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可以擔當重任的人,希望他們有過人的能力和超強的責任感,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因為這種嚴格教育下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嚴於律己又自律自強的人.
其實,為了培養責任感就對孩子實行過於嚴格的教育,不僅會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而且會導致孩子的精神變得緊張。
同事是個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的人,因此他對於孩子要求也是更為嚴格。每天都可以聽到他在工作間隙詢問孩子的情況,而且會抽時間為孩子制定一系列嚴格的計劃。
計劃表上永遠密密麻麻,從早晨起床的時間到晚上幾點鐘睡覺,從課內作業到課外作業,從課業加強班到數不盡的興趣班等等,都被同事安排的滿滿的。他似乎也沒有問過孩子是否樂意,總之自己是對這一切非常滿意。他認為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這種類似軍事化的管理,才能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然而,在其他人眼中,同事的孩子好像從來沒有真正開心過。他不喜歡和別人說話,不願意和父母多交流,總是一副非常疲憊的樣子。雖然他的生活比其他孩子都要豐富,但在這種豐富之餘,卻也少了他這個年齡該有的快樂。
一、嚴格教育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
1.抹殺孩子的天性
父母在教育的孩子的時候,總是想著孩子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經常忽略了孩子本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一些父母不滿意自己的孩子過於活躍,一定要把孩子變成一個內斂的人。有一些父母不滿意自己的孩子過於內向,一定要把孩子扭轉成一個活潑開朗的人.
總之一些父母總能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到令自己不滿意的特質。這樣的教育不僅會讓孩子產生不適,而且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扭曲。父母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父母,總想把孩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卻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成為了孩子理想的父母。
2.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很多父母都會認為,對孩子的嚴格教育就是讓他們明白這個社會的殘酷,讓他們明白自己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只有努力奮鬥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這種觀念是沒有錯的,但通常父母們選擇的實行觀念的方式卻有著很大的錯誤。
還有很多父母認為對孩子嚴格就是不能給他們一個笑臉,不能讓他們感覺到輕鬆,否則就會放鬆自己,失去奮鬥的信念。所以這類父母通常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他們認為這是最快也是最管用的方式。殊不知,棍棒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心靈更為懦弱,也更為固執。
3.導致孩子對生活產生叛逆情緒
反抗是一個人的天性,一旦周圍的環境讓自己感覺到不適,反抗就是一種必然行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在懵懂時候就受到這種嚴格教育,對這種教育方式不滿的時間越長,積壓在內心的情緒就越重。等到他們有能力反抗的時候,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二、怎樣保持適度的嚴格教育
1.要嚴格不要嚴厲
嚴格和嚴厲雖然聽起來很相似,但實行方式相差甚遠。嚴格指的是對於規則而言,嚴厲更多的是情緒上的東西。嚴格教育可以讓一個孩子更有原則性,做事情更一絲不苟,而嚴厲會讓一個孩子變得更加膽怯,生怕自己犯了錯誤就會受到責罰。所以父母想要嚴格教育孩子,就要多強調原則上的問題,少有情緒上的恐嚇。
2.以身作則
總說教育孩子是言傳身教,殊不知在教育的過程中,身教的意義遠大於言傳。與孩子共同進步,要好過家長原地踏步,卻讓孩子不停地向前衝。這樣孩子非但會產生不滿,還會讓親子關係更加疏遠。與孩子一起進步也是在告訴孩子,父母和他是永遠站在一起的。這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會讓孩子更有努力的目標。
3.對事不對人
孩子的能力原本就是有限的,如果孩子沒有做到某件事,父母也不要給予全盤否定。可以否定孩子的具體行為,但一定不要僅僅因為某種行為就對孩子貼上標籤。
三、總結
學會承擔責任是一個孩子成長的目標,為了讓孩子更有責任感,變得更優秀,每個家長也是不遺餘力的培養和教育。但在教育的過程中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對於孩子性格養成是百害而無一利。
家家有本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