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

2020-12-20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育的根,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密碼。

作者:花媽媽(富書專欄作者)

01

瑞瑞是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自控能力特別差,不僅坐不住,還經常無緣無故大喊大叫,不會與人交往,喜歡誰了可能上去就是一巴掌。

後來他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左腦有八歲孩子的水平,右腦只有兩歲孩子的水平。

瑞瑞媽媽這才慌了,以前不管孩子,生氣了就打孩子的她,趕緊辭掉工作,回家帶孩子。

媽媽給他報了早教課,經常帶他去上課,老師告訴她:「一定要先跟孩子建立好關係,課程才會有效。」

一年過去了,瑞瑞進步了很多,大家都說這個課程還不錯。

前幾天,他又調皮了,一興奮起來控制不住自己,把小朋友打了,當老師說要告訴媽媽,他很傷心地哭了:「我不要讓我媽媽不高興。」

想起以前,他誰都不怕。現在在意媽媽的看法,並且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就是親子關係的作用了。

就像在《媽媽是超人》中,當黃聖依說起自己平時怎樣管教孩子時,育兒專家告訴她:「親子關係沒建立好,他不會聽你的話。」

原來,當建立好了親子關係,父母成為了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就會願意聽父母的話,他們怕父母生氣,不願打破這種關係。

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指出,「依戀」是嬰兒的生理需要,是人類的本能行為。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個體發展的根本力量,對於孩子日後的人格塑造和社會適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反之,親子關係不好或缺失,則會使孩子從小就陷於發展的劣勢。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02

每個行為偏差孩子的背後,都有這樣一個秘密。

1990年,林文採博士開始在馬來西亞大量做個案, 幫助很多孩子解決「行為偏差」問題,她發現解決掉一個問題,這些孩子馬上又會出現下一個問題。

林文採博士說:「這些孩子明明是非常渴望被人喜歡和接納的,而且知道這些行為會給他們帶來排斥和厭惡,為何還是樂此不疲?他們肯定是缺少什麼東西。」

她說這些必然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她稱之為「心理營養」。

於是,她幫助無數家庭和孩子建立關係,令人感到驚奇和興奮的是:孩子如同生命得到了滋養,變得更有朝氣,更快樂,目標也更明確,孩子的生命力得以展開。

這個結果屢試不爽,1000多個孩子因此改變,無數的家庭得以受益。

好的親子關係優於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我們總想通過種種先進的教育來讓孩子獨立,來讓孩子優秀。

然而卻忽略了:我們首先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親密組合,我們與孩子先有關係,後有教育。

通過與父母的聯結,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他的,他能夠感受到一種穩定的安全感。然後,他才能夠放心地感受自己內在生命需要建構的部分。

如果孩子跟父母能保持一個隨時可以聯結的狀態,他就有勇氣去體驗那些對他來講可能會有恐懼、焦慮和擔心的事情。那份聯結對他來講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支持。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發展自己的源頭,孩子天生渴望被父母「看見」。

當父母與孩子建立好親子關係,他不用花很多的時間去找「父母」,孩子能夠從父母獲得成長的力量,能夠完全地去釋放和建構自己,釋放自己的生命力,當一個孩子的生命力展開了,想不優秀都難。

03

美國科學家哈利·哈洛曾做了一系列恆河猴實驗。

哈洛用鐵絲纏成了一個代理媽媽,在她的胸前放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裝置;同時又製作了一個纏上絨布並塞滿棉花,但是沒有放置任何可以滿足小猴飢餓需求的裝置。

隨後,他將這兩位「媽媽」和一群小恆河猴關在了一個籠子裡,觀察這些小猴子們的行為。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就發現了令人驚訝的現象:

小猴子們大部分的時候都願意和布媽媽共處,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會去有奶水的「鐵媽媽」那裡,吃飽喝足後又會回到布媽媽的懷抱中,緊緊抓住不放。而且一旦發生驚嚇或者緊急事件,小恆河猴第一時間會奔向布媽媽的懷抱,從布媽媽溫暖的接觸中得到了安慰。

實驗並未結束,哈洛發現那些由布媽媽撫養長大的小猴子之後出現了類似孤獨症的現象,不能融入種群,也不能繁育後代。

後來即便通過人工方式生出小猴子,這些猴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也異常冷漠,甚至殺死自己的孩子。

他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說明: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是促使一個人正常且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孩子有安全感,感知愛,能愛人,父母是最初的源頭。

科學研究表明,人在幼年與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的建立,影響著一生的愛和安全感。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沒有安全感,沒有感知愛的能力,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我們的命運。

比起教育,親子關係才是最重要的,是孩子愛的源泉。

04

社會學研究表明,決定一個孩子未來發展的最關鍵因素,不是學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會給孩子帶來榜樣的力量,是孩子的鏡子。

而親子關係好比是聯結孩子與父母的心靈管道,管道出了問題,孩子的心靈就沒有了家,教育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育的根,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密碼。

什麼才是好的親子關係呢?

好的親子關係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靠引導教育孩子。

1. 用心地陪伴孩子,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

在孩子心裡,再貴的玩具,再漂亮的衣服,都不及父母的陪伴;再會帶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

謂陪伴孩子,也並不是說要我們24小時守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不在時間長短,在於用心。

比如設立「特別時光」,這個時間裡全身心的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共讀一本書,一起做遊戲。

童年時期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時期。

趁一切還來得及,停下來,慢一點,給孩子一點時間,用心地陪伴他。

2. 尊重孩子。

孩子需要父母尊重他是獨立的個體,而非父母的附屬。他的思想、感受、所有物都需要成人的尊重。

在他專注一件事情時,不去打擾他,便是一種尊重,叫喚他時,口氣輕柔些,也是一種尊重;這些點點滴滴的尊重所帶給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對孩子的一生卻是非常重要的。

尊重是平等相待的心態及其言行;有時候家長需要暫時拋開長輩的身份,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與孩子平等地相處。

孩子犯錯誤或者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我們需要先耐心地傾聽孩子所想,而不是責罵為先。

這樣才能讓孩子對父母敞開心扉,父母也才能夠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3. 父母恩愛,情緒穩定。

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有利於形成安全、親密的親子關係,而緊張的家庭情緒氛圍則會導致兒童的不安全感,進而引起親子關係的疏遠和緊張。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

兒童會以父母在婚姻中的交往行為作為榜樣,把習得的行為帶入到親子交往或家庭之外的交往中,從而引發親子衝突或同伴衝突。

兒童時期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性格的養成,與人交往的模式,表達愛和感受愛的能力,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成為充滿愛與能量的人。

就像日本品川孝子先生說的:

「孩子與家長的關係是孩子一生轉變的關鍵,也是將來他們踏入社會,基本接人待物的依據,關心你的孩子,別忘了重視你與孩子的關係。」

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

相關焦點

  • 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
    今天我講的主題是「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我其實想說的是教育根本不重要,親子關係才重要。我們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我們的命運。
  • 這樣處理親子關係,比學校教育重要一萬倍
    你是否有親子溝通障礙這些問題存在?你思考過你的孩子最需要的什麼嗎?而你作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什麼?今天小熊就與大家分享生活中非常容易被忽視的親子關係問題~一、好的親子關係優於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有很多家長抱怨會抱怨自己的孩子太調皮不好管教,也有很多的孩子會父母不能理解自己。
  • 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孩子天生渴望被父母「看見」
    ,才是教育的根,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密碼。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個體發展的根本力量,對於孩子日後的人格塑造和社會適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反之,親子關係不好或缺失,則會使孩子從小就陷於發展的劣勢。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 抓住這三個轉折期,將改善比教育重要一萬倍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會分為:嬰幼兒期、學齡期、少年期這三個重要階段。1.3歲前:安全感培養---第一個叛逆期事實上,所有親密關係建立的基礎都建立在三歲前。據專家研究,孩子3歲前和親密照顧者,尤其是母親建立起的依戀關係,奠定了他的安全感。也影響了往後的親子關係。
  • 和諧的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100倍!很多家長都不懂!
    親子關係,從法律上來說,即爸爸媽媽與親生子女之間存在的權利與義務的關係。父母與孩子屬於直系血親,在血緣上,是最近最親的關係,是一個家庭關係中的核心部分。親子之間的互動從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就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基本決定了孩子以後的行為模式、性格養成等。
  • 怎樣培養親子關係?
    我們在遇到「熊孩子」的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真沒教養,也不知道爸媽是如何教育的」所以,好的親子關係是能夠勝過許多的教育的,這種教育是潛移默化的,是影響一生的,可能在生活中這種教育沒有辦法去衡量,因為沒有考試沒有考核這種教育的標準,沒有標準答案,但是親子教育或者說親子關係對於孩子後期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輔助性是很有用的:什麼時候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越容易成功,反之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
  • 親子教育與親子關係哪個更重要?
    當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時候,當父母強迫孩子遵照父母規劃的道路前行時,親子關係往往會出現問題,而家庭的和諧也會遭到破壞。你說的話遠沒有親子關係更重要很多父母有一個誤區就是太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卻忘記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其實,在保持良好關係基礎上的教育才有意義,才容易收到效果。
  • 好的親子關係,比好的教育更重要
    親子關係差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和孩子之間,缺少愛的連接,沒有這種連接,就無法觸動孩子的內心,你的教育就不可能起到作用。而且在一段不良的親子關係中,過分的教育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育的根,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密碼。
  • 親子教育重要的一課,如何解決親子關係中需求衝突
    我們親子關係的處理過程中,父母和孩子之前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需求衝突。如果解決日常的衝突,並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這也是親子教育重要的一課。至此親子關係的持續惡化播下了種子,怨恨會取代愛與親情。如果父母一直遷就小寶,等小寶玩完遊戲,他們也完美地錯過了班車。這時小寶就贏了.這樣的話父母間接鼓勵孩子運用他的權力壓倒父母的權力,鼓勵他們贏得戰爭,讓父母為之付出代價。但是這樣的話孩子會感覺到他的父母常常充滿怨恨、惱怒、對他十分氣憤。
  • 親子關係就是看見孩子,看見自己
    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我們的命運。佛教有一個詞叫「輪迴」,我們不說前世今生的輪迴,今生本身就是一個輪迴。童年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就像一個又一個輪迴。
  • 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原標題: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調皮,不好管教,也有很多的孩子會抱怨父母,覺得爸爸媽媽不能理解自己。那麼親子關係重要嗎?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 親子關係比教育更重要?心理學: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文|明美媽咪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轉發和分享經常聽到有人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甚至有人會認為「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比教育本身更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最適當的狀態呢?那些和孩子相互依賴、相互束縛的關係真的是親密的親子關係嗎?
  • 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常言道:好的親子關係勝過一切教育!父母和孩子關係融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時刻,也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式。現在很多父母的事業都很成功,但是對孩子的教育卻並不怎麼成功,我們作為家長,不妨問問我們自己,是否足夠關心孩子,是否關注他快不快樂、有沒有朋友,孩子是否缺少關懷等。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方面都存在誤區,也許很多人沒辦法理解,為什麼親子關係比親子教育還重要?
  • 「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打開三扇門
    美國心理輔導學博士、美國臨床輔導學博士、著名親子專家林文採博士在《心理營養》一書中提到的: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而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越友好,我們的「教育」也才越有效。可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親子關係中的情感教育
    yaha的畫親子關係中的情感教育無數的父母困惑於究竟該怎麼教育孩子,曾經使用過的所有方法都用上了,可是為何親子關係依然那麼困難。父母竭盡一切努力了,孩子卻變本加厲的「不想過好」,與父母對抗戰鬥。無數父母最後要麼妥協,要麼無奈的放棄自己,在孤獨與絕望中掙扎,也有父母開始重新學習,探索一條真正的教育之路。親子關係,人類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之一,為何卻常常充滿著那麼多的恐懼、內疚、罪惡與相互的傷害。有人說親子關係是人間最難修的行。這真正的難點在哪裡?為何當今許多的青少年動不動就抑鬱,來不來就自殺,即使那些高智商的孩子,在無數人的羨慕眼光下,最後卻那麼的冷漠與麻木。
  • 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哪個更重要?
    在一個家庭中,到底是夫妻關係重要還是親子關係重要?正方:夫妻關係更重要1、夫妻關係才是一個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影響一個家庭的核心要素,不管是對婆媳關係還是對親子關係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只有夫妻關係和諧,才不會有那麼多難相處的婆媳問題,而且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正面的影響。
  • 親子關係一切教育的基礎
    親子關係是孩子來是孩子來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好壞對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品質的培養,意志的磨練與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堂課,父母對孩子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當代未成年人心裡危機調查》一書作者認為,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教育,沒有哪一種愛能全面代替父母的親情。
  • 倍伶倍俐:親子綜藝公司向「生態營銷整合者」的演化
    10日,倡導「娛樂教育」的親子綜藝公司倍伶倍俐在睿藝完成首場線上項目對接會。倍伶倍俐SVP戴勁圍繞公司資源、核心項目、合作模式,面向教育行業介紹了「IP賦能 全線打通」的商業邏輯。倍伶倍俐致力於開創「中國親子生態營銷新模式」,一方面,與頭部平臺愛奇藝建立親子生態深度戰略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也在積極通過母嬰、親子、教育領域的廣泛合作,建立親子家庭用戶私域流量池,實現多場景多頻次的精準用戶觸達。
  • 優勝教育:拉近親子關係很重要
    家長可以利用親子相處的時光,和孩子進行真誠的交談,分享一些生活細節,讓孩子表達個人見解,這是鞏固親子之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方式。明確的誇讚勝於空泛的批判要和子女建立親密關係,就要多稱讚子女,多向他們表達父母的欣賞。子女還處於成長階段,很多知識及獨立能力正隨著生活體驗而逐步學習,他們的性格仍是在被塑造的過程中。
  • 親子關係跟不上,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
    其實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怎樣的親子關係才是良好的融洽的親子關係呢?做「聽話」的父母好的親子關係有一個重要的表現永遠說教的父母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營造溫暖的親子氛圍。加強親子有效溝通,讓孩子多說,家長可以從孩子的傾訴中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彼此才不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