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史料中的「土豆」,真是今天的馬鈴薯嗎?

2020-12-11 博士洛陽鏟

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史料中的「土豆」,真是今天的馬鈴薯嗎?

土豆,也就是馬鈴薯,起源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距今已經有了7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印第安人對其進行了長期的馴化和人工栽培,在加工食用上作出了具體的貢獻。土豆在明代傳入中國,但是具體的傳入時間上仍有爭論,有學者認為明代中期,也有人認為是明代晚期甚至末期,論證土豆的傳入時間,需要釐清幾個關鍵的問題。

1.在諸多史料中的「土豆」,真的是今天的馬鈴薯嗎?

土豆在明代傳入中國是確信無疑的,但在具體時間上的爭論卻很難有確切的說法,因為史料中的土豆,並不是以「土豆」這樣的專用詞彙出現,因此,涉及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有兩個重要的爭論:其一,便是史料中的土豆是否就是今天的馬鈴薯?其二,史料中出現的香芋、黃獨、土芋跟馬鈴薯的關係如何?

事實上,由於古代地域文化的差異,乃至史料著作者知識結構的不同,僅憑藉史料記載斷定土豆的確切傳入時間,難免會有諸多的爭論。以上幾種史料中被認為「土豆」的作物,如香芋、黃獨、土芋和馬鈴薯一樣,都是塊莖或者塊根都是球形,外觀上差異很小,都可以用各種方式食用,並且都富含澱粉,只有從生物學、栽培學角度分析其差異。

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土豆在傳入中國的過程中,由於地域遼闊,在傳播過程中產生了諸多俗名,比如洋芋、山藥蛋、荷蘭薯、爪哇薯、洋番薯、地蛋等,這就更為加大了確定土豆具體傳入時間的難度。

2.在諸多的傳入路徑中,怎樣去確定最先的一條?

由於土豆的生物學特性,其在栽培過程中有衰退乃至無性繁殖中病蟲害累計出現的情形,會導致跟其他作物不一樣的特點,就是傳播鏈比較短,很容易中斷。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之間的氣溫、海拔差異很大,土豆是在多條路徑之中,分多次傳入中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通過考古發掘和史料的考證,可以發現,土豆至少有四條路徑傳入中國:其一,便是東南路徑,即荷蘭是世界上出產優質土豆的國家之一,其在盤踞臺灣期間荷蘭人在此推廣土豆種植,後來經過臺灣海峽傳入到廣東、福建一帶,並且經此向江浙一帶傳播,因此土豆的另外一個俗稱便是荷蘭薯。

其二,西北路徑,主要是晉商從俄國或者是哈薩克在貿易往來之中引入到中國,由於山西的氣候十分適宜土豆的生長,因此山西廣泛種植,在當地被稱為山藥蛋。

其三,南路,南路則是又南洋印尼,在荷蘭時期被稱為爪哇,在此經商的中國商人帶回到廣東、廣西等地,因此這些地方的土豆後來被稱為爪哇薯,通過此地土豆又向雲貴川發展。

最後一條路則是海路,明朝時期海上貿易發達,通過海路將土豆帶回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3.逐步作為主糧的土豆,跟清代人口急劇膨脹有沒有關係?

土豆無論經過什麼路傳入到中國,但是在明朝中晚期是無疑的。可以發現,土豆在清代已經開始普遍,其對於清朝而言的經濟意義非常重要。中國擁有廣闊的疆域,但是人口一直不多,從未超過一億,但是清代人口卻翻了幾番,康熙年間的人口只有兩千多萬,康熙後期有五千多萬。乾隆時期就已經增加到了兩億幾千萬,嘉慶年間突破三億,道光年間突破四億,中國從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發展為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南美洲的蔬菜糧食多用途作物比如玉米、甘薯、木薯和土豆一起在明後期和清初期慢慢傳入,適應了人口急劇增長的態勢。在這些作物中,土豆的表演是十分神勇的,其特點十分突出,可以在更冷、海拔更高、坡度更陡、更乾旱、更貧瘠、有鹽鹼的地區生長,且不像玉米一樣害怕鳥類偷食和野獸攻擊。

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可以從以下三點確認:

其一,從史料上判斷,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為明代,但在具體時間上因史料中土豆(馬鈴薯)和香芋、黃獨、土芋記述混亂而無法確定

其二,從路徑上判斷,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應為明代晚期,可以從東南、西北、南路、海路等各自的傳播途徑進行比較可以確定;

其三,從人口上判斷,土豆傳入中國並廣泛種植與人口增長趨勢有相關性,可確定為明崇禎年間,這與馬鈴薯傳入中國後主糧化趨勢有關。

相關焦點

  • 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土豆什麼朝代傳入中國[多圖]
    螞蟻莊園宋朝人可以吃到土豆嗎?大家想要了解的就是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今天的問題是宋朝人吃火鍋的時候能吃到什麼蔬菜,具體的下面小編會給大家帶來正確的答案解析,不懂的玩家直接參考攻略吧。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問題:宋朝人吃火鍋時,可以吃到以下哪種蔬菜?
  • 馬鈴薯,土豆、洋芋、山藥蛋,它們之間有區別嗎?
    馬鈴薯,土豆,洋芋,山藥蛋蛋誰才是這種塊莖狀植物的真名,今天我們就來考證一下它們幾個的前世今生。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這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不是亞洲大陸的原生植物,而是來自於遙遠的南美洲,跟辣椒,蕃茄是正宗老鄉。
  • 中國土豆為何不敵美國馬鈴薯
    上海交通大學農學院博士生導師奧巖松近日對記者說:「中國土豆與美國馬鈴薯,身價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在於『產品與商品的差異』。」     中國土豆:從土地到菜籃子    美國馬鈴薯:「千錘百鍊」身價增     在我國的農業種植目錄中,土豆納入果蔬範圍,而從全球範圍看,鮮食的比例越來越少。
  • 馬鈴薯開會:別拿土豆不當乾糧(多圖)
    最後汪曾祺的創作成果是一本《中國馬鈴薯圖譜》,可惜這部作品在「文革」中弄丟了,不然肯定是他作品裡最妙的一部。好比沈從文最後一部書竟是《中國歷代服飾研究》,都是荒唐裡的有趣。一顆種子通常能產出15倍重的果實,冬天播下300公斤馬鈴薯原種,春天可以收穫4500公斤的一級種,投入產出率真是比股票高多了有沒有……這些瓶瓶罐罐裡裝的就是原原種,不是小土豆!一顆原原種的價格是5毛到1塊,比一級種更貴。「原原種是不是更好吃?」我忍不住問,農科人員白了我一眼:這個不能吃。「吃了會死嗎?」「不會,但是不好吃。而且用來做種的,吃了就浪費了」。
  • 土豆,土豆和山藥是一樣的東西?那麼在中國
    有這樣一種蔬菜,他不僅是一道菜,也是一頓飯,他被稱為蔬菜中最像蔬菜的植物,是土豆,土豆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他起源於南美洲,並在晚清傳入中國,雖然他是一個外來物種,但他很快佔據了中國的味蕾,成為妥妥的「蔬菜一哥」。
  • 美味的土豆是何時傳到中國種植的
    現在大家的餐桌上基本都少不了土豆,土豆的做法也有很多,像土豆絲、土豆片、炒土豆、燉土豆、薯條等等,還有許多單獨的、搭配的做法,雖然大家口味各異,可是很少有不喜歡吃土豆的。可你知道嗎?土豆原產地並不是中國。
  • 土豆你個馬鈴薯
    今天給大家介紹土豆的菜譜。土豆別名:馬鈴薯、洋芋、洋山芋、地豆土豆內的營養豐富,有「第二麵包」、 「地下蘋果」的美稱,而且據研究證明土豆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優質保健品和良藥。土豆能提供給人體大量的的黏液蛋白,可以保持呼吸道、消化道、關節腔和黏膜腔的潤滑,可以預防心血管和系統的脂肪沉澱,保持血管的彈性,有一定美容、抗衰老的效果。
  • 不管什麼時候,土豆和它不能一起吃,卻很多人愛吃,許多人中招了
    不管什麼時候,土豆和它不能一起吃,卻很多人愛吃,許多人中招了。有些食材的搭配是天生一對,口感好,營養還翻倍。但是有些食材卻不適合一起吃,味道不好對身體也會有害處。大家一定對土豆不會陌生吧,但是要記住了,土豆不適合和西紅柿搭配一起吃,雖然不會出現什麼食物中毒,但是這種吃法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因為,土豆會在人體內產生鹽酸,西紅柿在酸性環境中會產生不容於水的沉澱物,這種搭配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所以儘量要避開。今天營養師大喬就教大家做大蘿蔔燉土豆,喜歡的記得給我點讚哦!
  • 農村如何種植土豆,培養土豆要注意些什麼,這樣種讓土豆達到高產
    那今天,小編就帶來了土豆的種植方法以及土豆的正確培養方法,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土豆在世界上廣泛栽培,種植馬鈴薯,首先需要選擇馬鈴薯的種子。馬鈴薯的種子是通過將馬鈴薯切成塊,切塊的方法有助於馬鈴薯幼苗長出的速度,取切塊的其中一塊來做馬鈴薯的種子。我們在選擇土豆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完好的一個土豆。土豆的表面不能有缺塊,蟲腐蝕過的傷口,呈病態的土豆。
  • 有些人種土豆時,會給切好的土豆莖塊拌草木灰,這是為什麼
    土豆的種植家喻戶曉,草木灰的應用由來已久,就是土豆拌草木灰這麼簡單的一切一拌中,土豆就能增產增收,這個道理你知道嗎?且聽蒼松雜談慢慢道來。一,土豆的歷史「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1586年英國人把馬鈴薯帶到英國,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其名稱多樣,叫法獨特,很有地域色彩。
  • 土豆擼冰炸洋芋土豆小吃加盟店怎麼樣?
    土豆,學名馬鈴薯,重慶、四川、雲南等地也把它叫做洋芋。土豆因其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營養豐富,價值高,貯存時間長等特點,從被發現開始,迅速的傳入到其他各國,並長期紮根下來。土豆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呢?具體的何時何地傳入中國,現在尚不明確。但據陝西省興平縣誌記載,16世紀時馬鈴署已經傳入中國。可以推斷,傳播應該是16世紀,西班牙人把它帶到了歐洲,在那個物質(包括食物)匱乏的時代,土豆很快便成為了西方的主要糧食。明朝時期,歐洲人把土豆傳入中國,得以在中國落地生根。
  • 土豆,神奇的外來物種
    土豆說到土豆,很多人認為是我們中國的原產,其實不是,相比其他植物,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較遲,一直到明朝時期,隨著鄭和下西洋才傳入我國的土地,自此生根發芽,為組建我國人民的飲食結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土豆美食全世界都有土豆,可哪裡的土豆最好呢?答案是甘肅定西附近,比如會寧,通渭兩地,說到這兩個地方一個是西北狀元縣,一個是書畫之鄉,看來最好的土豆亦能滋養出厚重的人文。
  • 我們都是土豆,但土豆和土豆還是有區別的,不會了,一起炒~
    --我們都是土豆,但土豆和土豆還是有區別的!不會了,一起炒~--說到土豆絲,沒有人奇怪嗎?如果你想吃快餐,如果你想在餐館點菜,如果你有酸辣土豆絲,那麼就沒有這樣的菜了,如果,我點這道菜一定會。炸土豆絲的時候,必須放些剁椒。就像從小吃到大口味代碼一樣,對於湖南人來說,炸酸辣土豆絲一定要有剁椒才能有那種味道,但醋不能做出那種味道。市場上也有一些罐裝切碎的辣椒,叫做湖南,不過,如果買回來嘗嘗,水滋滋可以看作是流水線生產的產品,其含量不如我們自己生產的酸香襲人那麼豐富。
  • 土豆發芽了之後可以吃嗎 土豆有哪些功效
    我們平時做吃的薯片、薯條、土豆泥等食物都是用土豆製作而成的哦,土豆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那麼土豆發芽了之後可以吃嗎?土豆放在家裡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有發芽的現象,那麼保存土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土豆的生活,從種植到收穫的全過程,經歷了各種土豆做法
    馬鈴薯種子發芽、發芽,然後埋在土壤中。這幅畫太熟悉了,記得我媽媽會把土豆放在一個陰暗潮溼的地方,讓土豆發芽,然後用刀把他們切成許多花瓣,然後把他們種在潮溼的土壤裡,花蕾朝上,最後用潮溼的土壤覆蓋,等待長大。
  • 「中國薯都」辦馬鈴薯展洽會 給土豆找「婆家」
    中新網烏蘭察布11月16日電(張林虎)「烏蘭察布將進一步挖掘馬鈴薯的文化內涵、加工工藝和品質品牌,加快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烏蘭察布馬鈴薯走向更廣闊市場。」16日,烏蘭察布市副市長於海宇如是說道。
  • 土豆被稱為「自然麵包」,可吃土豆時,到底要不要去皮呢?
    土豆是一種莖塊類的食物,當中含有大量的澱粉以及碳水化合物,常常被人們稱為「自然麵包」;大家在吃土豆的時候,通常都是按照以往的經驗去皮,然後將皮下的物質進行加工、並食用。因為一些水果不去皮也是可以吃的,所以人們在吃土豆的時候,便會自然而然的聯想到:「土豆是不是也可以不去皮食用?」今天就讓營養師就來帶大家了解下,有關土豆的一些知識點,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被「偽科學」所侵害。
  • 土豆的原產地竟然不是中國?吃了這麼多年土豆都沒有發現!
    常聽老人說,在他們那個年代都吃不上飯,每天都是以土地和紅薯充飢,漸漸的現在的孩子都一直的認為,在爺爺奶奶那輩的人都吃到過土豆,那這個肯定就是咱中國的才對呀!長期以來的思鄉早已在他們的腦子裡根深蒂固,但是殊不知,他們得到的一直都是錯誤的訊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土豆的神秘面紗吧!
  • 土豆長什麼樣?土豆和芋頭是同一種東西嗎?
    大自然中可供人們食用的蔬菜種類繁多,有葉菜類、花類、結果類以及地下塊莖等多種,各種蔬菜經過加工成為美食或食品原材料,那麼在眾多蔬菜分類中土豆長什麼樣?土豆和芋頭是同一種東西嗎?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來了解下吧。
  • 【公考常識專項】:關於番茄、葡萄外來物種等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相關...
    1、番茄:番茄原產南美洲,明朝末年隨西方傳教士傳入我國,清朝末年中國人才開始食用西紅柿。 2、玉米:玉米原產於美洲,明朝傳入我國,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 3、番薯(地瓜):甘薯傳入中國大概是在明朝時期。 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