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自閉症患者都不一樣,自閉症譜系又是什麼?

2020-12-16 慧珍愛旅遊

最初接觸到自閉症兒童時,我只隱約感覺到自閉症有程度之分,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當然,其實我那時見到的病例都很嚴重。而如今,我見到自閉症兒童時會吃驚高功能病例如此之多,輕度和中度自閉症病例如此之多,經典自閉症的孩子反而成了特例。但我確信那些病例還存在,和四十年前的特徵也一樣。但是,小編認為,自閉症現在已不再是很狹窄的範圍,它拓展了很多,足以囊括非常寬泛的自閉情形。現在,討論自閉症譜系已經得到普遍接受。

譜系是什麼意思?小編覺得,譜系實際上是指其後隱藏了一系列不同種類的「自閉症們」。所有自閉症都在出生之前已註定,所有自閉症都會影響大腦發育。然而,自閉症對於大腦發育的影響程度可能相去甚遠,由此產生一系列差異巨大的表現。有的家庭有充分理由為他們的孩子感到自豪,因為孩子的與眾不同很可愛,往往在某些方面還很有天賦。有的家庭因為孩子太難管教以致他們應付不來,從而使家庭被毀。當然,在這兩個極端中間還有很多灰色地帶,大多數病例既有令人滿意和著迷的一面,又有使人惱火和充滿挑戰的一面。

每個人在許多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他們在一些根本性偏好和性格特徵上是相似的。那些譜系上輕微和嚴重的兩端,是什麼把它們連接在一起的呢?小編認為,在其核心,所有譜系內病例全都典型地缺乏參與普通交互性社交互動的能力,全都典型地存在行為上的刻板,以及帶來一系列的後果。因此無可否認的是,在千變萬化的個體行為之後,存在一種共同的模式。因此,我仍會頻繁使用大家熟知的術語「自閉症」和「自閉症患者」,以提醒我們在譜系背後存在著的中心思想。

現在我們來看三個幾乎基於真實狀況的病例,它們處於整個自閉症譜系的不同部位。大衛患有傳統意義上的自閉症。加裡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個發散且非典型的病例,但這種複雜的病例其實相當常見。愛德華則患有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大衛三歲時就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那時他幾乎不看人,不講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彈跳球一玩就幾個小時,極其擅長玩拼圖。長到十歲時他身體發育得很好,但情感上仍然發育不成熟。他長得很英俊,五官精緻。家庭生活不得不圍繞大衛來安排,而不是讓大衛適應家庭生活。他那時極其執著於自己的喜好,至今仍如此。在一個階段他只吃酸奶,拒絕其他所有食物。媽媽在他緊迫、反覆的需求下不得不經常投降屈服,這自然很容易升級為大發脾氣。

大衛五歲時學會說話。他現在上一所專為自閉症孩子設立的學校,在學校很開心。他的日常安排一成不變。我們很難判斷大衛有多聰明,因為有的東西他學起來既快又好,比如他完全靠自學學會讀書。他現在閱讀非常流利,但不理解所讀的內容。他還很熱愛做加法,但學其他技能就慢得出奇,比如在家裡餐桌上吃飯或是穿衣服。大衛記憶力非常好,可以準確模仿聽到的任何聲音,唱歌很好聽,音調準確。

大衛現在十二歲,仍不會自發和其他孩子玩。他跟不熟悉他的人交流起來有明顯困難。跟熟悉他的人交流,他完全只用自己的一套方式,不會對別人的願望和興趣做讓步,也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這樣一來大衛對整個社交世界非常淡漠,繼續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加裡上小學時,一位有經驗的老師觀察到他與其他孩子交流異常困難,在班級裡也不能完成小組作業。加裡的父母把這些問題當作他個性的一部分。他看起來非常固執,喜歡連續幾小時玩電腦遊戲。他問題越來越嚴重,學校建議他去看看教育心理學家,最終十二歲時去了醫院。心理學家解釋他患有廣泛性發育障礙,這類障礙包括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及其他一些罕見病症。事實上加裡被診斷為患有「其他未註明的廣泛性發育障礙」。這一類病症有自閉症特徵,但不一定出現所有的必要特徵。心理學家對加裡父母講述時還提到了阿斯伯格症候群,他父母立刻愛上了這個標籤,因為這個標籤更容易跟別人解釋加裡的問題。

心理評估表明,加裡還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礙、運動障礙,這從他開車時的笨拙表現中能明顯看出。然而,他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交流技巧很差和無法理解他人。加裡上過好幾所不同的學校,每一所學校都說他很難管教且擾亂秩序。他很痛苦地抱怨在學校被欺凌。很遺憾,他的確被欺負。加裡的同學們曾努力去理解他,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他無法區分被嘲弄和被批評之間的差別。

加裡如今已二十出頭,住在家裡。到目前為止他對母親叫他找工作的建議置若罔聞,仍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打電腦遊戲上。加裡常說自己想有個女朋友。有一次他開始跟蹤一個漂亮的姑娘,她去哪他就去哪,在她家門外一等就是幾小時,但是一句話都不對她說。現在,加裡的家人密切關注他做出不當社交行為的信號。在他母親的堅持下,加裡加入了一個為阿斯伯格症候群人士舉辦的社交技能小組,並參加每月的聚會,一次不落。

愛德華在八歲時被診斷為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他顯然非常聰明,儘管這樣,老師還是為他傷透腦筋。老師說,她教不了他,只能由他自己教自己,但僅限於他想要學的那方面。他一丁點也不想加入普通課堂活動,直截了當拒絕按照固定課程來學習。愛德華的家人起初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程度,相反,他們以為愛德華是個極有天賦的孩子,在五歲時主要通過讀字典他的詞彙量就大得驚人。他很怕跟別的孩子玩,但極珍惜成人對他的關注。家人對他非常溺愛,他似乎跟他父親有很多相同的愛好和舉止,兩人都有點書生氣,而且都能很固執地談論自己的興趣愛好。愛德華大約四歲開始搜集各種鳥蛋,發明了一套複雜的系統來給鳥蛋們分類。

愛德華如今已二十歲,即將踏入頂尖大學的數學系。他之前上的私立學校,老師們富有愛心,讓他按自己的興趣來。在學校所有理科學科他都成績拔尖,但其他學科完全無法吸引他。他大聲宣稱過文學就是浪費時間。除了參加過象棋俱樂部,他從未結交過一群朋友。表面上看,他缺席所有社交活動是嫌太無聊了。他跟他父親對話就非常流暢,回復世界各地的鳥類學家時也對答如流,但跟同齡人交流有點結巴。愛德華在人群中總是很顯眼,不僅因為外形高瘦,也因為他的舉止和響而尖的嗓音。但是,他已開始讀一些行為和體態語方面的書,希望這些書能改進他的社交技能。

愛德華在阿斯伯格症候群方面知識淵博,而且熱衷於在網絡論壇參與阿斯伯格症候群的討論。他知道自己比大多數「正常發育的人」聰明太多。但是愛德華也有常常焦慮的跡象,有時還抑鬱,他因此在看一個心理醫生,醫生會在他離開家庭去大學的轉折階段很細心地來觀察他。

好了,小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看完加裡、大衛和愛德華的病例,您了解了什麼是自閉症譜系嗎?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哦!

相關焦點

  • 自閉症譜系障礙詳解-泰和國醫自閉症中心
    事實上,社交功能,社會互動的損傷和發展緩慢的確是自閉症的重要特徵。但是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自閉症還包括其他多種表現,不同程度的症狀表現有很大的差別,它叫做「譜系障礙」,說明這個病症像一個光譜一樣,有著多種不同的表現和特徵。功能性好的自閉症朋友和功能性差的自閉症朋友的症狀表現可能完全不同。
  • 不說話=自閉症?解析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譜系障礙
    ,但因為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譜系障礙有許多的行為都是非常相似的,比如:不說話,緘默症的不說話是在特定情境下,患兒無法說出口,但自閉症患兒的不說話是即便是親近的人(如:爸爸媽媽)也無法說出口。因此,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總是讓人誤解,甚至會讓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的醫生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微妙不同之處到底在哪呢?編編在這邊綜合幾本國外文獻,提出幾點讓大家參考。
  • 自閉症兒童智力殘疾,自閉症智商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關係
    什麼叫自閉症譜系障礙智力殘疾?智力殘疾(也稱智商遲鈍),他是反應一個人智力高低和適應行為能力。前者是由一個人的心智能力、推理和學習決定的,智商(IQ)是確定一個人智商高低的方法。星悟說自閉症幹預教程圖片來源於網絡智力殘疾與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有什麼關係呢?
  • 一起了解自閉症(三)自閉症譜系的核心特徵
    烏塔·弗裡思在《自閉症》中通過大衛、加裡、愛德華等案例介紹了自閉症譜系的三個核心特徵  自閉症的孩子核心標誌差異巨大,醫生必須有很多臨床經驗才能做出診斷。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第一個核心特徵跟交互性社交互動有關。
  • P3SONG: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評估
    自閉症譜系障礙初級保健醫生通常是轉診到精神科的來源,儘管轉診的原因不一定都是自閉症引起的。在我的臨床實踐中,幾乎所有從初級護理轉診的病人都以憤怒或行為問題甚至強迫性行為為主訴。通常用於評估ASD的測試包括自閉症診斷觀察表(ADOS)、兒童自閉症評分量表(CARS)和自閉症診斷訪談修訂版(ADI-R)。
  • Neuron:揭秘為何男孩兒更易患自閉症譜系障礙?
    2020年4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家神經性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釋了為何自閉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在男孩中要比女孩中更為常見,研究者發現,NLGN4基因中單一胺基酸的改變或許就會驅動不同性別在自閉症譜系障礙發病中的差異
  • 自閉症譜系的三個核心特徵是什麼?交流互動差就是自閉症嗎?
    從上篇文章中,我們講了三個病例,大衛、加裡和愛德華的例子表明自閉症的核心標誌差異有多麼巨大,至少表面上看來如此。因此,醫生必須有很多臨床經驗才能做出診斷。每個人的表現都不一樣,依據的因素多到難以列出來,但這些因素至少包括年齡、家庭背景、總體能力、教育,以及孩子的自身脾氣和性格。
  • 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什麼?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鑑別 需要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以下簡稱ASD)鑑別的有: 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ASD某些行為方式類似精神分裂症,但是一般不存在妄想和幻覺,不難鑑別。需要注意的是,輕度ASD成年後容易因為適應障礙以及環境壓力共患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
  • 中國自閉症患者世界第一?數字背後的秘密究竟隱含著什麼真相?
    數字背後的秘密究竟隱含著什麼真相?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明白一個概念,自閉症譜系不等於自閉症。國內目前在用的是自閉症譜系的概念,自閉症譜系包含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孤獨症邊緣、孤獨症疑似等症狀。由於醫療體制的問題,醫院通常採用問卷評估方式,基本上幾分鐘就診斷一個自閉症出來。
  • 當自閉症患者成為父母:成年自閉症患者該生孩子嗎?
    雖然對於中度或重度的自閉症患者而言,他們可能不具備為人父母所必備的技能,但許多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已經做好了準備、願意並且能夠承擔撫養孩子的「人生挑戰」。 對於自閉症父母來說,在育兒的許多方面都顯得更加困難。
  • 「最新綜述」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胃腸道改變:我們知道什麼?
    這篇綜述討論了ASD中異常的胃腸道(GI)症狀,與自閉症嚴重程度的關係,以及在ASD病理學中GI異常的可能作用。圖1.微生物群-腸-腦軸及其在自閉症譜系障礙(ASD)中的潛在作用。(Li Q, Zhou JM.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愛因斯坦可能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這說明了什麼?
    從2013年DSM-5(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正式出版起,自閉症譜系障礙就包括了以往所指的典型自閉症、艾斯伯格症候群、Rett症候群等疾病。 無論是國內外,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群體都很大。DSM-5稱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患病率已經接近人群的1%。
  • 解析性格內向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之間的神秘關係
    保守型(Restrained) 保守型的人的特質是對於做任何事之前都會有所保留且思前想後,「心動不如馬上行動」這句話是不會從他們身上看到任何一丁點的影子,什麼都要規劃好再行動,慢慢來是他們的最佳寫照。
  • 自閉症譜系兒童到底要不要做智力測評?
    單純智力障礙的兒童,大多性格相對較好,比較親人,不像自閉症譜系兒童排斥社交或社交不當。智力障礙和自閉症譜系的區別在於,其智商和情商的關係是相反的。即自閉症譜系兒童是智商(無論智商如何)高於情商,而智力障礙兒童是情商高於智商。但是,因為情商是需要一定智商支撐的,所以智力障礙兒童即便是情商稍高,智商稍低,也還是達不到100分的水平。
  • 智慧的愛,是讓孩子如天上的飛鳥——自閉症譜系孩子如何提升能力
    看著孩子與同齡人越來越大的距離,看著孩子十幾歲了,青年人的個頭,行為還如6、7歲的小童,你肝腸寸斷——「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會叫的母雞啄白米」,自閉症譜系青年多數都表現出的社交障礙,讓他們疏於用語言表達自己,需求和困難都不能暢通地有訴求,這會讓父母對孩子的憐愛更多幾分。
  • 自閉症的核心障礙有哪些?
    顯然,這些人並不明白醫學上關於自閉症譜系障礙術語的定義。那麼,什麼是自閉症呢?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孤獨性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代表性疾病。醫學上,由於這類精神類疾病的嚴重程度和表現特徵的多樣性,一般將此類疾病統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或孤獨症譜系障礙。所以,它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在兒童時期就可發現並確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疾病特徵包括但不限於:異常的語言能力、異常的交往、狹窄的興趣以及刻板固執的行為模式。
  • 唯有接受才是「理想鄉」,一位自閉症譜系父親的心靈隨筆
    他一個方面是以自己孩子的狀況由點及面地來「武斷」地定義自閉症不存在,另一方面更是為了迎合更多人們包括譜系家長的心理——即無法接受「自閉症」的存在,「自閉症」應該是遙遠的事不關己的事,不該存在於自己的身邊,進而導致時刻恐懼著「自閉症」的未來,恐懼著孩子,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未來。「某某天」的邏輯在於否認了自閉症的存在,就意味著孩子總會成長為「正常」,而我們的「恐懼」就會減少。
  • 自閉症是因為大腦超負荷運作?專家:自閉症者大多都很有天賦
    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包括典型自閉症(現在所稱的自閉症障礙),亞斯伯格綜合症(又被稱為高功能自閉症),以及一系列與之相似但沒有被很好定義的症候群,包括蕾特氏綜合症,精神分裂障礙,和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
  • 自閉症孩子為什麼越來越多?
    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無暇,也像星星一樣冷漠、孤獨。 「現如今得自閉症的孩子怎麼那麼多?我們上學的時候,從來沒聽說有誰得這個病啊!」 幾乎每個跟我談到自閉症的國人,都會發表這樣的感慨。  怎麼可能不困惑呢?近四十年來還沒有哪一種疾病的發病率,像自閉症這樣一路迅速攀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1/2500,到九十年代中的1/500,到2002年的1/110。時隔僅僅六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就顯示,每88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在自閉症譜系上;而到了2014年,這個比例就令人瞠目結舌的上漲到1/68!
  • 認知誤區:天才都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無可否認,很多天才都屬於自閉症譜系,尤其是被稱為「學者病」的阿斯伯格綜合症。他們會在某些特別領域如:數學、音樂、繪畫等具有特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天才都自閉,更不能證明所有自閉症孩子都會變成天才,畢竟自閉的孩子有很多,而天才卻寥寥無幾。而且,大多數自閉症患者不但沒有高超的天賦,智商還低於同齡人,大多還會存在認知理解、表達溝通等不同程度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