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20-12-2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學習路上」大型網絡資料庫  點擊進入

編者按: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就國家文化軟實力闡發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在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關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思想是一個重要方面的內容。在這裡,我們總結梳理習近平關於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論述,以饗讀者。

提高軟實力關乎中國夢的實現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夢想,意味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公約數,意味著中華民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真誠意願。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他認為,夯實國內文化建設根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從思想道德抓起,從社會風氣抓起,從每一個人抓起;其次是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讓13億人的每一分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

——2014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薰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

提高國際話語權塑造國家形象

要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要加大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的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 評論:文化軟實力要做實要給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重要講話(以下簡稱「12·30講話」),指出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從四個方面「著力」,即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在這次講話中,總書記還特別強調了中國夢的宣傳和闡釋,強調了注重塑造我國國家形象等事關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大問題。
  • 舒剛:綜合國力與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深刻指明了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對於我們全面認識國家綜合實力的內涵,將文化軟實力建設納入國家綜合國力建設總體布局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文化自信」的底氣何在,只是一句口號、一個理論名詞麼?
    含義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1]底氣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那麼,何謂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
  • 讓中國文化軟實力更硬、更強、更精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文化軟實力建設。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那麼,文化軟實力有什麼深刻內涵?把它上升到國家層面有怎樣重要的意義?軟實力、硬實力和巧實力,三者之間有什麼不同、關聯?中國文化自信源於哪裡?我們應該從哪些地方著力,去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 習近平談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環節
    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軟實力」這一概念自約瑟夫·奈提出以來,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提升文化軟實力有助於增強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中曾明確指出,「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中談到中華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
  • 國家文化軟實力:從概念到實踐
    沒有文化高度的軟實力,是短視的;沒有文化深度的軟實力,是膚淺的;沒有文化廣度的軟實力,是狹隘的;沒有文化開放的軟實力,是封閉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習近平論中國傳統文化——十八大以來重要論述選編
    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
  • 今日議題:總書記為什麼多次談及文化「軟實力」
    核心提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就國家文化軟實力闡發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
  •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講好中國故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講好中國故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優秀的國考申論範文以及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資料,包括2021國考申論技巧、申論熱點、國考申論題型,更多內容請點擊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面對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新態勢,把握我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新特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反映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明確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全局意義和發展路徑。
  • 【今日讀書】 談骨氣
    其中文中的中心論點是: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當時,正是由於我們工作上的失誤和蘇聯社會帝國主義背信棄義的叛賣行徑,整個國民經濟處於暫時的嚴重困難時期。一部分人在困難面前猶豫彷徨起來,甚至對前途失去了信心;極少數人則企圖從某些國家那裡乞求恩賜,想討根什麼魔杖來創造奇蹟。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吳晗同志沒有動搖,他對我們黨和我們國家的前途依然充滿信心。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
    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軟實力」這一概念自約瑟夫·奈提出以來,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提升文化軟實力有助於增強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中曾明確指出,「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中談到中華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
  • 展形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展形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2018年12月31日 19:45 來源:《求是》2018/22  作者:張西明 字號 內容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
  • 文化強國:文化軟實力的中國目標
    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臺階和砝碼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又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設置專章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戰略部署。這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 人民日報學苑論衡:中國軟實力的特色與力量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關於「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根基」「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樹立當代中國國家形象」「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則是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集中體現。綜合來看,中國文化軟實力是對西方軟實力的實質性改造和創新。 改變了軟實力的宗旨。美國把軟實力作為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一個重要手段。
  • 當前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實踐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一些問題被逐漸聚焦。這就需要文化軟實力建設和研究及時跟進,為建設實踐提供智慧和助力。當前來看,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需重點關注如下幾方面問題。當此之時,我們很有必要研究如何通過文化軟實力建設來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增強中華文化的親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競爭力,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進一步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習近平主席在談到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時,從人類文明、綜合國力、世界大國和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等四個維度闡述了塑造我國國家形象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