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知識「全面爆發」,內容多難度大,也是小學階段第二次分化。雞兔同籠問題是五年級上冊的重點內容,是小學階段數學難點之一,趁暑假趕緊預習起來。文末附重點小學真題及答案,記得收藏哦!
雞兔同籠是《孫子算經》中的一道趣題,原題是這樣的: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有若干只雞和兔同在一籠中,數一數一共有35個頭,94隻腳,問題籠中各有雞兔多少只?
雞兔同籠問題是五年級數學很重要的內容,解法有很多,而小學生的思維邏輯還處於比較稚嫩的階段,解決這種需要嚴謹思維邏輯的問題還是很困難的;另一方面,小學生還不能特別熟練地使用方程解題,這也是覺得雞兔同籠難的原因。
解決雞兔同籠最常見的方法是抬腿法,今天思捷老師就講講【雞兔同籠問題】,助你開闊思路、解決難題!
系統學習五年級培優應用題,歡迎關注【五年級應用題專項訓練】專欄,動畫講解抽象枯燥的數學問題,非常適合四升五暑假預習。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逐步培養數學思維的過程,而學習雞兔同籠問題要用到的就是其中一種思維方式——假設性思維。
若雞和兔同時抬起2條腿,則地面上還有94-2×35=24(條)(全是兔子的)。而此時每隻兔子有2條腿在地面上,因此兔子就有24÷2=12(只),雞就有35-12=23(只)。
方法一:
第一次抬腿——金雞獨立,同時兔子雙腿站立。此時腿少了一半,變為94÷2=47(條),頭還是35個;第二次抬腿——雞不動,兔子學雞,一腿獨立。此時每隻動物都有一條腿在地上,地上的腿數與頭數一樣多,則可以推算出有47-35=12(只)兔子。最後,用頭數的和35減去兔子的只數12,就可以求出雞有23隻。
方法二:
如果雞和兔子同時抬起一半的腿(雞抬起1條腿,兔子抬起2條腿),那麼地面上還有94÷2=47(條)腿(每隻兔子的2條腿和每隻雞的1條腿)。繼續讓每隻動物再抬起一條腿,則地面上還有47-35=12(條)腿(全是兔子的),所以兔子有12隻,雞有23隻。
怎麼樣?這樣的雞兔同籠問題是不是變得很有意思?如果上面的題比較簡單來挑戰下面這三道題吧。
答案:基礎應用:雞有20隻,兔有6隻
綜合應用:雞有12隻,兔有19隻
拓展應用:蜘蛛有9隻,蜻蜓有6隻,蟬有4隻
歡迎到【五年級應用題專項訓練】專欄觀看視頻講解,購買專欄贈170頁配套電子版習題集,帶孩子學練一步到位。
我是思捷老師,專注小學數學,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以上資料都包含在專欄附配套的習題中,已購課同學私信老師領取高清無水印列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