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也許是旋前圓肌症候群!與腕管症候群、神經根型頸椎病有區別

2020-12-20 康端康復

經常看我們文章的朋友們

想必對手腕手肘麻痛非常熟悉

之前我們發過很多篇了

也幫大家做過常見原因匯總

具體可以參考這兩篇

經常手麻可能跟這4種病有關,症狀雖相似康復大不同!

手腕手肘疼,大多跟這6種病有關,動圖演示如何預防!

今天給大家做了張圖

可以快速粗略辨別是哪種問題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

另外一種之前沒提到的情況

旋前圓肌症候群

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

但還是有必要列出來的

什麼是旋前圓肌症候群?

旋前圓肌淺頭起自肱骨內上髁,深頭起自尺骨冠突。肌纖維斜向外下,止於橈骨中1/3的外面及後面。兩頭之間有腱弓形成,受正中神經支配。旋前圓肌的作用是使前臂旋前並屈肘。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旋前圓肌症候群是指正中神經在前臂經過時被損傷性的旋前圓肌腱弓、指淺層肌腱弓所刺激或卡壓而產生的一系列神經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臨床症狀。

圖片來源:Grant 解剖學操作指南(第15版)

具體表現為手指無力,不能做精細動作,逐漸感到前臂和手指疼痛,勞動時疼痛加重,有時感覺手掌面,食、中指有針刺或燒灼感,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出現腕指抽搐。

繼續發展則前臂手掌、橈側三個半手指麻木無力,肌肉萎縮,寫字無力或握筆不穩,有的失手落物,患肢喜暖怕涼,皮膚粗糙,少汗。

該病多發於工人、家庭婦女等上肢反覆運動的人群。發病年齡多在中年,女性患者多於男性。

正中神經為什麼會在這受壓?

正中神經在臂叢神經發出後,行經上臂內側、肘部、前臂及腕部,支配手部的內在肌群和外在肌群及手部橈側半的感覺。在其走行過程中,正中神經可被正常的解剖結構或佔位性病變壓迫,而出現手的橈側半麻木及感覺異常。

圖片來源: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

前臂近端正中神經實際上是在多重腱性組織內通過,包括旋前圓肌兩頭、肱二頭肌腱膜、指淺屈肌腱弓、掌深肌或橈側腕屈肌起點的腱性組織之間。任何一種能夠使上述軟組織結構改變的因素均可導致正中神經受壓。

圖片來源: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

導致肘部正中神經卡壓的還有一些特殊結構異常情況,如副肌肉壓迫、血管異常(尺副動脈栓塞、迷走的橈動脈等)、增大的肱二頭肌滑囊,旋前圓肌肥大、Struthers韌帶等。

如何辨別腕管症候群

神經根型頸椎病

和旋前圓肌症候群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腕管症候群是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在腕管內被卡壓引起的一系列手部相關部位感覺異常和功能障礙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第1、2、3指及第4指橈側疼痛或麻木,有時候會放射到肩部。通常在夜間加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可造成神經肌肉營養障礙,發生患側大小魚際肌肉萎縮、皮膚發亮、指甲增厚等症狀。

圖片來源: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變、頸椎骨刺增生、頸椎關節、韌帶鬆動、錯位,刺激或壓迫了神經根等組織而發生的一種臨床綜合症候群。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最常見的類型之一,約佔頸椎病發病的60%,一般多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群,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頸5神經根病變,其疼痛區為三角肌分布區;頸6神經根病變,其向三角肌部及前臂橈側及拇指放射;頸7神經根病變,沿上臂及前臂後方向中指放射;頸8神經根病變,沿上臂及前臂內側向無名指、小指放射。旋前圓肌症候群和腕管症候群臨床表現相似,大魚際肌肌力減退,橈側3個半手指感覺障礙。不同之處在於旋前圓肌症候群無夜間麻醒史,腕部Tinel徵陰性,腕部神經傳導速度正常,掌皮支支配區感覺減退。腕管症候群的檢查往往會用到Phalen試驗,陽性率在60~80之間,當然有些正常人也可以表現為陽性,而旋前圓肌患者有時會表現為陰性。

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頸6/7神經根病變,同樣會造成橈側拇指、中指的放射痛,與旋前圓肌症候群、腕管症候群的症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會出現頸肩上背的不適,影像檢查能看到椎間隙變窄或者椎間盤突出,椎體骨質增生,韌帶鈣化等病變表現,部分患者臂叢牽拉試驗會呈現陽性。

哪些情況考慮旋前圓肌症候群

輕輕叩擊或壓迫神經損傷部位時有向該神經支配區放射的麻痛感,有時也能出現向近端的放射,也就是在旋前圓肌及其周圍會呈現Tinel徵陽性。

被測者手肘呈90°放鬆狀態,測試者握其手腕以產生阻力,被測者向內旋轉前臂使掌心朝下,並逐漸將手肘伸直。若在此過程中誘發疼痛與麻電感,考慮正中神經在旋前圓肌處卡壓。

測試者握住被測者中指,使其承受阻力時,彎曲指間關節。若在此過程中誘發疼痛與麻電感,考慮屈指淺肌處卡壓。

測試者施加阻力,使手肘關節維持在120°~130°的屈曲角度,且掌心朝上做旋後動作。若在此過程中誘發疼痛與麻電感,考慮二頭肌腱膜處卡壓。

除了出現上述症狀外,電生理檢查顯示前臂運動神經從旋前圓肌處開始傳導速度下降,局部肌電圖正常,也是診斷標準之一。凡有外傷史或勞損史,正中神經支配的手內在肌和前臂肌肉出現痛覺、無力時,都可以考慮旋前圓肌症候群,注意需排除前臂骨折。

旋前圓肌症候群

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主動松解:手肘彎曲,掌心朝上,大拇指置於患側內側靠近手肘處,手心向內帶動前臂旋轉,找到旋前圓肌。找到激痛點,按壓10-15秒,注意應避免誘發麻電感或過度疼痛,按壓的同時可反覆翻轉手臂,尋找激痛點。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被動松解:患者仰臥,放鬆手臂,掌心朝上,治療師一手從患側手背處握住患者手腕,另一手拇指置於前臂中央肘橫紋遠端,用力按入軟組織,沿尺骨方向過肘橫紋向近端滑動拇指至其肱骨內上髁附著點。

腕屈肌拉伸:跪在瑜伽墊上,手掌撐地,與肩同寬,手掌向後做背屈,手指朝向膝蓋,手肘伸直,注意應避免誘發麻電感或過度疼痛。該動作除了鍛鍊到腕屈肌外,還涉及肱橈肌、指深屈肌、指淺屈肌、掌長肌、旋前圓肌等。

旋前肌拉伸:背靠門框內側站立,找到髖部和肩部中點,手臂伸直後應位於該中點之上位置。抓住門框,手指朝下,做手臂外旋動作。

發生旋前圓肌症候群後

除了進行上述康復治療外

也可採用物理因子療法

以及貼扎技術

對於症狀較輕的朋友

可選擇制動休息

症狀無明顯改善應及時就醫

【本文參考文獻】

賴偉強. 手法聯合針刺療法治療旋前圓肌症候群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醫臨床研究, 2015, v.7(34):41-42.

劉鵬程, 王克利, 宮旭,等. 肘部正中神經卡壓解剖與臨床研究[J]. 中華手外科雜誌, 2013, 29(6):357-360.

楊方玖, 周運欄, 薛黔. 正中神經前臂分支與旋前圓肌的關係以及旋前圓肌肌內神經分布研究[J]. 實用醫學雜誌, 2010, 26(1):357-360.

黃熠東, 常文凱. 肘管症候群的病因診斷及治療進展[J]. 實用骨科雜誌(4):12-14.

[美]蘿拉愛倫,[美]戴維龐茲;趙文莉,呂中茜主譯.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第3版)[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77.

[美]阿諾德·G·納爾遜,[美]尤卡·科科寧;劉潤芝譯.基牽伸解剖指南[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朱立國,於傑.非手術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2011,19(4):66-67.

劉影,張豔偉,王娟,呂福全.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2010,5(11):1005.

編輯:石亞盟

相關焦點

  • 手麻就一定是頸椎病嗎?非也,常見是腕管症候群
    對於大部分群眾或者是一些非骨科專業的醫生來講,對手指麻木的病因,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想到頸椎病。但對於專業的骨科醫生來講,手指麻木的常見病因並不是頸椎病,而是腕部疾病。頸椎病也會引起手部的麻木,但並不是最常見的病因,而且頸椎病引起的症狀當中,很多並不是以手麻為主要症狀,反而有種稱為腕管症候群的疾病卻是引起手麻的最常見原因。
  • 手麻,不一定是頸椎病,還可能是腕管症候群!
    生活中有一些人在承受著手麻的困擾,由於低頭族增多,加上頻繁的用手習慣,一想到手麻,不管是患者還是醫生,總會先想到的是頸椎病。經過治療,手麻症狀非但沒有緩解,反而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演變成疼痛,甚至影響到患者的睡眠。小南提醒,手麻,當心是得了腕管症候群!
  • 引起手麻的眾多原因!快用排除法看看你是哪一種
    手麻,不少人第一反應是頸椎病,那麼如果長期或無明顯誘因出現手腳的間歇性麻木,甚至夜間因麻痛而突然醒來時你又會怎樣判斷呢?以下是顧連專家整理的關於手麻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 睡覺手麻不只是因為睡姿不對,警惕這些疾病!
    01 腕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指的是由於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表現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
  • 手麻是「頸椎病」的專屬表現?別太大意了?看專家怎麼給你解釋
    「手麻」是很多人都有過的表現,特別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壓迫血管和神經時,就會有手麻症狀出現,隨著適當活動後才能緩解。生活中有很多患「頸椎病」的人,也經常出現手麻症狀,甚至有人將手麻當作「頸椎病」的專屬表現。
  • 不要忽略手麻這個小症狀,可能會有大問題!
    腕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指的是正中神經在腕管處受到壓迫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腕部的疼痛以及手部的麻木無力,在中老年女性之中多發,常有職業病和勞損病史,而對於腕管症候群的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拇指食指中指的指端麻木疼痛持物無力
  • 一文搞定「腕管症候群」
    腕管內有拇長屈肌腱、指淺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9條肌腱,1條神經) 1、正中神經的走行:自臂叢內外側束髮出後沿肱動脈外側下行,在肘窩處位於肱二頭肌腱膜深面,然後在旋前圓肌兩頭之間進入前臂,沿前臂深淺二肌群間下行,至腕部變淺緊貼掌長肌深面,指淺屈肌淺面,通過腕橫韌帶內入掌。
  • 經常手麻?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這種手麻是有明確的誘因,那就是胳膊壓得時間太長,導致血流不暢,引起的手麻木。可是很多人並沒有任何誘發因素,不自覺 的就出現了手麻木,是什麼原因呢?常見的導致手發麻的原因包括:一、頸椎病據統計,公務員有70%都或多或少合併頸椎病,可能與長期伏案工作以及運動少有關係。
  • 手指麻木就是頸椎病?警惕腕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又稱正中神經擠壓症,是由於正中神經在腕管處受到卡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患者主訴橈側3或4個手指麻木、疼痛,常因為手麻這一症狀而誤以為是頸椎病。
  • 經常手麻可能跟這4種病有關,症狀雖相似康復大不同!
    大多數人都有過手麻的經歷背後的原因也是不盡相同的今天我們梳理了手麻背後的4種最常見原因以及它們的相關症狀和康複方法一起來看看吧2發病原因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變、頸椎骨刺增生、頸椎關節、韌帶鬆動、錯位,刺激或壓迫了神經根等組織而發生的一種臨床綜合症候群,約佔頸椎病發病的60%,一般多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群。
  • 經常手麻的人要注意了,你的身體可能出現了這7種問題!別大意
    拖了近一年的時間,最後在家人的催促下,林女士來到醫院檢查,經醫生診斷,林女士得了腕管症候群,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滑鼠手」。病因正是林女士常年做家務,用手過度引起的。生活中,像林女士這樣經常出現手麻的人還真不少,也許不少人都覺得沒什麼。
  • 無緣無故的手麻?骨科醫生:可能與這 4 種病有關病!
    二、周圍神經卡壓引起的手麻1、腕管症候群:這時是最常見的一種外周神經卡壓病,主要為各種原因致腕管內壓力增高,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腕橫韌帶水腫增生壓迫而產生正中神經遠端相應支配區神經功能障礙的症候群。腕管症候群主要表現為手掌橈側、橈側3或4個手指橈側麻木、疼痛,嚴重時會引起感覺減退,大魚際肌萎縮,拇指力量減弱。
  • 手麻是大病的徵兆!經常手麻的人需警惕這8種疾病!
    手麻這種情況,大多數人都遇到過。有人睡覺壓著胳膊了,手麻無力;有人玩「跳一跳」時間長了,眩暈手麻;有的孕婦到了孕晚期,手腕刺痛麻木……手麻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非常有必要來了解一下關於手麻的真相!經常手麻的人要注意了,你的身體可能出現了這些問題:1、上肢神經卡壓軸突漿在神經中流動。當神經受壓時,軸突漿流動受阻,這也可能導致手部麻木 這時,你可能會感到手指麻木和疼痛,晚上的麻木可能會加劇。
  • 經常手麻,這4種疾病來敲門!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
    常見的導致手發麻的原因包括:一、頸椎病據統計,公務員有70%都或多或少合併頸椎病,可能與長期伏案工作以及運動少有關係。手麻只是頸椎病可能的表現,有時候也會出現別的表現,或者合併病的表現。尤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嚴重、頸動脈斑塊嚴重的人,如果出現手麻,要想到腦中風,需要前往神經內科進一步確診。如果是腦中風或腦缺血引起的需要及時治療,以免症狀加重。治療以抗血小板藥物及穩定斑塊藥物為主,也就是阿司匹林和他汀為主,同時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手肘疼痛,警惕旋前圓肌綜合症,這些相關康復知識應該知道
    旋前圓肌症候群是指由於多種原因導致支配旋前圓肌的神經受壓出現的功能障礙疾病。
  • 手麻、無力、肌肉萎縮?可能是腕管綜合症!
    當你出現手麻、握力下降、手部肌肉萎縮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得了腕管症候群!什麼是腕管症候群?腕管症候群通常發展在45至64歲之間,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它可以出現在一個手腕或者同時兩個手腕上。女性比男性更常見(是由於孕期的關係還有女性天生腕管就比男性狹窄的關係,而不是女性更脆弱的關係)。
  • 右手麻木的原因竟有9個,頸椎病上榜,最後一個也很多人有
    其中,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右手麻的症狀,有些人只覺得只是麻而已,應該沒有什麼事,但是右手麻木往往是一些疾病的徵兆,即使是手麻也需要多加注意。引起手麻有這些原因。1、頸椎病,上肢的神經是從頸椎中分出來的,如果頸椎有問題,對頸椎神經有壓迫或者損傷等等問題,常常就會使得手麻,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就會導致手麻和手疼。
  • 醫生勸告:手麻也是大病的表現,經常出現的人要當心這8種病
    醫生沒有立馬下診斷,而是詳細問了張女士的起居習慣,結合檢查以及磁共振,確診了張女士患有神經根型頸椎病,備受困擾的手麻,很可能就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原來小小的手麻,是大有乾坤!如果經常手麻,你的身體可能出現了這些問題手麻似乎是個小問題,很多人都曾經出現過,有時候睡覺時壓著手,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手麻。
  • 五種原因導致手麻 別不當回事
    3、神經根型頸椎病除手指麻木、疼痛外,患者頸肩、頸項、肩背及頭部、上肢有疼痛感,表現為橈側或尺側,或五個手指一起麻脹,還有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現象。疼痛多為鈍痛、酸痛、灼痛、或隱隱作痛,或觸電樣串痛。麻木往往和疼痛部位相同,二者常相伴隨,但麻木多出現在手指和前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