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公屋天利樓將改裝為居屋天利苑
大公網3月25日電(記者 曾敏捷) 大澳居屋「筍盤」將於6月出籠,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昨日通過,由前身是公屋天利樓改裝為居屋的天利苑,85個面積約500平方呎的單位,以64.1萬至89.7萬元不等的售價推出。不過大澳位置偏遠,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預期,單位會較受退休人士及「居家辦公」的年輕人歡迎,相信天利苑會全數賣清。家庭月入4.4萬元或單身月入2.2萬元的合資格人士,可於6月申請,最快8月揀樓入夥。
房委會計劃今年6月出售86個居屋單位,其中85個位於大澳天利苑,由龍田?公屋天利樓改建而成,樓齡19年,單位面積介乎478至485平方呎,售價以市值七折定價,參考大嶼山兩個屋苑去年的成交價,天利苑單位售價介乎64.11萬元至89.73萬元。另一個單位為最後一期出售剩餘居屋計劃中,買家未能完成交易的天水圍天頌苑L座單位,售價為193.43萬元。
翻新工程料下月完成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昨日開會通過銷售安排,主席黃遠輝在會後表示,天利樓用作公屋出租時,空置率一直偏高,只有14個公屋住戶,他們現已安置到其他屋?,但享有認購天利苑的第一優先資格。樓宇的翻新工程現正進行中,預計將於下月完成。至於改建後的天利苑居屋,雖然位置偏遠,但定價已考慮單位的地理位置因素,相信大澳的鄉村環境,對想居住在寧靜鄉村的退休人士,以及「居家辦公」的年輕人,會有一定吸引力,他有信心可以全數出售。
黃遠輝指,房委會初步估計,天利苑的單位若全數售出,房委會可獲得約7000萬元的售樓收入,扣除成本開支,預料可有數百萬元盈餘。他又說,大澳其他公屋及居屋的入住率相當高,公屋入住率達100%,但他承認天利苑作為公屋時可能超出當時的社區需要,日後在其他地區籌建公屋時,會考慮當區的獨特性及真正需要,而是次改建公屋單位出售的利潤不高,但可更善用公共房屋資源,是合適安排。
是次居屋發售計劃的綠表及白表比例會維持6比4,將於6月接受申請,7月抽籤,成功申請人將於8月開始選樓。由於房委會已決定不接受剩餘居屋和新居屋買家的回購申請,因此天利苑與天頌苑的買家在向房委會繳付補價後,即可在公開市場出售其單位,或在首次轉讓日期起計兩年後,毋須繳付補價而在居屋第二市場轉售單位。單位詳細價單將在接受申請期展開7天前公布。
家庭入息限4.4萬元
今期居屋的家庭申請者的入息上限為每月4.4萬元,資產限額為96萬元;單身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定為家庭申請人的一半,即分別為2.2萬元及48萬元。數據顯示,有關入息及資產限額較上一期出售居屋分別調升10%。
由於天利苑地點偏遠,房屋署不設示範單位,但買家揀樓後可獲安排實地觀察,房委會稍後會將天利苑單位室內照片和外望景觀的相簿,備存在房委會客務中心的居屋資訊中心,以及上載房委會網站以供瀏覽。房委會將為天利苑單位提供一年保養期及十年樓宇結構安全保證。
大澳龍田?是香港最西面的公共屋?,共有9幢住宅樓宇,提供552個單位,當中7幢是建於1980年的3層高鄉村式樓宇,而改建成天利苑的天利樓則為建於1995年的12層大廈,但空置率一直高企,在房委會安排居民重新安置前,天利樓的入住率只有16%。