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臺短評:推行漢語拼音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20-12-16 央視網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2月11日播出):今天是我國《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紀念日。50年來,漢語拼音為我國普及教育和發展科學文化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推進信息化和對外開放進程中,漢語拼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從手機簡訊、商品包裝,到信息處理和文化交流,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漢語拼音。目前海外學習漢語人數已經達到4000多萬,漢語拼音成為海外漢語教學的重要方式。今年的北京奧運會將是展示中華文明、擴大中華語言文化影響力的大好時機,我們在各種場合規範使用漢語拼音,將為奧運增添人文魅力。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促進漢語拼音的學習和使用,對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責編:王超

相關焦點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原標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主席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並強調,展形象,就是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設置專章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戰略部署。這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 展形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展形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2018年12月31日 19:45 來源:《求是》2018/22  作者:張西明 字號 內容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
  • 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路徑
    國家文化軟實力不僅是指文化自身蘊涵的內在力量,而且還包括一種能夠被他者認同、被別人接受的文化思想。所以,國家文化軟實力並不是一個自我確認、自我命名的文化屬性,而是一種通過廣泛傳播之後才能夠兌現的文化力量。為此,如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它不僅需要我們在理念上明確文化軟實力的精神內涵,而且還需要我們在方法上明確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路徑。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原標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基於其價值理念、文化創造、精神風貌等顯示出來的國際影響力,主要包括核心價值觀的國際吸引力、對外宣傳的國際感召力、新聞媒體的國際傳播力、文化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人文交流的國際親和力等等。
  • 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 2021國考申論模擬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但是放眼當今世界,作為少數的文化大國,我們文化軟實力還不夠強,更談不上文化強國。十四五規劃將文化強國專門部署,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對當前世界形勢的深刻認識和對未來發展的清晰思路。儘管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來文化建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與這些年快速發展的物質硬實力相比,我們文化軟實力還有跟大國身份不符,與經濟的日益強盛不相稱。有人說一個國家如果硬實力不行,可能一打就敗;而如果軟實力不行,可能不打自敗。因此,建設文化大國,提升國家軟實力事關全局,刻不容緩。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本文轉自【光明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
  •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講好中國故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講好中國故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優秀的國考申論範文以及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資料,包括2021國考申論技巧、申論熱點、國考申論題型,更多內容請點擊
  • 國家語委主任李衛紅:使漢語拼音發揮更大作用
    55年來,漢語拼音的推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漢語拼音已經成為識讀漢字、學習普通話、培養和提高閱讀及寫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為改革和創製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重要依據,成為編制盲文、手語、旗語、燈語的重要基礎,廣泛用於中文文獻排序檢索以及工業、科技領域的型號和代號等多個方面。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漢語拼音輸入漢字被普遍使用,漢語拼音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須臾不可或缺。
  • 於炳貴:如何提升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網民提問:  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能否給我們解釋一下到底什麼叫做「文化軟實力」,如何提升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呢?  省委黨校於炳貴教授解答:  黨的十七大報告報告用了相當的篇幅論述文化。
  • 中國古代「文化」概念的「軟實力」內涵
    在國家軟實力的構成中,由於文化具有廣泛滲透性(包括社會思想、政治制度及人的行為方式等)及柔性力量等重要特徵,故而在「軟實力」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許多學者、政治家在描述「軟實力」時,往往就是指文化軟實力。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張,「文化軟實力」的概念進一步得到普遍認同和廣泛傳播。應該說,「文化軟實力」並不完全是一個新產生的概念。
  • 臺用漢語拼音 民進黨批:文化向大陸傾斜
    環球時報特約撰稿人麥紛報導 臺灣「行政院」日前決定將全臺的中文譯音從現行的通用拼音改為漢語拼音,在野的民進黨30日抨擊此舉是向大陸傾斜的「文化版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緊密經濟夥伴安排)」,不是在拼經濟,而是「拼意識形態」。
  • 文化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軟實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的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適逢盛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時代的大課題和歷史使命。
  • 漢語拼音:從掃盲工具到文化橋梁
    漢語拼音從誕生到締造奇功偉績記者:《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60年來,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績,對國家、社會、個人、事業乃至世界都作出重大貢獻。怎樣認識《漢語拼音方案》誕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功績?翟京華:漢語拼音雖然歷史不長,但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一是助力掃盲。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會讀寫人口最多的國家,漢語拼音為掃盲、提升國民文化素質作出卓越貢獻,也為建設文化強國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力量。二是提高識字率。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漢語拼音又是語文學習的輔助工具。
  • 教育:國家軟實力提升的助推器
    文化輸出的第二點,即國際教育和國際文化交流。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文化先進國家都為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提供大量的獎學金,注重吸收有可能成為未來各領域領袖的留學生到其國家深造。以美國為例,美國為了大力發展國際教育,制定了國家教育法,開展紛繁的教育交流以及推行跨國教育。而國際教育和交流的大發展也為美國的軟實力乃至國家的實力增長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 【十九屆五中全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
    【十九屆五中全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文化強國建設 2020-11-30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讀: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作用
    問:《決定》中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 」對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
  • 約瑟夫·奈:文化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
    在美國學者約瑟夫•奈看來,這句話和軟實力有異曲同工之妙。上世紀90年代,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概念後,迅速風靡全球。它極大影響了歐巴馬政府的對外政策,成為美國國務院推行的重要理念。在東方,它也為中國領導人所重視。2007年,「軟實力」一詞首次以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的形式寫進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這個概念還被廣泛應用到商業領域和個人修養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