城市中的各種藩籬,比如院牆、柵欄等,是人類文明的必然。那麼,給公交車上安上隔離,給人與人之間加上一道防線,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嗎?
社會上霸坐、搶奪方向盤等惡劣行為頻頻出現,不可否認是我們的社會太過溫柔,從而給他們慣出了臭毛病。有句俗話在民間很是盛行,叫,「愛哭的孩子有奶吃」。無論是在哪裡,你只要哭一哭,鬧一鬧,似乎就會得逞。因此,他們也就習慣了無所忌憚。
萬州「10.28」案件給我們的教訓是慘痛的。因此,切不可只為應付輿論而草草了事。社會秩序需要法制來維護,嚴懲重罰才能以儆效尤,才能讓那些喜歡哭一哭,鬧一鬧的人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