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作用

2020-12-25 中國文明網

  問:《決定》中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 」對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

  答:軟實力這一概念說起來好像很新鮮,實際上其內涵對於我們,特別是對於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也不新奇,以往我們說以科學理論武裝人、以正確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優秀作品鼓舞人,強調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以德治國等等,其實都是在進行文化軟實力建設。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當中,無論是馬克思主義指導,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無論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還是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些理念確確實實對於我們先進文化建設能夠發揮非常積極、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理念本身都是在增強文化軟實力。

  我們要想真正把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做大做強,不斷贏得國際話語權,佔領國際輿論的制高點,就應當按照六中全會《決定》的要求去做。六中全會關於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指導方針、戰略部署,同樣也適用於文化軟實力的建設。

  中國上下五千年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我們不否認傳統文化當中也有一些糟粕,但總體來看,我們的傳統文化確實是博大精深的,其中充滿著很多的智慧,有些東西非常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比如說我們老祖宗講的「禮義廉恥、忠孝節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在現時代仍然具有生命力。對於傳統當中畢竟有豐富的文化軟實力要素,我們應該好好挖掘、梳理,豐富今天的文化。(張國祚/中宣部理論局原副局長、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只有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才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豐厚的精神資源,也才能持續有效地發揮作用。   核心價值觀國內踐行與國際認同的關係   國家文化軟實力,根本上取決於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吸引力。對內來講,沒有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支撐,文化就立不起來、強大不了,國家就不可能形成統一意志和共同行動。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設置專章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戰略部署。這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 國家文化軟實力:從概念到實踐
    新華社記者 鄧 華攝概念的源起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國家文化軟實力發展的脈絡,與我國硬實力發展的脈絡密不可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
  • 於炳貴:如何提升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網民提問:  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能否給我們解釋一下到底什麼叫做「文化軟實力」,如何提升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呢?  省委黨校於炳貴教授解答:  黨的十七大報告報告用了相當的篇幅論述文化。
  • 文化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軟實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的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適逢盛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時代的大課題和歷史使命。
  • 韓冬雪:以軟實力概念來解讀文化自信與傳承
    作為特定價值理念的集合性概念,軟實力顯然是無法同政治和意識形態互相絕緣的,但其又表現為一種主要依靠文化載體輸出的相對「溫和」、「委婉」的影響力、吸引力特徵,這就促使其使用者有意迴避了那種具有顯而易見的政治意圖的、過於直截了當的訴求表達,轉而形成一種文化影響力「潤物細無聲」的「自然」政治效應,而這無形中就拓展了軟實力理論的適用空間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原標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主席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並強調,展形象,就是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 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本文轉自【光明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
  • 「擔當新時代青年使命 助力文化軟實力提升」素材解讀
    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青年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被寄予了無限希望。青年擔起傳統文化傳承的重任,對於弘揚民族精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文化並不晦澀難懂,也絕非曲高和寡,相反,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正能量。文化重在一個「化」字,潤物細無聲。
  • 舒剛:綜合國力與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深刻指明了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對於我們全面認識國家綜合實力的內涵,將文化軟實力建設納入國家綜合國力建設總體布局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軟實力的文化分析:文化國力與軟實力
    因此從軟實力的角度提升高技術產業,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就成為一個重大課題,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其中我認為一個重要而被普遍忽視的線索,就是對於資訊時代認同的研究。卡斯特把認同視為信息化的核心問題,曾在資訊時代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認同的力量》中專門討論。而我們大多數人,卻把認同當作邊緣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多多少少影響了我們軟實力的提高。
  • 今日議題:總書記為什麼多次談及文化「軟實力」
    核心提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就國家文化軟實力闡發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
  • 習近平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就國家文化軟實力闡發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在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關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思想是一個重要方面的內容。在這裡,我們總結梳理習近平關於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論述,以饗讀者。
  •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環節
    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軟實力」這一概念自約瑟夫·奈提出以來,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提升文化軟實力有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我國在提升文化軟實力時,更注重意識形態在文化軟實力中的極端重要性。特色鮮明的中華文化是極具辨識度的中國名片,其內核就是蘊含其中的意識形態。
  •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 增強文化軟實力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發揮作用
    在文化的諸種存在形式中,理論、學術無疑居於重要地位,它代表了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思想成就,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制度規範,制約著人們的行為習慣。誰在理論學術領域擁有話語權,誰就具有影響政策主張、引領社會大眾的主導權。
  • 教育:國家軟實力提升的助推器
    記者:現在一提到國際關係就要提到軟實力這個詞,您如何理解軟實力?  王嶽川:一個國家的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方面。硬實力主要是指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軟實力是一種通過吸引而非強制來實現目標的能力。每個國家都力圖以文化、信息、價值觀等的傳播來發展其軟實力。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和世界總體和平的今天,軟實力成為一個國家整合內部社會力量、尋求外部文化認同的重要工具。
  • 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路徑
    國家文化軟實力不僅是指文化自身蘊涵的內在力量,而且還包括一種能夠被他者認同、被別人接受的文化思想。所以,國家文化軟實力並不是一個自我確認、自我命名的文化屬性,而是一種通過廣泛傳播之後才能夠兌現的文化力量。為此,如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它不僅需要我們在理念上明確文化軟實力的精神內涵,而且還需要我們在方法上明確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路徑。
  • 英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對中國有哪些借鑑意義
    那中英文化軟實力發展有哪些不同,中國又能向英國借鑑什麼?求是網特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系主任,博導張小勁教授為大家解讀。這種豐富的歷史積澱和巨大的創造力,無疑為英國的軟實力帶來了巨大的增強作用,而且在英國「硬實力」相對下降的情況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現,而且相對延緩甚至補強了「硬實力」的衰減。    ■ 軟實力補償了硬實力的減退,減縮了硬實力收縮的空間,甚至通過文化產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還將文化軟實力轉化成硬實力的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