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無非是他能夠在日後取得多少令人驕傲的成績,有著怎樣不可替代的社會地位。孩子的成功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是判斷自己育兒方法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但相比起種種的育兒方法來說,孩子的人格養成才是他日後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
而在孩子人格養成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和指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可以使得孩子有著十足的安全感,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健全的人格。
親子關係能與孩子建立腦間連接。腦間連接能幫助嬰兒大腦與父母大腦相連。
嬰兒大腦的發育情況對於他們日後的成長來說也至關重要,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個良好健全的人格,那麼他在日後也很難獲得相應的成功。相反,人格的缺失會使一個孩子在工作、社交、戀愛方面都展現出方方面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於他們來說也難以進行修復。
冷漠的親子關係會導致怎樣的後果
1.使孩子的天性被無情破壞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總是在考慮孩子應該成為怎樣的人,而往往忽視了孩子本身是怎樣的人。有些家長不滿意他們的孩子太活潑,一定要讓孩子變得內斂。有的家長對孩子太過內向而不滿意,一定要改變孩子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這種不符合孩子本身的扭轉勢必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被破壞。
有的家長總是在孩子身上找到讓自己不滿意的特質。這種教育不僅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還容易導致孩子的性格扭曲。
2.導致不科學的教育方式
冷漠的親子關係就是讓孩子在家庭中無法感受到溫暖和關懷,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們過於鬆散的「不教育」或是過於嚴苛的「棍棒教育」。許多家長都會認為,讓孩子過早地了解這個社會的殘酷,才能讓孩子明白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因此努力奮鬥才能得到更好的生活。
這一觀點沒有錯,但通常家長所選擇地貫徹這一觀點的方法卻有很大的錯誤。許多父母通常連一個笑臉都不願意讓孩子看到,而且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棍棒教育」,他們認為這樣教育的速度最快,也最有效。
然而,棍棒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心靈更為懦弱,也更為固執。
3.造成兒童對生活有反叛情緒
抗爭是人的本性,一旦周圍的環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抗爭就是必然的行為。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在幼年時就受到這種冷漠的教育,受教育的時間越長,他們就會對這種教育方式越來越不滿,積壓在內心的父母情緒就越來越沉重。
這種孩子的性格通常比較極端,而且在平時很難看出來,一旦他們生氣之後,言語或行為都會變得非常暴躁,這樣的性格無論是對人對己都是非常危險的。
父母該如何修復親子關係
1.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
在很多父母眼中,對於孩子的陪伴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孩子的物質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而在事實上,物質的重要性不可否認,但如果想要讓物質發揮最大的作用,那麼孩子的精神教育也務必要跟上物質的腳步。
父母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帶領孩子出去遊玩,或者一同散步,哪怕只是在家中陪孩子看看書,這樣也是一種陪伴。這種陪伴的方式相比寸步不離的守候,更多的是對孩子的一種精神建設。
2.經常自我反省
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自己的變化。例如,越來越缺乏自控的能力,越來越缺少耐心,說過的聲音越來越大,對孩子的陪伴越來越少等等,這都是父母自身無法體會的。父母要經常反省自己,當看到孩子的錯誤時,首先要反省自己。
一個能夠積極主動自省並且及時改正缺點的家長,必然也是一位優秀的家長,而且這種行為和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
3.主動建立起對孩子的溝通
溝通對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有極強的作用,這不僅能讓子女了解父母的想法,也能讓父母更全面、直觀地了解孩子,及時引導、矯正孩子的行為和想法。在意識到與孩子的關係較為緊張時,父母可以通過培養和孩子一樣的愛好來增加溝通的話題。
缺乏與父母溝通的孩子不僅會沒有安全感,而且會變得自我封閉,沉默寡言。
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可以給孩子的人生早早鑄就一份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